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永乐大帝-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支部队彻底崩溃——甚至用不着蒙古人发动攻击,这支已经遭受重创的部队也有可能自行溃散。
    然而蒙古人被意外的损失激怒了,他们没费多少力气便冲散了汉人的大部队,以为接下来可以轻松地展开杀戮,却没料到这群拿着农具的农民们竟然反击了,而且还杀伤了他们十几个同伴。结果,处于暴怒中的蒙古人首领做出了错误的选择。
    很多汉人都已经处于歇斯底里的状态中,他们都是最少也拥有一百五十亩土地的自耕农。想到之前做梦都想不到土地和即将丰收的粮食,这些人脑海里全都响着同一句话。
    “快挥舞武器杀死你附近的每一个敌人!”
    空气变得浑浊而危险,这些歇斯底里的人变得象是保护小崽的母兽一样,变得极具攻击性。他们的视线逐渐变得纷繁零乱,很多人甚至失去了辨别能力。根本不去分辨附近的人究竟是谁,只要发现附近有人影晃动,他们就会立即发动疯狂的攻击也就是说,蒙古人返身冲进了一群疯子当中。
    疯子是危险的,手持锋利武器试图杀人的疯子更加危险。蒙古人的平均战斗力确实比这些汉人农民要高出很多,但软的怕硬的,硬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不要命的怕精神病的——蒙古人顶多也只能算是“横的”。打了一阵之后,发现对手中很多人都象疯子一样,蒙古人不免产生了惧意。
    这时,蒙古人的首领发出了一声如同
    尖历啸声,所有的蒙古人立即高亢而激烈地回应着,TT是突然出现了成千上万的狼群一般。
    双方正在激战时,一方突然发出如此整齐划一而又凄厉的嚎叫声,那么双方的士气很有可能会此涨彼伏。然而蒙古人的士气虽然提高了,但也不过恢复到开始战斗前的水平。而汉人的士气却没有明显下降。
    以商仁为代表的,象是做梦似地在战斗的人,听到这声长啸只是打了个冷颤,仍旧是一副精神恍惚的模样;象郑公智那样已经吓得失禁而缩着身子瑟瑟发抖的人,士气已经是降无可降;至于说歇斯底里处于半疯狂状态的人,他们已经丧失了思考能力,哪怕听到这种声音也无法产生任何联想,甚至有一名战士趁着对方忘情长啸的时机扑过去用钉钯给他的身上开了五个大洞
    激战双方的战士以惊人的速度纷纷倒下,就交换比而言差不多是五比一。如果继续这样下去,尽管蒙古人也会死伤惨重,但最终的胜利将会属于蒙古人。
    混乱的战斗象一个巨大无比的旋涡一样,混战中,无论蒙古人还是汉人都被彻底打散了建制。
    战斗爆发之前,赵武将短兵器交给了其中一名扈从保管,由于战斗爆发得太过突然,结果当丈二长枪脱手后他便没有武器了。好在那时战场上很容易捡到武器,赵武此时的武器是一柄用来伐木的大斧子。
    充满了战斗**的赵武此刻显得特别兴奋,以至于忘了武者应该耳听六路眼观八方。每一次击他都会使出全身的力气,斫到什么东西后,无论是敌人的兵器、身体、盾牌或是马匹,他都会象一个正在伐木的强壮的伐木者那样哼一声,然后吸一口气继续专注地斫击。直到面前的敌人象被斫断的大树那样倒下,这时他才会停下来喘几口气,然后红着眼睛寻找下一个目标。
    周武所骑的那匹乌黑发亮而且高大健壮的骏马非常容易吸引别人的注意。因此当被成重伤的敌人伏在马上逃走后,赵武正好一眼就看到结义兄长周武将一名敌人打下马的情景。
    当赵武正准备冲过去与周武会合时,眼角的余光却看见一个蒙古人正狞笑着,试图将一个正在苦苦挣扎的娇小身躯抓上马背,于是赵武二话不说便冲了过去。
    周武刚刚用狼牙棒将第二名敌人从马上打下,还没来得及观察四周的情况,结果左后肩就被马刀劈了一下。剧烈的痛楚在脑中划过浪涛般的痕迹,他的脸色苍白,目光被一团熊熊焰火染得通亮血红。周武打马转身,怒吼一声,将手里的狼牙棒朝偷袭的敌人掷去。敌人为了避开这次袭击几乎平卧在马鞍上,说时迟那时快,周武抽出腰间的长刀斜侧着砍向对方的脖子。敌人用右手挡了下,在一连串的斫击下,敌人的脸上被砍了两刀。正当周武以为胜利在握时,敌人却用左手从箭壶中抽出一支箭,阴险地朝着周武的腰间戳去。
    这时,一支削尖的木棍击中了敌人的嘴巴,几乎是同时,一柄锄头锄中了敌人的脑袋,他象一截木头那样从马背上滚了下去。
    周武喘了口气,定神望去,原来是小猴子和钱十三。奇怪得是,小猴子在这种时候居然还哭哭啼啼的。
    “章老二呢?”
    小猴子的嘴一瘪,哭着说道:“章叔半个脑袋都没了他死了”
    “小心!”
    钱十三猛地挥舞着锄头冲到小猴子身后。锄头击中了偷袭者的肩头,然而他的脖子却被马刀割开了一道可怕的口子。钱十三的喉咙里咯咯地响了一阵,可怕地咳嗽着。血从他嘴里涌了出来。钱十三倒在地上,死亡的痉挛使他全身发抖,接着双腿一伸,身体终于挺直了。
    被锄头击中肩头的蒙古人从马上摔了下来。他很快便用左手支撑着爬了起来。蒙古人的锁骨可能断了,他的右手无力地下垂着。蒙古人将马刀用牙齿咬住,然后艰难地准备上马,这时小猴子却一边哭着一边举着削尖的木棍向他冲了过去。
    重伤的蒙古人竭力躲闪,却最终被哭得全身颤抖的小猴子捅倒在地。小猴子一边忘情地哭嚎着,一边不停地捅着早已没有反抗之力的蒙古人。
    周武很想冲过去将小猴子摇醒,告诉他在这种行为战场上很容易导致丧命。但这时他受到了两名蒙古骑兵凶狠的夹击,几乎连喘口气的功夫都没有。
    周武好不容易才将其中一个敌人砍下马,而自己却被另一个敌人用狼牙棒打落下马。
    小武实在是太神骏了,所以那名蒙古人没有继续攻击周武,而是跳到小武身上准备征服这匹烈马。
    周武的眼前一阵阵发黑,却竭尽全力摇摇晃晃重新站了起来。他晃了晃已经不太清晰的脑袋,呸地吐出一口带血的口水,然后举起刀冲敌人冲了过去。
    一刀,两刀,三刀血喷得周武一脸都是,也喷得别人一脸都是。
    周武不知道砍中了别人多少刀,也不知道别人砍中了他多少刀。
    他只知道自己还活着。他不停地战斗着,视线变得越来越模糊,手臂变得越来越沉重。
    正在这时,战场边缘突然传来了欢天喜地地吼叫声。
    “女直人回来了!”
    女直人一开始确实是逃跑了,但这群女直人相对纯朴。在击退了追击的蒙古人后,女直人的首领开始为之前的逃跑行为而羞愧起来。而且,他也害怕如果抛下雇主逃跑,大明帝国皇帝的怒火会将他烧成灰烬。
    于是,女直人首领大叫大嚷着往回狂奔,一大群披着兽皮的女直人跟着他的后面,随着他投入了战斗。
    这支生力军的加入使得谁将成为最后的胜利者变得扑朔迷离。
    周武终于倒了下去,用尽力气也爬不起来。最后,他甚至连一根手指头也动弹不了。周武觉得自己马上就要死了,但是隐约听到女直人的吼叫声越来越响亮,于是呻吟着叹息了一声“武神保佑”,然后心满意足地晕了过去。
    PS:还有两百多精华。
   
第二十七章 发威(上)


    子们也并非全都食古不化。朱棣原本准备利用景秀T推行自己的计划,可是还没等他提出来,一些有眼光的大臣就已经上折奏要求皇上重视景秀等人的策论了。
    历来文官就对太监有着本能的敌视,而朱棣登基以来却越来越重用太监,这便使得文官们越来越不安。
    对于太监出使、专征、监军、分镇,文官们虽然不满,但这毕竟是太祖时期就制定的政策,因此没人敢站出来反对。
    后来朱棣成立了东厂,由内官马担当提督,这便令很多大臣坐立不安了。
    来自后世的朱棣自然清楚特务机构介入政治的危害性,但东厂用起来确实很方便。朱遗憾地发现,自己很难抗拒这种诱惑。
    察觉遭到东厂的监视后,工部侍郎邹进曾经在早朝的时候吞吞吐吐地提出东厂的作法不妥。可惜这时朱棣已经食髓知味,不愿意自缚手脚,因此冷冷地反驳:“君子坦荡荡,事无不可对人言。莫非你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不愿意被朕知道?”
    在没有**权概念的年代,这种强盗逻辑所向无敌。邹进除了谢罪外,哪里还有别的什么选择?
    紧接着,更令大臣们惊骇的事情发生了:朱棣居然放风说准备教太监识字,将来在需要的时候让司礼监的秉笔太监代替他批公文!
    另一个时空里,这是朱瞻基所做的事。朱瞻基虽然算得上是一位好皇帝,但他太过贪玩,为了节省出更多的时间用来玩耍,便想出这个办法来减轻自己的政事负担。
    后世的评论家认为,导致明朝宦官为祸的始作蛹者便是明宣宗朱瞻基。正是因为明宣宗下令设置“内书堂”,教导宦官们读书,从而扫掉了太监们的文盲,也扫掉了阻挡他们进入政坛的最后一道障碍。
    朱棣有着充沛的精力,也不象朱瞻基那样贪玩,因此并不需要培养有知识的太监为其减轻负担。他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出于两个目的。
    其一。明朝地政权结构导致皇帝必须承担极为繁重地政务。朱元璋和朱能够承受如此重任。但后世地皇帝却不可能象他们俩那样勤于政事。即然将权力分给其他人是不可避免地。那么为了避免权臣威胁皇位。将一部分权力分给太监显然是更为妥善地选择。
    其二。提前制定外相、内相相互抗衡相互制约地政治制度。一旦内相逾越雷池。那么让他死于死谏台也可以为后世树立一个好榜样。
    当然。朱棣地想法别人并不知道。正当大臣们惶恐到了极点时。景秀地那篇策论恰好出现了。于是。大臣们便纷纷上书建议皇上实施此策。当朱在早朝上让大臣们公开讨论时。他们几乎异口同声地持赞成意见。
    《论如何预防宦官为祸》本来就是朱棣地思路。所以他没有装模作样。爽快地同意将之实施。
    而周忱地策论之所以能够被通过。则是因为他本人地毛遂自荐。
    授官后。朱棣命令侍读学士解缙选择才资英敏者就读文渊阁。由司礼监月给笔墨纸张。光禄寺给朝暮馔。礼部月给膏烛钞每人三锭。工部择近第宅居之。不知道解缙究竟是怎么回事。一开始差点害得景秀名落孙山。结果这次状元景秀自然不可能落选。但二十八人地入选名单之中却没有周忱地名字。
    周忱却也不客气,直接在朝堂上向朱棣上奏说“少年愿学”。
    景秀中了文状元,钱成中了武状元,唯有周忱没额外得到照顾。所以当周忱提出这个要求时,朱棣非常高兴,立即宣布增周忱共为二十九名。
    周忱没有见好就收,而是进一步毛遂自荐说自己的会试策论很好,希望皇上考虑一下。
    还考虑个屁?
    《论如何实现华夷一家》本身就是朱棣自己的思路!即便周忱不提议,朱棣迟早也会找个由头让朝臣们对此进行讨论。如今周忱主动为之分忧,朱棣自然也就领了他这个情,顺水推舟让朝臣们发表意见。
    儒家思想中虽然本能地轻视狄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