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蒋介石成败录-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家勋章。在蒋介石与史迪威的争斗中,他坚决支持蒋。因此,虽然非黄埔嫡系,仍深得老蒋的信任。抗战胜利后,特别是在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后,孙被任重要的军事职务。退台后,老蒋任命孙为“陆军总司令兼台湾防卫司令”。    
    在台湾,军权在握的孙立人自恃有功,又是“美军的宠儿”,“委员长的爱将”,除了蒋介石外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小蒋也不例外。蒋经国在部队中建立“政工制度”时,加强特务统治,以控制军队,孙立人对这种做法极为反感。曾联合美国军事顾问团团长蔡斯进行抵制。这样,就给了蒋介石的口实。    
    在查办吴国桢之后的三个月,下令免去了孙立人“陆军总司令”的职务,而改任为“总统府参军长”,这是一个虚职。接着,蒋氏父子编织罪名,把孙立人置于死地。    
    1955年8月,蒋介石以“孙立人兵变”的罪名立案,将孙立人拘禁起来,孙大喊冤枉。当然这也不是空穴来风,台湾特务机关抓到一名叫郭廷亮的“匪谍”,郭是孙立人部队的少校营长。经过调查,孙立人与郭案并没有直接责任。孙案调查委员会主张对孙立人不予以处刑。最后,蒋介石以“准予自新,毋庸另行议处,由国防部随时考察,以观后效”为托辞,将孙长期软禁起来。    
    4、内亲也要严加防范。    
    宋美龄能力特强,在国民党内外,甚至海内外都有很高的声望。但在蒋在世时,小蒋与这个小妈的关系不太融洽。蒋介石对宋美龄有严格的限制,除外交活动外,不让她直接插手政事。况且,他们俩在结婚时,宋美龄自己提出的条件中,也包括对自己的政治约束。因此,长期以来,宋美龄在国民党内、政府内没有担任实职。    
    次子蒋纬国,虽然对他的身世外界有种种传闻,但即使那些传闻都是假的,那蒋纬国出身偏房,蒋介石必然会抬嫡抑庶。蒋虽对小儿子寄予愿望,但是一直是要他在军界发展,基本上也不让他涉足政界。在嫡庶之争中,蒋介石是支持蒋经国的。蒋纬国曾在德国军校留学,到美国进修,满脑子是西方治军的理念。与其兄的“政治工作领先”的理念格格不入,对蒋经国在部队的一套做法表示不满。尽管蒋纬国很有军事才华,蒋介石把他掌握的军权拿掉,让他办军校,不直接掌握军权。    
    1962年,岛内发生“湖口兵变”,主谋者是蒋纬国过去的亲信赵志华。虽然蒋介石没有处理蒋纬国,但以后,就更不会重用了,蒋纬国自1961年升为中将后,历时14年,蒋介石没有给他晋级。对内亲的抑制是成功的,在蒋介石病死后,没有出现尸骨未寒“内宫”火并的悲剧。    
    评析:    
    自蒋介石把向蒋经国让渡权力的事情提上议事日程后,采取一系列措施,替蒋经国消除了一个又一个障碍,他清理障碍有这样几个特点:第一,态度坚决,毫不留情。用他自己的话说,为了完成“改造”党的任务,他将毫不留情。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不管帮他打天下、守天下的元勋,还是有才华的中生代的干将,只要他觉得是蒋氏父子权力交换的障碍时,非把这块绊脚石除掉不可,不讲情面。    
    第二,区别对待,减少阻力。在排除蒋经国接班的障碍方面,用见人打发来形容蒋介石的权术比较恰当,老臣迫其退位,给予名誉予以安抚,有潜在威胁的,排除,即使在“二陈”兄弟之间,也是区别对待,给予不同的打发;对于年富力强者,以各种罪名予以剪除。    
    第三,心狠手辣,绝不手软。制造吴国桢案、孙立人案,把他们置于死地。    
    第四,对内亲也作了严格的防范,对自己的爱妻宋美龄有严格的约束;对小儿子也严加防范,所谓“湖口兵变”后,不重用蒋纬国。他对内亲的抑制是成功的。    
    蒋介石施用铁的手腕,帮助蒋经国清除一个又一个的障碍,冷面无情,没有什么仁义道德可言,但得到实惠,保证了蒋氏父子权力的平稳交接。


术篇第109节 子承父位水到渠成(1)

    精心安排经国接班,子承父位水到渠成    
    在蒋介石的精心安排下,蒋氏父子权力交接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有序的、渐进的过程。    
    事例:    
    1、选择辅佐“贤相”,为“太子”继位保驾护航。    
    这是也是一个近似于接力赛的过程,陈诚和严家淦先后对蒋经国接班,进行了辅佐。    
    陈诚是蒋介石最为器重和信任的亲信。可以说,在辅佐蒋经国继位方面发挥了特别重要的作用。陈诚与小蒋搭配,辅佐蒋经国从政,实际上从国民党败退台湾前就已经着手做。    
    1947年秋,蒋介石派陈诚前往东北指挥国民党嫡系部队与人民解放军作战,一败涂地。在国民党内引起公愤,在蒋介石的庇护下,受到撤销参谋总长的处分后,1948年10月,被任命为台湾省主席,顶替前任陈仪。陈诚的这一任命,看起来是降职使用,其实,蒋介石是委以重任,把经营台湾,为今后利用这一战略基地作准备的重任交给了他。同时,还任命蒋经国为国民党台湾省党部的负责人,从这时起,陈诚已开始担负起辅佐蒋经国从政的责任了。他在台湾主持政事时,在台湾推行一些改革措施,比如实行三五减租、货币改革、发展教育、振兴民族工业,初步奠定了国民党在台湾统治的基础,也为蒋经国在台湾立足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在国民党败退台湾后,陈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既是蒋介石执政的顶梁柱,又是蒋经国将来继承统治地位的铺路人。他官居国民党副总裁的地位,曾两度担任“行政院院长”,三度当选“副总统”,属于台湾国民党政界的二号人物。如此显赫的地位,在他与蒋经国之间没有发生大的摩擦与冲突。这与“二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陈诚在蒋氏父子权力交接中,属于一个过渡性人物。在蒋经国的政治威权还没有达到众望所归的程度,担负“行政院院长”、“副总统”的实职,还难以统卸众臣时。蒋介石给陈诚委任此重任,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权力真空,给蒋经国平稳接班提供一个缓冲期。正因为如此,他这一角色显得特别重要。这一位置上发生问题,其后果对于蒋氏父子的权力交接的影响是致命的。可能导致两个结果,一个结果是,尽管对蒋氏父子来说是“忠臣”,但才能不济,导致中间连接链条的脱落;是“能臣”但非“忠臣”,有可能大权旁落,这对于蒋氏父子来说,是一个灾难性的结果。陈诚早已死去,盖棺论定。陈诚对蒋家忠贞不二,在上个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美国曾想用陈诚替代蒋介石,以便推行其“划峡而治”,分裂中国的计划,遭到陈诚的拒绝,在陈诚病危弥留期间,他对蒋介石说,美国人不可信。提醒“主子”予以提防,其对蒋家的忠贞可见一斑。他在台湾的政绩也是人们公认的。蒋介石把陈诚放在这个位置,确实比较高明。    
    把陈诚放在这样重要的位置,如果说蒋介石十分放心,那就把他的心胸看宽了。随着陈诚地位的升高,威望的增大,蒋介石感到一种潜在威胁。在是换掉还是继续留用陈诚,举棋不定时,聪明绝顶的陈诚,以重病在身为由,主动向蒋介石提出辞职的请求。给了蒋介石一个政治权力平衡的机会;当然,此时的陈诚已病入膏肓,自知在世时日不长了,给一个顺风人情,何乐而不为。    
    在陈诚辞职后,蒋介石提议由严家淦任“行政院院长”。对此举,在台湾政坛不少人不以为然,也有的瞠目结舌。严家淦是江苏人,早年就读于上海圣约翰大学,比蒋经国大5岁,长期从事技术工作,是一个典型的技术性官僚,他显然到台湾时间很早,但长期在岛内默默无闻。提议这样的人担任如此重要职务,似乎不太符合蒋介石用人的标准。    
    其实,蒋介石用严家淦来填补陈诚留下的空缺,显现出他在政治权术上的老道。经过陈诚的铺垫,蒋经国在组织上、特务政治上的经营,有比较好的基础了。在陈诚之后,他不能再启用“老臣”,也不能任用本事太大、野心可能大的人,否则,可能出现影响权力交接新的障碍。所以,他必须物色一个本事虽不高,但没有野心,没有自己的势力,不会与蒋经国争权夺利的人。严家淦比较符合这样的条件。    
    严家淦性情温和,生活简朴,从政不太张扬,他奉行八个字的人际关系哲学,即:“退一步想,易地而处”。从这朴实无华的信条可以看出,严家淦是一个与世无争的人。他在担任台湾省副主席期间,舆论对他的评价比较低调,称他是“好人,不是好官,是好国民,不是好公仆。”江南先生说得更刻薄,说:“严的才具、建树,连勉强及格都困难。充其量只是一个循规蹈矩的政客,无条件服从的men。”说归说,批评家可以坐而论道,可政治家要的是政治实惠,当然,既好看又有用,那当然很好,如果不能两全其美,那肯定是选择“有用”的了。    
    说不定蒋介石所看中的,正是批评家所抨击的。当然,严家淦也并不一无是处,他到台湾很早,在台湾任地方官,跟台湾本土的人士有较好的人际关系,在权力构成的有关方面,其奉行的八个字的处世哲学,有弹性,全球权力平衡;在政治上,没有很强的权欲,可以说在政治利益上是个“中富即安”的人。尽管他政治才能不是一流,只要不争功,不争权,无为而治也行。    
    1963年12月,国民党中常委会,正式通过了严家淦“内阁”组成名单,严家淦从陈诚手中接下“良相”的接力棒,老老实实地为蒋经国接替蒋介石的权位修路铺石。


术篇第110节 子承父位水到渠成(2)

    2.让蒋经国执掌更大的权力,增加其亲政的资本和砝码。    
    严家淦上任伊始,便秉承蒋介石的旨意,提名蒋经国为“国防部副部长”。做这样的安排,明眼人不问即可知其用意了。“国防部部长”俞大维与严家淦人际关系哲学大体相似,不过问内部人事,与同僚的关系比较融洽,江南先生说,他能“和任何一位参谋总长和睦相处”。而且,他与蒋经国是儿女亲家。作这样的安排,意在把军权让给小蒋。俞大维是个聪明人,与其让人挤下台,倒不如自己主动把位置让出来。    
    1964年1月,俞大维提出辞呈,请求辞去“国防部部长”职务。并向严家淦保荐蒋经国任此职务。他在辞呈中历数了蒋经国在军内任职的简历,说明他与三军的历史渊源及其卓越贡献,“实是最理想的人选”。剔除其中的溢美之词,看看所列蒋经国在军内任职,就可以看出,蒋介石为儿子掌握军权,作了长期的铺垫。现在已经坐上“国防部部长”的位置,就已经彻底地掌握台湾的军权。按照所谓的“国防组织法”的规定,军令、军政系统的管辖权,是由“参谋总长”与“国防部长”分享。可是到了蒋经国当“部长”,这一法定就自然地失效了,“参谋总长”等于“部长”的幕僚。俞大维作为过渡性人物,其历史使命已经完成,主动让位,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