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际银行家-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挥蟹⒕醪哦浴!�

秦少游心里面感叹,在他离开前,帐户上才三百万左右。就这三天的时间,阿道夫居然就翻了四倍,看来他这个罗斯柴尔德家族的掌门人也不是浪得虚名啊。

另一方面,安田由美看着一路上涨的股票,得意的笑了。在她看来,池塘里面的肥料已经放够了,鱼儿也养的肥肥的,现在该是从鱼塘中抽水的时候了。安田由美甚至已经看到,鱼塘里的多数鱼儿眼珠泛白,绝望地等着被捕获的样子。这种主宰别人命运的事情,真的很美妙啊!

“老板。”一旁的助手问道,“我已经和那帮德国人和美国人讲好了,三天之后一起发动。”

“三天之后?”安田由美摇了摇头道,“不用管他们,两天之后我们就开始出货。”

助手愣了一下,试探着问道:“老板,这样不太好吧,万一……”

“万一什么?”安田由美眉头轻皱,“你这个蠢货,你是老板还是我是老板?你以为那帮德国佬和美国佬就真的那么讲信用?商场如战场,这么浅显的道理难道你还不懂?我们分开出货,鬼知道是我们干的?就算到时候他们问起,我们大可以全部推到那个神秘帐户身上,就说我们也是迫不得已,顶多出货的时候通知一下他们好了。”

被安田由美训斥,助手苦笑了一下,连忙点头答应了。他只不过是小喽啰,按照命令办事就可以了。

安田由美自己盘算了一下,这一次要是进展顺利的话,自己的私人小金库就至少可以有两亿美金的进帐,有了这笔钱干什么好呢?放在中国股市里面做长线投资?还是……

第53章 中国特色的熊市

泰戈尔曾经说过:“上天完全是为了坚强我们的意志,才在我们的道路上设下重重障碍。”那些短期内曾拥有巨大财富的人,往往不懂得怎样去驾驭它而最终遭到市场的唾弃。

用秦少游的话来说,那些在股市上身不由己的股民,其实是很可怜的。但是他秦少游也并不是慈善家,在不损伤自己利益的前提下,能做点好事就做点好事吧。

阿道夫对于秦少游的这些话是一笑了之,秦少游现在只是以一个个人投资者和个人爱国热情来讲这些话的。而实际上根据阿道夫得到的消息,一开始中国原本是坚持按照市场价减持国有股的,减持价格相当于净资产的十倍,但是由于市场反对而并没有成功,但是后来在金融公司上市前,是以1,5倍左右净资产的价格把金融股卖给了外国战略投资者的。

所谓的外国战略投资者就是QIFF。如果阿道夫没记错的话,秦少游原先的第一国际银行和已经消失的瑞士联合银行集团,都占据了中国引进的第一批QIFF名额。现在第一国际银行吞并了瑞士联合银行集团,秦少游在中国境内的竞争对手又少了一个,恐怕诸如高盛银行等其他的外国战略投资者全部加起来,也没有秦少游占据的份额大。

在阿道夫看来,国有股减持这本身并没有错,但是坏就坏在中国金融部门没有安排资金来接盘,也没有做空机制。所以中国股市成了国家,上市公司以及这些外国战略投资者圈钱的场所。(什么是国有股减持和股权分置改革,我在前面已经用笑话地形式详细讲解过,不理解的可以去前面翻看一下。)

想到这里,阿道夫深深的叹了一口气,秦少游真的是老谋深算啊,五六年前就开始布局进入中国金融市场。帮中国从日本引进生产技术,还不惜自己来个左右互搏自己打自己。抵抗住索罗斯为首的国际投机资金对香港的侵犯,亚太地区那么多国家倒在索罗斯的脚下,香港却依然如一颗东方明珠屹立在东方,秦少游居功甚伟。而另一方面,索罗斯甚至被秦少游逼迫地解散量子基金,那个时候,又有谁看到这一点了?

无论是高盛。花旗等那些世界著名的投资银行,也都没有看到这一点。就算看到了又能如何?这样地布局需要何等的魄力?秦少游敢花几十亿美金和中行合力创办龙腾银行,他们敢吗?相比之下,阿道夫觉得自己也太墨守成规了,一直把眼光放在美国等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却没有看到中国这个巨大的潜力。

其实这也并不能怪阿道夫,他虽然是罗斯柴尔德家族的族长,但是他考虑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做起事情来也难免有很多顾虑。不像秦少游光棍一条,指东打西,他手下的那帮女人可不敢违背他的意思。在第一国际银行,秦少游就是绝对的主宰,神一般的存在。

无论如何,这一次秦少游才是这次中国金融部门实行国有股减持的最大受益者之一。

秦少游在一旁见阿道夫默不作声。疑惑的问道:“阿道夫,你小子在想什么?差不多该开始了。”

“啊?”阿道夫被秦少游的话拉回了神,连忙把注意力放到自己面前的屏幕上来。

秦少游看到阿道夫今天有点失常的样子,又何尝不知道他心里面在想些什么。这世界上能让阿道夫愣神失态的事情可不多,以秦少游的智慧,简直不用脑子想就可以知道是怎么回事了。看来阿道夫这小子是眼红了,秦少游心里面暗笑。

由于国有股减持政策的出台,股市已经开始有反应,但是在那帮外国和国内大庄家的联手操控下,股市并没有出现巨大的变动。现在的中国股市就如同一个装满炸药地火药桶。需要的只是一点星星之火。

秦少游和阿道夫就成为了点燃这星星之火的主力。当阿道夫把手头这目前价值四百万的股票,有节奏有梯度的抢在安田由美之前。全部抛入股市的时候,中国股市变天的那一幕终于来临。

“老板,老板,大事不好了。”安田由美的助理在大声疾呼,似乎在昭示着什么。

看着屏幕上突然多出来的抛单,安田由美俏丽的脸庞由红转白,瞬间没有了一丝血色。她愤怒地推倒显示器,怒喝道:“这是哪个王八蛋干地好事?”

一旁的助理小声地说道:“还不是你……”

可惜他的话还没有说完,安田由美充血的眼睛已经盯在了他的脸上,助理被吓的一哆嗦,把剩下的话咽回了肚子。

1848。89点,1765。64点,1542。98点,大盘行情一路下滑,安田由美傻了,那些同盟的外国投资者也傻了,中国股市的大庄家傻了,很多股民疯了,更多的是跳楼的。

券商大批的亏损,大批的破产。中国股市正式进入熊市,这一刻,无论是谁都已经无力回天。

每一轮的牛市,都类似农民起义,裹携大量的新股民在高潮时揭竿而起。风起云涌,全民皆兵。澎湃的激情之后便是四顾茫然,疲软无法向前发展。于是有人号召“洗洗更健康”,背叛的资金迅速膨胀着,空头的大刀向多头挥去,接着是多头的自残,最后的奄奄一息,曾经的辉煌一闪而过。

当然也有人坐山观虎斗,他挥舞着政策,不论多空照单全收。

宋玉的外贸公司的职员也有人做股票,这几天也是跌惨了。整天愁眉苦脸地。30元的股票跌到5块硬是没人买。流通盘好几亿的票,每天成交十几万算多的,天天阴跌不反弹,一周波动还不够手续费,除非高买低卖。有的股票在一周内的成交量为零,相当于来了100个贼,被消灭了95个。剩下的5个成了精,死不了。活下来了。熊市时,股民开始说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还是要靠勤劳致富啊”。

其实亏啊亏地,大家也就亏习惯了,在这段熊日子里面,渐渐的也就没有人谈股票,交易所只有打牌的老头老太。身边有股票的都是长套,炒股票的人被认为是败家的傻瓜,不是跌个不停,而是横盘几个月,再跌一次,横盘几个月,再跌一次,人都被折腾傻了。

正所谓我不在江湖了。江湖却有我的传说,几年后,有几个中国老股民合作写了一本关于这次熊市地回忆录,堪称股市牛逼中的经典。

一个部门经理的炒股经历:2001年熊市开始的那段日子,那几天,大盘是天天在跌。后来一天比一天跌的快,跌的急,等你反应过来,自己的钱已经亏进3成。稳定一段时间后,大家都认为可能要有反弹了,可是几天内又跌了10%,后来大家都失去了信心,人人都出货,机构出,散户出。一连跌了两周。这时大盘已经从2245点跌到了1500。后来国家看跌的太多,出了很多利好。股市开始反弹了,只用了几天就涨到了1700点,这时大家习惯性地开始大量抄底,认为回到前期高点是理所当然的事。后来几年证明,这些抄底的人基本上是亏的最多的,那些从高位跌下来的人因为短期跌幅巨大,大部出局,虽然跌了不少,但比起那帮抄底家伙只是小巫见大巫了,大盘反弹在1700点后,横了一个月,一个冲高地假突破后,大盘再次杀跌,当时没有人再敢抄底了,因为谁也不敢想底在那里。

十几天下来,大盘已经到了1300,后来大盘出现了又一次的反弹,最后进入了最恐怖的阴跌时代,各股进一退二,平时各股波动只有2%,大盘股的日线就像心电图,涨一分跌一分,有时一天就出现2个价,不死不话的,就象冬天一样,突然有几天大涨,这时千万不能追,后面的大跌一般是涨幅的三倍以上,然后又进入不死不话的行情,每周各股只跌个1-2%,你可能一点不往心里去,但是一年下来你稀里糊涂的就把钱亏了一半。不过一年有一、两波行情,一般都是一个月内完成,快进快出的多,不然死地会很惨。一年下来,你会发现,大家都在亏,而且亏地很多,亏的在50%以上的人占股民的80%,这时你只有死扛,因为卖了剩下的钱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几年下来,你的钱只剩下了零头。这是典型的中国式大熊市,这个时期我几乎赔了90%。

一个下海经商的老师的经历:我记得03年有个股票一天就成交了两手。还一次看到说一支股票怕没有成交量,庄家派了两个操盘手自买自卖,如果其中一个操盘手有天感冒没上班,这支股票就没有成交量了。熊市就是原来5000平米的营业部变成500平米,无数的券商失踪。把您的电脑屏幕翻转180度看走势图,就知道什么叫大熊市了。当没人愿意说自己是个股民的时候就是深度熊市了,深熊啊!

C的经历:我满仓15块的成本最后跌成了4块钱,去年准备从操就业,可翻遍了整个屋子都找不到交易卡,电话委托的号码也变成了空号,其实就算打通了我也想不起密码来,跑到以前的交易所居然变成了卖橱柜的,原来的证券公司搬到了卖橱柜那栋楼背后的居民区的二楼小平台上,就只有两个工作人员在那里办公。消失的证券公司,如国泰和君安,申银和万国,南方证券,唐氏兄弟,国氏兄弟,朱耀明,实在太多了!

D的经历:那时还在证券公司上班,印象最深的就是成交量缩到不能缩,许多票分时基本是一条直线,交易大厅基本无人,资金基本为零。工作基本无事,整天业务培训,要不就是打扫卫生,周围无人谈论股票。出差到外地,当时看行情很难,主要看报纸,看到路边一家营业部。心想正好去看看行情,推门一进。厅里没人,柜台里有2个小姐,用奇怪的眼神看偶,偶很疑惑,还以为走错了地方,抬头一看屏幕,没错。能看行情,为了省电还是怎么地,营业部只放上海行情。

曾经有天见自己的股票一个小时都没有成交,自己给它对冲一手弄出开盘价,也就是玩玩。后来知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