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知道宋夫人在盛怒的情况下居然会说出这么一句不经过大脑,却一语中的的话来。
岂料忽然爆发的宋老夫人脑子在这个时候转的飞快,她竟然又说出一句让宋夫人惊讶万分的话:“你是不是早就知道了静怡的心思。”
宋夫人有点诧异,不过这份诧异不过一瞬,很快掩饰下来,她道:“儿媳只是隐隐猜测,不太确定。”
宋老夫人则说:“恐怕你已经差不多肯定了吧,不然安札你的性子你岂会在我面前说出这么多的话,要知道你进门这么多年可是很少像今天这样对我说这么长的话,每次你说话多了的时候,就代表你抱着一份心思,有一份目的想要达成,但是又不能自己亲手去做,只能借着其他人的手帮你去做。”
这会儿宋老夫人就好像是开了挂一样,在宋夫人眼中一直都是没心机的人竟然会忽然变得心机多了起来,让宋夫人是防不胜防,面对宋老夫人这一席话,宋夫人发现她竟然说不出半点辩驳之言,因为宋老夫人说的都是真的,于是她选择了沉默不语。
她从来都不是一个不敢承认的人,既然宋老夫人发现了她也没必要狡辩。
宋老夫人又说:“我们家的女孩绝对不允许去给人做妾,就算静怡也不可以,她在宋家生活了这么多年,在外人眼里她就是宋家的一部分,将来她若是给人做妾,宋家必定会被人戳脊梁骨,丢尽了脸面,这样的事我绝对不会允许她发生。”
宋老夫人说的斩钉截铁又语调清晰,将魏静怡要给人做妾的后果看的格外的清楚,这点委实是让宋夫人惊讶了一把,她还真是没想到她这个婆婆脑子竟然会这么聪明,而且观念竟然这样正直,坚决不允许女儿做妾。
宋夫人还未消化完这些,宋老夫人继续道:“你赶紧给静怡找一个合适的人家将她嫁出去,别再继续拖下去了。”
宋老夫人的话也是宋夫人的心思,还是宋夫人今日的本来目的,她点头说:“儿媳这就去办。”
宋老夫人有点驼了背,脸色灰暗了许多:“静怡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这么多年来我竟然都没有看透过她。”
宋夫人不言语,魏静怡不过是小女孩家的心思,本来将她养在宋家不过是多了一张嘴吃饭,却没想到最后会变成这样,或许在魏静怡排挤宋小双的时候,她的心思就已经不正了,当然这话宋夫人是绝对不会说出来的。
宋老夫人和宋夫人的话没有避着屋中的丫鬟,宋老夫人身边的丫鬟大多数都在。魏静怡在宋老夫人身边伺候多年,与宋老夫人身边丫鬟交好,有那么一两个“知心”人在宋老夫人身边。
魏静怡的一切都是宋家的,宋夫人再精明也不会想到宋老夫人的这帮丫鬟中竟然有人是向着魏静怡的,在她和宋老夫人说完这些话后就直接跑去告诉魏静怡所有事情。
魏静怡听完丫鬟说的话,她默默地从梳妆盒中掏出一个分量不轻的红包塞在丫鬟手中,丫鬟拿着红包喜滋滋的走了。
魏静怡则是目光呆滞的坐在床沿,望着不远处正在摇曳的烛火发愣。
枉费她伺候了宋老夫人这么多年,宋老夫人竟然会这样对她,还有宋夫人,她和宋小双之间的争斗不过是小姑娘家的事情,宋夫人在里面插手干什么,还用这样的法子算计她,让她在宋老夫人面前留下了坏印象。
回想今日种种事情,简直是一失足成千古恨,魏静怡现在是万分后悔当时为什么要急着去找锦端,而不是去和宋老夫人说两句话后得了宋老夫人的允许再去找锦端呢。
在去给人做妾这件事上,魏静怡一直都是很犹豫,她自身条件一点都不比宋小双差,甚至比宋小双还要好,若她是宋家的女儿,以她的人品相貌才学,想要高嫁根本就不是什么问题,偏偏她不是,她只是一个孤女,还是一个寄人篱下的孤女。
宋夫人说的没错,当年若不是宋老夫人将她接到宋家,她现在是什么样的下场还真是不一定。魏家已经没人,那些所谓的亲戚见她长得好,在魏老夫人还没死的时候就想着要将她卖给人家做丫鬟或者卖给人家做童养媳。
那段时光简直就是魏静怡的人生中最黑暗的时光,她根本就看不见未来什么都看不见,前途充满了渺茫,不知道应该怎么走下去才是对的。
宋家来接她的马车出现在她的面前时,就好比是一轮明日,照亮了她身边所有的黑暗,让她的未来充满了希望,当她坐上宋家马车的时候,在马车车轮慢慢滚动的时候,她忍不住掀开马车后面的帘子,看着昔日的伙伴穿着一身破旧衣裳,脸上手上又脏又黑,脸上还挂着鼻涕满脸羡慕她的眼神时,魏静怡的心里充满了自豪,她觉得她以后的人生会变得不一样了,到了宋家她再也不会是那个永远穿不起鞋,大冬天也只能光着脚,在野地里到处找东西吃的乡下丫头了。
她会是千金小姐,像她和祖母去寺庙上香祈福的时候看见的那些有钱人家的姑娘一样,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出门有八抬大轿抬着,走路有丫鬟扶着,每天有穿不完的新衣服,吃不完的肉,还有好多的珠宝首饰,有一大群的丫鬟下人对着她恭恭敬敬的喊她姑娘,给她行礼。
宋家的生活和她年幼时在马车中幻想的一模一样,她如她羡慕的那些土财主家的姑娘一样,身边有了伺候的丫鬟,穿上了精美的一群,吃上了她连过年的时候都吃不到的肉食。
可是她在宋家,她只是一个孤女,下人看不起她,故意怠慢她,她不是一个甘心认命的人,得到一样东西,就想要得到更多。遍观整个宋家,宋老夫人是地位最高的人,和她血缘最近的人,也是她唯一的靠山。
于是小小年纪,魏静怡就往宋老夫人面前凑,她努力的想要在宋家站稳脚步,让那些下人不能看不起她,不敢怠慢她。她成功了,她挤走了宋小双,成了宋老夫人心尖尖上的人,对待她就好像是对待亲孙女一样。
宋夫人能对魏静怡这样好,其中不乏魏静怡的努力,若是魏静怡没有尽心尽力的伺候宋老夫人,将宋老夫人的性情爱好摸得一清二楚,宋老夫人未必会对她这样好。
魏静怡从小就活在算计里面,心计比同龄女孩深了不知几许,此时此刻她已经明白,宋老夫人对她印象已坏。因为她的婚事,宋夫人看她不顺眼已经许久,现在宋老夫人对她有了隔阂,即将面对她的必定是她的婚事,宋老夫人肯定会将她嫁出去。
她不甘心嫁给一个和宋家差不多的人家,更别说比宋家低上一等,一辈子都被宋家踩在脚下的生活,她想要的是宋家看她脸色的日子。
她不甘心,可是她的出生注定不能高嫁,除了给人做妾,可是妾室哪里是那么好当的,一辈子都要正室踩在脚下,连翻身的机会都没有。
可若是她快要被人家出去,是即将要发生的事,几乎到了避无可避的地步,而未来还离她很远,说不定她有机会翻身呢,她希翼的想。
此时她想给人做妾还只能想想,她只是闺阁女子,出门赴宴或者会客都只能见到女眷,她见到的女眷身份都不是很高,魏静怡是连一个选择的机会都没有。
她想了很多,整夜整夜的睡不着觉,第二天清晨,她一早起来,早早地往宋老夫人跟前凑,不管怎么说,她现在的靠山是宋老夫人,就算宋老夫人因为宋夫人的挑拨不再像以前那样的喜欢她了,她还是不想就这样轻易放弃。
年纪大了的人总是容易心软,她伺候了宋老夫人这么多年,她不信不能再次捂暖宋老夫人的心。
☆、计策
皇帝膝下几个皇子几乎都长大了,也娶了王妃,有了第三代人,虽然只是一个小郡主。皇帝年纪大了,前些年没有立太子,众臣心有非议,提了几次都被皇帝避开,鉴于提了几次,皇帝都不想谈论。
众臣为了不惹皇帝不高兴,就将心中不满压制心中,寻思着再看看各位王爷的发展情况,再各自站队,好等将来王爷登上皇位时换的一个从龙之功。
皇帝膝下年岁最大的皇子当属睿王,康王和梁王三人,本来嫡皇后生的睿王是不在众臣选择之列的,只在少数人心中转了几圈。睿王幼年时发高烧,高烧退下后不复三岁以前的灵活,变得呆笨,一度连话都不会说,空有一身身上功夫。
现在不是以前,非嫡长不能继位,像睿王这样的继位实在是太过丢脸,除了那些想要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大臣,几乎没有人会选择睿王这个继承人。
康王是继皇后生,是皇帝明媒正娶进宫的皇后,康王嫡出的身份比之睿王虽差了那么一点,好歹也是嫡出,比梁王身份不知道高了多少。
贾皇后娘家枝繁叶茂,自从贾皇后当上皇后以后,贾家步步高升,族中子弟占据了无数的重要官职,
所以站在康王一派的大臣有很多,有些没有明确投靠康王,在心里支持康王的大臣同样不少。可以说康王在诸多皇子中是支持者最多的一位。
梁王与康王相比,就差了许多,不过他在朝中支持者的人数也仅次于康王罢了。康王身份高不可攀,有些小官小吏没有门路投靠康王,康王又看不上他们,自然就沾到了梁王一派。
剩下的那些皇子年岁都不怎么大,是无法与前面的康王梁王相比的,当然,等他们年纪大了一点,那就不一定了。
本来是两极相对的格局,从苏蜀成亲以后,忽然得到皇帝重用,不管皇帝吩咐他做什么事,苏蜀都做的很好,且为人不像其他王爷那样嚣张跋扈,比如康王。
以前看康王一切都还好,从他成亲以后,他做的每一件事都很让人遗憾,就连宫里面的皇后也委实让人失望,康王做出宠妾米灭妻之事,康王妃明明是皇后亲自选的,等康王成亲以后,竟然莫名的看康王妃不顺眼,康王不喜欢康王妃,她不仅不帮着康王妃,反而扶持妾室与康王妃作对,生生的害的康王妃小产。
康王妃小产一事一心想要隐瞒,装作什么事都没有发生,可惜最后还是传的所有人都知道了,除了当事人还以为自己将这件事瞒在鼓里。
光从这些那些支持康王且又正直的大臣就有点看不下去,觉得康王如此不堪大用,做出如此宠妾灭妻之事的人如何能做一国之君。
于是康王身后的支持者因此少了三分之一,站在了新晋的睿王背后,默默无声的支持他,随着康王行事越发荒唐,从康王阵营里面,走出来的大臣越来越多,中立派依旧中立,谁也不去偏帮,对于那些站在他背后支持的大臣,苏蜀从未有过任何表态,只装作什么都不知道,只专心做好皇帝交代给他做的事,其他的什么都不管。
苏蜀如此,让那些站在苏蜀背后的大臣更加坚定的跟着苏蜀,苏蜀门下也多了不少门客投奔与他,指望着能从苏蜀身上得到一个好前程。
本来康王在朝中最大,苏蜀将支持他的人抢走了那么多,虽然苏蜀什么都没有做,可不管怎么的,都很让人不爽。康王对苏蜀有意见,偶尔下朝时总是话里话外的排挤苏蜀,苏蜀面对康王的挑衅全然不在乎,只无视康王存在,低头做自己的事情。
梁王在支撑的人比苏蜀要多,质量又比不过苏蜀,在三人中梁王式微,康王挑衅苏蜀梁王喜闻乐见。寻思着两人斗得两败俱伤,就是他的机会。
苏蜀的表现让他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