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者:姚桉桉
【由文,】
☆、大运
林平县县丞陈大柱家的二姑娘要跟京城里的贵人,永宁侯府的世子爷定亲了,林平县里下至平民,上至有头有脸的人家(主要指家族固定资产在一千亩良田以上的富农和行政级别在县令级以上的官员)的夫人无不酸溜溜的说,陈家那丫头真是撞到狗屎运了。
茵娘被这枚狗屎砸得到现在还晕晕乎乎的,连陈母让她出来见京城里过来给她送纳彩礼的贵人时都还没清醒过来。
茵娘由着那个穿着彩线金绣华服,戴了满头金钗步摇的贵妇人围着她细细打量,然后看她拿着手帕遮着嘴角笑不露齿的对她母亲说着:“陈夫人怎会这般会养女儿?大姐儿养得娇娇艳艳连皇上都夸长得像朵含苞待放的牡丹花,这二姐儿也养得水灵灵跟朵花似的,想来只怕这三姐儿也是长得不差的,难道真的是这林平县的水土养人?”
而她那原来干脆利索的母亲全程都表现得非常拘谨,连多动一下都不敢,贵妇人夸一句真会养女儿就只会答一句:“哪里,哪里!”
等到那贵妇人领着一群人浩浩汤汤的离开了林家,留下四十二抬以雁打头,另还包含合观、九子蒲、双石、五色丝、长命缕、蒲带、干漆、鱼、鹿、米酒以及各色绫罗绸缎的彩礼,茵娘混混沌沌的脑袋才条理清晰起来,她这是真的即将要高嫁到京城侯府去了,从一个八品的县丞次女一跃成为一品侯府的世子夫人,等现任的侯爷挂了,再继续高升成为侯夫人。
老天哟,这么大的馅饼砸下来,你也不怕砸死人。
林母看着屋子里的一堆要晃花眼的彩礼,心里也是个愁,这么高规格的彩礼,这嫁妆可得怎么准备哟。
###
茵娘也觉得自己是撞到狗屎运了。
其实原来跟侯府定亲的是茵娘的姐姐燕娘,当然燕娘定的不是侯府的世子爷,而是世子爷的一位庶弟。可是后来,燕娘挥一挥衣袖跟着皇帝进宫当宠妃去了,于是茵娘便替补上去了。
事情原来是这样的。
在去年的某一个夜黑风高暴雨交加的白天,燕娘在上山采药回来的途中,偶遇回乡祭祖后返回京城途经林平县被山匪打劫的林侯夫人。
据闻那时候劫匪已经劫完财物,准备开始劫色了,具有女侠气质的燕娘路遇这不平,拔刀相助,立刻化身为美少女战士,运用急智,使用了五次声东击西的计谋,将劫匪引开了案发地,并最后又回到案发地,将林侯夫人救回家中,并无微不至的照顾受伤的林侯夫人。
林侯夫人在陈家养好伤之后,接到林侯夫信来接林侯夫人回京的车马也到了陈家,陈家人(包括燕娘自己)这才知道,原来燕娘救回来的是京城尊贵无比的侯夫人。
林侯夫人离开林平县前,握着燕娘的手泪眼盈盈,万分感激的说:“小姑娘,真是谢谢你,要不是你,我早就成了刀下亡魂了,你有没有什么东西想要的,只要我能办到的,我都帮你办到。”
燕娘原想回一句,小小事情,夫人何足挂此。
结果她话还含在嘴边,她家原来还贪生怕死怕被劫匪报复要将在陈家的林侯夫人赶出去的爹,非常不要脸的说了一句:“你跟我女儿如此有缘,不如我们结成儿女亲家?”
林侯夫人噎了一下,在心里冷冷的抽了口气,心里直骂他这个臭不要脸的。虽说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但也没有拿他儿子来报的道理。她一共才生了两个儿子,她还要留着跟贵族联姻呢。
林侯夫人原想着乡下人眼皮子浅,顶多也只会想到金银珠宝土地田亩之类的,若他们要这些,给他们也无妨,也算还了救命之恩了,结果却是要她儿子以身抵债。
但这么多人看着,也不好直接反悔。林侯夫人暗暗后悔刚才不该将承诺许得太大,弄得骑虎难下。
这个时候,林侯夫人终于想起家中还有一个已经长成的庶子。
林侯夫人曾无数次遗憾当初后宅女人大战中没有将这些小萝卜头一网打尽,留下个漏网之鱼,也只有这个时候她才无比庆幸,幸亏还留下个落网之鱼。
林侯夫人拿着手帕擦了擦嘴角,这才媚眼弯弯,用一种高贵的声音笑着道:“陈大人真真提出的好主意,燕娘乖觉,我甚喜爱,若做了我的儿媳,我定会待之如我女。我家二儿,今年十七,虽非我所出,但聪明伶俐,从小得我和侯爷喜爱,若大人同意,等我回京商量了侯爷,便抬了聘礼来聘了燕娘来做我的儿媳妇。”
陈大老爷原来是想让林侯夫人聘了燕娘做她的嫡亲儿媳妇的,但总归还没异想天开,又觉得庶子也好,燕娘嫁过去也算是攀上了侯府。
陈夫人虽看不惯陈大老爷的做派,但想到自己女儿能嫁到侯府,就算是嫁庶子那也是攀高了好几层楼的亲事,在林平县哪里能找到这么好的人家,过了这个村可没这个店,因此陈夫人虽面露尴尬,却也没有出声制止。
于是林侯夫人与陈大老爷口头约定了亲事。
等回到京城,林侯夫人将此约定告诉了林侯爷,林侯爷却嫌女方家境低,不愿意结这门亲事,并训斥林侯夫人薄带庶子。
林侯夫人连哄带骗,最后还是以以后他们兄弟分家时将大兴的一千亩田庄和京城里三家盈利颇丰的铺子分给庶子,并以此立了字据为条件,让林侯爷答应了这门亲事。
之后原本就应该下定的了,但林侯夫人想到陈大人的那副嘴脸,实在是不相信陈家的家教,她虽不关心庶子的媳妇,但想到若到时候燕娘娶了回来闹了笑话,丢的还是侯府的脸。
又想着反正燕娘才十五岁,推迟个一两年成亲也没什么,还是将她接到京城,将规矩教导好了再谈下定成亲的事也不迟,免得到时候规矩出错闹了笑话,连累了她的儿子。
于是林侯夫人写了一封信着人带到了林平县,同时将燕娘接到了京城。
作者有话要说: 求评、求收藏~~~~~
☆、美人
林侯夫人虽然对庶子不怎么喜爱,但对有救命之恩的燕娘还是有些真心的,接来京城之后也是认真对待,请了麽麽来教她规矩,使了丫鬟来妥帖照顾,又给她制衣打钗。
那些衣服朱钗样样华丽贵重,衣服用的是羽纱彩缎,朱钗更是镶金嵌玉,款式又新颖,即使这个时候的燕娘还不懂欣赏,却也知道这些都是她从没见过的好东西。原来燕娘对林侯夫人把她当皮球一样踢给庶子是有些怨气的,觉得她有些忘恩负义了,但见过这些东西之后,怨气也消了一大半。
嫁给侯府嫡子她是不敢妄想的,就是配给庶子也是她高攀了,要是在林平县,她要嫁的好一点顶多也就是县令之子了,要是差一些可能就嫁到有些良田的乡绅家里去,哪里还能找到比这更好的亲事。更何况人都是自私的,对林侯夫人来说,她再好也比不上她的亲儿子,就像对陈母来说一样,隔壁村赵老爷家的儿子再好,人聪明会经商也喜欢她,但林母也照样嫌他家是商户地位低,赵夫人过来明示暗示了好几次,陈母也当做不知道糊弄过去了。
侯府庶子那也是侯爷之子,以后分家总会有些家产,而且她听侯府的丫鬟说过,京城里的贵人一般都会给家里成年的庶子捐个五品六品的功名。在燕娘的概念里,五品六品那是非常高的官位了,她爹陈县丞读了二十多年的书,最后侥幸考到了最后一名,赐了个同进士出身,又拿了陈母的嫁妆去活络,才授了个正八品的县丞。在县丞一位上混了差不多十年,屁股至今也没有挪一下,正五品的官,那得多大啊!
假如自己嫁到侯府,她小意的伺候林侯夫人,看在当初她救命的情分上,日子总不会过得比在林平县嫁人差。燕娘想通了之后,对待林侯夫人也开始真心起来,平时早晚请安,时不时的送些自己绣的小手帕小荷包之类的,麽麽教导的规矩也认认真真的学。
林侯夫人看燕娘乖觉,心中也满意,平时对燕娘也更好了些,家中一应份例,都提到了跟家中嫡出女儿同一水平(燕娘原来的份例是照庶女的标准的)。
教导规矩的是一位年老从宫中出来奉养的于姓麽麽。一开始于麽麽还是敷衍的教导,庶子媳妇嘛,以后又不需要她来往来应酬,以后只要见人时大面不会错就好,因此只想着教会燕娘会辨别布料衣钗,懂规矩礼仪就算完事了。
但燕娘好学,人又聪明学得快,只要是老师,就没有不喜欢聪明又好学的学生的,于麽麽见到燕娘,简直像看到了自己的衣钵传人,恨不得将自己一身的本事全都教会了燕娘。平时除了规矩礼仪,穿衣戴钗,还教她制香弄药,连一些京里的豪门避讳,宫闱密事都讲给她听。燕娘虽不觉得这些东西对她有用,但也能领会过来,就当故事一样听了。
燕娘在侯府学了三个月的规矩,等到林侯夫人检验的时候,表现得令林侯夫人非常满意。林侯夫人觉得燕娘规矩学得不错,应该是要给些奖励的,又想着小姑娘家没有不爱玩的,燕娘在侯府关了三个月,只怕也是闷得,好,行了,就奖励她出府去玩吧。
于是,林侯夫人安排了丫鬟小厮车马,让家中的一个庶女领着她出去玩。出门前还塞了燕娘五百两银票,让她看中什么就买回来。
燕娘在侯府也确实快闷坏了,有机会出来她也非常开心。
庶女领着燕娘去了京城香火最鼎盛的寒云寺,寒云寺里面有很多摆地摊的小贩,卖什么的都有,有吃的有玩的。庶女自己平时被家里的嫡母管得严,也没什么机会出门,现在出来了也想到处去玩的,便使了几个丫头小厮跟着燕娘,自己领着另外的小厮丫头到别处去玩了。
摆地摊里头有卖玉石翡翠的,燕娘在哪里挑选,原想买些回去送给林侯夫人和侯府的其他主子小姐的,也算是一份心意。
大燕朝虽然对女子的要求没有前朝那么严,但女眷出门也是要戴闱帽。这时候轻风吹过,吹起来了闱帽的薄纱,露出了燕娘若隐若现的半张脸。偏偏这般巧,大燕朝的最高统治者我们的皇帝先生正好打着微服私访的名义出现在这寒云寺,还偏偏面纱吹起的时候皇帝就看向燕娘的方向。
面纱里半隐半现的一半脸,眉眼含秋,肤若凝脂,体态苗条,动之风流如牡丹,静之清纯似水莲,皇帝看得心颤颤的动,半天移不开眼,口中不由自主的吟道:“淡眉如秋水,玉肌伴轻风,哪家的夫人这般好福气,养出这般好看的女儿来。”
皇帝身边的宦官都是老人精,听言知雅意。回宫之后立马叫了自己的干儿子去打听是哪家的女儿。能当上老人精的干儿子的都是小人精,三天不到,就打听出来原来美人儿是永宁侯府出来的,因救了林侯夫人,林侯夫人为报恩将她配给了家中的庶出二子,又将她接来家中亲身教导,顺带还将燕娘的身家背景,连她家祖上三代皆没有犯罪记录都查出来。
皇帝身边的那位宦官姓李,是宫里的总管太监。
李宦官摸着没有胡子的下巴想了一夜,第二天让人给林侯爷下了帖子,提了一坛底下人孝敬上来的埋了三十年的连他自己都舍不得喝的雪里红,请了林侯爷到京城最好的酒楼去吃酒。
林侯爷虽然奇怪林宦官怎么会想起他了,但皇帝身边的总管太监请喝酒,连公主王爷都要给三份面子,林侯爷哪里敢不去,换了身干净的衣裳急匆匆的就去赴宴了。
二人互相奉承了一番,酒过三巡,李宦官终于切入了正题:“听说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