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苏培盛擦着头上的冷汗站起来。
看苏培盛谢恩得了教训站在一旁,雍正复又看向一旁的绿头牌。他扫过最先的皇后和华妃,沉吟良久最终将裕嫔耿氏的牌子翻了过来。
次日雍正从永和宫神清气爽的前往乾清宫正殿,好心情一直持续到正午。不过前朝的大臣和后宫所有妃嫔都被雍正的四道旨意惊了一下。
第一道是将胤禟、胤祯解禁,胤禟进户部,胤祯入刑部;第二道则是升任巡盐御史林如海为从二品内阁学士兼吏部左侍郎,并举家抬入满洲正白旗。赐婚乾清宫夫人瑚图·慎容为继妻;第三道则事关后宫:追封四阿哥弘历生母钮祜禄氏为‘贵人’,四阿哥由端妃齐佳氏抚养。最后,雍正又将新进的果香全部赐给华妃替换原本的欢宜香,以示恩宠。
前两条于后宫触动不大,只有太后放宽了心。但如果说端妃抚养四阿哥的消息像一汪油,烫伤了华妃和齐妃,那么欢宜香被替换的旨意直接把皇后‘炸’去了慈宁宫。
*
太后与皇后在慈宁宫小叙时雍正正待在景阳宫看望端妃。
雍正沉默良久才说,“朕已给华妃换了香。”
端妃的确是个聪慧的女人,她眼中刚刚听闻可以抚养皇子的喜悦凝成了苦涩和了然。
雍正心中不忍,但还是说到,“弘历是个勤奋孝顺的孩子。”——只要你不把他养残的话。
端妃微咳了几声,轻声慢语的说到,“臣妾晓得,臣妾有了他也总算有了依靠了。”
雍正见目的达到,起身到,“朕派孙之鼎来给你养养身子,弘历还小,你身子又总不见好,可别因为照顾他而累垮了。”
端妃含笑应是。
雍正走后端妃便唤来吉祥,“你快将宫内收拾出来,另去内务府取些小孩子的用物。再去向嬷嬷们打听好四阿哥的喜好,别让那孩子觉着拘束了……”
吉祥见她面上带着几分精神便笑道,“果然人常说‘人逢喜事精神爽’,娘娘瞧着便好上许多。”
端妃倚起身子,“你没听见皇上要让孙太医来为本宫调理身子么?本宫久不在妃嫔前走动,如今有了弘历,自不能再病怏怏的叫人算计了去。”
为母则强,她明白皇上的意思,何况这也是能让她向皇后报复的好机会。
【三】
常言道‘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又及‘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国之大事,唯祀与戎’。可见祭祀一事在古人心中的分量。
清朝皇帝登基后的头一桩大事便是前往太庙祭祖,清朝历史上共有五位皇帝十次东巡盛京【今沈阳】祭祖:康熙帝三次东巡;乾隆皇四次东巡,规模都十分庞大。东巡除加固北方兵力外亦是盛世的标识,雍正如今刚刚登基,百废待兴,他倒是想着待诸事平定后去江南一带游玩,体味一番别样风味。
此外的皇帝大都前往在北京本地的太庙祭祖,太庙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天安门广场东侧,为明清两代皇家祖庙。
*
自雍正的四道旨意发出后,后宫连着一个月风云涌动:华妃的脾气,跋扈二字便是为她所造——她竟敢公然指使太医院改换端妃的药材,雍正想着日后还要抬举她便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只罚了半年的俸禄撤了一个月的绿头牌,又拿景阳宫的钉子做了替死鬼,顺便帮端妃清理了势力;丽嫔却没那么幸运,雍正着实厌烦她那张嘴,直接以‘御前失仪’为由掳夺封号,贬为常在;齐妃动不动便遭雍正斥责;皇后也颇受冷落,现在华妃受罚,除初一十五雍正大都去敬嫔、裕嫔和芳贵人那。
太后四平八稳的稳了一个月,才在祭祖后命竹息将雍正请来了慈宁宫。
“儿子见过皇额娘。”
“皇帝无须多礼,”太后见他坐下案几旁方道,“想必皇帝也清楚哀家叫你来的目的。”
雍正紧盯着太后脸上的情绪道,“额娘是为了华妃?”
“不错,”太后看着雍正,“华妃的事不独是她一人之事,更是年家和年家在朝中、军中的势力。”太后说到这叹了一口气,“皇帝早些年不就是顾虑这一点方赐下了欢宜香?还有她早些年的那次小产——”
“好了,额娘。”雍正打断太后的话,“朕也是因这点换香的,将四阿哥交给端妃抚养也是出于安抚。何况儿子子嗣稀少,四阿哥生母身份太低,端妃侍奉儿臣最久,交给她亦是合情合理。”
“端妃倒是无辜,这样也好,那皇后呢,”太后话锋一转,“皇后这些年也是劳苦功高,大阿哥若是未曾夭折如今也能娶亲了吧。柔则临终前亦嘱托你好生照顾她的亲妹,帝后和睦方是大清之福。”
雍正嘴上敷衍,“儿子晓得。”心中却是冷笑,他子嗣不丰,皇后居功甚伟,确是‘劳苦功高’!至于那位‘纯元皇后’,他可不信一个趁庶妹怀孕时穿的华丽在妹夫面前跳舞的女人会真如原主记忆中那般‘纯善’,只怕是心如蛇蝎更多一些。
雍正在太后宫中抽空想着怎么敲打皇后,坤宁宫内皇后也坐立不安。
“剪秋,你说皇上如今是个什么章法?给了齐佳氏一族一个皇子不说又停了华妃的香,当初说要让耿氏带五阿哥迁出宫也没了下文。这些大事皇上连商量都未和本宫说一句,莫不是对本宫有了嫌隙?”
雍正以往对她也算敬重有加,入宫后诸多行事作风却大异于往日,对她更是日渐疏远冷淡。端妃和她本来有仇,原本她病怏怏的倒是不足为惧,如今她得了皇子岂非如虎添翼?日后还有诸多新宠滚滚而来,皇后她哪里还能坐得住?长此以往,她无子无宠又不得雍正欢心,顺治静妃的前车之鉴尚在眼前!
剪秋亦觉雍正行事与在藩邸时迴异,却琢磨不透,只能尽量安抚皇后,“娘娘毋须忧心,皇上加恩端妃无非是为拉拢世家世家之力巩固朝政;至于华妃,她用欢宜香多年,身子早已坏了,何况前些日子她被重罚,可见其地位在皇上心中已是今时不同往日;再说裕嫔,她母家不显而五阿哥又是个贪玩的性子——能成的了什么大器?”
“话虽如此,只皇上如今子嗣稀薄,她有皇子皇上便高看她几分。”皇后语带惆怅。
“娘娘也有三阿哥啊,”剪秋道,“齐妃娘娘可是与娘娘一条心的,三阿哥也素与娘娘亲厚。”
“再亲那也是齐妃的儿子,可不是本宫的。”皇后下意识的摸着肚子,“若本宫的弘晖还在,本宫也不至于沦落到这般田地了。”
“娘娘要博皇上信任,倒不如……”剪秋犹豫了一瞬,“皇上对孝定皇后【本文柔则追封为这个】念念不忘,娘娘何不以此为机?”
皇后苦笑一声,“本宫到底还是要仰赖她而夺一席之地啊。”她倚在贵妃榻上微阖上双眼,“也罢,华妃还有协理六宫之权,她又没被禁足,宫务就由她操持着去吧。‘长姐忌日,本宫心中伤痛难忍,要在宫中礼佛’,你想办法透去乾清宫吧。”
“是,娘娘。”
*
雍正听苏培盛报皇后礼佛的消息心中便是一叹,原主的确是负了太多人,只是——帝王是无情的。何况皇后她残害皇家后嗣,也是罪不可容。
细数他如今的一众子女,弘时10岁,弘历5岁,弘昼4岁,大公主怀恪刚刚出嫁不久今年15岁,只记忆中这个女儿也是个短命的,嫁去夫家没几年就莫名其妙的没了。其中弘历勉强算作满妃所生,其生母还只是个宫女。
说起来,清朝的公主少有长命和乐一生的,便是有那些侥幸逃过和亲宿命下嫁八旗子弟的,也大都命途多舛,他那嫁去佟家却依然早早亡故了的九妹妹便是个例子,亡故时也不过双十年华。
也不知太后知不知道皇后的那些手段。雍正心中默然。
如今便是等端妃身子养好了,与皇后、华妃打对台,后宫安稳,他在前朝方能安心。
【四】
雍正元年五月初十,上谕:追谥长子弘晖为和硕恪靖亲王;先藩邸侧福晋甘佳氏追赠正二品‘温恪贵妃’,葬附西陵。
八月初三,升任松阳县丞安比槐为正七品松阳县令,将原本的松阳县令以‘贪墨’罪撤职调查送京治罪。这安比槐原本还有些书呆子的能耐,只是他久经地方官场却毫无前途,渐渐的也就自甘堕落了。如今见顶头上司骤然入狱,又被来访官员好一番打量警示,他虽因平素还不大敢鱼肉乡里,也就欺压欺压家里妻儿而侥幸逃过一劫,还因祸得福升了官位,人却反如遭当头一棒般清醒不少,再不敢有天高皇帝远的心理。
此后安比槐竟安分下来,不仅将家里污七糟八的侍妾逐去不少,仅留下几个孕育过儿女性情安稳的,还请来名医偏方极尽为妻子治理眼睛。后来他战战兢兢的当着这个知县,期冀做出绩效得以升迁,此为后话。
后宫之中,到十一月底元后忌日时,雍正到底连宿了坤宁宫好几天,给足了皇后和太后的面子;华妃重新挂上绿头牌后自是看不得皇后得势的样子,坤宁宫每日请安时妃嫔们只看皇后华妃二人你来我往便够了;其她低位妃嫔诸如芳贵人之流也是不甘示弱,一段时间内送往养心殿的汤汤水水把乾清宫的小太监们都养肥了不少。
至于前朝,廉亲王得雍正密谈:将八爷党去芜存箐与势力愈大的隆科多和年家对抗……从龙之功也让这两人赚了个盆满钵满。旁又有林如海,张廷玉,李卫等人中立,成了一个相对平衡的局面。
君王之道,在于中庸,雍正深以为然。
*
年底林如海方将江南事务交接完毕赶回京城上任。江南势力盘根交错,其中尤以甄家为最。甄老太曾是康熙乳母,今已有70多岁高龄。甄家在康熙朝宠命优渥,红楼中描述‘还有如今现在江南的甄家;嗳哟哟;好势派!独他家接驾四次;若不是我们亲眼看见;告诉谁谁也不信的!’——甄家当初的春风得意、鲜花着锦可见一斑。
不过甄家却也因此做下天大的贪污漏洞,甄家又历任江南织造——这反而另他们深陷江南官场中,脱身不易。
林如海任江南巡盐御史多年,对当地情况知之甚详,雍正想动江南官场他自然是最好的人选。擒贼先擒王,甄家早年又是废太子的人脉,除了它不仅可做威慑之效,也能帮助他进一步掌握朝政。
雍正想着甄家,又发散思维想起了还在咸安宫圈禁的废太子和仍禁足在府中的胤禔胤祉三人。老三文人本色倒是不足为惧,只老大老二……果然还是先把双方势力削个干净再做打算吧,雍正头痛的想着。
这边林如海刚回到林府还未安顿好便被贾府和各方的拜帖堵上门来——京师的官员都是人精,林如海外派这么多年调回京倒不是什么热闻,只是皇上的态度让人眼馋。本朝以满人为尊,汉臣受重用的很多,皇帝青眼有加又是赐婚又是抬旗的却很少。
一众官员迫不及待前来恭贺亦不乏拉拢试探之意,林如海怎么也要大婚后方能述职,这恭贺的理由也是光明正大——皇上亲自赐婚,此等荣耀众人自该有所表示。贾家更是急着拉关系,否则林如海续弦后便与他们贾家再无干系了。
只是雍正却没那个耐心看各方百态,他直接一道圣旨便将林如海招入养心殿议事,徒留林府门口各方人马吹着冷风。
这边厢雍正前脚留林如海共商江南甄家一事,那边厢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