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末英雄-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故怯骱兔涝科仔且恢泵挥姓业矫拦芯椭缓盟阌髁耍酵蛭迩Щ涣巳О税俣嘤酢�
  这些事情办完坐船到陆行已经是十点了,禅臣的人早来了,钟观光也在一旁帮忙,那德国人在中国呆久了虽然语言不通,但是交流起来还是很有办法的,不需要翻译就能带领着工人干活,机器很多都搬到了安装的位置上,但是还没有去掉包装,昨天树的吊装反应罐的架子也搭好了,包装车间正在培训工人,一帮包装工在桌子边忙活着,拿盐在那里练习;工厂外面搭棚的工人正在收尾了;杨锐里外都转了一圈,发现都是井井有条的,也就放心了。
  下午下班的时候,杨锐集中所有人开会,没有说什么废话,先是点名让大家互相认识,再就是让账房通读了工厂的一些制度之类的东西,规矩是很多的,不习惯那么久慢慢习惯,然后就是每个工段的头头上来复述自己的负责的工作内容,再让那几个账房们走了一下流程,知道之前的那些表单是怎么用的——在有计算机的时代表单都还在使用,在这个没有表单的时代,表单就是极其重要的了,工厂除了技术之外最重要的就是统计数字了,数字才是工厂管理的基础。
  在周五的时候设备都已经安装完毕,两个大罐也已经安装到位,管道也已经联通好了,包括进料的一些辅助设施也都一一到位,下午在德国人的协助下,所有机器都开了一遍,反应罐里的搅拌机也开了,整个流程的设备都很正常,就是那个锅炉的烟囱太矮了些,有的时候北风一吹烟雾老是被刮进车间里来,不过幸好只是刮在反应车间,包装车间因为屋顶比较矮倒没有什么事情,见一切正常,杨锐又找了翻译让德国人一个设备一个设备的讲了一下注意事项,rì常保养、故障排除之类,让账房把这些都用本子记下,回头整理交给负责维护设备的人——也就是理化讲习所里的一个学员,杨锐见他喜欢格物,做事也很细致就让他先负责设备维护,这一批理化讲习所的学员基本都被招进了工厂里,而且待遇都还不错,起薪一个月八块大洋,弄得后面理化讲习所再招人来了一百多个人报名,不得不要考试一番。
  ;


第三十五章 试机

    周rì的早上,杨锐一早就去了吕特的公寓,接他一起去陆行,从上次十二月见过大家到现在都没有见面了,除了去年圣诞节的时候杨锐找人上门送了礼物,就没什么联系了。再次见面大家都是很高兴,吕特嘎嘎的笑声不绝于耳,他也很想看看新玩具是什么样子。除了他之外跟他去还有一个德国人,似乎是他的仆人或者说是下人,杨锐对此不以为意。
  很快一行人就到了工厂,工人们都按部就班,其实昨天上午就在反应罐里加入面筋和浓盐酸开始加热反应了,到晚上停止加热,反应液通过管道过滤后,开始减压蒸馏结晶了,早上已经析出谷氨酸盐酸盐,现在罐子里的是在析出谷氨酸晶体,等谷氨酸出来之后再加水溶解加碱中和,过滤脱sè减压浓缩就是味jīng了。
  本来是中午就能全部析出的,但是对反应时间估计不足,所以估计要延后两三个小时,吕特看着这些设备很是高兴,一手摸着它们一边翘着拇指自豪的对众人说:“德尼西,德尼西”。钟观光在一边问他在说什么,杨锐苦笑一下说:“他的意思是德国货是最好的。”
  在车间转了一圈,吕特表示满意,说道:“虽然很简陋,但是这是一个管理严格的工厂,你怎么想到给工人穿上一样的衣服的?”
  杨锐笑道:“统一服装会让人显得更jīng神,还有就是工人会更认同工厂,把自己当做是工厂的一员而不是随便进来的临时工,他们的责任心会更好。”
  杨锐说的是后世的常理,但是在这个时代却是没有的,吕特听完很是认可,说到:“是的,这就像军队一样。”他又问道:“这一整套设备使用起来的感觉怎么样?”
  杨锐知道他想听什么,笑着回答道:“非常好,德国货是最好的,先生。”
  吕特听了大笑,他虽然不知道中国拍马屁这次词语,但是知道这个意思,笑过之后他说道:“杨,你不诚实,作为一个化学家,你应该是个很诚实的人。”
  杨锐对他的指责不以为意,反驳道:“吕特先生,我现在只使用了德国的设备,都是全新的,所以感觉很好,所有我没有说错啊。”
  吕特其实也知道杨锐是在开玩笑,当下不继续谈这个话题,几人来到办公室,他问杨锐要了生产记录看了起来,又仔细观察了早上析出的谷氨酸盐酸盐晶体,他也习惯杨锐这些人用摩尔计算反应质量了,低头也认真算了起来,杨锐也不打扰,只和钟观光到另一间说话,安置昨天的的生产记录看了,盐酸水解面筋五个小时就完全分解了,比之前的试验少了三个小时,可能因为是加压加热的关系,析出谷氨酸盐酸盐很是麻烦,特别是浓缩结晶比较耗费时间,只不过时间是在之前的计算之内的。
  在办公室没坐多久,谷氨酸钠晶体就被送进来了,成品和实验室做出来的基本一致,雪白剔透,看着甚是喜爱,再尝尝味道和实验室的一样,没有差异。虞辉祖在一旁笑的眼睛都睁不开眼了,从开始说味jīng到现在真正的量产味jīng这小半年的时间里,早就对今天期盼已久。为了纪念今天,他还特意的请来了照相师傅,刚才已经给工人们照了,现在他正进来拉着杨锐几个一起出去照相,杨锐也把吕特和他的随从叫上了,众人就在车间外面的空地上拍了一张照片。
  当天晚上就是庆功宴,杨锐回绝了,只是委托虞辉祖主持,他把吕特送回租界后就找了个西餐厅请他吃饭,西餐厅是个英国人开的,所以菜的味道都是英国味的——这是吕特的说法,不过他能够接受,然后他就开始唠叨起来他的家乡巴伐利亚的美食来了,在杨锐的眼中所有的西餐都是一样的,不管是美国的英国的德国的,吕特似乎见杨锐对此也不感兴趣,就只好转移话题,转而问杨锐除了工厂的事务都在干什么,杨锐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个只会抄书的作家,只能说自己是个老师,正在一个学校教书。
  “哦,你是说你现在是一个商业方面的老师?”吕特有些惊讶杨锐这个化学家忽然变成了一个商学老师,他又问:“你是在教大学课程吗?”
  爱国学社充其量应该只是个学院,不可能是个大学,就说道:“只是一个学院而已,盛宣怀你应该知道的,”见吕特点头,他说道:“去年他所办的南洋学校的学生退学,我教的就是这些退学的学生。”
  吕特平时是很关注中国国内的情况的,读盛宣怀也是非常熟悉,去年的退学风cháo他是知道的,他说道:“你是说你办了一所学校?”
  “不,不是我办的,我只是在里面教书。”杨锐解释道,“创办它的人是我的朋友,在中国,创办学校是件好事。等我有钱了,我也想办学校。”
  吕特点点头,问道:“你也想办学校,为什么?”
  “还要问为什么吗,中国的人才非常少,什么人才都缺。”杨锐想起卖书给rì本人的事情就想叹气,“等味jīng工厂赚钱了之后——这个过程会很快的,我想办一所真正的大学,就和你们德国的大学一样,到时候我一定会请你帮忙找德国的大学过来任教。”
  吕特没有答应,反而问道:“你预计你什么能赚到办学校的钱?你觉得大概有多少钱才能办学校?”
  杨锐想想答道:“十万块,就是二十万马克左右,不出意外的应该明年就可以开始准备了”见到吕特好些很关心的样子,就问道:“你也想办学校?”
  “不,不是我,”吕特有些走神,他说道:“二十万马克是远远不够的,学校的大楼和rì常运行要花好很多钱。”
  杨锐早有计算,说道:“二十万只是前期的准备资金,要是真的办一所好的大学,我估计前期要花的钱不少于一百万马克,至于后面的每年的rì常费用不会少于二十万马克,也有可能甚至更多。”
  “这么多?”吕特听到杨锐说的数字很是吃惊,“你的味jīng能赚那么多钱吗?”
  杨锐心有成竹的笑了笑:“我相信一定能,只要不出意外。如果我真的办了学校,你一定要帮我找德国的教授过来。”
  吕特点点头,表示同意,他不是很相信味jīng的赚钱能力,但是杨锐真的有那么多钱来办学,他也很乐意帮忙介绍德国的教授过来。他笑了笑,斟酌着词语说道:“如果德国zhèng fǔ愿意和你一起合办一所学校的话……”
  杨锐有点意外,德国不是要到几年后才在中国办学校的吗,同舟可是1907年建的,怎么现在就打主意了。不过和德国人合办也没什么,学校以后是教授们管的,怎么办都一样。当下说道:“只要能保证学校的学术水平是世界一流的,其他的事情都不是问题。”
  吕特对杨锐的说法表示认同,说道:“我会在你有二十万马克启动资金的时候吧这件事情汇报给公使先生,到时候他一定出面和德国教育部协商的。”
  听到他还是不怎么相信,杨锐也就心里嘀咕一下,到时候走着瞧。又想到钟观光几个的;留学问题,正好现在就可以问了:“吕特先生,我有几个朋友,比如你见过的钟,他很希望能去德国留学,学习化学……”
  “没有问题,但是他要先学会德语。”吕特强调道,“只要他的德语可以rì常交流,我可以直接给柏林大学写信,让他们录取他进入化学系。”
  看来面临的障碍是语言了,这个没有问题,回去就让他和虞自勋两个人学德语去,杨锐端起酒杯敬了吕特一杯,以感谢他的帮忙。
  第二天,吕特就派他昨天的那个随从送了一份文件过来,这是他根据昨天的生产数据做出的一份关于现在生产计划的调整方案,其实关键是反应罐和结晶罐的时间使用问题,如果安排的好,那么产量可以提升不少,按照吕特的计划,产量是能够提升到每月四吨左右,每吨的成本将在三千五百块左右,当然这没有减掉酱油和淀粉的收益,如果算上这个那么每吨的成本将在三千左右。
  这个价格一给虞辉祖看到他就忍不住要杨锐减价销售了,现在定的批发价是八千块,即一个五十克装的味jīng出厂价为四角,零售价格在六七角左右,他感觉整个价格太离谱了,杨锐却知道这个价格虽然贵,但是前期一旦宣传的购买yù望高涨,到时候一定会断货的,现在产量最高也就是四吨,还要供应中国rì本两个主要市场,根本就是杯水车薪,他现在已经想通知德国那边定第二批设备了,只是这味jīng的购买高cháo还没有起来,加上钱是自己一个人的,要是拿出来给工厂投资,不符合游戏规则。
  明天开始所有报纸就将宣传了,等这几天生产的产量够了马上各地就要开始做试吃了,rì本那边已经是宣传的如火如荼了,虞自勋的电报里说他找的那个rì本人已经被不少报纸采访并受到zhèng fǔ的嘉奖,弄得他都不敢在展厅里露面,至于商谈合作就更多了,几个洋人也和他商议了供货的问题,在电报里他强烈要求前期的货要保证rì本市场云云。
  算算产量,如果全是五十克装的话每月也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