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年过去,王启星英语没学会几句,倒是德语竟然学得可以基本交流,至少能逛个超市买东西。
对于王启星,卫修还是挺愧疚的。任何人被派到语言不通,几乎没有朋友的工作环境,心里恐怕都不好受,而王启星却没有任何怨言,或者对于他这个闷得半天说不出一句话的人来说,不用摸死人棺材的工作就是最好的工作。
在参观完研究所之后,卫修单独请王启星喝酒,聊了一些男人间的话题。
卫修决定给王启星放了一个月假,让他回家好好休息休息。等到假期结束,先去南港研究所担任安全总管,他把姚荣调到德国,以后两人可以轮流轮岗。
跟王启星说到这的时候,卫修道:“当然这是初步想法,安全方面咱们不能完全交给外人,哪怕这个g4s声誉再好也不行。我已经在国内注册了一家安保公司,正在培养属于咱们的人,等到咱们的力量成长起来,咱们就给下面的人表现机会。回去没事你帮我调教一下那些小子,你的水平我还是非常放心的。”
王启星有些惊讶的看着卫修,心中忽然涌出一丝不安,他王启星是闷,是不爱说话,但是不代表他蠢。
现在的卫修,力量与资本几乎呈爆发式增长,手里的人再也不像刚开始那般紧缺,可以说卫修就是要杀个人,都会有无数人抢着去做,只为得到卫修的赏识。
那么现在他对于卫修还有什么价值?那一身格斗本领?别开玩笑了,现代这社会几杆枪就能废了你多年的苦修,身手稍微好一点配上一杆枪,其战斗力绝对完爆他们这些江湖高手。除非玩阴的。
毕竟不是谁都能像卫修那般神乎其神的规避子弹,关于卫修如何规避子弹的功夫,王启星到今天都没想明白,也只能归咎于天赋异禀。
卫修大口灌了半杯啤酒,似乎感觉到王启星的想法,突兀的说了一句:“回去好好休息,别胡思乱想,我的路不止于此,以后有得你忙的,养好身体才最重要。”
王启星闻言一怔,有些丑陋的面庞上咧出白牙:“我知道了,老板!”
……
在卫修一点点审查他的公司的时候,远在地球另一边的岛国,一条新闻却在日本古玩界引起轰动,以至于闹得民间不少人都开始关注起这条新闻来。
这条新闻起源于日本一家不起眼报社,乃是报社编辑刊登了一条游记,这是一条在邻国华夏的游记,讲述了编辑在华夏一座游乐园嗨谷的经历。
按理说,这样的经历分享其实并不会引起太多的人关注,然而这条游记上的几副插图却引起有心人的主意,最终被放到网上,引起日本古玩界的轰动。
这几幅插图都是关于一柄刀,一柄长刀,一柄日本长刀,一柄在博物馆展出的日本长刀。
华夏博物馆展出日本刀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很多革命博物馆都喜欢展出当年红军缴获的日军指挥刀。
关键是这柄长刀旁边资料卡上的介绍,就令太多太多的人惊讶了。
而这柄长刀之所以引起日本古玩界轰动,正是因为这柄长刀的资料卡上说明着这柄长刀赫然有两千年以上历史!如果资料是真的,这恐怕将会改变日本的冶铁铸造史!!!
很多人看到这个翻译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不相信,以为是翻译错了,然而这篇文章的撰稿人却在文中信誓旦旦的表示没有翻译错,他甚至还专门询问过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得到的答案十分肯定,这柄刀就是拥有两年多年历史。
与日本太刀相似的造型、刀柄的柄卷捆绑技法等几点,几乎都证实了这刀应该就是日本之物,而非华夏流传到日本的东西。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日本的历史底蕴可能比他们想象的还要深厚一些。
华夏外交部有一句令全球不知道多少国家羡慕的一句话:某某某自古以来就是华夏的领土。
华夏这话再流氓一点直接可以说俄罗斯有一半都是我华夏的,为啥?因为那是咱老祖宗元朝曾占领的土地。再再再流氓一点,可以将国境线划分到多瑙河。
瞅瞅这话,简直就是在欺负美帝这种一没历史,二没底蕴的国家。就连国家崛起也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伟大的复兴之路。
瞧瞧,咱们华夏不是有野心想做世界老大,而是不想丢老祖宗们的脸,毕竟在古代咱们是做过世界老大哥的,我现在只不过是想回到当年巅峰的位置上而已。
所以历史底蕴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国家的软实力之一,世界上唯一敢跟华夏叫板历史悠久程度的只有犹太人,问题是犹太人没自己土地,唯一的国家土地还是抢别人的。
而华夏的邻国棒子,更是不要脸的一天一个申遗,净捡芝麻碎角华夏没注意的东西吹成是自己的东西。申遗个筷子,华夏还没说话,日本网友都骂上天了。
所以当日本发现自己的历史底蕴似乎还能更深厚一点的时候,这会造成怎样的轰动,普通人或许理解不了,但是业内学者专家激动啊!
这个消息在日本传播开没两天,就有一批民间学者专家赶往华夏,他们要在第一时间确定这是不是真的。
于是华夏沫省嗨谷在某一段时间忽然迎来日本游客高峰,尤其是嗨谷旁边人气一直不温不火的博物馆,在某一点清晨,竟然聚集了一批人站在门前等候博物馆开门。
话说华夏人有个令不少人吐糟的习惯,那就是喜欢扎堆,当然用心理学来说那就是“从众效应”。
于是当天本来打算去嗨谷的游客,在看到这情况还以为博物馆搞活动能领东西了呢,赶紧跟在后面排队。得,这一排队人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人看这里人越来越多,就越是好奇,越是好奇偏偏还越打听不出来,干脆一起排队进去瞅瞅吧。
于是卫修的私人博物馆在开业第三个多月,拉响了游客超载的警报。
远在德国的卫修知道这事的时候,跟博物馆员工一般也是一脑壳的完全懵了,这是啥情况?难不成小爷我卫修凶气太盛,在华夏的时候把游客都被逼跑了,这一离开游客终于敢来了?
三月末的时候,日本有关学者抢先发出公告,表示经过他细致的研究,以及拿到的第一手检测资料来看,收藏于万国博物馆的日本古剑乃是真品,此消息一出日本古玩界真的彻底兴奋起来。
不知道日本多少资料因为这个发现需要更新,在这件事酝酿没多久,有一位日本学者登高振臂一呼:这种具有代表性的珍贵文物不能流落到外面,必须要想办法让文物回国,这个呼声瞬间便得到热烈的响应。
这件事越闹越大,到后面甚至有人提议由政府出面,无论是买也好,交换也好,总之必须要让国宝回家。
在酝酿中,四月初的时候一支由民间德高望重的伊势谷教授领队,超三十人谈判团赶赴华夏,与之而来的还有数十件较为珍贵的华夏古玩,很显然日本方便做好了以物易物的准备。
当日本谈判团刚刚踏入华夏土地的时候,这件事终于引起国内媒体的关注。
第三百三十六章 你好奸诈!
四月初,一条“华夏馆藏日本国宝,日本专家赴华求。购”上了新闻热搜词条。
现在的华夏人总是喜欢骂自己的国家,不是这点不好,就是那点不行。总之华夏无论出了什么事情,都会拿去与美帝比较,于是在各种新闻评论区才是最火热的看点。
然而实际上华夏每每遇到重大灾难的时候,捐款捐物最火热也永远是最普通的民众,这点日本与华夏比起来简直截然相反。
与其说国难兴邦,不如说华夏人对于自己祖国的爱爱得太极端,他们对自己祖国的要求太高太高。世界第一都嫌低,最好什么方面碾压外国一切才是好。
华夏政治老师工资永远高于其他科目老师不是吹的,爱国情怀也不是浮躁的评论区可以遮掩。当国人发现,国内博物馆竟然收藏了“鬼子”的顶级国宝,那种自豪的情绪几乎充塞胸膛。
于是这条新闻火了是正常的事情。
因为这条新闻,火的不仅是那件国宝,还有万国博物馆,嗨谷……以及万国博物馆的主人——卫修!
对于卫修,在华夏虽然不混娱乐圈,但是那知名度就是一线明星恐怕都有些吃醋。
卫修做过的事情对许多经常关注社会新闻的人来说,那几乎都是耳熟能详。随便拎出一条,在当时都是头条,这对于拼死也要上头条的汪半壁来说,简直就是人比人气死人啊!
当大家还知道卫修竟然还开了一家私人博物馆,馆藏高达两万多件文物,虽然知道其中一半都是故宫博物院交流而来,还有一部分是朋友托管展览,但是大家对于卫修的羡慕嫉妒已经难以用语言来形容。
“人生赢家”这四个字再次被提起!
瞧瞧人家,玩个古玩不仅靠这个赚到第一桶金,更是将这个兴趣发展到极致,开设了属于自己的博物馆也就罢了,竟然更是馆藏顶级文物,引得日本专家不惜千里迢迢赶来华夏求。购,这是何等的惊才绝艳?
开业以来一直人气清淡的万国博物馆,在这条新闻之后,接客量节节攀升,大家一进博物馆没啥事,直奔日本国宝面前留个影,发个朋友圈再说。
此时身在德国的卫修都没预料到他竟然又出了一把风头,问题是这风头出得太令他意外了。
虽然知道自己这件日本文物会引起日本古玩界的兴趣,甚至能引起震动,但是卫修还真没料到这事会在民间引起如此轰动。
面对日本的谈判团,卫修连见面的兴趣都欠奉。
不是卫修瞧不起日本带来的十几件华夏珍惜古玩,也不是卫修厌恶日本人,而是他现在已经不方便走开。
如果在两年前拥有一家私人博物馆对他来书恐怕是一件极为荣耀的事情,然而如今的私人博物馆不过是他生活的调味剂,说难听点就是他收集古玩的仓库,只是卫修开了个门,收点钱允许其他人观看而已。
在华夏媒体追踪报道:“万国博物馆法人及日本国宝持有者拒绝与日本谈判团见面”之时,探索能源公司召开最高级别战略头脑风暴会议!
会议室依旧是那个卫修入主蒂森能源公司之时召开的会议的会议室,会议室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只是办公桌上点缀了一株水仙花,因为倪紫君喜欢水仙花。
在所有参加会议的人全部落座之后,王启星关上门,亲自站在门口,这是他放假前最后一件差事,很普通,也不普通。
卫修坐在主座上,在他左手边坐着探索能源公司ceo多米尼克,右手边坐着倪紫君,随后依次是公司的各方要员。
众人西装革履面色沉静的看向主座上的年轻人,这是公司第二次召开最高级别战略会议,第一次卫修抛出一个技术,做出一个决断,令一家濒临倒闭的公司一跃成为欧洲炙手可热的公司之一,这一次卫修又有什么惊人举动?
“一年前公司召开第一次战略会议的时候,桌子上还没有这么多人,不知不觉间咱们又多了几位小伙伴,会议开始之前咱们先欢迎一下新加入的小伙伴。”
卫修用上“小伙伴”这个词,欢迎新增的数位高管。
虽然这些新增的高管早已与卫修见面并熟悉起来,但是这个欢迎的流程,还是让他们意识到他们进了探索能源公司高层的圈子。
众人微笑鼓掌,那几位高管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