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霁雪飞云-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知县又去找,把全县翻了个底朝天,云飞确实全无踪影,便回禀皇上,万一是在梁州他县。于是昭文帝坐镇梁州,那知府亲自带队,逐县一一查去,仍然没有结果。昭文帝气急败坏,便又在临近各州查找,直折腾了有一个月,云飞全无下落。昭文帝只得悻悻回宫。 
   
  昭文帝又把户部尚书找来,要他在全国范围内查找,户部尚书见皇上盛怒,只得接旨去找,但哪里找得到?这日只好战战兢兢地前来复命,昭文帝只听得一句话,一掌便把御案掀翻了:“混帐!难道那云飞是神仙妖怪?来无影去无踪,平白就消失了不成?朕每年给你们白花花的俸禄银子,都是喂了狗了?”户部尚书从未见皇上发过如此大的脾气,吓得说不出话来。 
  昭文帝怒道:“怎么不说话?又变成了哑巴?” 
  户部尚书连连磕头,道:“臣倒有一个计较,可画了云大人的影像,四处张贴,悬赏捉……,不,不,不,悬赏查找。” 
  昭文帝听户部尚书这样说,反倒冷静了下来,心想:“若是画了云卿的影像如捉拿人犯般地四处张贴,他不日回来,肯定会大大地埋怨朕。”一时沉吟不语。 
  户部尚书见皇上怒火稍息,又鼓起勇气,奏道:“臣有一句话,怕皇上动怒,不敢讲。” 
  “说!” 

十七   渔阳鼙鼓动地来 

  “云大人自然不是神仙,不过……不过皇上已在国内大动干戈地查找了两个月,他若是仍在靖国,怎么也该知道消息了,如今却毫无线索,臣怕是……,臣怕是……,怕是……”户部尚书连说了几个“怕是”,却害怕得说不出下文。 
  昭文帝见户部尚书这模样,只道:“休得胡言乱语。”心中却一寒,有种说不出的害怕。他这两个月中,无论如何得不到云飞的半点消息,偶一转念,“云卿莫不是骗了朕,他原不是靖国人”?便又立即否定了,“怎么可能?云卿绝不会是那样的人!”他是不敢也不愿去想那种最坏的可能。 
   
  正在此时,突听得宫外一声声传来,“边关八百里加急战报到!!!” 
   
  从此时起,自早到晚,边关战报便一刻没有停过: 
  “成国国主命太子欧阳飞虹为右路大将军,大举攻打嘉关!” 
  “成国九皇子欧阳飞云为左路大将军,已在攻打渭关!” 
  “成国国主帝自领大军犯境,已至临关!” 
   
  “渭关失守,主将李欣将军勇战殉国!” 
  “嘉关危急,我军将士已死伤十之七八!” 
  “临关危急,主将孙林将军受伤,现由副将接替,仍在苦战!” 
   
  战报一叠声地传来,一封更比一封急。昭文帝还没来得及有任何动作,便发现三关全都不在他的控制之中了。 
   
  下午,边关传令官除送来战报外,还送到了一封檄文,说是由一被俘军官带回。昭文帝展开那檄文,见写道:“自有大成天子建德帝为奉天讨逆,檄布四方:今伪主称制,割据中华……”昭文帝又看得两段,顿如五雷轰顶、天塌地陷,眼前一黑,差点倒下!不错,这笔迹虽不是他的,但这文字,这气势……天下除了他,岂有第二人写得出来!! 
   
  昭文帝勉强定了定神,问那传令官:“这檄文是何人所写?” 
  传令官答道:“启禀陛下,是成国九皇子左路大将军欧阳飞云所作。” 
   
  昭文帝一听,猛地吐出一口鲜血,大笑起来!昭文帝笑道:“哈哈,哈哈!欧阳飞云?欧阳飞云!云飞啊云飞,你在朕身边四年,朕今日方知道你原来叫做欧阳飞云,还贵为皇子!哈哈,哈哈!”又是一口鲜血喷出。“你走之后,朕日日夜夜等你消息,魂不守舍地害了三个月相思病,终于等得你一纸檄文数十万大军来!天下还有比这更滑稽的事吗?你说会给朕消息,果然是重诺言,讲信用。哈哈,哈哈!”昭文帝狂笑不止,状若疯颠。“写得好!写得好!朕生平从未见过如此绝妙好文!好极了!妙极了!哈哈!‘伪主称制,割据中华’,朕是伪主,朕有眼无珠,朕不知你是成国皇子,还惋惜你不是生于帝王之家,朕是天底下头号蠢货!”突然回想起,这些年来,以云飞的文才武功,智谋韬略,却不求封赏,不愿出宫做官,只是请命去三关修筑工事,心中顿时一片冰凉。“云飞,你好狠……”昭文帝声转低沉,又狂吐了几口鲜血,再也支持不住,昏倒在地。 

十八   天下英雄谁敌手 

  不知过得多久,昭文帝悠悠醒转,发现自己躺在龙椅上,宫中已燃起了灯烛,太医大臣环侍左右,均是满脸焦急。昭文帝顿时清醒,如今国家危在旦夕,朕怎能病倒?看那众臣盼望之色,一时间体会到“家国天下”四个字,竟是前所未有的沉重。 
  昭文帝默默运功调息一下,一咬牙跳将起来。众臣见皇上突然跳起,连忙来扶,昭文帝倚案勉强站好,说道:“众位爱卿不用担心,朕没事。”又问道:“边关最新情况如何?” 
  有大臣答道:“启禀皇上,如今三关已失,成国三路大军汇合,正直奔燕关而来。” 
  昭文帝却沉得住气,道:“骠骑大将军杜亭和平远大将军宋廉可在?” 
  两位武将应声出列,“臣在!” 
  “好!杜将军和宋将军留下与朕议事,其余各位爱卿可以回去休息了。” 
   
  昭文帝勉强用内功压住心头烦腻,只留下杜宋二位将军在殿上议事。 
  昭文帝问道:“成国大军要到燕关还得几日?” 
  杜亭答:“三日即可兵临燕关脚下。” 
  昭文帝道:“杜将军,朕命你率京师守备十万大军星夜驰援燕关。” 
  杜亭惊讶:“那宁都可就空了。” 
  昭文帝笑笑:“燕关若失,宁都无险可守,要军何用?当下之计,是全力守住燕关,多得一日也好。” 
  杜亭道:“那臣就先去了。” 
  昭文帝道:“再等一等。” 
   
  昭文帝转头问宋廉道:“爱卿手中还有多少人马?现在何处?” 
  宋廉道:“回皇上,还有三万。现驻防肖县。” 
  昭文帝道:“朕命你速骑快马,赶赴肖县,率此三万人马,星夜兼程,轻装前进,翻越綦山,绕道成国大军背后,不许接战,只管烧掉他的粮草辎重。爱卿大约需要多少时间即可知消息?” 
  宋廉道:“如果立即出发,三日后成国大军到燕关,臣加快速度,大约也该到达目的地了。” 
  昭文帝将手一挥,道:“好!朕知那綦山道路极为崎岖艰险,大军难越,朕这也是一步险棋。但舍此之外,唯有束手就擒。若能烧掉敌军粮草,他们要再从成国转运而来。靖成两国边境山高路险,交通不畅,加上筹粮时间,至少也得二十日。大军无粮,三日必乱。” 
  宋廉道:“圣上英明。” 
  昭文帝面色凝重,无言地拍拍宋廉的肩膀,道:“朕候爱卿的佳音。” 
  宋廉自领兵出发不提。 
   
  昭文帝这才对杜亭道:“朕与你同去燕关。”突然胸口一紧,又是大口的鲜血喷出,再度昏迷过去。 
   
  两日后,昭文帝抱病来到燕关城楼上。众将士见皇上亲来督阵,士气大振。昭文帝就在那城楼上召集将领训话,道:“燕关京畿咽喉,一旦失守,国家必亡。朕誓与燕关共存亡,燕关之急一日不解,朕一日不回京城。”众将见皇上面色苍白,毫无血色,知他内伤极重仍星夜赶来,还如此身先士卒,无不感动落泪,皆握拳起誓:誓与燕关共存亡! 
   
  昭文帝日间勉力支撑在各处关隘视察,晚间回得帐中,调息养伤,却无论如何无法静心练功,又吐血数次,连服了两粒疗伤神药“九花玉露丸”,捱至天明方觉身子清爽了点。 

十九   黑云压城城欲催 

  第二日但见成国大军远远地迤逦而来,漫山塞野,不知其数。那军中黄|色冠盖,便是成国国主到了。昭文帝心头火起,直想只身冲下城去,杀入敌阵,与那建德帝拼个你死我活。终于压抑住,心想:“朕下去送死不打紧,朕还有亿万子民,朕身系他们的安危,不能鲁莽。” 
   
  昭文帝问左右道:“那成国的左右大将军可在军中?” 
  部将忙答道:“那成国国主身边的,便是太子,右路大将军欧阳飞虹,左路大将军欧阳飞云却没看到。” 
  昭文帝看得良久,果然不见欧阳飞云。 
   
  成国大军一到,即行擂鼓攻城,昭文帝亲自督阵守卫,血战至黄昏,成军始退去,双方各有伤亡。收兵后,昭文帝令治疗伤员,掩埋死者不提。 
   
  入夜,昭文帝仍守在城楼上。忽见远处山谷烈焰腾起,将夜空映得通红。昭文帝喜道:“好!看来宋将军是得手了。”过了片刻,又有一处火焰升起。昭文帝倚栏看着,那两处火光交相辉映,久久方始平静。 
   
  第二日凌晨,宋廉遣得飞使来报。原来昨夜宋廉到得敌军后方,即兵分三路,分袭左中右三路大军的粮草。那中路和右路都告得手,左路却是欧阳飞云押后亲自护粮,早有准备。宋将军派去的一万人马非但未能偷袭成功,反而遭到欧阳飞云截击,伤亡殆尽。昭文帝方知,为何昨日间敌军中未曾见他。 
   
  昭文帝问道:“那左路一路的粮草,可够成国大军支持多久?” 
  报信官答道:“左中右三路大军都是带足了至少一月的粮草,如今中路和右路烧得差不多了,左路丝毫无损,敌军还可支撑十天半月。” 
  昭文帝心中一惊,面上仍镇定自若,道:“你回去向宋将军传朕旨意,让他收拾残部速来燕关。此次他立了大功,朕自有犒赏。” 
   
  嗣后,昭文帝召集将领帐中议事。昭文帝道:“南方增援部队二十日以内必可到燕关,敌军的粮草还可支持十天半月。燕关能否再坚持至少十五天?” 
  各位将领均面有难色。 
  昭文帝怒道:“无论如何要再坚守十五天!” 
   
  次日破晓再战,双方杀声震天,尸积如山。昭文帝但见那敌军如洪水般汹涌无边,杀退一波,又来一浪,滔滔不绝,燕关却似怒涛中的一叶扁舟,摇摇欲坠。血战整日,清点伤亡,靖军军士死伤无数,将领亦有阵亡。 
   
  夜幕降临,御营内灯火通明。昭文帝神色严峻,众将领亦肃立无语。 
  突然一参军出列道:“微臣有一言,如今之计,唯有议和。” 
  “议和?”昭文帝双眉一皱,面如寒霜。 
  参军道:“今日敌军不计伤亡,攻势猛烈,是因他们亦知难以持久,欲求速战速决,其实也没有把握就能即刻拿下燕关。陛下若能献表议和,当有可成之机。” 
  昭文帝勃然大怒,拍案而起:“你的意思是要朕献表称臣?朕宁可玉石俱焚,绝不能受辱称臣!” 
  众将领皆跪下道:“望陛下以江山社稷为重,顺应时势,三思而行。” 
   
  昭文帝陷入沉思,俯身仔细去查看那案上的燕关地图,却见关外北面群山中有一条未标注的道路。 

二十   天亡安得计谋全 

  昭文帝心念一动,问道:“这条道路通向何处?” 
  众将均告不知。 
  昭文帝道:“即时去与朕查清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