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心中所想,一直都只有你,若你不信,我亦无话可说。侣,我也不过是个人,也许无法事事如意,但求问心无愧。”阡陌声音哽咽,片刻,看向寺人渠,“我自己会去。”说罢,转身走向殿外。
众人皆愕然。
寺人渠见她头也不回,睁大眼睛,忙看向楚王。
楚王亦似乎始料未及,神色不定,未几,忙跟着走出去。
殿前,烛燎火光舞动,他望着那抹渐渐融入夜色的身影,心烦意乱。
“大王……”卫士亦有些不知所措。
“送她到宗庙。”少顷,他强按捺住心绪,冷冷道,转身走入殿中。
*****
阴云又开始笼罩在高阳宫之上。
阡陌去了宗庙,大门一关,音讯全无。楚王虽然不舍,但想到她那义无反顾的模样和倔强的表情,愈加来气。
他也不多过问,只吩咐宫正照规矩行事,该学的该记得,一样不许落下。
“不是有中原来的宗妇通晓周礼么,诸姬宗女行止规范,必严加教习之,若有不从,必以惩戒!”他吩咐道。
宫正有些为难。
宗庙的教习之法,十分严格。往日被送到里面学礼的宗女,无不愁眉苦脸,想到阡陌的身份,他十分踌躇。
“大王,”他想了想,道,“樊姬并非楚国宗女,臣闻亦有樊人在郢都,是否……”
“什么樊人。”楚王冷冷道,“她既然要嫁来楚国,便是楚人!”
宫正被那目光唬了一下,只得唯唯应下。
昨夜的事,楚王严令此事不得外传,经历了上次穆夫人的教训,众人皆不敢多言。宫正也只知道楚王这般,是因为与阡陌又起了不快,具体细节,却是不明所以。
他知道寺人渠与阡陌交情不一般,道,“你也不劝劝?”
“劝谁?”
“都劝啊,”宫正道,“大王与樊姬,哪次不是闹闹罢了,你劝一劝,待他们和好,你我都有好日子。”
寺人渠叹口气,瞅瞅食不甘味的楚王,再想想他去看阡陌时,她低落的样子,苦笑。他想说的话,这二人都明白得很,可又都死命置着气,旁人能有什么办法。
“劝什么?不必劝。”他无可奈何地说。
高阳宫中不安宁,朝中也并非风平浪静。
最大的一件事,是刚刚发生的一件事故。丹阳的大社中有一口大鼎,相传是楚国的先君汀八耸浅募郎竦闹仄鳌[嫉拇笊缧陆┙ㄍ瓯希跸铝罱‘冒鼎移至大社之中。押送的大船从丹阳出发,顺流而下,来到了郢都。不料将要到达之时,忽而在江中遇到风浪,大船被浮木击穿漏水沉没,汀岸σ嗨嬷寥肓私小�
此事传入郢都,上下皆是震动。
汀岸Υ媸赖哪甏丫豢杉屏浚诔说男哪恐腥缤笊缫谎袷ァ6缃瘢Χ尤怀亮私馕抟煊谝坏谰灼究张隆K拇允且槁鄯追祝诵殴砩瘢Χ篡娜兆樱龇⒌氖背剑际遣肺屎玫模星盎辜拦猩瘛H绱搜厦苤拢趺椿够岢稣庋牟畲恚看蟠宦方允瞧桨玻瘟俳季秃龆隽朔缋耍慷彝械钠溆啻欢际呛枚硕说模ㄓ心窃怂捅ΧΦ拇蟠撩唬�
有人认为,这是水鬼作祟;也有人认为,这是凶兆,预示楚国将有难。
猜测之下,人心惶惶,每日都有往各处庙宫神祠祭祀祈问的人,多得数不清。
楚王亦知晓此事的严重,令卜尹主持卜问。
汀岸Τ两巧咸旖祷鲋祝ㄓ刑谔欤钗资ξ栀胁肺剩鄙漓耄娇汕鹧睢6鹿厣琊ⅲ话愕纳鄙漓耄峙履押仙咸熘狻2芬鬃圆肺使玫降恼资臼牵舯ΧΣ坏贸鏊蛞龆四信偃耍陨砑浪降妹植埂�
大船倾覆,宝鼎重达千斤,要让它出水,简直比登天还难。
朝堂上,大臣们议论纷纷,绝大多数人的意见很明确。为社稷而计,唯有按兆示而行。
楚王听了,眉间沉沉。
日暮时,他回到高阳宫。进门之后,他的眼睛不由往殿内望去,却是冷清一片。
朝中不如意,回到后寝,连个说话的人也没有。
楚王晦气压顶,高阳宫一众鸟兽唬得小心翼翼,唯恐触他逆鳞。
四日了。
楚王心里算得清楚。
四日,他没有找她,她也没有主动来半点消息。
他明明留了人在宗庙,若是她松一点口求个饶,他马上就会接她回来。
但她没有。
楚王很是气闷。
他自己也领教过宗庙教训的严厉,各种长篇累牍的典籍,不光诵读还要背出来,稍有差错便要招来宗妇的责罚。这些天他一直纠结,一面想着要给阡陌一些教训,治治她的性情;另一面却又不忍,时常想起那些飞扬跋扈的宗女和宗子,谁要是需要管教,便送到宗庙里,没几天就会服服帖帖地送出来,并且谈宗庙色变……
楚王坐在案前独自用膳,一口一口地吃着。
他并非石头心肠,做出那个决定的时候,他的确是在气头上。
他知道不能冲动用事,但不狠下心来,只怕将来更对付不了她。
……我也不过是个人……
……只求问心无愧……
楚王想到就觉得可气又可笑。
她是人,他不是人?
他从来没见过像她那么多想法的女子。
还理直气壮。
行事还那么多讲究。
说不要就不要,说咬就咬……
肩上似乎又微微痛了一下。
这几天,他无论做什么,只要抬一抬手,它就会提醒他那天夜里的事。
再回想,楚王更是气不打一处来。什么疼什么累,他不累?他们在一起了,做那事便是天经地义,他费了那么大的功夫,连这么一点小犒劳都不肯给么?
楚王越想越觉得憋屈,觉得气都气饱了,索性将面前的食器推开。
“哐”一声,旁边服侍的寺人唬了一下。
“大王……”他忐忑不安。
“都收走,寡人不想吃!”楚王没好气地说。
那寺人瞅向寺人渠,寺人渠忙挥挥手,让众人将食器撤下。
苏从来到高阳宫的时候,见寺人们灰溜溜的出来,问寺人渠,“怎么了?”
寺人渠叹口气,摇摇头。
苏从也听到了些内宫里传来的小道消息,了然,却不想多管,只问,“大王可空闲?”
寺人渠知道他是来议事的,忙应了声,去禀报。
楚王没想到苏从会在这个时候找来,召他入内。
行礼过后,苏从直截了当地问,“大王果真欲以男女百人祭水?”
楚王看着他,面色毫无波澜,淡淡道,“卜尹之言,卿亦听闻。”
苏从神色哀戚,道,“这百人皆出自国人,臣思及此事之后,百家缟素,是为不忍。”
楚王亦是这般念头,叹口气,道,“宝鼎出水,比此事更难。”
苏从沉吟,即刻道,“祭水尚有多日,臣乞五百人,大舟二十,往水中寻宝鼎!”
楚王眉间一动,看着他执着的神色,虽觉无望,却也愿一试。
“五百人够么?”他说,“不必再增派?”
苏从想了想,道,“若五百人不可,千人亦是一样。”
楚王颔首,即刻令人安排。
苏从神色振奋,告辞而去。
楚王看着他离去的身影,心中苦笑,紧要之时,众人皆畏鬼神,竟是苏从这样平日浑身带刺的人愿意挺身而出。
……侣,你有大志,当以先贤为范,莫囿于成见。
他忽而想起阡陌的话。
殿中复又沉寂,楚王坐了一会,深吸口气,抬眼望向别处,忽而见宫正在殿门外站着,似乎在犹豫要不要入内。
“何事?”他问。
宫正见楚王发觉,只得走进来,面色讪讪。
“大王。”他行一礼,“小人方才从宗庙回来,有一事,不知当讲不当讲。”
楚王听到宗庙二字,心好像被什么提了一下。
“何事?”他问。
“是樊姬……”宫正瞅瞅楚王,小心道,“大王,那边实在不好办。”
楚王被戳中心事,面色微变。
想到宗妇们责罚的手段,他心头发紧,忙问,“何事?她伤了么?”
“不是。”宫正忙道,苦笑,“她不曾伤,宗妇们却是要伤了。大王,樊姬这几日,将宗妇用来教习的典籍都背了下来,不仅对答如流,还可举一反三。宗妇们已经被她问怕了,大王,臣此来正是受了宗妇之托,求大王还是将樊姬接回来吧。”
呃?楚王看着他,原本担忧的脸,已经变得错愕不已。
☆、第75章
“背下来了?”楚王有些不可置信;“宗庙中的典籍?”
“正是。”宫正道;“樊姬十分好学,每篇背诵之后;必向诸师提问,有许多都无人可答。樊姬聪慧而渊博;宗庙中实无人可及;遑论教训。”
楚王听着;气极而笑。
他一直知道阡陌的见识;与别人不一般;也知道她能读会写。但是从来不知道,她的能耐居然可以达到这般程度。
“无人可及?”楚王冷道,“宗庙乃是宗室教习之所;竟连一个女子也对付不得?”
“大王,宗庙亦无可奈何。平日入宗庙学礼的宗子宗女,大多不过少年之龄,便是成年之人,两三卷典籍教下来,亦已是服服帖帖,而樊姬这般……”宫中苦笑,说不下去。
楚王嘴角抽了抽。
太阳穴有些微微的胀,他似乎又看到了那张倔强的脸,昂着额头,说我没错。
“那便换人。”楚王冷道,“宗庙无人,别处也无人么。不是说少臧子融博学无匹么,去请他来,将藏室中的典籍也搬去,寡人倒要看看,她能背诵多少!”
宫正心中无奈。他本心想着楚王不过闹闹脾气,这般状况,他来说一说,给个台阶让楚王将阡陌召回来,这样大家都好。可楚王明显不领情,非要犟下去,这样他也无法了。
看楚王神色果决,宫正也不好再多说,只得唯唯应下。
楚王看着他退下,心情仍然不定,却已经不只是气恼。这个女子,每次扰得他心烦气躁之后,又总会露出新鲜的一面来,让他倍感诧异,愈加心烦气躁。
正如这次,楚王觉得自己就像个喜欢自作多情的傻子,回过头来看,却发现那个惹自己操心的人过得好好的,根本不需要他操心。
她不是很能么,便让她能去。楚王心道,气哼哼地拿过水杯,咕咕灌下。
*****
殿外,一名寺人看着宫正的背影,也低头离开。
他穿过侧门,一路向北,进入连接后宫的永巷之中。
自从楚王不再临幸,后宫成为了整个王宫里面最冷清的地方。路上,行人寥寥,偶尔有做活的宫人,亦只闻其声,不见人影。寺人却没有进入后宫,四处望了望,方向却一转,又往苑囿而去。
时值入冬,楚王的苑囿之中,虽也有红叶满枝,别的树木却仍是绿意盎然。
他来到一处池水旁,毫无意外的,看到池畔闲坐赏鱼的身影。
“大王不肯将樊姬放了,此番似乎立志要惩戒。”他走过去,低低道。
郑姬将手里的一片红叶,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