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珠玉在仙-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做生意应该比考科举轻松吧?何氏真不想让杜长宁明年去受那份罪,至于今年的考试,当然她还是希望小儿子榜上有名的——不然他今年的罪不就白受了?

……

只睡了一下午,杜长宁的精神就恢复了,他在吃晚饭时难得没边吃边看书,更是难得话多说起他考试的事。

看他活蹦乱跳的样子,家里人才放心,当然大家都关心他考试的事,他自己终于主动说了,大家自然注意听着。

杜长宁先从第五天,也就是今天上午的考试说,今天考的是弓箭,是抽签出场的,他排第三十名,箭头是沾了下靶子就掉了。

但这成绩考官当场点头算合格了,也是,这弓箭和音律的成绩其实与科举的总成绩无关,是不记录的,之所以还要考这个,就是取个所谓人才便是多才多艺,文武双全的意思。

杜长宁只是觉得面子上有点下不来,他之前在家练习时,箭头一般能插进靶子的,这回的力弱,他认为是考试顺序安排的不合理,最后一天人都累了,自然力气变小了。

“可不累着了,连我在旁看着都累,我看你还是大一些,手有劲了再去考乡试吧。”何氏正好找到机会开口说明她的担忧了。

“娘亲,乡试不考弓箭和音律的。”杜长平在旁也开口了,他倒是觉得考试挺好玩的,还打算明年也试试呢。

何氏则瞪了他一眼,小儿子这么小就去参加科考,绝对有这大儿子的“功劳”。

“明年的乡试我也不想去,再等四年好了。”杜长宁居然说出出人意料的话。

可他说的又是四年后才去,这证明他认为今年能考上的,确定不会打击小儿子,一家之主的杜如海就直接问了:“为什么?”

第六十二章童试下

杜如海和何氏这对夫妻家里都很有钱,自小便是锦衣玉食的长大,而且钱多到下一代,乃至下下、下下下一代都花不完。

而且两人祖上都当过皇商,地位上也有点,京城达官贵人虽然不少,但没谁会偏冲他们过不去。

所以他们不会像别的孩子的父母,因为自己不得志,因为自己穷,就把改换门庭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如果孩子读书读得好,别说十一岁了,三、四岁就恨不得让他考个好的,当个大官。

杜如海夫妻对儿女的希冀非常的简单,男孩不败家,女孩嫁得好,便足够了。

所以听杜长宁想四年后再考,何氏只是算他四年后十五岁,这四年好好补补身子,怎么也比十二岁就去遭三天三夜的罪强,终于松口气。

杜如海也表示:“你自己安排。”

倒是杜长宁解释道:“我把写的文章给先生看了,先生说榜上有名是可以的,但位置不会太靠前,我自己也是这样看的,其实当时进场只怕时间不够,写什么都是匆匆的,如果现在再重写,我保证能写出更好的。先生也说了,这就是缺乏经验,初考的一般临场发挥都不大好…你们看,如果童生试只考二十几名,到了乡试人才济济,我岂不是只能排五、六十名,会试就是在百名外,怎么参加殿试?”

杜长宁说这话看的是杜长平,他保证他不是害怕考试了,只是想再积累下经验,停一会儿是为了将来能走得更远。

杜长平会意的点点头,反正他的小店也是刚起步,二弟明年参加乡试他还支持不了。再等一等也好。

……

本来童生试是要考三次的,第一次叫县试在二月考五场,考中了才有参加第二次府试的资格。府试在四月考三场,考过了才是正式的童生。

有了童生资格才能参加院试,院试合格称为秀才,只有当了秀才,才能参加乡试。从此正式走上科举做官的道路。

杜长宁说不打算明年考乡试,那么今年四月的府试中不中问题就不大,反正他自己也说了,目前缺的是经验,四月份真去了也就是练练笔。

看杜长宁县试后的第二天就又过起了捧书本边看边吃,有时候还看些与考试无关的闲书这样的正常日子,知道他想放松。而且也答应了他四年后才考乡试,那么四月的府试过不过也无所谓了,家里就不再给他压力。

杜如海的视线自然就转到小女儿那儿了,他看那金鸡摆件是不错,不过对于交易的人是郭明玉有疑问——连一个下人都没有的女孩,哪来这些钱的?

“郭家姐姐说,这是她亲娘留给她的钱。”其实郭明玉什么也没说,杜若香知道她的真实身份也不敢问,不过这个郭明玉可不是她前世的大嫂,应该有本事保住那些嫁妆。

“哦。”郭老爷亡妻的情况杜如海也知道一点。虽然还是认为小女孩花钱有些没计算。但这花钱买他女儿设计的,倒不能归在乱花钱。而是有眼光了,“香儿你怎么想到用金丝编,而不是干脆铸只纯金的?”

“这也是因为郭姐姐,她说她府上老太太的居处摆着只金丝的花篮,是朝廷赏的,我就想用金丝再制点别的行不行?”杜若香如实说。

“大鸡要是用纯金实铸的可以显得厚重,小鸡用金丝显得更玲珑。”杜如海点评一下又想了想,“你说的那金丝花篮…我好像有点印象?”

“咦?”杜若香也来兴趣了,“我还和郭家姐姐说,可能是江东的彭家,或者是江北的唐家制造的…”

“咱们杜家也能…”身为家主,杜如海不可能说别家比自家的强,身为父亲则不能太夸张,“咱们家每样进宫的东西都记录在册,查一下就清楚的…”

可真要查起来并不是一下就能成的,郭老太爷当官是十五、六年前,他做官也做了七、八年,就只算这七、八年的,杜家进贡宫里的摆件类的册子就三十多本,更可能宫里赏赐的是更早从前的旧物。

身为老板,杜如海可没有一本本翻旧账,就为了证明一个从宫里出来的金丝花篮是不是杜家制造的闲工夫,他把这事交给了大儿子,杜长平现在上午在赏心轩,下午去他自己的小店,小店的生意还不多,顺便看看旧账也是熟悉杜家的生意。

杜长平接到任务先开口问:“爹爹你说,是金丝花篮好还是金丝鸡好?”

“当然是金丝鸡,花篮向来是竹啊藤啊劈成丝编的,改用金丝一般人都能想到,都是编的嘛,但金丝的小鸡哪家能有,彭家唐家都不行。”杜如海很自豪,他女儿想出来的!

杜长平也与有荣焉:“我这就去查!”

“我也去。”杜若香才是真正的闲人。

……

本来杜若香是存了帮忙的心,可当看到旧时的账本居然不是光有文字记录,还有不少精品的图画附在账本的后面,她可是又惊又喜,那都是前辈智慧和心血的结晶,她上一世怎么就从没问过老祖宗的图样除了店里卖的,还有没有别的呢?

这一看图再分析图样,甚至杜若香还找笔照样描下来,二月十五那天上午她也不过才画了三张,连一册都没翻完。

好在是自家的东西,杜如海见女儿喜欢老祖宗的设计,虽然他认为这些饰样都过时了,但女儿听了个金丝花篮就能想到金丝鸡,谁能绝对说这图样就没用?

所以杜如海又公私兼顾的让杜若香舀账本回家,画完一本再换另一本。

这速度肯定就比杜长平慢了,杜长平还真查出来了,那金丝花篮杜家送了一个进宫,上面插的是景泰蓝的花。

结果这答案给杜如海一看,是十七年前的中秋,这日子却让杜如海叹口气:“郭家那个应该是我们制的。”

那爹爹叹气干什么?杜长平不解。

杜如海伸手拍拍儿子:“当年唐家也送了个金花篮,那个…比我们家的要好…”

宫里是因为不喜欢杜家的,才把东西赏给臣子…杜长平明白了,嘴里也觉得发苦,他也什么话都说不出来了…

沉默了一会儿,杜长平把找出的账本放到杜若香看过的那一堆,这事就不告诉妹妹了。

……

杜若香也不是非要证明那金丝花篮是谁家制的,她能发现那么多老祖宗的设计图纸,已经是意外之喜了。

何况三月二十九日,贡院县试的名单就出来了,杜长宁果然榜上有名,而且和他说的一样,排在二十名之后——他是第二十六名。

可在入榜的一百一十六名考生中,他的年龄是最小的一个,这十一岁就第二十六名,也是名列前茅,少年有成很引人注意的。

如果不是四月初五还有下一场府试要考,杜家现在就会贺客盈门了。

所以这到了府试当天,杜长宁一出现就受到无数人的围观,这情况没有让杜家人多得意,杜如海和杜长平都担心会影响了杜长宁发挥。

杜长宁才十一岁,被这么多人用恨不能看穿他的视线盯着,心里也毛毛的,他们来得还有点早,好在他带了书本,一捧书,他就什么都忘了。

杜长宁看起书来可是连吃饭都能忘的,至于别的视线更不用说了,他这一专注,倒提醒了围观的考生——有时间还不如多看点,多记点。

再好奇别人也不如自己的功名重要,杜如海和杜长平一会儿便感觉压力少多了,而贡院开门了,杜长宁还在书里没出来,杜长平晃他又把书抽走,他才恍然拎上装文房四宝的盒子过去排队。

这刻苦学习的比什么过目不忘的神童往往更得人好感,也少招人嫉妒,看杜长宁心里眼里只有书本的样子,倒是能理解他为什么十一岁就能参加科举了。

排队进场是不能带书本的,有不少人还注意到杜长宁的文房四宝,雅致的文具也挺引人注目,问是哪儿买的,他说是自家,杜家制的。

……

三天府试也很快就过去了,杜长宁的精神比上回考试还好,中午只睡了一个时辰就起来了,据他自己说,是因为稍微找到点窍门,考试不紧张就不累了。

不过杜长宁说四年后再考的想法仍然没有变,这样他就不打算下个月去考院试,赢取当秀才的资格,他十一岁,本来就该是“童生”。

父母早说过随他自己决定,所以考完这场府试杜长宁就放松了,杜家也没什么大事了,杜如海开始和工匠商量,能用金丝再造些什么,杜长平的小店则已经开始用铜丝编花篮和鸡雏,再镀上一点金,居然也吸引了不少有点余钱的普通女孩。

……

再到了五月初一,杜长宁的府试成绩也张榜公告了,他这回仍然榜上有名,而且是十五名,比县试前进了八名!

杜长宁是京都人氏,所谓的县试府试其实是在一家贡院考的,但县试是凡想参加的都能报名,二百多人中选了一半,然后这一半加上京郊四个县的合格生,总共五百多考生参加府试,而且府试规定只录取一百名。

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下,能取第十五名,年纪只有十一岁的杜长宁,造成的轰动简直比头名还厉害,杜家一时来贺的人络绎不绝,杜如海连去店里的时间都没有了。

第六十三章冲撞

过来贺杜长宁考中童生的,自然都是杜家的熟人,道了喜,有继续称赞杜如海教子有方,杜长宁前途无量的,有提前再贺他考中秀才,参加乡试的,更有的开始问贵庚,有结亲的意思了。

十一岁的童生,如无意外也会是十一岁的秀才,明年成了十二岁的举人,还有十二岁的进士…甚至十三岁的状元,这样有前途的…当然要先舀住了。

别人都能看出杜长宁的未来价值,何况皇商出身的、身为亲爹的杜如海,杜如海可不会让小儿子这么快就定下个商人或者小官家的女儿,他的小儿子如果四年后乡试真能成功,那他十六岁参加会试和殿试,少年才俊完全可以成为朝廷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