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女重生手札-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南王手下倒是因为他王爷的身份有些例外,因为在他自立门户之前手中就有了固定的臣属,而那些大儒也已经在他手下做事了,再说挂号不参与就不切实际了,所以才会有现在的这档子事。

也是因为这一点,荀佑即便是再愤怒也都只能像是其他人一样给南王发书谴责斥骂而已,可是要只是这样荀佑他这个向来护短的人怎么可能会甘心,而其他人也不可能会甘心。

按南王的行事,若是真的有一天他登上了皇位,那么这个天下还会有文人的一席之地吗?难不成要让一群武夫治理?笑话!

找来陆宁华倒也不是要陆宁华帮他什么忙,这件事情在荀佑看来其实是他们文士和南王之间的矛盾而已,他并不想将陆宁华扯进来。荀佑在锦山这么久,也知道陆氏发展的很快,如今已经可以抵挡住魏氏的进攻。可是这一点并不代表陆氏就可以腹背和两大势力为敌。

见到陆宁华荀佑没有直接开口说他的事,而是询问起如今陆氏的情况。他一直呆在锦山,自从精英卫从锦山中分割出去之后,一直封闭的锦山对于外面的消息就落后了许多。陆宁华对荀佑并没有任何隐瞒,毕恭毕敬的一一回答,没有一点主公的样子,仿若她只是单纯的荀佑学生而已。

问完之后荀佑又考校了陆宁华的学问,发现陆宁华学问退步之后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想起陆宁华现在的身份倒也没有对陆宁华责怪什么,只不过是喟叹一声。而后才对着陆宁华道:“我若是写一本东曲和相礼的游记,可有碍?”

没想到荀佑要说的是这个,陆宁华倒是愣住了,没有马上给荀佑一个答复,而是深思了好一阵子:“如果只是想留着传世,夫子随便写皆可,若是给外边人看的……大概除了有关盐铁军务的,大多数都是没关系的,夫子若是写完,最好还是给我先看看。”

南王那儿的事情对文人的影响以陆宁华的耳目那是清清楚楚,荀佑在这个时间点上做这个事情十有□是和南王有关系的。陆宁华并没有追问荀佑他要做什么,他之前一开始就问清楚陆氏现在的情况,那么以她夫子的智慧必然是不会让她难做的。

时光轻去,又过了一年。期间王韶和成贺又占领了两座城池,因为郑铭那里一直都没有什么动静,他们遇到的魏氏阻力比预想中要大很多。陆宁华收过几次王韶和成贺的询问书函,她倒是清楚郑铭这段时间做什么,倒是很冷静的按兵不动,只是让王韶和成贺如常做而已。

匪军当初割出来的三座城如今已经彻底掌握在陆宁华的手中。只是匪军当初付出了如此大的代价,并没有给自己换来了多大的转机改变。在祖军层层推进之下,最终很出人意料的忽然兵败如山倒。匪军战败明眼人都可以看得出来,出人意料的只是这个时间速度和方法而已。

匪军的灭亡并不算死于祖军的兵马之下的,而是匪军那些被他们强行抓来吃不饱穿不暖的士兵们终于忍无可忍拔刀反了。陆宁华的消息收到的很快,几乎是在祖军反应过来的时候陆氏的兵马也马上行动,一直囤积在匪军地界三座城池的人马倾巢而出,毫不客气的一口气占了八座城池。一整个匪军地界也就十七个城池大小,他们和匪军打的半死半活,不知道伤亡了多少人,最后只可怜巴巴的占了六座城,祖军的几个首脑差点没有喷血。

可是他们却也奈何不了陆氏如何,甚至于连找陆氏讲理也不敢,消灭了匪军之后,他们祖军就是最为弱小的一个,其他势力对于他们都是老虎,他们压根不敢去捋任何一个的胡子,让人有借口发兵。占了六座城之后,他们里面就颤颤巍巍的缩起来,生怕陆氏的人占地占红了眼,不分青红皂白就打了过来。

说实话,闫伏确实是有这个打算,如果不是陆宁华下了命令,他肯定就直接打过去,装作眼花把他们当作匪军的人了之类的,总之先把地方占了再说,谅他们也不敢和他说一个不字。

如果是别的势力,陆宁华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闫伏刷手段了,只是祖军还真的不需要她污名声去占这么一点便宜。而且祖军能够发展到现在这个地步,至少实力还是有的,真的把人逼急了,咬一口那也是很疼的。

事情发展到现在这个地步,其实祖军里面所有人都挺后悔的,他们老老实实本本分分做生意就是了,何必来凑什么逐鹿天下的热闹,看现在的情况,不要说他们投入的本了,恐怕连命能不能剩下都是问题。祖军那些商人们打了打算盘差点没愁死,陆宁华布下的那些在后院里面吹枕边风的狼牙卫姑娘们就起作用了。凄凄艾艾的哭诉,让祖军的那些大佬们收手继续做老实本分的生意人,反正如今还在的势力也没有一个会正眼瞧他们的,到时候无论哪一个势力一统天下了,他们自愿散伙也总是会留些情面,不会过多为难之类的话。

现在动摇的人已经是蛮多的了,当然顽固野心派也不是没有,对于这一类人陆宁华没打算手软,该背下的杀招都背下了,只等待时机取他们性命。

而南王处经过这一年的时光推移情况并没有什么好转,反而是气氛越来越紧张。南王那些文臣虽然事情都照做不误,只是负责军务那部分的官员却都是递了辞呈,南王若是不准,那就申请调离。不准调离那么士兵们要面对的就是发霉的馒头,穿不暖的衣服,还有快要腐烂的兵器。

南王无可奈何,最后负责军务的都是抽调一部分武将负责。而这一部分职务需要的官员数量并不算少,抽的人多了,不可避免的在边关上指挥参战的人就少了,陈氏趁机崛起,重新抢回了自己三座城池。这之前陈氏被南王打压惨了,再加上之前已经是不死不休彻底决裂,陈氏这一回翻身可是毫不客气,直接就写了书信给南王,好好的将南王嘲笑了一番。气的南王把自己的书房都砸了。

而这……还不算完!

作者有话要说:……如果没有加班的话,我这周双更补欠账……

☆、96

陆宁华之前虽然说是没有打听荀佑写游记到底是要做什么,可是陆宁华手底下日益成熟的狼牙卫可不是假的。他们没有盯着荀佑;盯着锦山;可是其他地方可都是盯的牢牢的。陆宁华看着最后的结果差点没有喷出来。

荀佑这回做的事情可不是一个人在行动;南王可真心是拉仇恨;几乎陆宁华所知道的那些名士大儒都有参与,还有好多陆宁华所不太清楚名号的人都混杂在其中。他们的行动十分的隐蔽。用陆宁华的话来说那就是不亏是一群老奸巨猾的组合,如果不是顺着荀佑摸过去;陆宁华要知道整个行动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虽说文人口中声声说着忠义,可是那也是分人的,如果是明君的话那他们是九死其尤未悔;哪怕是昏君他们都可以肝脑涂地;可是南王这样不算是昏君的人要将他们斩尽杀绝的存在;才是真正让他们心寒的。虽说南王本身没有这个意思,可是他的行为却是完完全全贯彻了这么一点。

南王地界中的文士齐齐死心,哪怕是当初对南王最为忠义全心的盛家也都在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布置了退路,更何况是其他人。

文士之间相互也是有人脉的,同门同窗同学派,交错复杂,只要有心思想要联系上谁基本上都是没问题的。南王的那些文士就十分大胆的给外面的那些人写了书信,那些家世就在南王领地中的要小心犹豫一些,大多数都只是给家族中有才学天赋的晚辈铺后路。如果本身就没有挂记的,那就完完全全是跑路了。

和南王比邻的就三个势力,陈氏秦氏和陆氏,陈氏和南王打的你死我活的,那一段地界是戒严最严重的,也是最不容易跑的。而秦氏那边因为一直以来都不参与乱世逐鹿,一副老实本分的样子,无论是之前蛮军还是后面的匪军他都完全没有扩张占好处的意思。南王和秦氏的边界是最为安宁的。

之后就是陆氏这边的了。对于陆氏南王的那些人以前都是没有怎么把陆氏放在心上的,陆宁华的消息封锁做的很好。

陆宁华建立的狼牙卫在这一个时代可以说是独一家,无论是消息的精准度还是反侦察的能力都是一等一的。这个时代虽然已经有了对情报的意识,只是大多数都还是更多的做细作的用途。主要目的实际上并不是在于获得情报,而是在于破坏或者盗取方面。

即便是临近边境地带,南王的人也都只是知道陆氏对臣民十分的照顾和优惠,有着古时候圣贤之君的典范,完完全全可以说是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而且东曲城中还破天荒的立了一个公告板,上面详细的记载着各个县的征税情况,然后这些税钱具体用在了哪里。如今的百姓们不识字也不知道什么算法,只是这样的公告板倒是很容易就可以把各个县的经济发展给比出来。

有了比较自然就有人不服输,尤其是倒数的几个。过去不知道也就算了,现在知道了,谁愿意自己的治下是最为贫穷落后?!这样岂不是昭示自己无能?于是陆氏底下的各个县令官一个个都和打鸡血一样,拼命做事发展。再加上有着狼牙卫的监督,也没有出现什么虚假夸报的浮华情况。

在各个官的努力下,百姓们的生活自然就越来越好了。这两个势力的边界其实就是一条不存在的线,在这一条线的两边其实大多数相距都不会超过几里的路,大家都各有来往联姻。村子里的平民百姓不知道什么政策发展的,也不可能知道陆氏的什么机密事情,可是对于自己家的生活水平变化却是有着深刻的记忆,尤其还可以和南王的属民相比较。

于是陆宁华的名声就这样渐渐的传入了南王部下的耳朵里,大多是仁爱圣贤之类的溢词,文士们从来接触的就是赞美古代圣贤,赞颂三皇五帝功绩的文,对于陆宁华的所作所为那也是惊叹不已。只不过三人成虎,他们也不敢相信他们知道的事情到底是不是真的。

一直到现在,他们手中收到了一本来自他们师长前辈甚至于是父兄的送来的册子。

这个册子其实用书来形容比较合适。

这是一本游记。不过却不完全是荀佑写的,荀佑所书写的只是一小部分而已,这个册子里都是大儒们写的他们所在地方的游记,其中包括了陈氏秦氏魏氏陆氏还有已经呈溃散趋势的祖军。也就是说除了南王和郑氏之外,所有地方都在这册子里。而且是大儒亲自掌笔写的,完完全全用自己名声信誉担保他们所书写的内容的真实性。

民为本的概念大家心里都清楚,除非是丧心病狂或者必要的政治手段之外,诸个势力对自己的臣民除了强制征兵之外,几乎都可以说是十分厚道的。无论是税收还是赈灾什么的,都会比当初大燕朝在的时候要好的多。

他们这样的情况在旁的时候,绝对是足够被称赞一声爱民的。只是在和荀佑所写的游记比起来,却是让人觉得逊色很多。

其他人写游记心里面都清楚游记只是一个幌子而已,实际上就是拉人而已,上面写的都是各个势力主的施政理念,然后说明这势力中的优势还有劣势。只有荀佑他是真真切切写的就是游记而已。

荀佑写的游记详细描写了陆氏地界的风土人情甚至于还包括了物价人文。乍一看其实没什么大问题,只是觉得荀佑的语句优美,所书写的太平盛世十分的惬意祥和而且富足,可是问题也就是在于这和太平盛世一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