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神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服部玉子看到那四件兵器被一根树枝串连一起,所受到的震撼,绝对不下于秋诗凤和何玉馥两人。

  她的脸肉抽搐,嘴里喃喃念道:“这……是真实的吗?这……可能吗?”

  然而事实摆在眼前,她非得相信不可。

  心头一震之后,她的黑眸转动,投注在秦玳身上,却发现他神色自若地坐着,脸上竟然没有得意之色,仿佛朱天寿和张永等人说的不是他,而是另有其人。

  眼部玉子心中升起一股深深的感动,凝望着秦玳那轮廓分明而又黝黑的脸孔,忖道:“他果然不愧是火神大将的嫡传弟子,武功之高远远超过了罗龙文,恐怕连七海龙王老伯都不是他的对手了。”

  想到这里,她的嘴角噙着一丝微笑,不过心念一转,又忖道:“奇怪了,他既是火神大将的徒弟,又为何自称是枪神的弟子?这里面有什么缘故?看来只有跟他好好地谈一谈,才能了解了。”

  朱天寿兴奋地道:“张永,你把这四件兵器好好收着,将来交给聂人远看看,他就没有话说了。”

  张永应了一声,把四件兵器放回木箱中,然后交给蒋弘武保管。

  朱天寿兴奋地走到秦玳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道:“贤弟,凭着你这一身功夫,我们一定可以创出一番大事来,到时候名留千古,载入青史,也不是一件难事。兄弟,谢谢你了!”

  秦玳抓了抓头,道:“朱兄,你谢我做什么?”

  朱天寿笑道:“你以后自知。”说罢,从手上取下一枚戒指,递给秦玳道:“贤弟,为兄也没什么见面礼,这枚戒指是祖上传下之物,叫星瞳之戒,据说有大神通,可惜为兄不解神通何在?也许你是有缘人,不如送给你吧,也好作为我们兄弟永结同心的见证!”

  他的话音未落,一旁的张永已是大吃一惊,正想说什么,早被朱天寿的眼色制止。

  秦玳见那戒指十分古朴,知道是罕见之物,不敢接下,却被朱天寿抓住他的手,强行戴在左手中指上,道:“贤弟,你不必推辞了,这是为兄的一点心意。”

  “那……就谢谢大哥了。”

  秦玳无奈,只得称谢,心里却有种莫名的感动,倒真把朱天寿当作自己的大哥了。

  见秦玳没有再推脱,朱天寿笑了笑,转首对张永说了几句话,张永点了点头,道:“各位大人,我小舅远从华夏城而来,连日赶路已是疲累不堪,就此散席吧,你们可以打道回府了,恕我不送。”

  蔡子馨没有想到张永会突然叫散席,他的脸上难掩失望之情,躬身道:“张大人,贵亲朱大爷远道而来,自是应该多多休息,不过改日能否容下官作东……”

  张永打断他的话,道:“如果我小舅在华丰城多留几日,改天当会叨扰蔡大人,不然就此别过了。”

  蔡子馨不敢多言,拱手向朱天寿道别,何庭礼等人也纷纷离去。

  这场酒席前后吃了一个多时辰,才在朱天寿的哈欠连天中结束。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书包网
第八十三章  亚神器
朱天寿赠送给秦玳的戒指确实非同小可,据传是一枚亚神器,已经存在不知多少年了,直到数万年前才辗转落到华夏族人手中,后来华夏族人一统大陆,便成为华夏帝国皇室的传承之宝。

  这也是张永见到朱天寿把戒指赠给秦玳时,心里极为震动的原因。

  不过张永心里很快释然,他知道这枚戒指对于朱天寿,或者说整个大明帝国的传承而言,其实都没什么用,因为皇权的象征早就不是这枚戒指,而是传国玉玺。

  所以,他认为把戒指送给秦玳也不打紧,只要能加深秦玳和朱天寿之间的感情,帮助朱天寿完成心愿就行。



  而华夏帝国皇族关于这枚戒指的来历也不甚清楚,只说是祖先遗训不可落入外族之手,就没别有的记载。

  这一点张永非常明白,大明帝国自从推翻元朝统治获得这枚戒指之后,一百多年来都没发现其中的奥秘,所以仅是把它作为一件修饰品,已经越来越不被重视了。

  朱天寿把它赠给秦玳,张永自然明白他心里怎么想的:与其戴着显得鸡肋,不如体面地送人,一举两得。

  其实,这枚戒指最大的功能便是轮回,它可以将一定范围内生灵死后的灵魂收集起来,通过反空间传送到另一指定地域,再将收集的灵魂释放出来,让它们在指定地域寄生。

  由于这枚戒指是亿万年前,华夏大陆上第一批离开宙星的强者带去地球后才开启的,后来因地球发生毁灭性天灾,生命无法存活,才由逃回宙星的人把它重新带回华夏大陆,因此它才锁定了地球这一特定区域,开始将宙星上死去生灵的灵魂收集起来,朝那边传送。

  不过,当时的地球已是生灵尽灭,它传送过去的灵魂由于没有寄主,只能消散于空中转化为灵气附于地球表面,直到曾经逃离地球的女娲待灾难过后重新回地球造人,它传送过去的灵魂才有寄生之体,地球上的文明便因此诞生了。

  而所谓的女娲造人,其实并非地球上后世人类所说的那么玄乎,她只不过是和盘古一起第一批去地球的宙星人之一,在地球发生灾难时她没有逃回宙星,只是逃到其他地方,待地球灾难过后重新回到地球的,因为她要找寻她的爱人盘古,希望他仍能活着。

  不幸的是盘古死了,女娲因此了无生趣,便将自己携带的生命种子撒在地球上,然后将自己的一身功力震散,携裹着星瞳之戒早期传送过来的灵魂所变成的灵气,形成一个灵气罩,覆盖于地球上空,以挡住有害物质对地球的侵袭,这才有了地球后世人类“女娲补天”之传说。

  而女娲当时撒下的那些生命种子绝大多数是动植物,无多少智慧可言,即便是人类的智力也十分低下,要靠它们发展出后世地球文明是不可能的。

  尤其是地球灾难过后,女娲撒在地球上的生命种子,受到当时恶劣环境的影响发生了变异,已经和宙星上的生物完全不一样了,并且根本记不起自己从何而来,只能慢慢地开始原始进化。

  就这样过了亿万年,地球因外层空间灵气的滋润变得生机勃勃,不过生物智能都极为低下,仍然无法创造出灿烂的文明。

  可是,那时候女娲覆盖于地球上空的灵气罩开始有了松动,星瞳之戒又能将宙星上的灵魂传送至地球,给地球上的生物带来了文明的曙光。

  很快地,一些被宙星人灵魂寄生的地球人慢慢变得聪明起来,居然复制出宙星上的文明,甚至最后超越宙星文明,创造出属于地球自己的文明。

  实际上地球人类也是不得已,随着地球人越来越多,灵气消耗越来越大,而地球本身却是无灵气的星球,地球人包括其他生物,已不可能像宙星生物那样生存繁衍,只能另辟蹊径开创机械文明,最后试图想以征服太空来扩展地球人类的生存空间……

  这些都是后话,暂且不言。不过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凡是从星瞳之戒释放到地球上的生物灵魂,都不会记起自己在宙星上经历过的一切,却会本能地在地球上重新经历前世一次,好像天生如此,尤其是其中的人类。

  也因此,地球人类未进入机械文明以前,其行为完全和宙星上的人类行为一样,把宙星上的文明都复制了过去,所以地球上才有华夏文明、玛雅文明等。

  除此之外,地球上的许多地名、人名,乃至国家的名称,都几乎和宙星上完全一样,只是比宙星上的历史晚了不少年,这不能不说是奇迹。

  然而,随着地球文明的崛起,尤其进入机械文明以后,地球人类空前大发展,人类的智力得以大幅度提升,从而形成一种精神屏障,使得宙星传送过去的灵魂,再也无法寄生在他们身上,只能变成灵气消散于外层空间,滋养着地球的生灵。

  如此一来,地球人类的文明虽然再不能和宙星人类同步,却仍然受到宙星灵气的保护,不然的话,地球人类恐怕早就灭亡了。

  因此,地球人类想要摆脱地球拓展外层空间,以寻求更大的生存环境根本不可能,除非得到宙星人类的帮助。

  可是地球人类根本不知道其中的奥秘,还自以为靠科技发展就能征服世界、征服太空,成为宇宙的主宰?却不知道是在自掘坟墓,毁灭地球的生存环境,离最终的灭亡已经不远了。

  还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据说数万年前的地球上,并非只有华夏大陆的强者去过那里,还有宙星上其他大陆的人,至于是否属实,没有人知道,不过是宙星上的传说而已。

  许是这些人在地球发生天灾时同样逃回了宙星,所以像星瞳之戒类似的亚神器戒指也被带回宙星,比如什么光明之戒、黑暗之戒等等。它们同样具有收集和传送灵魂的功能,地球上因此才有其他种族的存在,如白人和黑人便是其中的代表。

  可是,像星瞳之戒这样的亚神器,是如何来的呢?

  它们除了收集和传送灵魂的功能之外,是否还具有其他的功能?

  宙星上既然存在亚神器,那么真正的神器是什么……等等等等,都随着两万年前华夏大陆的统一,宙星上各种修者(包括华夏大陆上的仙、佛、妖、魔等修道门派,以及其他大陆上的圣级魔法师和斗气士)的突然消失,全都化为历史尘埃,再也无人知晓了,便是历史也无记载。

  最为奇特的是,宙星上有那么多的传送阵,但起码有万年以上没被人使用,又是为什么?

  秦玳出山以后,本以为大城市里都有传送阵,想去看看是否和一线天仙境里的传送阵一样,却由于很快了解到那些传送阵不过是摆设而已,启动传送阵的魂石世界上基本没有了,所以他除了曾和五湖镖局的彭浩谈起过传送阵外,就再没有向其他人提起过传送阵之事,只是在心里暗自发誓:“如果不找到魂石,决不回一线天……”
第八十四章  婚约
闲话少叙,言归正传。


()免费电子书下载
  天香楼,大门紧掩,门外街道布满衙役差人。

  天香楼前的那块空地上,摆放着六七顶大轿和四辆马车,轿夫和车夫们都被差人看守着,默默坐在树荫下。

  此刻已是申时,阳光斜斜地照进天香楼,楼中有音乐声飘出,随着微风敞开。

  天香楼后的庭院一角,有一座不起眼的石屋,石屋在幽篁修竹中,竹影被阳光投射在墙上,显现出美丽的图案。

  石屋四周,有假山、古木、长草、野花,显得极为幽静。

  然而在这方圆三里的空间里,却埋伏着七十多个忍者。

  那些忍者凭借着地形和树木将自己隐蔽起来,乍看之下,如同岩石、土堆,可是只要一有动静,他们手中的暗镖便会如群蜂出巢……

  石屋里的陈设并非如一般的南方房舍,入门之后是一条短廊,廊边有高及人膝,用木柱顶住的一间木造房间。

  那座房间形式不同于中土,外有纸门,内部铺设十余块长方形草席,草席正中摆放着一个大火盆,内中有火炭燃烧着,一个红泥小罐架放在火炭上,里面似在煮着什么东西,不时有热气冒出。

  而在屋角的一端,有一处凹进去的地方,里面铺着漆得光亮的木板,木板上有两座木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