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礼部尚书松一口气,叩首退出。阳洙接着又命人拿了金刚经来,在净室中沐浴焚香,要皇后磨墨,自己亲自提笔抄写,以备跪经之用,其余人等,自然一例撵到了外面。
眼看着四周耳目清净了,阳洙方低声得意地道:「爱卿,朕今天在金殿上的表演可精彩了,可惜你没看见。」
应崇优瞪了他一眼,道:「还说呢,中午我刚一进来,就看见你蒙在被子里笑!那时候孟释青还没走远,你就不知道谨慎一点儿?」
「人家都以为我哭呢,只有你看得出来我在笑。以前你每次装模作样跟端妃吃醋的时候,我都想笑,可是没办法,只能强忍着,这次既然是蒙着头的,就实在忍不住了。」阳洙说着说着又忍俊不禁起来,拉拉应崇优的头发,道,「夫子,记不记得上次重阳节开宫宴的时候,我说芙妃的曲子弹得好,赏了她雄黄酒,结果你突然在旁边娇滴滴说了一句『臣妾也要』,吓得我几乎没有坐稳……」
应崇优的脸不禁有些发红,辩道:「当时孟释青就坐在席上看着我们,不过装装样子罢了,哪有陛下说的那么夸张?」
「说实话,这两年咱们也一起渡过不少生死攸关的险境了,但我还是觉得这世上最难的事情,就是在应夫子你跟我撒娇的时候,让自己保持正常的表情……」阳洙拍拍胸口,「想想都佩服自己啊!」
应崇优斜了他一眼,道:「陛下放心,臣一定竭尽全力让陛下早离苦海。过不了几天您就永远不用面对这件世上最难的事情啦,单单为了这个目的,您也得更加当心不是?」
阳洙挑了挑眉,傲然道:「你和宫外的众位爱卿已经为我做了这么多,我是绝不会允许自己到这一步还失败的。只要孟释青没有怀疑到太后是诈死,我们的计划就已成功了一大半。」
「小雯和灵儿这件事的确干得漂亮,宫内与羽林张将军的联络也没出任何意外,当夜居然还刮起了那么烈的北风,陛下果然是受上天恩宠的,连运气都这么好。」
阳洙呵呵一笑:「而且还趁此机会把孟释青派在母后宫里的那些可恶的奴才们也烧了几个,只可惜没能全部都除掉,让人感觉不够痛快。」
「这些人全杀了容易令人疑心,只杀其中的几个,再加上护送太后一起走了的两位公公,似乎死的人中既有孟释青派来的,也有一门心思服侍太后的,这样就不显眼了。孟释青今天对你提出要去西泠山,可曾疑心过?」
「他老奸巨猾,对我的一举一动都会掂量再三的。不过这样也好,反正我们的目的本就是要引他起疑,而且还要让他的疑心放错地方。」阳洙用手臂揽住应崇优的肩膀,重重地朝怀中一抱,笑道,「我的皇后卿卿,你就放心吧,这可是咱们虚度了多少良宵想出来的计策,怎么由得孟释青不上当?」
应崇优皱着眉头挣扎开来,嗔道:「你又来了。快抄经吧,虽然计策周全,也要好好施行才行啊。父亲那边怎么样了?」
「太傅今天殿祭时左腕按照约定包裹着白布,看来没有意外。」
「好,」应崇优点点头,「今夜你去端妃处,可别露了破绽啊。」
「唉,」阳洙叹口气,「身边没有你,今晚又睡不好了。」
应崇优低着头,当作没听说这句话,让它从耳边溜走,无语地磨了一会墨,看看墨汁已有半砚之多,便丢开墨条,坐到旁边的椅子上,取了本书看。阳洙也坐了下来,开始抄写金刚经文,除了偶尔回头看应崇优一眼外,没有再说话。
两个时辰很快过去,有太监在外高声请膳。阳洙故意耽搁了片刻才同应崇优一起出来。
在一旁伺候着的内侍们眼里,从净室抄完经出来的皇帝,好像心情比进去时好了一点儿,但仍然没有笑容。在皇后的陪伴下用完膳后,就倒在榻上,睁着眼睛仿佛在想事情,想着想着又突然翻身坐起,把正在旁边准备给他身上盖一条薄毯的皇后吓了一跳。
「来人,摆驾永雉宫。」出了回神后,阳洙突然下了这样一道旨意,既不更衣,也没看皇后突然阴沉下来的脸色,向外就走。
应崇优佯装追了几步,没追上,也就一副赌气的样子,回自己的正阳宫了。
这边永雉宫端贵妃得了消息,喜出望外,忙换衣理妆,打扮得既娇娆又不失雅致,仪态万方地在宫门外迎驾,进得殿中就立即吩咐奉上精致茶点。
阳洙闷不作声地上坐了,脸上仍是一丝儿笑纹也无。
「太后已经仙逝,皇上还要多加保重才是,」端妃柔声劝道,「如今是丧期,臣妾不便设酒宴为皇上解闷儿,只得动点儿心思,做了些有风味的糕点,皇上多少进几口,也算不辜负臣妾的一片心啊。」说着便依上身来,用纤纤玉手拈了一小块玫瑰红的软糕,送到阳洙口边。
阳洙看了她一眼,张口接了,顺手将她靠过来的身子一搂,从腰际抚到胸前。
端妃咯咯笑着闪避,娇喘着道:「陛下,今夜不去皇后那里吗?」
「不去了,」阳洙伸伸腰,「困得紧,你服侍朕安歇吧。」
端妃急忙起身,吩咐端水熏香,伺候阳洙洗漱了,自己也卸下簪环,换了一身半透明的丝衣,一头乌发松松挽着,风情万种地上床偎在阳洙身边。
可与平时不同,阳洙虽然也伸过手臂抱住了她,但感觉却很勉强,落在丰盈双唇上的吻也是匆匆忙忙,毫无心情的样子。
「陛下,可是御体不适?」端妃体贴人微地问了一句。
「嗯。」阳洙哼了一声,把眼一闭。
「可要召太医来看看?」
「不用了,睡一觉就好了。」阳洙口气虽温和,但敏锐的端妃还是听出了那语调后面的不耐烦。眼珠轻轻转了转。试探着将身体更紧地贴过去,腮颊厮磨。
果然,虽然动作不明显,但阳洙的第一反应是闪躲了一下。
这是以前从没有过的情形,端妃立即判断出有什么事情发生了。
「这些天守灵辛苦,难怪皇上这么累。臣妾给皇上捶捶腰吧。」
阳洙的眉头飞快地蹙了一下,但立即掩饰过去,勉强微笑道:「那就有劳爱妃了。」
端妃坐起身来,刚捶了两下,突然哎哟一声,抚住自己的肚子。
「怎么了?」阳洙不咸不淡地问了一声。
「还不是这小东西闹的,」端妃笑得甜如蜜糖,一边拉着阳洙的手来摸自己的小腹,一边在长长的眼睫下细细观察对方的反应。
手指接触到柔软的腹部时有些僵硬,少年天子的细微的面部表情更是表明他其实是在忍耐。
这与他上次驾临永雉宫时欢喜热情的样子大相径庭,不由得端妃心头不涌起一团团疑云。
「皇上,您说我们的孩子将来取个什么名字好呢?」
「还早呢,到时候再说吧。」
端妃虽然心中暗暗生疑,但面上仍是笑靥如花,依在阳洙肩头,温言细语地试探道:「皇上,孟国师前几天进宫,说这个孩子是未来的天子,取什么样的名字是极要紧的事,所以他在各地访得几个精擅术数的大师,要给这孩子测算吉名,皇上以为如何?」
这个试探果然是极有效的,阳洙脸色一变,顿时有些沉不住气,将端妃的手一甩,怒道:「你自己肚子里的东西,你爱怎么样就怎么样吧?」
端妃立即睁大了眼睛,珠泪盈盈地道:「皇上何出此言,这也是皇上的骨肉啊?」
阳洙脸色一白,脱口道:「朕没这个福气!」但话刚出口,他似乎就已意识到不妥,立即挤出一个温和的笑容,抚着端妃的肩头柔声道:「你也知道朕这几日为了太后的惨死有多伤心,人精神不好,脾气自然就不好,也不是针对爱妃你的,你保重身子要紧,多担待些吧。」
端妃嫣然一笑,道:「皇上对臣妾的情意臣妾心里明白,只恨不能为皇上分忧,更不敢觉得委屈。既然皇上精神不好,就请喝一碗安神热汤,足足睡上一觉,明日一定会松泛些。」说着掀被下床,命人传来热汤,亲自吹凉,殷殷勤勤地服侍阳洙喝了,又软语温存一番。相偎着睡下。
也许是这热汤真有神效,原本神情焦躁的阳洙闭上双目没多久便鼻息沉沉,在端妃轻柔的拍打下入眠,而且睡着之后被连推几下也没推醒。
见阳洙睡熟,端妃从床上坐起,咬着下唇细细沉思了片刻后,轻手轻脚下了床榻,趿着软鞋走到外殿桌旁,取笔在一张纸笺上写了几个字,折成小小的一条,移到门旁压低声音叫道:「顺成进来!」
门外应了一声,一个身量瘦弱的黄衣太监小跑着进来,跪下问道:「娘娘有什么吩咐?」
「你此刻还出得宫去吗?」
「回娘娘话,此刻宫门已关闭下闩了。」
「本宫有紧要的一句话,必须尽早带给孟国师,你是他的人,难道连出个宫的本事都没有?」
顺成太监嘿嘿一笑:「方才奴才不过是按惯例回您的话罢了,真是要紧的差事,奴才怎么也得给您办好了才行啊。」
端妃淡淡一笑,将手里的纸条掷于地上,道:「你将这个送出宫给孟国师,路上仔细一点。」
「是,娘娘放心。」顺成爬行两步,将纸条捡起,塞在衣袖的暗折里,躬身退了出去。
两个时辰后,国师府的两位心腹谋士被从床上叫起,召唤到了东花厅。
虽然是夙夜密谈,但临窗而立的孟释青神情依然宁静。此时他已经感觉到冰面下翻滚的暗流快要掀起波澜,但这位久经风浪的老者并没有露出丝毫惊慌之态。
窗前有一张梨木高几,放着两三叠文本与茶具,一张被展平的素笺纸就丟在桌面上,上面只有八个字:
「皇嗣之事,彼已起疑。」
永安宫离奇的大火,关于太后之死的流言,金殿上提议的西泠山之行,后宫隐秘的暴露,这种种事件所泄露出来的资讯,令人无法忽视,却又串联不出一个恰当的结论来,就好像散落在迷宫里的珍珠,仿佛缺失了最重要的一颗。
所以他才在独自思谋良久后,召来众谋士中公认思维最敏捷的两人共同商议。
孟释青手中所掌握的情况不能说不多,但线索越纷杂越不易理出最清晰的思路,所以三人讨论再三,直到天色将亮的时候,还没有定断。
谋士之一的郑阶面带疲色地道:「无论如何,这西泠山的佛事必定有诈,国师万不可随同前往,我们先以静制动,再观察一下有没有新的动态,方是万全之策。」
另一个谋士杨辰却摇了摇头,「可万一他们的目的就是故布疑阵,不想让国师去西泠山呢?」
「西泠山三面俱是直壁,只得一条路上下,就算小皇帝千方百计骗得国师不去,他在那山上能干什么?」
「此次的对手来者不善,不可以常理度之,们闹出这么大的动静,所谋之事一定不简单。」杨辰起身在厅内踱了几步,又道,「国师,近来您是不是陆陆续续接到密报,说有些臣子之间暗中走动频繁,有密谋串联之嫌?」
孟释青抚了抚花白的胡须,点了点头。
「那……国师能否确认这些密报可信?」
「这些密报都来自我特意安排在朝中的人,这些人表面上不仅与我没有任何关系,而且还时常暗中说些对我不满的话,以此来取信那些愚忠顽固之人。他们这些年所报上来的消息大多确实无误,老夫觉得这次应该也不会有假……」
「那么属下认为,朝中的这些串联异动,与皇上所提议的西泠山之行,一定有密切的关系。」
郑阶冷笑道:「谁不知道有关系?可这到底是什么关系,你推论出来了吗?」
杨辰是个刚满三十的年轻人,入孟氏幕僚不久,却耐过了许多严苛的考验,颇立了些功劳,故而深得孟释青的喜爱,隐隐有些将在孟府已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