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不远处看见圣天子脸上的笑容,徐晨兵也是露出了笑容!
看来圣天子对自己所安排的演出还是很满意的!
升官有望啊!
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干涉欧洲(修)
为了准备今天的迎接仪式,徐晨兵等一票上海的地方官员,可是费了不少的心思。
光光是为了从可靠的人群中,挑选出来上百个演技出众的演员,那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因为演技出众的人是不少,专业的戏子更是一抓一大把,但是这些人可是不可能出现在夹道欢迎的人群里的。
人家近卫军和翰统以及侍从科等负责圣天子安保的机构,对前来欢迎的人群有着非常严格的限制,其中以文武官员家眷为主,然后是名望士绅家眷,而上述人群都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查。
从这些人里头挑选演员,可不是这么容易的事。
尤其是这些人其实说白了,也都是社会上层人士,大多人可不跟你玩这一套,丢脸!
所以想要找到演技出色的,同时也愿意接受哭喊这种夸张表演的人,而且还得不少人,这可不是意见容易的事。
好在徐晨兵也不是等闲之人,他自身就是位高权重,从三品的上海特设县县令,其政治地位比一般的正三品高官还要来的强势一些。
所以费了一番心思,还是找到了合适的人员,然后在今天上演了一番夹道欢迎的人群里,出现了不少人激动的哭喊的场面。
充分体现了大唐子民对圣天子的拥护和爱戴!
圣天子高兴了,徐晨兵自然也是高兴!
从北岸火车站再到上海行宫,路程不算短,也不远,上海行宫位于吴淞江和黄浦江交汇之处,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吴淞江饭店边上。
这一路需要经过北岸开发区,然后跨过吴淞江大桥,然后进入贸易区北部的沿江大道,最后才抵达上海行宫。
圣驾车队一路前进,除了圣天子的车驾外,还有两百多名侍从科的御前侍卫贴身徒步随行,在他们的前头,则是近卫军第一骑兵团。
在圣天子车驾的后方,则是跟着一大群的朝廷重臣,他们同样是乘坐马车前往,能够有幸跟在李轩屁股后头坐着马车随行的,那都是清一色的文武重臣,数量不多,只有数十个而已,徐晨兵之所以能够在里头,那纯粹是因为他是本地官员一把手的缘故。
他们乘坐的马车,有的是四马拉动的马车,有的则是双马,基本上都是按照品级、军衔、爵位来制定,严格遵照帝国礼制。
而更多的官员,其实在更后方乘坐轨道马车随同前往。
穿过了北岸开发区后,圣驾车队经过吴淞江大桥的时候,李轩也是看到了这座堪称当代全球范围内最大的钢铁大桥。
虽然李轩看过图纸,不过还是真的第一次看见这座钢铁桥梁。
纵然以后世的目光来看,这座吴淞江大桥其实也就那样,但是现在可是十六世纪呢,不能以二十一世的目光去对比。
通过吴淞江大桥后,距离上海行宫也就不远了。
等抵达上海行宫的时候,很多随行的文武官员以及众多的近卫军士兵们就不会跟着一起进去了,这个时候,他们的任务基本上已经完成,从金陵城一起随驾过来的官员们会在周边提前准备好的众多建筑里生活居住办公。
而中高级官员则是主要集中吴淞江饭店以及附近的上海商贸饭店里下榻,这两家饭店都是上海最为顶级的豪华饭店,不仅仅各类设施齐备,而且规模也足够大,其中的吴淞江饭店,更是能够同时提供数十间豪华套房,此外提供三百多间普通客房。
两座饭店在半个月前就已经是被秘密包了下来,不过当时并没有公开消息,用的只是商部考察团到上海考察的名义。
中高级官员和他们的随从官员安顿下来后,继续他们的日常工作。
毕竟李轩不管到什么地方,日常的政务处理是不会停下来的,每天都会有大量的公文通过专类往返于金陵城和圣驾专列所在的地方。
这一方面,邮递司也是早早做了准备,以确保大量公文的顺利传递,不至于耽误帝国的正常公务处理。
庞大帝国的正常运转,也不会因为圣天子出巡就停滞下来。
以前该怎么样的,现在还是怎么样。
只不过把政治中心从金陵城转移到专列上而已。
入住了上海行宫后,李轩也是没有因为旅途劳累,要休息的意思。
实际上他的旅途谈不上累,御用专列奢华无比,舒适的很,能够让李轩得到充分的休息,所以等初步安顿下来后,在下午时分,李轩就是召见了群臣。
不过开会的主要目的也和巡视没啥关系,而是处理一些日常的政务,讨论的还是鞑靼人的问题。
今天中午时分,李轩这边收到了来自军方的一份报告,称鞑靼人已经是杀入了欧洲地区。
更加关键的是,如今鞑靼人已经攻破了莫斯科,据传鞑靼人把整个莫斯科都是夷为平地。
因为去年秋天开始,莫斯科面对着鞑靼人的进攻就是进行了死守,想要凭借着天寒地冻拖死鞑靼人。
而事实上,人家鞑靼人本来就不畏苦寒,大冬天作战虽然麻烦一些,但是却是没有难倒鞑靼人。
最后是把莫斯科城给打了下来,不过俄罗斯人依旧给攻城的鞑靼人造成了不少的死伤。
为了报复,更是为了恐吓威慑其他的欧洲国家,鞑靼人攻克莫斯科后,毫不留情的采取了屠城政策,偌大一个莫斯科里面的人都是被屠杀一空,然后鞑靼人把莫斯科放火烧了个一干二净。
这纵然不是大唐第一次得知鞑靼人西进的消息,但是却是第一次得到鞑靼人攻克莫斯科城的消息,对此,李轩还是有些重视的。
鞑靼人现在在中亚地区基本上就是霸主的地位,压得南边的印度莫卧儿王朝以及波斯萨菲王朝喘不过气来,就连奥斯曼帝国,也只能是凭借着高加索地区的山地地形抵抗鞑靼人的攻势。
如今他们大举入侵东欧,在李轩看来,欧洲想要挡住鞑靼人不容易,就算是能够挡住,恐怕也是需要付出庞大的代价。
鞑靼人在东欧的行动,看似和帝国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实际上却是有关系,而且关系不小。
首先,鞑靼人把战略重心放在了欧洲,肯定会减弱在东部地区,也就是西域地区的力量,届时将会为帝国进军西域提供一定的保障。
如今的西北铁路建设,已经是进入了尾声阶段,按照大唐铁路总公司的报告,最次在今年秋天,西北铁路将会全线贯通,从河南开封府到甘肃嘉峪关,将会被漫长的西北铁路连接起来。
这意味着大唐帝国能够通过西北铁路,向西北地区投送大量的各种物资。
没有铁路之前,大唐军方为了保持在甘肃地区的驻军的补给,可是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资,从中原地区起运一百斤的粮食前往嘉峪关,可能到最后只有二十斤的粮食成功抵达,其他的都是在路上被运输人员给消耗掉了。
而这,还是在大唐已经大规模采用四轮重型马车的基础上!
可见,通过传统的人挑马拉等方式为西北地区提供补给,是有多么的困难,要不然军方也是不会在西北地区大力屯垦,同时移民屯垦司也不会大力的往西北地区移民了,其根源就是为了就近提供军方所需的各种补给。
为此,国企部甚至还成立了帝国第四大的武器公司,也就是西北武器公司,其总部设立在西安,在陕西以及甘肃两地设立兵工厂,就近为军方提供补给。
但是,其实这些兵工厂所需要的诸多设备和原料,也是需要从中原乃至江南地区调运,所以依旧是非常的麻烦。
但是,这一切麻烦,将会随着西北铁路的通车而解决。
一旦西北铁路通车,帝国在西北地区的常住兵力,完全可以在现有五六万人的基础上,再一次增加到十万人以上。
并且还能够为这十万人随时提供大规模作战所需要的各种补给。
而后者,才是重点。
帝国出兵西域,短则一年,长不过两年就会成型,具体进度将会视西北铁路的建设进度以及后续运输物资的速度,但是打那是必须的,不管是陆军内部为此已经等待多年,就算是帝国的广大阶层也是为此等待了许久。
西征说了这么多年,帝国上下都已经是有些迫不及待了。
这个时候,鞑靼人却是抽调主力部队去攻打欧洲,正好符合帝国的战略意图。
至于说鞑靼人拿下了欧洲之后,会不会更进一步,最终成为帝国的心腹之患,这种事谁也说不准,但是至少从眼前来看,那是不可能的事。
就凭借鞑靼人不过一百多万的总人口,再怎么蹦跶也蹦跶不了那里去。
所以鞑靼人西征,这在李轩看来,反而是帝国的机会!
当然了,太早让鞑靼人拿下欧洲,似乎也不太好,鬼知道他们拿下了整个欧洲后会干嘛,难保不会利用整个欧洲的力量,最后对抗帝国。
所以啊,李轩已经是决定,是时候干涉欧洲局势了。
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不爽的白太后
李轩想要欧洲人拖住鞑靼人的步伐!
只是拖,而不是说打败鞑靼人!
既不能让鞑靼人太顺利的拿下欧洲,但是也不能让鞑靼人在欧洲遭到失败,万一鞑靼人在欧洲遭到了失败,回过头来一心死守西域,以求保住中亚地区的地盘,那样大唐帝国岂不是要面对数十万的鞑靼大军。
虽然大唐陆军不怕鞑靼人,但是多一事总不如少一事。
能够以最简单,最轻松的方式拿下西域乃至后续的中亚,干嘛要和鞑靼人死拼啊!
更何况,大唐帝国的高层也是能够猜测得到鞑靼人为什么一门心思的玩西征,不就是为了避开大唐的西扩吗。
鞑靼人如今的心态是惹不起我还躲不起吗?
大唐帝国犯不着打破鞑靼人的这种心态,鞑靼人要西征,帝国是支持的,等他们走了,帝国可以轻松接管整个西域乃至中亚。
但是,帝国也不愿意让鞑靼人彻底占领欧洲,那样会让鞑靼人的实力进一步膨胀。
召开群臣开会讨论这事的时候,李轩虽然表面上没有发现什么意见,但是会议的走向自然是按照李轩定下的路子走着。
最后讨论来讨论去,决定派遣一个使团前往欧洲!
去欧洲干嘛,自然是为了援助欧洲人。
使团的一大目的就是让欧洲人,尤其是欧洲那边的几个大国联合起来抵抗鞑靼人,不然的话,李轩怀疑欧洲人不用三年,就会被鞑靼人横扫整个欧洲。
不联合的欧洲,几乎不可能挡住鞑靼人的进攻!
另外嘛,则是准备对欧洲展开军事援助。
说白了就是出口各种武器。
就和当年大唐在印度北部和波斯干的事一样。
军事援助这种事,现在的大唐特别喜欢干。
一方面可以通过军械贸易来达到自己想要的政治目的,而另外一方面嘛,这军械贸易很赚钱的,真正的暴利!
在大唐帝国内部,工业化生产的出口型板甲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国内随便一个小型的作坊都能够生产,成本顶多十元都不到,更不用说是专门的兵工厂大规模生产了。
但是这种普通的出口型全身板甲运输到南非去,最低也能够卖出上百元,至于那些欧洲商人们在欧洲市场上出售的价格更加昂贵,往往都是价格翻倍出售。
这板甲纵然不如丝绸、瓷器那么暴利,但是也不算小了。
板甲等冷兵器,一直都是大唐的拳头出口商品,从南洋再到印度、非洲、欧洲甚至是美洲的那些土著们,都是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