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造车-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四章 大“明”鼎鼎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次江州之行让前来评估的专家组们确实感受到此话的正确性。
 来之前怀疑和不可能论调充斥在每个人头上,到了江州实地亲身体验后,赞叹和不可思议成为主流观点,专家组们真真切切被鲲鹏T1征服了。
 就连组内最挑剔的专家,也不得不闭上嘴,收起了他新能源领域权威专家的派头。
 因为中华集团用详实的数据以及鲲鹏T1优异的表现一一回应了专家组各种质疑,证明了自己确实不负盛名。
 “中华集团为国内新能源汽车发展之路探明了切实可行的方向,也许可以终结国内一直喋喋不休的道路选择争论。
 新能源汽车是未来,也是我们国家汽车工业弯道超车的希望。说不定,中国汽车业崛起的希望就寄托在新能源汽车身上,毕竟我们现在跟国外同行处于同一个起跑线上,将来鹿死谁手还说不准。
 我会把此次江州之行详细写一个报告,让有关中央领导参阅,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要上升到国家出面。
 早一天搞,就早一天有成功的可能!”
 看了鲲鹏T1的具体表现后,带队的专家组组长心情澎湃,他觉得自己必须把在江州发生的新动向,让国家更高层次领导了解。
 “300万的单车成本价,如果没有国家支持,那肯定无法尽快扩大规模量产。要知道不是每个地方政府,都像江州那么有钱,肯拿出几千万来补贴。
 不过首都奥运会公交的订单,你们是稳了,鲲鹏T1如此优秀的表现已经超出了奥组委的标准。在江州试运行半年时间后,你们就可以进京赶考了!
 我会建议首都方面,也小范围采购鲲鹏T1上路,为2008奥运会做好准备。”
 高兴之余,这位组长恨不得立即把鲲鹏拉到京城,让主管领导好好感受一下国产新能源客车的威力。
 一个人真心喜欢一份产品,是会不遗余力推荐周边人来使用,很明显鲲鹏做到了这点,让不少专家转身成为它的拥趸。
 韩皓一听,有这些专家的背书,鲲鹏提前进京还真有可能。跟江州相比,手握巨额专项资金的首都奥组委,财力更加雄厚。而且在首都上路运营,广告效果肯定要比江州好上十几倍。
 按照他的初步设想,新能源汽车大规模推广至少要到2008年以后,现在主要是验证技术和可靠性,以及打出自己的品牌进而扩大影响力。真正的战斗要在几年后才会打响,现在依旧是内燃机汽车的天下。
 鲲鹏T1打出知名度,中华集团会先期推出鲲鹏柴油版的公交大巴,以此抢占现有的公交车市场。
 按照国内公交换代惯例,一般公交车换代时间在6—8年合适,超过10年算超期服役了。目前在路上跑的公交车许多已经到了报废年限,这将会是一个巨大的细分市场。
 饭要一口口吃,鲲鹏先推廉价柴油版占领市场,待到下一波换代时再力推新能源电动版本,从而把中国广阔的公交市场一网打尽。
 在法兰克福车展率先亮相的K1,即A0级别小型轿车“明”,经过各项工作准备完毕后,正式在江州上市。
 被誉为小一号“秦”的“明”,在外观上做出更大胆的改进,加入一些棱形线条,显得更有侵略性,整车趋于年轻化。
 非常明显这辆车针对的是第一次购车的年轻人群,他们会觉得QQ太小,“秦”又超过自己的消费能力,由此来选择小一号的三厢轿车“明”更合适。
 对标车型的话,“明”跟赛欧、飞度、POLO定位一样,主打新入门市场。
 中华集团近些年创造了爆款的神话,每推出一款新车,都会立即挤入同车型前三甲,甚至牢牢把握头名位置。
 无论是A级车的“秦”,紧凑级SUV的“唐”,还是小型SUV的“宋”,乃至全新国产跨界MPV的宏光,都是广大消费者追捧的对象。
 因此,对“明”的期待,大家都已经等候许久。
 尤其旗下经销商队伍,早就做好了迎接新车型的准备,因为在法兰克福车展后,就有不少人前来询问“明”到底何时在国内上市。
 从他们的经验看,只要“明”定价合理,就能从A0市场中咬下一大块肉,毕竟合资品牌的车型太贵售价动辄过10万。售价10万以下车型,消费者对价格接受度更为敏感,3000到5000元的差距都能使人变换目标。
 前来江州对鲲鹏进行评估的专家组,也应邀出席本次“明”的上市典礼,他们跟来自国内各地区的200多位经销商代表一道坐在台下。
 这个时候,他们更加感受到中华集团有形无形的影响力,耳濡目染发现身旁经销商代表们都非常乐观,积极支持中华集团推出的各款产品,并形成了盲目的崇拜效应。光是经销商订货的主动打款,就是一笔庞大的数字,足够许多企业活上好一阵了。
 专家们先是看到员工们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一面,现在又见识了经销商队伍心齐强悍的风貌,感叹中华集团真是国内汽车行业的一股清流,怪不得能短短几年时间闯出如此大的名堂。
 “明”的实车,他们已经在中华集团内部见识过。
 可以说,“明”完全不像是传统印象中自主品牌生产的轿车,成功颠覆了他们的认知,无论是设计还是做工都达到甚至超过合资车的标准。
 “如果把中华集团四个字抹掉,换上大众品牌的车标,那么售价可以翻上3万块!”
 一位专家在看完整车后,由衷地说出带有黑色幽默的假设。
 尽管以中华集团为首的自主品牌在不断发力,但国产轿车和合资品牌之间,还存在着3万以上的溢价差距。尤其在万以上市场,国产轿车还没有证明自己的实力。
 这样的国产魔咒,许多有志气的消费者都希望由中华集团来打破。虽然一汽一直在宣传将推出“奔腾”品牌打入万市场,但没什么人能相信一汽有这个实力来破除该魔咒。
 奔腾还未上市,就迎来了一片看衰之声,惹得一汽方面满肚子不高兴。可能是广大国人对这个共和国长子,在中华集团对照下,挥霍了太多资源却造不出自主国产好车的一种抗议。
 整个上市典礼,最吸引人眼球的莫过于新车价格公布时刻,配置有高有低,只要价格到位那么一切都好说。
 好比经典桑塔纳现在还卖万,一群人大骂没良心。倘若一旦只卖8万块,那大家就会说超值性价比,合资良心车了。
 分为手动和自动挡两大类,“明”的售价开始公布在现场大屏幕上。
 首先是最低配的手动MT车型,售价6。48万!
 “哇——”
 现场一片哗然,大家都预计可能跟小型SUV“宋”售价差不多,没想到“明”的售价还要低上4000元。
 这得感谢中华集团力推的平台化计划,让旗下车型都大部分通用零部件,进而可以明显降低采购成本。
 MT车型一共有3款,售价跨度为6。48—7。28—7。98万。
 其中手动主推应该是7。28万的车型,这个价格在当前市场很有竞争力。
 随后CVT自动挡售价也开始公布,有了前面价格做铺垫,大家心知也不会高到哪里去。
 “8。28—8。78—9。28万!”
 三款CVT车型的售价得到了大家一致掌声,超性价比的“明”又具备了爆款车的潜质。
 很明显看出,“明”以6—9万的价格区间,填补了QQ和“秦”之间的市场空隙,打通了消费者购车预算3万到万的轿车选择范围,形成了一条龙的协同效应。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这句话说了多少年。就我所见,自主品牌中只有中华集团做到了这点。
 将心比心,‘明’这样优秀的产品确实出乎我的意料,真要在同级别车中选择,我肯定毫不犹豫选择它。
 这样一看,国内其他汽车企业跟中华集团对比,不单是我们之前认为的研发水平落后,更是全方位一体化的落后。产品、员工、经销商、管理以及资金等方面,全都处于下风。
 也许中国自主品牌的胜负,早在这一刻已经奠定了决出输赢的关键。用不了几年时间,我们就将见证新的历史。”
 一位坐在台下的专家如此感叹,这趟江州之旅算是真正认识了中华集团的强大。
 “是啊,我也有同感!
 其他国有汽车企业还在走外援型发展之路,眼巴巴依靠合资企业给以技术支持。中华集团已经完成了内扩型改造,可以凭借自己的实力来跟合资品牌对抗,还不落下风。
 再有时日,说不定中国的国际汽车巨头就在江州诞生了。”
 另一位同伴心有戚戚附和道,他也感觉中华集团的崛起已经不可阻挡。
 要实现销量破百万的目标,没有各大细分车型支撑不可能做到,在A00、A0、A级别中华集团都实现了战略布局,可以预见的未来必将会在B级车市场有所作为。
 因此,在典礼接近尾声之际,当主持人宣布今天还会有一辆神秘嘉宾亮相时,许多人都对其充满了期待,不知道到底是哪一款新车将跟大家见面。
第五章 品牌升级
 当有新产品亮相的消息一公布,台下经销商们纷纷伸长了脖子,他们是最为关注的人群,因为每多一款新车他们就能获得多一项收入增长点。
 “该不会是B级中型车吧,中华集团布局了那么久,只剩B级车没有涉及了!”
 “我猜也是,B级车利润更高,不过难度挑战更大,消费者目前还很难接受国产B级车。”
 ……
 底下人**头接耳,似乎都认准了新产品将是一款B级新车型。
 奇瑞有东方之子,华晨有尊驰,一汽准备推出奔腾,这些都是自主品牌B级车。作为国产新龙头的中华集团,如果没有B级车坐镇,确实有些说不过去。
 生产B级中级车容易,但是要卖得出去让市场接受就很难,因为手握足够预算的消费者在这个价位上基本选择合资品牌。
 这也是一直困扰国产轿车的万魔咒,看得到却无法打破!
 伴随红布掀开,被大家寄予厚望的新车终于亮相在人们面前。
 “哇——”
 “唉——”
 ……
 两种不同的论调同时激荡在会场上空碰撞,看来新车没有获得满堂喝彩,却有一正一反的看待。
 传说中的B级车没有现身,而是一款两厢车型——“秦”的两厢版本。
 虽然两厢车在中国市场并未大受欢迎,但依旧存在一定的细分市场。这款车是中华集团正式推出的第一款自主设计两厢轿车,可以说完成度非常高,缺少了屁股的两厢车依旧整体看上去很协调。
 QQ虽然也可以归属为两厢微轿,但基本架构还是借鉴于大宇汽车原有设计。而两厢“秦”却是由中华集团自主平台独立打造,在三厢车的设计上改进而来,可以说取得了一定技术突破。
 跟三厢版本稳重相比,两厢“秦”显得更加运动,目标人群也定在了喜欢张扬个性的年轻人身上。他们更愿意接受新事物,也更容易购买与众不同的产品。
 中华“秦”作为市场上A级轿车的当红炸子鸡,多了两厢版本势必会如虎添翼,更加巩固自己的市场霸主地位。
 虽然没有大惊喜,但两厢“秦”也带来了小期待,至少多了一款可以售卖的车型,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细分要求,经销商们还是报以热烈掌声欢迎它的面世。
 众所周知,中华集团旗下有两大汽车经销体系,一个是销售中华品牌的经销商4S店队伍,另一个是专营华夏品牌的经销商大军。
 在集团定位中,中华品牌要高于华夏品牌。从对应车型就可以得知,轿车、SUV都放在了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