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玉玺记-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情不大,但是难断。
  因为不要说在室女,就是未分家的儿子是否拥有独立资财,在律法上也没有明确规定。现在可不是以往不准独立置产的年代,豪门家的公子们,在外置个小庄小院的,便是不为发财,自己招待朋友也便宜。像裴如玉在城中的宅子,离开帝都后就送给了穆安之,穆安之以前常带李玉华过去。
  按理,这处小院就是裴如玉的私产。
  律法界线不明,要断这桩案子便要先解决律法问题。不然,就凭穆安之与御史台的关系,御史就能喷死他。
  穆安之已经催着礼部研究在室子女能否拥有独立资财的问题,二殿下家的安宅酒转眼便在眼前。
  李玉华特意把给二殿下家的礼单让穆安之看一看,这是二殿下分府后第一场酒,两家既是兄弟又是邻居,自然要郑重以待。
  穆安之瞧着没什么问题,李玉华说,“明儿一早咱们就进宫,到时跟着皇祖母、父皇一起过来,既体面还热闹。”
  穆安之与穆宣帝不和,他一向懒得出现在穆宣帝面前,斜倚着榻,翘着腿道,“你进宫就进宫,我不去了,我到二哥府上,帮他招待招待。”
  “二殿下不到宫里亲迎皇祖母、父皇吗?”
  “这是到他府上吃安宅酒,他进宫做什么?”穆安之说,“你就是进宫,皇祖母身边儿你也挨不上个儿,两宫都来,陆氏能不到?大庭广众,皇祖母是不会让陆氏没脸的。”
  “挨不挨得上个儿,我进宫热闹热闹。”
  “咱家安宅酒可不请陆氏。”
  “来了都不自在,不如不来。”李玉华提前叮嘱穆安之,“这事三哥你别开口,我悄悄的同皇祖母提。”
  “要是皇祖母那里不好说,你就来跟我说。”
  “知道了,起来吃饭。”
  穆安之随李玉华去小饭厅,穆安之一见有螃蟹就乐了,坐下先捡了一只,“这节气吃食,就是这几天,再冷些也就没有了。”
  “我听孙嬷嬷说,吃螃蟹讲究九雌十雄,我叫人买了好些团脐的,酱了一缸又醉了一缸,等下月买尖脐的再做些存着,能吃到明年。”李玉华倒也爱吃螃蟹,只是想这物什吃着麻烦,她还更喜欢炖肉。但她一向心疼穆安之,穆安之喜欢,她就让府里多备着,给穆安之吃。
  “咱们这一开府,旁的不说,吃食上倒是便宜许多。”
  “那是。”
  吃蟹必要有酒方好,李玉华试试酒温,给穆安之斟上。穆安之灵巧的剥了一壳子的蟹黄蟹肉给李玉华放碟子里。他二人都是命里带些坎坷,说来一堆的亲人,不能算是孤苦,可心里总是难免孤寒。二人成亲后,不论是穆安之还是李玉华都有种有了家的感觉,当只身在外时,有种家里有人等自己个儿的牵挂;一起用饭时,菜蔬咸淡,汤水多寡,地里收成,家里琐事,有这么个人,说说话,絮叨絮叨,就觉着,心里头暖和。
  而这种温暖,绝非权势地位、金珠玉宝所能带来的。
  。
  东宫。
  九月节后,天气一日较一日严寒,太子妃特意令厨房添了个热锅子,老母鸡吊的汤底,再加几样鲜嫩菜蔬,青嫩绿意,太子一看就高兴,搓了搓微凉的手道,“倒是到了吃热锅子的节气。”
  太子妃服侍着太子去了外头披风,握了握太子的手,“我不是打发人送厚披风过去了,表哥你怎么还穿这薄披风回来,看冻着。”
  “你送的那大毛披风都是冬天穿的,我一看以为立冬了哪。”含笑打趣一句,太子见桌上摆了两幅碗筷,“你还没吃?”
  “下晌午在皇祖母那里吃了些新制的点心,到傍晚也不饿。”太子妃拉着太子在桌边儿坐下,“以后别管冬天穿还是秋天穿,这不是晚上了么。什么事忙这么晚,我还以为你跟父皇那里用膳?”
  “江南的秋税到帝都了,户部这会儿还没歇哪,还有些日子好忙。”
  太子妃先盛一碗热鸡汤放到太子面前,“先保养好身子,再怎么忙也撑得住。”
  俩人说着话,太子格外问一句,“明天二弟家的安宅酒,礼可备妥了。”
  “放心吧,我请母后帮着看了,咱们断不能与皇祖母、父皇母后比肩的。先时表哥说的给王探花的东西,我也一起备好了,新书六部文房四宝两套还有两身新衣。他不是要守孝么,衣裳我都备的素色。”
  太子一面喝鸡汤一面听着太子妃说话,微微颌首,“这就很好。”
  “先前我听说王侍郎牵扯到了慈恩会的官司,王探花怕是官职不保,表哥,王探花是不是真要去职?”
  “没有。王侍郎的事并无实证,如何能牵扯到王探花?”
  “前几天承恩宫夫人进宫好像要给蓝主事说情,我听说蓝主事被判了斩监侯。”
  “这如何一样,王家的确没有确凿证据证明王家牵涉慈恩会一案,蓝主事他是罪魁,斩监侯都便宜了他。”太子厌恶的说,“不开眼的王八羔子,正经五品主事,干这断子绝孙的恶事。承恩宫夫人倒是张得开嘴。”
  “皇祖母没应承,皇祖母约摸是训斥了承恩宫夫人,有宫里内侍见承恩宫夫人走时眼睛都是红肿的。”
  “皇祖母是何等样人,焉会应承此事。”太子轻声嗤笑,似是在笑承恩公夫人不自量力,“你在皇祖母身边,耳濡目染,能学到皇祖母十之一二就行了。”
  锅里的小青菜刚打个滚儿,太子妃捞出来放在太子碗里,“我倒是想学,皇祖母不一定愿意传授。你不知道,今儿不是三殿下头一天当差么,皇祖母特意打发寿膳房做了午膳给三殿下送去。”
  “你这酸的,菜里都省得放醋了。”
  太子妃被逗笑,轻声嗔道,“不怪我吃醋,都是孙子,表哥和二殿下刚当差时,怕是皇祖母没这么关爱过。”
  “皇祖母向来一碗水端平,这要是她老人家的意思,我和二弟便都该有的。既是我们没有,可见不是她的意思。”太子感慨,“定是三弟妹又进宫了,唉哟,她这花招多的,这是哪方来的刁民啊。”
  太子妃笑的停不住,鬓间的金雀衔珠步摇在灯晃中一晃一晃,“你别总说这些逗我笑的话。”
  “看吧,一时醋一时好的。”太子不紧不慢的用膳,喝口清水说,“三弟妹就这样,你想要什么也直接跟皇祖母说,皇祖母待孙辈向来慈爱。”
  “谁有她那厚脸皮,一口吃的都要唧唧咕咕,一进宫就是一天,大早上过来,天不黑都不走。”
  “那你们就一起玩儿呗。”
  “我倒也想跟她交好,你不知道她那人,什么都要她第一个露脸。我跟二弟妹都是做嫂子的,总叫她抢了风头,也算窝囊。”
  “你呀,这才到哪儿,现在就沉不住气了。”太子放下银筷,缓缓道,“人这一辈子很长,所以,不必争一时长短,更不必争一时风光。”
  “那要争什么?”
  “什么都不用争,稳稳当当的做好你的太子妃,这便是气度。”


第73章 六十一章
  真不怪太子妃对李玉华有意见; 这就是个锥子啊,没有她钻营不到了。
  关键; 脸皮忒厚。
  这次二皇子府的安宅酒; 既然是三宫驾临,宫里大些的公子、皇子也都一起过去; 在朝有头有脸的宗室亦都在受邀之列。如凤阳长公主; 也是早早的到了慈恩宫; 与母亲一起去二皇子府吃安宅酒。
  依旧有些瘸脚的嘉祥公主; 还有嘉悦公主; 都在慈恩宫说话。李玉华话更是不少; 这回她不巴结蓝太后了,主要是轮不着她; 边儿上有帝后二人在蓝太后身畔,李玉华就在凤阳长公主这里悄眯眯的跟凤阳长公主套近乎说话。
  就李玉华这乡间土妞暴发户的档次; 其实跟尊贵的长公主在气质上就有较大差距,奈何李玉华脸皮够厚,硬是不自卑; 她还话多,言语间不停表现出对姑妈的崇敬; 以至于姑妈就觉着; 尽管这个侄媳妇比较土; 拍马屁有些直白,也不是没有可取之处啦。
  二皇子府的安宅酒很热闹,杂耍、戏法都很有趣; 另则还请了帝都有名的歌伎来献曲,李玉华看那小娘子当真不错,水灵灵的,曲子也唱的好。尤其那一把好歌喉,当真是声动九霄,余音绕梁。
  就是坐离蓝太后不远的楚王世子妃脸色有些不好看,李玉华悄悄问凤阳长公主,“先时楚叔婆还乐呵呵的,怎么这小娘子一唱曲,她这脸就搭拉下来了。”
  凤阳长公主含笑睨李玉华一眼,“约摸是不爱听曲。”
  “她老人家不是最爱热闹的,姑妈别唬我,这里头一定有事儿。”李玉华还特爱打听。
  “这是帝都城有名的天籁娘子。”
  “歌伎而已,楚叔婆不至于跟她们这样的人生气吧。”
  “天籁娘子倒没什么,帝都城还有位与天籁娘子齐名的仙乐娘子,你也知道,她们这样的人,都得有人捧,没人捧如何能有这偌大名声,捧仙乐娘子的就是楚婶子的小孙孙泉哥儿。”
  “有钱人家的爷捧个歌伎也不是什么稀奇事儿。”
  “稀奇就稀奇在泉哥儿是个多情种,非要仙乐娘子进门。”
  李玉华耸了耸肩,不说话了。
  李玉华并不看不起这些歌舞伎,实际上许多达官贵人都很追捧她们,像二皇子府请这位天籁娘子唱一曲,还要不少钱哪。就是平时在她们的楼里唱一曲,那也是无数打赏。
  不过,追捧归追捧,也有达官贵人会纳回府中为妾,这也得是不大讲究的人家,收藏她们像养一笼鸟,培一盆花,谁还真名媒正娶呢。
  能叫楚王世子妃把脸拉这么长,厌乌及屋,看来她家的事闹的不小。
  李玉华说,“这帝都都是些女舞女乐,要是有俊小哥儿的乐舞,到时我请他两班,咱们看,多热闹。”
  凤阳长公主忍俊不禁,“你还知道看俊小哥儿。”
  “我主要是为大家伙儿着想,男人看女乐女舞有趣,女人看就多是无趣的。”李玉华道,“我有三哥就够看了。”
  凤阳长公主打趣,“现在帝都谁不知道三皇子三皇子妃都是同进同出,夫妻恩爱。”
  “我们这也都是向姑妈姑丈学习。”
  二皇子府整整热闹了一整天,午宴也很丰盛可口,及至午后,三宫方起驾回宫。大家恭送三宫,蓝太后穆宣帝都让晚辈们继续玩乐才好,不必随行服侍,大家都坐到下晌,方起身告辞。
  李玉华打听出楚王世子妃家的事,特意把自家请的歌舞单子看了一回,见没有仙乐娘子在列方放下心来。
  与孙嬷嬷说及此事时,孙嬷嬷笑,“奴婢早留神这个,那些名声有碍的,凭他多大本领也不能请的。”
  “是啊。还有这座次安排上,哪两家有嫌隙,哪两家交好,哪两家不冷不热,哪两家面和心不和,都要留心。我看楚叔婆极爽快的性子,在皇祖母那里一向极有体面的,她这样的人,怎么孙辈的事闹得这样大?”
  “凭世子妃再如何本领,泉小爷年轻,一时被迷心窍,可若下重手,又担心伤了泉小爷的心。”孙嬷嬷端来温茶给李玉华,一面说道,“世子妃以往是最爱听曲子的,帝都城里但凡有唱的好的,她都喜欢请到家去请这些舞乐娘子唱上一曲。自从泉小爷的事情后,世子妃就很少再听曲子了。”
  “既是这么喜欢,就纳进府去不就得了。”
  “要真是纳进府就行,凭世子妃对泉小爷的宠爱,睁只眼闭只眼也就过去了。您如何知这位天籁娘子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