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浪迹在武侠世界的道士-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这幼童的体内无一丝魂魄,这症状便跟患了离婚症似的。李志常元神化出真阳之力,比之当初神照经真气还要高明不少,转眼间幼童脸上紫青散去,逐渐红~润,而也有了呼吸。

    旁边的奶娘和王氏的堂弟分明见得,惊呼起来。

    周宏文也顺首望去,先是疑惑,随后又是不敢置信的狂喜。

    他大悲大喜,加上近来纵~欲无度,有些登时觉得天旋地转。

    一丝暖意透过后心,让他浑身激灵,好受了不少。

    他来不及细想,看着李志常抱起幼童。道:“忘生兄,这是怎么回事?”

    李志常笑了笑,道:“孩子没事。只是之前闭了气。我也会些导引练气的法门,所以刚才给他顺了下气。周兄不必忧虑太多。”

    周宏文知晓李志常学识深厚,见闻广博,不过却不知他还练过导引之术。

    周宏文道:“幸好有忘生兄在此,不然我可不知道该是如何。”

    李志常从袖子里掏出一颗色泽纯黑的珠子,道:“周兄家中可有红线?”

    周宏文对李志常是深信不疑,也治这位忘生兄从不无的放矢,所以很快就找来一根红线。

    李志常捏着红线,很快穿透黑珠。结了一个吊坠,给幼童戴上,却没有说原因,只是道:“还请周兄给我准备一件静室,我有些乏了想歇息一下。”

    语气虽然淡淡,却又一种不容置喙的味道。

    周宏文见到李志常又冷淡下来,却习以为常,因为李志常过去都是这样的人。

    只有王氏的堂弟暗自称奇,因为他可不像周宏文那样方寸已乱,刚才幼童分明就是断了气。给李志常看了一下,居然就回过气来,华佗扁鹊都没这么神奇。

    他是个官宦人家的子弟。却不爱读书,十分崇慕道术,刚才虽然李志常没有出奇的举动,不过转瞬间让一个面色紫青,断了气的幼儿,就变得面色红~润,呼吸均匀,肯定是身怀异术的奇人。

    他觉得自己一直以来追求的仙缘,就在眼前。

    虽然风尘之中虽多异人。可是他这些年寻仙访道,也无收获。大都是些江湖骗子,白白被骗了不少钱财。

    他没有功名。在家中地位本来就不高,为此少不了被老父和妻子埋怨,认为他痴人说梦。

    不过今日李志常大有可能是那种奇人,只消学得一两手本事,回去给妻子看看,恐怕学得本事之余,还能一出过往的恶气。

    想到这里,他不禁唇角露出一抹微笑。

    等他回过神来,只见到李志常已经不在了。

    倒是周宏文将他儿子放在牙床~上,怔怔看着。

    他朝着周宏文道:“姐夫,那位李先生呢?”

    周宏文随口应道:“我已经派人在别院找出间静室,给忘生兄歇息了,对了你怎么还在这?”

    王生道:“哦,我去让堂姐过来帮忙看顾小宝。”

    周宏文摆摆手道:“算了,她娇生惯养,哪会照顾人,你去陪她聊聊天吧,我留在这里等大夫来,再给小宝宝看看脉象。”

    王生道:“这倒也是,我这就出去了。”

    周宏文点了点头。

    王生出了门却不往内院去,而是找了个仆人,问清楚李志常在哪,往李志常那里而去。

    一间静室之中,李志常元神脱壳而出,本来瘦弱的身子,更好似被抽干了血液一样,无常剑没有出鞘,依旧挂在身上。

    元神遁出,比以往的轻功或者御空飞行要快上不少。

    他经过了雷灾,元神更是阴渣尽去,十分凝练,可谓纯阳,丝毫不惧如今是光天白日,丝丝太阳真火洒下,如烟如丝,落在李志常元神之上,很快就给他炼化,不带来半分不适。

    周宏文儿子的魂魄自然不可能无缘无故的消失,李志常刚才便是觉察出了一些端倪。

    只不过人前显圣,他到不惧,可终归周宏文仍是红尘中人,他本来就是为还人情,又何必给人添麻烦。

    望气之下,一丝若有若无的黑气,从之前的屋子,直直往城内某处连接而去。

    这黑气并非实质存在,而是李志常寻到的一股残留的气息,有些神魂的力量在里面。

    城隍庙不知始于何朝何代,仿佛自古有之,乃是大夏朝各处州县都有的庙宇,香火鼎盛。

    易经有言“城复于隍,勿用师,自邑告命,贞吝”。

    城隍乃是守护一城的阴神,却不同于邪~教供奉的邪神。道教认为天地自然皆有神灵,有敕封之神,亦有天生天养的神灵。

    城隍亦在道教神系之中,乃是是剪除凶恶、保国护邦之神,并管领阴间的亡魂。

    清水县的城隍庙规模也不小,神像煌煌,高有五尺,面容不露自威,身边自有两个小神像,乃是左首文判官,右首武判官。

    到庙门之口,两边石柱上,刻着一副春联,曰:

    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横联我处无私。

    李志常元神到了城隍庙上空,见得对联,飘然落地。

    他元神随隐随显,想让人看见才能看见,当然某些东西除外。

    气息到此,便嘎然截止。李志常施施然入了城隍庙,虽然见到大殿,神像,却看不出异常。也没有见到传说中的城隍神在里面,更没有其他灵异。(未完待续)
………………………………

第六章通幽

    空旷的大殿中,一道幽然的声音响起,这声音常人听不见,准确的说乃是神念发声。;

    鬼神能听之,修行者亦能听之,佛门高僧,定力深厚者亦能听之,读书有成见性明心者亦然。

    声音幽然,落在大殿上,却突然有了实质,仿佛掷地有声。

    那人道:“上仙何事至此,有何见教于小神。”

    李志常打量四周,有些好奇道:“是本地城隍么,不知君在何处。”

    那人失笑道:“却是忘了阴阳有别,上仙我这将我坐标给你。”

    原来城隍所处亦非阳世,也非阴曹地府,而是一个隐藏在人间的一个的类似地府的幽冥之处。

    人间可谓大千世界,其中又有许多小千世界,没有完全的地火水风,亦不能有造化神功,仅仅作为一种特殊的存在。

    李志常虽然能感应这种用现代话而言,所谓亚空间的处境,但是这种地方实在如恒河沙数,不可计数,太过平常。

    如非有指引,自然也是不可能随便找到。

    一点星光从无名而来,落在李志常身前,李志常伸手触碰,感受到这种奇怪的神秘力量,同时生出一种明悟。

    元神虚化,好似一滩水银,渗透进入地底,又或者某个不知名的空间。

    但见到一座森严庙宇,跟城隍庙一般无二,只是冷幽幽的,没有阳光进来。

    这空间跟城隍庙一般大小,里面充斥者一种神秘力量,对神魂却十分亲近,李志常心下明悟,这或许便是阴司之力又或者城隍的神力。

    那庙宇中间分明便是城隍神和文判官、武判官。

    只不过面目有所不同,城隍神冷着面。有一股凛然不可侵犯的气息,性格极为分明。

    武判官是个雄壮的武士,手持青刚剑。显得凶恶,文判官却是个老秀才模样。看着李志常有点惊疑。

    那城隍神乃是前朝一个刚正的按察使,人称冷面寒铁,救命无数,百姓感念其恩德,又有当时皇帝敕封,便做了这清水县的城隍,守护一城安宁。

    这城隍神知道道家能练成元神,白日出游的。都是高人逸士,如李志常这般纯阳之力充沛的,更是上仙,因此不敢怠慢,带着两名判官下了供台,施礼道:“上仙来此,有何贵干”

    李志常向来是喏人不犯我我未必犯人,不过这城隍到底有礼,他也不拿大,还了一礼道:“城中周宏文府上。他幼子不幸被摔到地上,我施手援救,却发现他神魂不在。一路追踪而来,到了这里,不知城隍可知这是什么缘故。”

    城隍释然道:“原来上仙为此而来,不敢欺瞒上仙,你找那周家幼儿,正是我身边的宋判官。”

    只见那个老秀才模样的文判官尴尬道:“上仙莫非是周禀生的好友李先生,在下却是见过一面,居然不知先生居然是纯阳上仙,游戏风尘。”

    李志常笑道:“我也是才勘破胎中之谜。这位判官既然隶属城隍,又为何托生周家”

    李志常看来凡人朝生暮死。算有轮回,也没有前身记忆。也未必能守住三魂七魄不迷失,当个阴神,却要长久的多,可算是极好的前程。

    这相当于普通读书人虽然不能中举,却能以其他的方式去捐个监生,能够有当官的资格,只是不如科举正途,难以出阁入相。落在修行者身上,相当于断了大道之途。

    只是自来修行者,大多也不过百年身,迈不出练元神这一步,也不过比常人多活些岁月而已。

    放在之前的那些武道世界,是不能破碎虚空,终归还是尘归尘土归土。

    如这等阴司之神,能够保全自我,有生前记忆,却比再入轮回,难得解脱,要强上许多。

    那判官尴尬道:“我等阴神不比上仙逍遥自在,难逃因果,城隍大人去年便准备让我当此城判官,可是当时我虽然死了,却还有一年多的阳寿,所以城隍便将我投身周家,过完这一年阳寿,才能履职。”

    李志常奇道:“既然你阳寿未尽,又怎么会提前死了。”

    城隍心道:“这上仙怎么好似许多东西都不懂的样子。”不过他虽然是方正之神,心底无私,因为百年前一件泼天祸事发生后,现在却也知权益,不复生前那样,被称之为冷面寒铁。

    李志常一身元神,堂皇正大,虽不知练的何等神通,光这元神的威势,也不是他小小的一县城隍可以比拟。

    今时不同往日,他们这些阴神也愈发的难做。

    他回道:“阳寿虽有定数,可是天地本有变数,因此有些人活不到天命之年,又或者活过了天命之年,皆不足为奇,我等阴司职责之一,便是替天道轮回查漏补缺。”

    他又怕李志常不太清楚,便普及了一下他们这些阴神和轮回的关系。

    六道轮回乃是自宇宙开辟以来存在的,循环往复,生生不息,无形中操控宇宙万物消长。可是对永恒不灭的渴望,刻在每一个生灵的灵魂深处。

    上古强大的生灵和人类便为了脱离轮回,想出了不少手段,跳出轮回,称之为神魔和练气士。

    而一旦跳出轮回,更能看清楚天地的本质,对这操纵轮回,随意摆~弄生灵命运的手段,自然一目了然。

    这可是得了永恒不灭之道的造物主才能做到的事情。

    可如果他们这些跳出六道轮回的人,能够成功控制六道,岂不是同样也能体验到造物主的境界,这种诱~惑,根本没有什么神魔能够抵挡,为此发生了无数次大战,将天地洪荒破坏的不成样子,散成诸天万界,甚至有强大的神魔,连时光长河都给打穿了,贯穿古今,差点毁灭未来,将天地复归混沌。

    因此便有一位大神通者,以身为祭,补全轮回的漏洞,同时也掌控了六道轮回的力量,让那些胡作非为的神魔不敢如以往一般肆无忌惮。

    同时数位神魔中的最强者,也互相约定,不再如过去一样随意出手,以免天地毁灭,大家同归于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