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还看今朝-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广标,你谈谈招商引资局暨投资促进局筹建工作情况。”林春鸣顿了一顿之后,才又道:“这件事情须得要立即敲定,据我所知,涪岗、昭阳、通河、武阳都已经在筹建招商引资局了,汉都和嘉州也在筹备,我们最先提出来,但又落后了。”

    在座众人心中都是一沉。

    又落后了,这话听起来格外不是滋味,但却是现实,一个多月时间,就这么白白拖过去了。

    林春鸣一来就提出了要筹建招商引资局,而且马不停蹄的就和冯士章去向省里汇报了,省里也明确了予以了支持,但接下来这一个月却拖拖沓沓,一直没有多少进展。

    “设立机构我们已经慢了,但招商引资工作决不能落到后面,必须要走到前面!”林春鸣语气空前严厉。

    这恐怕是在座众人第一次听到林春鸣用如此语气说话,心中都是一凛,看来这件事情对林春鸣又是一个刺激,也使得众人感觉到林春鸣已经越来越不满意于现在宛州市里的这种工作节奏了。

    “宛州的招商引资工作,包括各县,做得很差,我调研这么多个县,无一例外,基本上都是停留在纸面上,而作为招商引资的主要对接单位,开发区发展严重滞后,甚至有些地方毫无动作,这和汉都、嘉州乃至涪岗、昭阳这些地方的招商引资相比,在起步上就已经落了一个台阶了。”

    林春鸣本来不太想就这个问题多说,但是落在这话题上,却又忍不住要多说几句。

    “我又说远了,还是回到正题上,招商引资局暨投资促进局的组建刻不容缓,先把班子和架构定下来,一个星期内要把办公地址选好并搬进去开展工作!”

    林春鸣意识到有些时候真的需要自己独断专行,否则一个事情就会被无限期的扯皮拖延下去。

    “我和士章、老唐以及和泰都通过气了,让正阳挂筹备小组副组长,没有别的意思,就是加快进度,正阳在汉都从事过招商引资工作,和外商打过交道,经验相对丰富一些,我们宛州的干部在这方面很欠缺。”

    “这是好事,正阳在这方面能力有目共睹。”冯士章率先支持。

    “另外就是招商引资局的班子建设问题,除了马长伟外,正阳只是临时筹建,一旦招商引资局暨投资促进局工作走上正轨,正阳就要回市委办,几项专项工作都还等着他。”林春鸣点点头,“大家可以议一议人选问题,和泰,你介绍一下近期组织部研究推荐的人选,另外考虑一下马长伟调离工商局之后,空缺的工商局副局长人选,也一并研究了。”

    叶和泰不紧不慢的点点头:“按照林书记的指示,部里边近期已经做了综合研究,招商引资局暨投资促进局班子设置,一正三副,另外内设机构为综合办公室,人事财务处,招商引资一处,招商引资二处,服务中心,政策研究室,编制28人,主要人员从市委办、市府办、市计委、市经委、市工商局、市税务局几个部门抽调。”

    “班子成员中,除马长伟在上一次书记办公会和市委常委会上已经明确,尚缺三人,如果沙正阳不计入其中,也需要补充三名班子成员,市委组织部结合市招商引资局暨投资促进局工作需要,考虑了五名候选人选,……,曲晓伟,女,35岁,中共党员,大学文化,籍贯宛州龙陵,目前任市委办公室综合一处处长,……,”

    听到叶和泰把曲晓伟列为介绍人选的第一个,冯士章忍不住皱了皱眉。

    虽然在介绍人选问题上先后并不代表什么,而应当以明确人选之后市委组织部对党组成员行文顺序为准,但是叶和泰这种介绍肯定会给大家形成先入为主的心理定势。

    冯士章倒是对曲晓伟没有太多的看法,但另外一个人选邬兆强本来就是市林业局党组成员,办公室主任,在冯士章看来,这理所应当的就应该是第一人选,或者说就应该是未来市招商引资局的党组副书记、副局长人选,但叶和泰这家伙却这么做,无疑有其特殊用意。

    似乎没有感受到来自冯士章的疑惑目光,叶和泰仍然按照着自己的节奏介绍着其他几个候选人。

    “金九东,男,43岁,中共党员,大专文化,现任市工商局法规处处长,……”

    沙正阳并没有参加这种会议的资格,起码前两项议程都没有能参加,一直到开始第三项议程时,他才获准列席,主要是要由他来具体介绍这两项工作的具体构想和推进情况。

    “各位领导,我来先介绍一下前期三线企业搬迁的工作推进情况,以及下一步我们的工作构想。”沙正阳态度平和,对这个会他准备了很久,可以说胸有成竹。

    “按照市委要求,前期我和市委办、市委政研室也对我市境内的七家三线军工企业以及两家科研院所进行了对接和情况摸底,而后在钟书记来了之后,我们也对这就家企业单位进行了一次拉网式的调研,掌握了其基本情况,……”

    “尤其是根据省委要求,优先研究和推进企业办社会这一块的工作以及企业最关心的职工楼建设规划工作,我们组成了工作领导小组,其中编办、劳动人事、教育、卫生、国土、建委的同志也做了大量工作,到目前为止我们也有了一些基本规划,……”

    “按照既定的方案,首先移交的将是七家职工医院和七所子弟校,这中间,七家医院和医务所共涉及到医护人员、工勤人员九百六十三人,子弟校及其附属幼儿园涉及到教职员工一千二百三十三人,另外列入第二批移交的职业技工学校(含实习工厂)七所,涉及到教职员工六百九十人,……”

    听见这样庞大一批人员要移交给市里边,而且都会变成要吃财政饭的事业编制人员和工勤人员,在座的众人都是一阵头皮发麻。

    宛州市财政本身就不宽裕,虽然按照中央和省里的政策规定,会有五年内的过渡期,五年过渡期内,这些人员的经费将会由省财政通过转移支付的方式交给市财政,但是五年后,这些人就得全部由宛州市财政来承担了。

    这可是接近三千人啊,每个人按照最低标准年收入三千块钱来计,每年这些人光是工资奖金都要支付一千万左右,这还没有算他们要开展工作所需要的各种工作经费。

    而且像这么多人,按照设定,起码需要重新修建四所学校,两所小学(含幼儿园),两所中学,医院的情况要好一些,本身市里边有意将三医院进行扩建升级,可以考虑将部分医护人员转入三医院,另外在建设一座医院,即宛州市第四人民医院。

    想一想这些巨大的投入,哪怕是省财政会有一些专项经费补贴支持,但对于捉襟见肘的市财政来说,都像是一根绞索,绞在宛州市的脖子上,越勒越紧,让人喘不过气来。

    “综合七厂二所的意见,以及结合我们宛州市的实际情况,我们考虑未来在丹河以西苍河以南区域选址作为七厂的生活区,而二所的工作区和生活区则考虑建在丹河以东苍河以北选址,至于七厂厂区原则上考虑建设在丹河以东和其生活区隔河相望的区域,当然也可以考虑部分生活区沿河而建,选址河岸以东,……”

    沙正阳随手将一张城区规划图摊开在悬挂在墙上,随手指着解释。

    “老钟,正阳,厂区都建在丹河以东,生活区则以丹河以西为主,我大略看了看,这岂不是意味着要在南边儿建设大桥,恐怕还不止一座大桥吧?”冯士章目光落在地图上,“丹河下游河面宽阔,而且两边河堤连带滨河公园的建设都还只是一个远景规划,这又要建桥,市财政可够呛啊。”

    大家都注意到了,规划的生活区还好一些,逼近靠在宛阳区的城区境内,而厂区基本上都放在了南郊属于龙陵区地盘上了,那一片现在基本上都属于农田和河滩地,根本就没有开发出来,如果要选址那边,就意味着基础设施的投入相当大。

    “正阳,你们这么规划,七厂的人能答应?”唐华也皱起眉头,“你这是在把七厂的人打叫花子打发啊,只要一看这图,我估摸着七厂的人就能跳起来,弄不好就得要闹到省里去。”

    唐华的这话是实话,如果按照这个意图来,除了二所外,七厂几乎全部被压在了南郊,甚至是远郊地区了。

    厂区也就罢了,生活区也被放在了苍河以南,而苍河以南现在一样是一片乱坟场和岗地,他看了看,起码距离宛阳区的城区境内在五公里左右,十里地,哪怕摊开来,这都太骇人了。


………………………………

第三卷 第九十三节 高招,绝招

    “唐书记,这也符合咱们市里未来五年的规划,或者说这也是无奈之举。”沙正阳苦笑着解释。

    “七厂二所涉及到职工加家属接近十万人,都要搬迁到市区,可宛阳区那边以老城区为主,现在北面发展速度相对快一些,南面因为苍河的阻隔,一直发展迟缓,市建委那边也一直希望能够加大力度开发建设苍河以南区域,正好可以利用这样一个机会。”

    “可七厂会同意么?”唐河也揉着脸,一样觉得是个难题,“我们都希望进一步开发苍河以南区域,但大家都看得到从市区中心到苍河以南这一片区域,最近都在三公里以外,而且你们还刻意把苍河沿线都保留了出来,明显是想利用人家七厂生活区建设来带动城区发展,七厂的人不傻,不会看不到这一点。”

    “是啊,唐书记说得对,咱们当然可以利用七厂二所的搬迁建设来拉动城市发展,但也不能做得太过了,否则闹到省里去,恐怕最终还是得我们挨骂啊。”孟子辉也难得的插了一句话。

    林春鸣、冯士章、叶和泰的目光都落在沙正阳身上,钟广标本来想要解释几句的,但最后还是张嘴,他相信沙正阳能说服他们,就像当初说服自己一样。

    “林书记,冯市长,唐书记,孟书记,叶部长,这一点其实其实我们搬迁领导小组内部也几次探讨,但是最终还是确定了这个方案,当然这还只是一个初步的构想,日后肯定还会有相当多的变动调整,但是我们大方向却是基本上就按照这个思路来确定的,这符合我们未来宛州城市化发展规划。”

    沙正阳显得很沉稳自信,“借助七厂二所搬迁来推进我们宛州城市发展,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忽视或者罔顾七厂二所的利益,二所之所以留在苍河以北,并非有什么特别对待。”

    “我们是考虑到将二所与宛州工专比邻而居,这样有利于以后我们宛州的科技研发在这一块形成集中区域,方便我们未来规划的科研试验区的建设,包括未来的七厂技校如果可以合并给宛州工专,也会在这一区域择地扩建,另外不能合并的,也一样会选址在这一区域,使得这一片区会成为今后宛州科技教育的核心区。”

    沙正阳对为什么将两个科研院所与七厂分别对待做了解释,但很显然这还不足以说服一干人。

    “正阳,这说服不了七厂的人。”冯士章摇摇头,“七厂的人不会听这个解释。”

    “冯市长,我知道用这个理由肯定不够,所以关键还是要让七厂的人认可我们的规划和构想,所以我们也必须要实打实的拿出像样的东西出来。”沙正阳点头接上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