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玫瑰和月季本身就属同科,月季牌洗衣机,更名为三洋若斯洗衣机也很容易被大家接受,对于消费者来说,洋味儿更重的若斯洗衣机似乎更像是月季洗衣机的进阶产品,甚至连商标图案都不用大变,顶多优化一下就可以了。
“正阳,你觉得怎么样?”焦虹也还是有些忐忑,这是她自作主张之举,万一沙正阳不认同,那可就尴尬了。
“非常好,我很满意!”沙正阳满脸赞同之色,“这个名字取得好,把各方面都兼顾到了,我看行,就是若斯电器了。”
“嗯,那到时候我们就和三洋协商,三洋若斯洗衣机作为企业改制后的主打产品,完全按照三洋电机那边的质量要求和管理程序来,务求在质量上不留一点儿瑕疵,要有一个全新的印象。”
焦虹见沙正阳满意,心中也放下了石头,嘴角抿笑,很是高兴。
“嗯,你就按照你的想法去做就行了,至于谈判,有一个过程,按照既定目标去干就行了。”沙正阳不愿意多干预这些具体的内容,以免引来非议。
“一些细节问题上肯定有扯皮,但是关键问题上,恐怕双方都得要有让步才行,若是一味让东方红这边退让,恐怕也不好交代。”焦虹也是有意来解释一下,“市政府这边有些问题还是想得太过于简单,或者说他们对企业未来面临的问题过于乐观,我接触过这么多职工代表,各自对自己的诉求表述不一,但归根结底还是利益,市里边总是想着甩包袱的心态,恐怕很难解决好。”
“这是难免的,也有一个认识过程,毕竟国企改制也是一道新题,谁以前也没有做过,尤其是这样的大型国企。”
沙正阳知道这些内情,只是这样拖下去又担心把三洋那边给拖得失去耐心,要知道对方的选择项可不止宛州这一家。
“你又要去南粤那边出差?”焦虹微笑着问道:“月婵明天要过来,不如一起吃顿饭,就算是替你饯行?”
“哦,月婵姐要过来督导工作?”沙正阳打趣了一句,“好啊,饯行就不必了,小聚一下,轻松一些,月婵姐也难得过来一趟,是不是还要顺带看一看东峡和北溪的自然堂项目?”
“可能是吧,月婵也没说。”焦虹犹豫了一下,又道:“可能也有东方红集团的管理层持股问题,听说县高官朱凤厚一行已经到东方红集团进行了两次调研,也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路,我估计可能和这事儿有关。”
“哦?调研了两次?”沙正阳精神一振,从上一次与曹清泰见朱凤厚和尤哲,这才多久?朱凤厚就去东方红集团调研了两次,这无疑是一个信号,“月婵姐没说其他?”
“没说,上次调研的时候我还在,朱书记主要是问、听和看,很少说什么,那位尤主任倒是很活跃。”焦虹嘴角浮起一抹调皮的笑容,“感觉那位尤主任好像对月婵很有好感诶。”
沙正阳心中涌起一阵不舒服的感觉。
他也不知道自己脸上表情有无变化,但却竭力克制着自己的情绪波动。
尤哲难道还没有结婚?或者是离了婚的?上次就听说秦皇酒业老板的儿子有意追求宁月婵,那都还可以说是想要挖人才不择手段,可这一次尤哲这个家伙又是要干啥?
沙正阳也得要承认,尤哲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干部,如果说排除自己的私心杂念在其中,宁月婵和尤哲也称得上是良配,当然宁月婵前夫高海洋现在在汉都市政府任职,这里边恐怕也有一些尴尬。
问题是这让自己内心很不爽。
沙正阳可以清晰的感觉得自己内心的不爽和嫉妒,明知道这种心态很有问题,但是这是自己能克制和排除得了的么?
焦虹悄悄的偷窥着沙正阳的表情变化,这家伙现在养气功夫日深,居然从面部表情上看不出什么了,但是那微微的失神还是暴露了一些什么。
焦虹当初最担心的就是宁月婵和沙正阳之间发生一些什么,当时沙正阳还在银台县工作任职,而且还在主舵东方红,如果和月婵有了某些特殊关系,那就真的问题大了。
不过现在沙正阳离开了银台,甚至离开了汉都,来到了千里之外的宛州,而且看现在的情势,恐怕沙正阳回汉都回银台的可能性几乎没有了,所以这层担忧也就淡了。
说句难听一点儿的话,月婵现在就是真的和正阳上了床,只要不搞出“人命案”,那谁又能知道,谁又会远天远地的来管这种闲事儿?
“尤哲还是很有眼力劲儿嘛。”沙正阳压抑住内心的酸涩滋味,言不由衷的说了一句,“不过这县里如果同意东方红的管理层持股,尤哲也不怕瓜田李下?”
“我只是说尤哲对月婵有好感,但月婵还是一如以往那样的不假辞色,我看月婵也是一个死心眼儿。”焦虹若有所指的撂了一句。
沙正阳打了个哈哈,避开了这个话题,“如果真的能让管理层持股,那么通过什么方式来,也需要研究,我估计毛哥他们都沉不住气了,有这个希望念想,那也算是能稳定下来了。”
“听说《公司法》正在审议,明年就有可能通过,届时可能在设立公司上会有一些规范性的东西出来,到时候很多东西就可以明晰化了。”
焦虹已经在很努力的学习企业管理这方面的各种法规了,但是还是觉得心里没底。
国内截至目前为止都还没有一个正式的关于公司设立的法规,想一想都觉得可笑,改革开放这么多年来了,偌大一个中国居然在这方面还沿用一些政策法规来对企业进行管理,不能不说法制化的进程有多么迟缓。
“制度性的东西缓一步,并不意味着在实践中就也要慢一拍,沿海地区其实在这方面比我们内陆走得快得多,像齐鲁和苏浙粤这些地区,人家就敢大胆闯大胆试,我们这边却总是希望有更规范的细则来指导,等到真的一切都出来了,时机也错过了。”
沙正阳摇了摇头,“算了,不说这事儿了,我估计朱凤厚肯定要向汉都市委汇报,而黄绍棠是在中央部委和南粤都呆过的干部,思维要开放得多,应该会支持这种有利于激发企业活力的改革。”
“那宛州这边呢?”焦虹顺口问了一句。
“林书记也准备要以宛州市委的名义形成一份报告,要专门向省委做一次专题汇报,就是打算让宛州在改革开放各条战线上都要当一回排头兵先行者。”沙正阳很肯定的道:“我相信,在获得省委的支持和认同之后,这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
林春鸣的确正在准备着这样一个无比重要的专题汇报。
在此之前,沙正阳给了草拟了一个大纲,林春鸣亲自执笔来进行充实和撰写,然后再由明永昌和郭向阳来进行完善,最后形成了初稿之后,沙正阳又帮忙进行了一次补充,最后再由林春鸣亲自定稿。
定稿后,林春鸣把这份汇报材料在书记碰头会上进行了意见交换,然后再根据书记碰头会上各方的一些建议和意见又进行了一次修改,最后提交到了市委常委会上进行研究通过。
可以说这是林春鸣就任宛州市委i书记以来最重要的一份施政报告,同时也是林春鸣代表本届宛州市委对未来五年全市工作的一个粗略性的规划和勾勒,极其重要。
和一般性的总结报告有些不一样的是这是一份专题报告,其覆盖内容远不像普通的总结性报告那么全面完善。
拿林春鸣的话来说,他才来宛州四个月时间,他也没那么大能耐就能拿出一个覆盖整个社会经济事业发展各领域的报告,他只能根据他这几个月所见所闻所想,对未来一段时间里提出的需要重点突破和推进的几项专项工作。
但恰恰是这种非全面性的专题汇报,更足以凸显专题汇报的重要性。
这意味着,一旦省委认可了这份专题汇报,那么宛州市委市政府就要全力以赴的按照这份报告来推进工作,一切工作都要围绕着这几项中心工作来推动。
这份报告归结为几句话,沙正阳都能背得到了,进一步加大改革放开力度,以招商引资为抓手,以汉宛高速建设为主干,抓住国企改制和三线企业搬迁两大契机,培育优佳营商环境,全力以赴推进宛州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将宛州打造成为汉东地区经济发展的桥头堡。
当然这几句话是大话,但也可见几项工作,招商引资,国企改制,三线企业搬迁,设立市区两级政务中心,推进汉宛高速建设,其中前几个是实打实的,但汉宛高速就只能说是一个美好展望了。
………………………………
第三卷 第一百三十八节 考虑周全,大功告成
省委常委会终于散了。
从会议室里出来的林春鸣终于可以舒一口气了。
还行,自我感觉发挥还行,林春鸣从会场上的感觉来看,常委们对自己提出的几点还是很感兴趣的。
马书记虽然没多问,但是省i长周远望和省委副书记韦庆良以及黄绍棠,还有常务高官吕青都提了好几个问题,尤其是针对国企改制和设立市县两级一站式政务中心的构想,问得很细。
也幸亏自己在之前做了充分准备,甚至还在沙正阳的建议下,让明永昌和沙正阳二人专门做了一次提问演习,从各个角度来质询,还真别说,这演习中的几道问题,在会上都被问到了。
倒不是说林春鸣不做演习就回答不了这些问题了,但是肯定没有经过专门的演习应答准备这样周密充分。
林春鸣希望能够以最好的状态来向常委会汇报,以最完美的表现来回答常委们的提问,所以预先准备是非常必要的。
林春鸣还没走出走廊,就听见了招呼他的声音。
“春鸣!”黄绍棠的招呼把林春鸣拉住了,“黄书记。”
“嗯,你们宛州的构想既具有前瞻性开创性,有很富有可操作性啊,非常好!”黄绍棠笑着走过来,“我都有些搞不明白了,你这才去这几个月就折腾出这么大的名堂来,这宛州以前在干什么?”
“嘿嘿,黄书记,不瞒您说,这里边固然有宛州干部的心血,也有广标和正阳他们的辛勤努力。”林春鸣很坦荡的道:“像国企改制的一些新路子和一站式政务中心都是正阳提出来的,……”
“哦?”黄绍棠知道沙正阳是林春鸣专门从开发区挖走的人,之前甚至还专门破格提拔为副处级干部,没想到沙正阳还真的一鸣惊人了,“都是他提出来的?这小伙子厉害啊!”
“是,原来在汉都经开区这边他就提起过,但是当时开发区的条件不成熟,本来是打算向您汇报一下的,结果没想到来得那么快,……”林春鸣有些不好意思。
“所以你就把它移植到你们宛州了?”黄绍棠倒没有太在意。
这只是一个创意,汉都一样马上可以跟进,而且他也相信效果肯定会比宛州更好,因为汉都这边无论是思维理念和作风观念都要比宛州强得多,执行下来效果也要强得多。
省委常委会上同意了宛州的做法,那么汉都当然不能落后。
“嗯,主要是考虑结合到宛州的招商引资以及后续的服务性工作,促进外地投资商来我们宛州投资建厂。”林春鸣叹了一口气,“到了宛州,才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