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还看今朝-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沙正阳看来,朱凤厚要想摆脱掣肘在银台做一番事业出来,那么就必须要掌握认识主动权。

    要么把齐云山挪走,让桑前卫来接任齐云山的管党副书记位置,要么就得把谭秋华调走,让尤哲或者罗冕来接替组织部长位置。

    只要这两步走走好任何一步,他就能赢得主动权,而如果两步都能走到,那就不必多说了。

    就在焦阳和卢雅找到经开区一家脱水蔬菜企业有意落户而需要寻找蔬菜生产基地这个话题时,沙正阳和桑前卫的话题显然更具私密性。

    “我建议你可以到宛州经开区去试一试。”桑前卫把身体靠在太师椅上,“我知道你在市委办林书记很看重你,但是长期在机关里呆着会限制你的思路和能力发挥,实际上你完全没有必要在市委办呆超过半年。”

    这种很有点儿复古气息的中式餐馆淘了一些古色古香的明式家具,当然更多的是仿制,在银台这个县份上就显得有点儿独特了,所以赢得了不少喜好附庸风雅的客人,沙正阳觉得自己这一拨人都算。

    “宛州经开区的情况很差,甚至比银台经开区都逊色许多,就和一年多前的银台开发区一样。”沙正阳沉吟着,“去又得重头开始,我发现好像我每次都容易被人当做消防队一样去扑火堵漏。”

    “如果你真的在领导心目中赢得了这样一个位置,那正阳你前途不可限量。”桑前卫大笑起来,“这说明你成功的赢得了领导的高度信赖,认为你可以担当任何重点和难点工作,这比金字招牌还硬!”

    “呵呵,桑县长,这个金字招牌可太累人了。”沙正阳连连摇头。

    “你年纪轻轻,不去干这些难事苦事,难道还要等我们这些老头子去干?”桑前卫嘴皮子一翻,“看看人家卢雅和焦阳,是想要这种机会还得要争取呢。”

    吃完饭已经是晚上八点过了,桑前卫和焦阳先离开了,倒是沙正阳觉得卢雅可能有什么事儿,所以留了步。

    “是不是有什么事情?”沙正阳背负着手看着卢雅,“如果觉得我这个人值得相信,不妨说出来。”

    “嗯,是有点儿事儿,私事儿,不过现在还说不上,以后再看吧。”卢雅迟疑了一下,最终还是摇摇头,没有说。

    “是你还是你家里的事儿?不是你单位上的事情吧?”沙正阳皱起眉头,觉得不应该是卢雅自己在工作上的事情,如果真的是这方面的情形,桑前卫应该知道才对,估计应该是她家里的事情。

    卢雅摇头,“算了,如果到时候真的有困难,我再来找你。”

    见卢雅不愿意多说,沙正阳也不勉强,毕竟涉及到个人家庭隐私,他也不会主动去多问什么,这是一个基本规矩。

    卢雅离开了,焦阳才从远处黑暗处走了过来。

    沙正阳点点头,“焦阳,走一走。”

    焦阳也点头和沙正阳并行。

    当初二人同时进入县里,但是现在二人已经拉开了差距,虽然焦阳从未气馁,但是他也很理性的要承认自己要想赶上沙正阳恐怕有些难度。

    不过每个人的人生境遇都不相同,未必非要和每个走在你前面的人相比才行,找准自己的定位,稳步前行,这才是最重要的。

    “卢雅可能是她老公的事情,好像要转业了,但是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单位。”焦阳主动说起。

    沙正阳立即明白了过来。

    他记得去年卢雅丈夫好像就要转业,怎么拖到了今年,不过军队干部转业本身就不确定因素很多,他们两口子都是宛州人,不过卢雅已经在这里工作,照理说她丈夫可以转业到银台,但是要到一个好单位,甚至想要一些好的位置,那就难说了。

    卢雅最早是城关镇党高官罗冕提拔起来的,但是却似乎不太受现在的县委组织部长谭秋华的待见,具体什么原因,沙正阳不清楚。

    在卢雅担任经开区副主任这一任命上,桑前卫也是和谭秋华交过锋,也幸好那时候的县高官贺仲业给予了桑前卫在经开区干部任免上很大的特权,所以谭秋华最终才同意。

    “哦,原来如此,难怪刚才卢雅不愿意说。”沙正阳点头,“她老公好像是正营职干部吧?”

    “不太清楚,听说她老公性格太直,在部队上也有些吃不开,所以才想转业吧。”焦阳摇摇头。

    “嗯,你帮我听着一下,如果有啥情况和我说一说。”沙正阳想了想才道。

    “行,她丈夫我认识,性格挺直爽的,就是说话可能太直,所以才会有些得罪人,吃了亏。”焦阳也道:“这年头喜欢说实话的人,往往都不太受欢迎。”

    “看样子你才去双林几天,就这么有感触啊。”沙正阳笑了起来,“感觉怎么样?”

    “感触很深。”焦阳若有所思的点点头,放慢脚步,保持比沙正阳肩头后半步的位置,“都说咱们银台时汉都平原的膏腴之地,但是实际上农村里的生活还是有很大差异的,双林乡的情况也一样千差万别,农村现在种啥都不挣钱,种粮食除了挣一年粮食外,甚至还要贴化肥钱,养家禽家畜吧,既劳神还费工,关键也就是一个零存整取,一样挣不到钱,遇上鸡瘟猪瘟,一下子亏得你吐血,所以村里人都不想搞种养殖业。”

    “银台条件算是不错了吧,紧靠着汉都,可以到汉都市里打工,这也算是一个增收的渠道。”沙正阳道。

    “的确如此,双林的青壮年基本上都是到汉都城里或者沿海去打工,大家都愿意到汉都找活儿干,可那么多人哪有那么多活儿给你干,所以好多人还是不得不去沿海。”焦阳颇为苦恼,“出去了打工就把老人和孩子丢在家里,女人在家里闲着没事儿就只有打牌,今年乡里就因为留在家里的妇女没事儿打牌已经出了几桩事儿了。”

    “哦?出了啥事儿?”沙正阳皱着眉头道。

    打牌这是每个地方,尤其是农村茶馆里最时兴的消遣方式。

    你要说是赌博呢,那输赢金额的确很小,有些一天就是几块钱输赢,稍微大一点儿也不过几十块钱输赢,但这对于农村家庭来说,已经算是很可观了,关键是很容易败坏社会风气,带来一些社会问题。

    “一个是打牌连输了好几场,把婆婆存的私房钱给偷出去打,婆婆一气之下喝了农药,一个是在茶馆里打牌和野男人勾搭起了,干脆就丢下孩子老人和野男人跑路了,还有一桩是打牌为了两块钱在茶馆里打起架来,动了刀,当场一死一伤。”焦阳叹息不止,“关键还是没事儿干,若是这些妇女也能找到一份工作干,那就没那么多空闲成天去打牌撩骚了。”

    “所以这就是地方党委政府发展经济和经营产业的责任了,你把产业做起来,吸引企业进来,怎么消化这些劳动力?”沙正阳也很感慨。

    哪里都一样,宛州的情况比汉都还要严峻得多,农村剩余劳动力更多,当然随着国企改制,企业职工下岗潮到来,汉都也一样难上加难。


………………………………

第三卷 第一百五十三节 强势来袭,冉冉升起

    “正阳,乡镇这一级的招商引资,你觉得有什么招数?”焦阳突然问道。

    沙正阳迟疑了一下,对于这个问题,他觉得不好回答。

    在八十年代乃至到现在,乡镇企业的发展处于野蛮生长阶段,粗放式的招商引资和经营是常态。

    但是随着下个世纪十年之后,各地在招商引资和建立工业园区和高新技术区等新兴区域的选择上都日趋谨慎,更主张要集约化经营,强调园区的产出比,不再提倡乡镇这一级的党委政府去招商引资,而更多的以县和县以上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区的名义出现。

    单位产值高、高新产业或者战略支柱产业等多半都开始像这些区域汇集,而乡镇这一级的原有企业也开始搬迁或者淘汰,要不就是依托建为新的县一级的产业园区。

    双林地处偏远,远离城区,交通也不是很方便,如果要想发展工业经济,那多半就只能是以那些被其他地区拒之门外的高污染类型企业才会选择去这些穷乡僻壤,而这恰恰成为这些原本属于生态区域的污染源。

    “焦阳,这个问题我不太好回答你。”沙正阳注意到了焦阳吃惊的表情,继续道:“我个人的观点,像双林这一类的乡镇,其实不太适合以招商引资的名义来发展工业经济,而应当注重内生,主要以适合本地资源的农产品加工,或者特色的农产品生产以及相关联的服务业。”

    “可每个乡镇都有招商引资任务指标,到年底那都是要逐一拿出来对比考核的,招商引资数量,工业总产值,税收收入,每一笔都要拿出来交账,双林不谋发展,那就只有落到最后,主要领导能有好果子吃?”

    焦阳无法理解沙正阳的观点,侧目而视。

    “焦阳,从目前的角度来说,以经济指标将会作为未来地方官员政绩考量的重要标准,所以地方官员重视招商引资以及各种产值,那都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沙正阳耐心的解释道:“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土地资源始终是有限的,如果这样不加选择或者随意的将发展经济的任务分解到乡镇上去,其效率会非常低,甚至会被很多企业变相式的获取土地为目的。”

    “可这一点毕竟不是主流,乡镇上的土地根本不值钱,价值更谈不上,拿了地修了厂房,难道老板不生产,等着土地增值?这根本不可能,像双林这样的乡镇上的土地,谁会拿着?说句不客气的话,送给别人,别人都未必会要,毕竟你拿着土地总得要投资建设吧?”焦阳连连摇头。

    这就是时代的局限性,沙正阳自然也无法说服对方,现在焦阳问的是像他们这样的边远乡镇招商引资的问题,该如何回答。

    “焦阳,我个人认为,像双林这类生态环境好,未受污染的区域,实际上是很适合发展一些现代农业的,像你刚才和卢雅谈到的脱水蔬菜所用的蔬菜基地就是一个很好的创意,另外比如像农庄式、庭院式的园林经济,我觉得亦可考虑,这种既可以不拘于形式规模,在招商引资上不会太苛求,另外掉头也容易。”

    沙正阳给出建议。

    “当然要注意在发展这类产业上要防止一拥而上,最好类型和产品都丰富一些,而且要特别重视营销,确保销售渠道的稳定顺畅,不要搞成丰收之后销售困难,造成丰收不增收,那就成了政府的罪过了。”

    “庭院式经济?”焦阳若有所思,“正阳,你还别说,咱们双林那边原来就有种植枇杷、葡萄、水蜜桃这些水果的传统,只是由于交通不便,而且水果品质退化比较严重,始终难以形成气候,但如果按照你这样说的,可以在种类上更丰富一些,选择一些具有经济实力和风险抵抗力的大户来做尝试,都是可以试一下。”

    沙正阳有印象,前世中双林的庭院经济乃至日后的农家乐也是小有名气,但是却是因为发展晚了一些,始终被周边乡镇的名气所压制,所以出于一种不愠不火的境地。

    但今世如果能够提前开始发展,如果能够把双林枇杷或者双林水蜜桃的品牌先行做起来,未尝不能让整个前世中默默无闻的乡镇逆袭一把。

    不够农家了要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