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还看今朝-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纪美芙又气又恼,这个丫头也来调戏自己,只是不知道究竟是啥消息,还不好翻脸发作走人。

    见纪美芙冷着脸不做声,安晓庵也知道不能过分,轻描淡写的道:“听说沙县长未必会在真阳呆多久了。”

    “啊?!”纪美芙大吃一惊,一股淡淡的失落萦绕在心中,“他要走,回市里?”

    “不,说不定要离开宛州,甚至离开汉川呢。”安晓庵摇摇头,“听说他可能要调到平原省那边去,也有说他可能要去嘉州。”

    “平原省?”嘉州说得过去,林书记现在已经是嘉州市委常委、副市长,并且还是嘉州直辖筹备领导小组成员,如果他要招沙正阳过去,那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只是平原省又是什么原因?

    “美芙不知道吧?他刚参加工作,就是给现在在平原省担任省政府秘书长的曹清泰当秘书啊。”安晓庵的消息显然要比纪美芙灵通得多,这个情况哪怕是真阳县内也没有太多人知晓。

    “曹清泰?”纪美芙完全不了解这些情况,虽然这几个月里她和沙正阳也有过几次见面,但是都是很粗浅的公事公办谈话,不可能涉及到这么深层次的内容,连曹清泰这个人她都完全没听说过。

    “原来的省委副书记兼汉都市委I书记曹清泰去年调到平原省当省I长去了,曹清泰调到平原省担任省政府副秘书长兼省政府办公厅主任,今年已经是省政府秘书长了。”安晓庵介绍道。

    安晓庵的这些消息也是从她的一个大学同学那里了解到的。

    她的这个大学同学在汉都市委办公厅工作,很清楚黄绍棠和曹清泰的关系,而曹清泰的来龙去脉他也一样清楚,对于沙正阳这样一个在汉都市也算是风云人物的家伙自然不陌生,稍微了解一下就能知晓曹清泰和沙正阳之间的瓜葛。

    “啊,这层关系啊。”纪美芙讶然,“那他岂不是到哪里都很吃香?”

    “哪有这么说话的?”安晓庵翻了一个白眼给纪美芙,“你说你当秘书或者干个一般的职位,恐怕没啥,像让你当书记县长这些位置,你光靠这层关系就能坐得稳?那才是笑话。你看看沙正阳来我们真阳这么一年多时间,能坐稳这个县长位置靠的是什么?没有这么多企业来落户,不把机场争取到我们真阳,不把旧营的蔬菜基地搞起来,你觉得他能在这么短时间里就能让人服气?”

    安晓庵的话让纪美芙也不得不点头承认,这年头你有关系让你干个清闲岗位没问题,但是如果要委以重任,你却是扶不上墙的烂泥,那不但你坐不稳,而且还会让推荐提拔你的领导干部丢脸甚至被问责。

    “可他这一次还是没能接任书记啊,你说他会不会很失落?”纪美芙低声道。

    “行了,他才27岁就当县长,这又马上接任书记,还要不要别人活?”安晓庵抿嘴一笑,“待会儿你看他主持会议的表情就能感觉得到了他失落不失落了,实在不放心,你还可以登门去安慰嘛。”

    被安晓庵的揶揄调侃又逗得脸发红,纪美芙狠狠的扭了一把安晓庵的腰际,疼得安晓庵龇牙咧嘴,这才忿忿的放手转身上卫生间去了。

    随着进入礼堂的人越来越多,很快按照区域划分的位置被慢慢填满,许亚军和楚天澜清点了一下人数,差不多了,二人这才到了礼堂后台休息室里,向沙正阳报告了这一情况。

    沙正阳也看了看表,差不多只有三分钟就十点整了,起身征求叶和泰和夏侯通的意见:“叶书记,夏侯书记,人到齐了,差不多可以开会了吧?”

    叶和泰也点点头:“嗯,那就走吧。”

    主席台上只有四个位置,铭牌也只有四个,叶和泰和夏侯通的铭牌摆在中间,旁边是市委组织部的铭牌,紧邻着叶和泰的则是主持人和沙正阳两块牌子放在一起。

    等到四人登台,沙正阳坐定,目光环视了一眼台下,缓缓从左至右,台下立即就安静了下来。

    叶和泰和夏侯通乃至跟随叶和泰来的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向宝成都立即有了不一样的感受。

    能够凭借一眼环视就让台下三百多人的场面立即安静下来,这说明了很多问题,也充分说明了沙正阳在这样这一年多时间不是虚度的,是拿得起的。

    “好了,现在开始开会了。”沙正阳是会议主持人,声音宏亮清朗,“今天的全县干部大会由我来主持,会议议程有三项,第一,由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向宝成同志宣布市委任命,第二,市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叶和泰同志作重要强调,第三,夏侯通同志作重要讲话,现在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几位领导的到来,……”

    宣布和叶和泰的讲话都是言简意赅,尤其是对叶和泰来说,这种场合他基本上每年都会遇上那么一两遭,可谓轻车熟路,信手拈来,连草稿都不用打,直接说。

    来之前,冯士章也专门和他交代,务必把话讲足讲透,但叶和泰觉得冯士章有些过于谨慎了,这其实也是对沙正阳的政治觉悟的一种不信任,而叶和泰相信沙正阳应该分得清轻重,也能够顾全大局。

    “……,真阳县去年在以袁成功同志为班长的县委一班人带领下,社会经济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沙正阳同志到真阳工作这一年中表现出了一个共产党员卓越的品质和优秀的能力,……,夏侯通同志担任真阳县高官是市委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做出的重大决定,……,夏侯通同志对党忠诚,工作经验丰富,我希望包括沙正阳在内的真阳县干部群众,能够在夏侯通同志的带领下,按照市委六届五次全会精神,凝聚人心,抓住机遇,……”

    “刚才向部长宣布了市委的任命,叶书记也代表市委对我们新一届真阳县委班子提出了殷切的希望,我在这里表个态,我代表我个人和县里干部坚决服从市委的决定,热烈欢迎夏侯通同志来到我们真阳担任县委I书记,我愿意尽我所能协助夏侯通同志做好当前真阳县的工作,……”

    沙正阳态度很鲜明而积极,但是叶和泰还是从话语里听出了一些不一样的韵味,他细细的品咂着。

    沙正阳在话语里流露出来的自信和坚定格外清晰,这大概就是自己感觉出来和其他类似情况时的不同吧,这个家伙总喜欢表现出一些特立独行。

    叶和泰皱起的眉头又舒展开来,不过这一切都在可接受范围之内,无外乎就是要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证明一下自我存在罢了,叶和泰觉得可以理解。

    沙正阳在表完态之后,随即征求了叶和泰和夏侯通的意见,欢送叶和泰和向宝成二人先行离开,一直送到礼堂门口叶和泰和向宝成登车,沙正阳才和夏侯通二人并肩回到礼堂里。

    “下面请县高官夏侯通同志作重要讲话,大家欢迎!”沙正阳豪放爽朗的声音在礼堂里回响,似乎是在宣示着什么。


………………………………

第五卷 第六十二节 老狐狸

    夏侯通放下电话,深吸了一口气,仰起头,把头靠在了椅背上。

    来了半个月,他感觉还行。

    沙正阳对他还是很尊重的,无论是身份角色的差异,还是自己的年龄和与夏侯子的关系,沙正阳都表现得很礼敬。

    而且这种礼敬还不是那种敬而远之的冷淡,最起码也算得上是一种正常的县长对县委I书记的态度。

    他相信自己已经通过儿子把自己的话语转达给了对方,自己今年52岁了,这个年龄在正处级职位上,已经不太可能获得多么大的空间了,所以他也真的没别的太多想法。

    来了真阳,干好工作,延续前期发展的好态势,力争两年后自己能进入人大或者政协的副厅级领导干部序列,他也就心满意足了。

    不过作为在体制内沉浮了这么多年的老人,夏侯通还是能感受到一些说不出的味道来。

    那就是整个班子缺乏一种凝聚力,袁成功的离开,似乎让真阳县委陷入了一个真空或者空白期,沙正阳似乎在有意的保持着低调和距离,夏侯通能够理解,这是在避嫌。

    夏侯通也知道,自己该迅速进入状态补位,成为整个真阳县的核心,但是他同样很清楚,这不是你想成为核心就能成为核心的,这需要从几个方面来实现。

    第一是班子建设,或者说,就是做人的思想工作,通过谈心沟通交流来求同存异,达到双方的思想一致,第二是实际工作,通过实际工作来实现自我能力的体现,实现人格魅力的展示,这样才能是最好的办法。

    还有第三,那就是找到症结点,毫无疑问就是沙正阳,一锤定音的解决问题,让整个县委县府班子能迅速凝聚起来。

    用第三种方式是最简便最有效的方式,但是夏侯通却知道,自己不能用,或者说短时间内不能用。

    通过沙正阳来解决问题,那作为县委I书记的自己,置身何地?

    一个县委I书记要通过县长来确立威信,那这个县委I书记更像是一个傀儡,把威信建立在另外一个人支持的基础之上,这个人的威信略等于无。

    只有把自己的实力和威信塑造到足够强大的地步,才能去和沙正阳谈一谈握手言和,这无关感情,而是一种领导艺术策略,夏侯通明白这一点。

    当然,这并不代表夏侯通就要去为难沙正阳,或者不支持沙正阳的工作了,相反,他会大力支持对方的工作,因为前期的发展成绩证明了沙正阳的路径是正确的,夏侯通要用自己的支持来证明自己的胸襟,展示自己的能力,这才是也给县高官应有的风范。

    同时,夏侯通也要提出自己对真阳未来发展的思路想法,这是必不可少的,也是体现一个县委I书记价值意义的关键。

    “夏侯书记,沙县长来了。”秘书小范进来轻声道。

    “哦,请他进来。”夏侯通起身,点点头。

    沙正阳踏着沉稳的步伐走了进来,“夏侯书记。”

    “正阳来了,坐,坐。”夏侯通示意小范去泡茶,看着沙正阳手中的厚厚一叠资料,忍不住笑道:“正阳啊,看样子你是不会让我清闲两天啊,这是合金会那边的资料?”

    “不,合金会的清理在有序推进,这是我县乡镇企业情况的一个汇总资料,上次我不是和您谈过了么?目前乡镇企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瓶颈期,有些人甚至直接把乡镇企业叫做二国营,现在是既养成了国企的毛病,却又没有国企的资源和底蕴,更得不到像国企那样的各种政策资源支持,所以就成了现在这幅德行,我觉得已经到了不改不行的地步了。”

    沙正阳把资料递给对方,一边很平静的介绍着。

    “唔,乡镇企业的情况不仅仅是我们真阳,其他县甚至其他市,乃至全国都是这样,不过沿海地区那边有什么动作呢?”夏侯通一边看资料,一边问道。

    沙正阳忍不住皱了皱眉,这是个不好的现象。

    如果事事都要等到沿海地区都有了动作,我们再来学习和模仿,那时间早就过去,机遇也早就错失了,而拖上两年,这些原本还有一线希望通过改制而焕发新生的企业,又还有多少家能存活下来?

    “夏侯书记,沿海地区的企业发展和我们这边还是有些区别的,像浙江事实上在八十年代末期和九十年代初期已经逐渐转向,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