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熬鹰航空业-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后杨辉又在座舱后面,机翼的前段面画上了小的机翼,不用说这组合起来就是现在国际上最热最主流的鸭式气动布局,但是仔细一想有觉得不对,杨辉这小子应该知道国内鸭式气动布局是0611在研究吧?

    基地再重复研究鸭式气动布局,这不仅严重浪费资金,更浪费人力物力,还有和0611抢活的嫌疑,现在基地和0611合作搞超七,还算和谐,杨辉不会这么不识大局吧?

    “鸭式气动布局,杨辉我们没有研究过这个,现在贸然研究这个,恐怕不太好吧?”

    于总师说的很委婉,但是一听就知道,于总师不会支持做鸭式气动布局的,当然杨辉也没有打算去研究鸭式气动布局。

    杨辉要研究的技术只是在鸭式气动上面优点可以发挥的更加好,新技术更适合用于鸭式气动布局。

    所以杨辉就淡定的回答这于总师的话:“对,于总师我并没有打算去重复研究鸭式气动布局,我要研究的技术只是和鸭式气动布局的飞机比较适配,在其它的机型上面也可以用用。”

    说完杨辉就拿起笔在示意图上面开始添最重要的东西,前面画的都只是铺垫,只是绿叶而已,现在才是重点。

    飞机机翼的会有不少的挂点,一般在最靠近机体的地方强度最大,所以这里的挂点是重栽挂点,就在这个重载挂点同一位置的机翼上表面。杨辉画上了几笔,咋一看于总师还以为是画上了一个翼刀。

    在三角翼布局上面装上翼刀这真是一个复古的想法,真不知杨辉这是怎么了,怎么逆流而行,在世界潮流都放弃了翼刀的时候,杨辉居然要反其道而行,这孩子最近怎么了?

    然而杨辉画的真的是翼刀吗?杨辉会闲的蛋疼去搞这种东西吗?显然不是这样的,杨辉有他的想法。未完待续。
………………………………

第二百零五章:主动涡流控制技术

    虽然杨辉画的这个东西看起来很像是翼刀,但是它和翼刀却有很大的不同,这个装置准确的说法叫做侧板,配合这鸭式气动布局,这种气动布局就有了一个新的名字:侧板鸭式气动。小说し

    侧板鸭式气动布局是一种真正被埋没的技术,这个技术在上辈子是2002年才研究出来对外公布,2000年的时候,这个技术就显得尴尬不已,它已经没有了用武之地,最适合使用侧板技术的鸭式气动布局飞机,在2000年全部都已经定型。

    欧洲双风,鹰狮战机,共和国的十号工程在2000年都有定型进入部队,装上这个新的东西就显得有些多余,因为这些飞机采用电传飞控和静不稳定设计,已经实现了技术上的飞跃,弥补了鸭式气动布局飞机的固有缺陷。

    解释一下电传飞控的技术优点:电传飞控可以代替飞行员精确的控制飞机,用以适应飞机的力矩非线性特性,它是是被动的来适应力矩非线性。

    电传飞控并不能解决掉这个事实存在力矩非线性特性,乃至在后世力矩非线性特性依然是世界性难题,国际航空界依然没有办法解决这个固有问题,这能靠电传飞控规避。

    形象的比喻电传飞控解决力矩非线性问题:就像是高速公路中间有棵古树,经常有高速行驶的汽车驾驶员反映不及撞上去,现在有了行车电脑代替驾驶员,在这个危险的时候控制汽车规避到一边,避过这棵树。

    同样,侧板技术也是用来拟补鸭式气动布局的固有缺陷所用的。它也是用来解决力矩非线性问题。

    但是两种方法却有着本质的区别,侧板技术不是用行车电脑代替驾驶员规避风险,而是直接巧妙的在道路施工设计的时候规避掉这棵树,把这个棵树安排到路中间的绿化带里面去。

    这样不仅没有了风险,同时还美化了道路环境。隔离了噪音,有着诸多的好处。

    两种解决力矩非线性问题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思路,他们一个是依靠电子控制技术,一种是依靠硬件上的气动设计。

    两种办法那种好不说,各自有各自的好处。但是为什么两种同样的办法最后电传飞控统治了所有飞机,而侧板技术就被淘汰了?

    原因也简单。就是因为电传飞控技术率先突破,而侧板技术是直到2000年才被发现,侧板技术是在硬件上想办法。

    它在飞机刚开始设计的时候就要考虑到,但是后世这技术出现的太晚,没能在电传飞控的大势碾压之下存活下来。

    当然电传飞控的技术优点还有很多。比如可编程性,通过不同的飞控程序可以实现一架飞机不同的用途等等,所以最后电传飞控碾死了侧板技术。

    这个主动控制机翼表面涡流,并化腐朽为神奇的侧板技术,现在就是杨辉要提前研究的东西,当然杨辉毫不怀疑电传飞控技术的优秀。

    但是在现在共和国电子技术还不算好的时候,用上这个侧板技术的东西,明显可以加快十号工程机进度。也算是另辟蹊径。

    后世的十号工程那多达十八年的研制周期,实在是太长了,导致十号工程出来的时候就已经落后于美国的f22。并且也没能赶上九十年代的三代机换代热潮,还差点被苏27挤死,这一点杨辉不能容忍。

    既然自己重生回来了,那就要想办法加快十号工程的技术,现在基地和0611合作超七,插手十号工程也不是没机会。这样就可以在96年之前搞出这款空战用的战斗机。

    靠超七和歼八在96年去争夺制空权,杨辉没有什么底气。这样的超轻型飞机,和二代机实在是没办法在96年那个地方扛大梁。轻型飞机和超轻型飞机差别还是挺大。

    这些问题使得杨辉不得不将这个侧板技术拿出来,配合着随动侧翼,杨辉有理由认为新机可以达到后世的十号工程战斗力。

    同时采用了侧板技术,加上不完全的电传飞控,成本上还可以得到进一步控制,后世十号工程的成本居高不下也是制约十号工程大规模列装的原因,后世的国内三代机换代可没有按照二代机的配置数量等量换装。

    像十号工程这样的战机控制成本也是一个必须要考虑的,一套电传飞控系统那就是上千万的价格。采用两块侧板加纵向电传飞控,十号工程的成本也可以降下来至少七八百万,狠心一点节约千万资金也是可以做到。

    当然侧板技术也是有它的问题,一方面会增加重量,不过并不算太多;它最大的问题在于侧板技术采用会照成很大的雷达反射源,这也是在后世的二十号工程上没有看到这个东西的原因,在隐身战机时代,侧板技术就更加不受待见。

    现在不同,先解决有无的问题,至于rcs值,大一点就大一点,以后等到电传技术成熟了,直接在十号工程的改型中去掉这个侧板就好。

    想到这些杨辉越发坚定要把这个侧板技术拿出来,八十年代在气动上下功夫比在电传上下功夫要容易很多。

    “看吧,总师这就是我打算研究的项目,我在研究中发现了这个好东西,它可以主动控制机翼表面的不利涡流,解决力矩非线性问题。这在我们的很多飞机上都可以用上,但是最大的用武之地还是鸭式气动布局。”

    听杨辉把这个翼刀吹的这么神,于总师更加纳闷了,这是什么东西,哪来的这么神奇,不就是一个翼刀嘛,虽然是加长了的翼刀。

    “这就是一个加长的翼刀而已,哪有你说的那么神奇,你确定要研究这个?”

    没想到自己幸幸苦苦计划了这么久的侧板技术被说成是翼刀,杨辉只能耐心解释一下,侧板和翼刀的不同。

    “总师,这个侧板和翼刀有很大的不同,我承认我最开始研究的时候,是有在翼刀上面得到了部分灵感,但是这绝对不是一个东西,我把这些理论上的推导数据写出来,你看看就知道了。”

    又要说理论上的问题,能完全从理论上证明杨辉现在提出的这个侧板技术可行,那还真有些困难,毕竟这东西是原创,国外也没有经验借鉴,但是杨辉却能从其它方面证明出一些问题,这足以证明侧板技术的作用。

    果然于总师是识货的,只看了部分就能看明白这东西的重要性,却实是有可能达到杨辉说的效果。就冲这个可能,也必须去验证一下,这东西实在太有诱惑性了,不研究一下搞清楚实在不甘心。

    “好,我能看出来这个东西的先进,这个技术我们必须要好好研究一下,太关键了,这个技术太关键了,这绝对是世界性的原创经典。”

    听到于总师说的这话,杨辉倒是不觉得夸大,这个侧板技术还真就有这么强大。2002年最开始研究这个侧板技术的是一家民营的公司,他们把这个技术推入市场在珠海航展上展出,震惊了所有人,国外的那些专家们没有一个人看出这两块板子的玄机。

    现在研究出这个东西,只要投入到十号工程使用,这就是原创。说起来靠这个技术拿下一个院士名额都不是问题,国际原创的先进技术,还解决了国内的大问题,这不给评个院士那绝对对不起这个技术。(未完待续)
………………………………

第二百零六章:老同学带来的矛盾

    “那好,现在你可以把基地的气动设计小组带去搞这个侧板技术,这个东西研究研究还是挺有必要的,也算是在一个可以小范围代替电传飞控的技术。”

    得到于总师的首肯,杨辉这才可以把这些搞气动设计的人马拉去研究其他的,好好研究一下这个东西,抓紧时间研究摸透侧板技术,现在拿出来,这技术就还有用武之地。

    将笔记本递给于总师,两人站起来往外走去,走到半路于总师突然想起了什么。

    “杨辉,你在西工大有个校友叫做杨为对吧?前几天他和的他的导师到我们基地来了。委托他们研究的电传飞控纵向三余度电传增稳系统已经做出来了,就是成本死贵,好多东西还不能国产。”

    这话说了那么多唯一被杨辉听进去的也就是那句杨为到了基地来,这真是一个好消息,必须要去见一下。

    这家伙在学校就嚷嚷着要搞电传飞控系统,没想到还真让这家会给遇到了这么好的一个机会,以后就冲他在学校里就参与到了电传飞控项目这事,杨为走到哪里都能当个挑大梁的。

    迫不及待的要去见见这个老同学:“总师,现在他们在哪里住啊?我去看看他。”

    笑着指指一旁的办公区:“看吧,二楼四号办公室就是现在安排给他们的,他们现在应该还在里面做项目,准备将系统装机,至于住当然是住招待所。”

    这真是糊涂了,连这事都要问,显而易见的问题啊。想到马上就要下班了。转身就准备离开去找杨为。

    “总师,那我就先去看看,你放心侧板技术我会马上着手安排开始研究。”

    看到杨辉跑得这么快,于总师也是一愣,这家伙也是急性子啊。这不还没下班嘛,早退这是早退。

    走到四号办公室,果然看到门牌都已经更换了:电控系统办公室。这写的挺清楚,好不容易等到下班了,杨辉才好意思敲门进去,在人群中找到杨为。看样子杨辉不来的话。这家伙恐怕还打算加班。

    和导师打声招呼就和杨辉走出来谈:“你终于来见我了?怎么英国那边好吗,听说你小子在这00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