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不管是36也好,杰拉姆也罢,他们都没有这次中航西南研制的卫星制导弹药早,所以这次也算是拨得了头筹,继脉动生产线之后,终于又有了能走到美帝前面去的机会,但若是不能解决弹药精度的问题,被美帝倒过来反杀、爆菊之类的,大都是可想而知的,所以在去年完成测试之后,杨辉也并没有大肆地宣扬这个项目的发展进度。
但不宣扬进度却并不表明这次的卫星制导滑翔炸弹项目就像之前预计中的数据那样,26米的散布精度确实不能算精确制导炸弹的范围,但杨辉知道卫星制导炸弹的潜力,未来2000年之后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它的精度完全可进入10米的范围之内,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卫星制导炸弹将是国际主流。
回应着刘副主席的好意,这就是:“之前在我们的测试中,弹药精度最多只能达到的26米,但我们分析了具体情况之后已经对症下药,全新升级之后的新一代卫星制导炸弹预计是可以达到之前所承诺的15米之内,我们给这次新改进之后的卫星制导炸弹取名为“雷石”,按照之前低阻炸弹的重量划分,我们的雷石也有三款不同级别的炸弹,可以满足不同的作战需求。”
整个卫星制导炸弹项目都是贵飞这边做的,也没有让军队投资过一分钱到里面,自然这种给炸弹取名的事情就不用军队费心思了,杨辉顺口剽窃而来的“雷石”也是非常给力的名字,听过的人都无不对此拍手称好。
军队的大老粗没有太大的创造力,但基本的审美倾向还是有的:“我看这个名字就不错,寓意着这款炸弹有风雷之力,携开山裂石之威,正好合上了这款炸弹的研发定位,以后军队采购这款炸弹也该继续叫雷石。不过,我想现在这里所有人都想要知道的不是这炸弹的名字来源,更多的应该还是想要知道这款炸弹的改进方案,这一点是没有问题的,对吧?”
手头没有相关的资料,但这并不妨碍杨辉即兴发挥,要想给众人讲解一下雷石炸弹的改进方案,其实已经是非简单了。
要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杨辉首先需要让人明白问题都出在了哪里,把锅都推给去背是一个很好的办法,而也确是这问题的元凶,要说背锅什么的当然不至于,但要说让它一力担下所有的问题,这倒是很有必要。
细细数来,其实也就只有两个大反向而已:“第一,在我们之前测试中,对炸弹精度影响最大的其实并非是炸弹本身,它更多的则是受到了我们使用的信号精度有关,我们能得到的仅仅只是的民用信号,而美国对民用信号采用降低码定位选择可用方式,以此来人为的降低了公开给民用设备使用的卫星定位精度,而这就是我们这次的炸弹在精度上不行的根本原因。”
而一说到的时候,那整个室内都是满满地羡慕之色,实在是这东西的用处太多了,特别是现在中航西南又在的基础上开发出了代表精确制导炸弹未来发展趋势的卫星制导炸弹,至少这一位面共和国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上面是更加的重视了起来,看着摆在眼前的天大好处在诱惑着军队,任谁来了也都是忍不住。
“哎!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我们要是有自己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又何至于最后搞的如此被动,可惜我们现在实在没有那么多的钱投入到这里面,目前国内能够维持到现在这么多的先进军事技术开发,都已经是走到了钢丝上面,稍有不甚就是封身碎骨,我们现在最怕的就是哪个大项目中途超支,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就只能选择放弃,所以现在更不可能投资到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这样的大项目中。”
军队说这话的意思有很多层,杨辉大致也明白是什么情况,但现在杨辉更需要的其实是好好地说道一下关于卫星的选择,只要这边能够解决了问题,那么最大的问题也就解决了?
“国内不能提供合适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但并不一定我们就要死抓住不放,就比如我们在这次的改进中选择了放弃转而使用俄罗斯的格洛纳斯卫星定位系统。这套系统相比起对我们来说,其实还要更合适一些。首先,早在苏联时期就宣布了格洛纳斯全面支持民用,不会对民用终端用户收费也不降低导航精度,这意味着使用格洛纳斯就不用担心军用和民用的性能差距,它只有一种精度。”
对于苏联时期能在这方面做出的让步,这是必须要承认的绝对高风亮节行为,比起美帝的那种对民用版要进行阉割精度是有本质的区别,虽然这也有苏联时期的由于电子设备的原因,在定位精度上要比低一些,为了抢占庞大的民用市场所做出的决定。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则是,格洛纳斯的军民两用信号在精度上肯定是要比阉割后的民用信号精度高很多,那么现在选择格洛纳斯作为雷石的弹载定位系统,这也就属于是无可厚非的事情。未完待续。
………………………………
第七百八十二章:就是要挖个坑给你们
因此,雷石选用格洛纳斯作为弹载卫星定位系统来使用,其实也就无可厚非了,既然有能够提升制导精度的方案,那为什么要弃之不用?
但凡事有好的一面的同时,自然也存在着不好的方面,虽然在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联邦宣布将继续格洛纳斯的开发工作,承诺在1993年建成整个格洛纳斯全球定位系统。
而这样的豪言壮语是注定没有意义的,在面对苍白无力的国家经济大环境萎缩的情况下肯定是不可能实现,而到1993年底的时候,尽管格洛纳斯对外宣布形成了初始作战能力,但正常运行的卫星数量仍然只有12颗,定位系统甚至不能覆盖俄罗斯全境。
格罗斯幅员辽阔,又处于高纬度地区,要完成国土全覆盖工作,至少需要在轨运行18枚卫星,而同年美国的系统也宣布具备全部的作战能力,并发射了整个系统所需的全部卫星,拥有了比格洛纳斯更好的定位精度军用,从这个时候起,格洛纳斯对就已经是全面劣势。
现在依旧是93年,杨辉到这个位面的蝴蝶翅膀虽然有些猛,但是对苏联或者说俄罗斯的航天项目带来的影响几乎是微乎其微的,因此现在的格洛纳斯依旧是只能维持在轨运行12颗卫星的水平。
不过也还好,共和国和俄罗斯都是分布在同样的经线区之内,首先保证俄罗斯本国高精度定位需要的格洛纳斯系统,还是很大范围的覆盖到了共和国区域,真正没有覆盖到的区域大多都是在太平洋和大西洋、西欧以及南半球海区,所以暂时采用格洛纳斯作为雷石的导航卫星还是很有可行性的。
当然,若格洛纳斯一直都维持在轨运行12颗卫星的半生不熟水平,那么杨辉也就不用大费周折地换掉定位系统,反正后期的民用精度也会随着不断的补网而增加卫星的整体精度,到时候就算民用版要进行阉割,但阉割后的精度也随着整体的提高而不断地增加。
但现在最大的问题在于,通晓未来的杨辉是不可能接受在共和国服役的雷石上使用,毕竟美帝在96年的时候直接关闭在台海地区的卫星信号覆盖,那一次导致共和国的电子导航设备无法工作的事情绝对不少,要是雷石还采用作为制导信号,可以想到在96年的台海地区会面临什么情况。
而这一点偏偏杨辉还不能说出来,就算说出来这种事谁又会相信?到时候把杨辉拉出去以分裂国家罪定性都是有可能的,且不说杨辉还没有到了活得不耐烦的地步,走到他现在这个位置的国有大型公司的领导人,他已经不仅仅是代表着自己一个人,每一次行动、每句话都牵扯着中航西南十多万男女老少、老婆孩子们的未来,因此必须要慎重行事,所以才找了一个还算勉强的借口来换掉的使用。
而这种借口绝对不仅仅是使用精度这一个理由就行了,必须多管齐下:“其次,就算是民用的导航终端,现在我们想要大批量进口到国内来使用也不容易,我们的雷石一开始就不仅仅是供应国内使用,优化闪电战斗机的对地精确攻击弹药选择,这也是我们研制雷石制导炸弹的动力之一,以后要外销到了国外之后,美国人一眼就能看出来我们雷石使用的是信号,而即便是民用终端,美军也是禁止我们安装到军用设备上使用,所以一旦被发现就”
提出的问题非常现实,让人一听之后就能很快明白具体是什么情况,这理由让军队更没有脾气了,虽然刚才军队权衡了民用信号的精度问题,又对比了这几年以来格洛纳斯系统王小二过年的囧境之后,觉得牺牲一些精度来保证定位可靠是可以忍受的。
但这次杨辉提到了采用制导之后,雷石这款原本是打算大量出口的低成本制导武器将面临着美国正大光明的围剿,这种事情不是有可能,是绝对会发生的必然结果,而要是雷石制导炸弹没有了国外订单的均摊研制成本,共和**队肯定也用不起啊!
终于,格洛纳斯最后还是战胜了,这也就意味着雷石卫星制导炸弹将暂时倒向格洛纳斯系统:“好吧,既然你们权衡之后认为使用格洛纳斯卫星系统更好一些,那你们就使用格洛纳斯吧,反正除了之外,我们也只有这个选项了,谁叫咱们自己又没有这东西,毕竟这年头大家都难啊!”
也许是想到了一些其它的事情,一时间小会客厅里面也充满了令人窒息的气氛,杨辉有些不爽这感觉种,他用实际行动打破这种诡异地气氛。
聚精会神,用上了全部的精气神,杨辉再一次解释着:“我们选择格洛纳斯,这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选择。首先,格洛纳斯的卫星接收终端芯片是俄罗斯自己制造,虽然性能上会落后美国一些,但对我们还不会禁售,所以是完全可以正大光明的成批采购其次,格洛纳斯的信号接口控制文件已经是全世界公开,甚至我们为了使用上的安全,还可以在实验室情况下小批量制造终端接收芯片,但是反观,至今也没有要公开这方面文件的迹象,所以从各方面来说,我们都更倾向于选择格洛纳斯。”
这一切,杨辉都是围绕着格洛纳斯的好处在讲,但它的坏处杨辉一句都没有提出来过,实在是现在说这些都是很没有必要的事情,至少杨辉清楚的记得,在苏联解体之后,91到93年确实是格洛纳斯停止发展的时代,但随着93年的顺利组网,这又严重地刺激到了俄罗斯,再加上这时候的俄罗斯也算是回味过来,知道那些北约国家不靠谱了,因此又大手笔投入到了格洛纳斯上面。
因此在93到96年期间,格洛纳斯系统又不断地发射卫星补网,在96年一月的巅峰时期甚至达到了在轨运行24颗的程度,也首次使得格洛纳斯具备了提供全球化的定位导航能力。
后来伴随着俄罗斯在96年的经济危机,国家经济再次遭到重创和大萧条,整个格洛纳斯系统因为卫星的寿命很低,只有区区3年的使用寿命,到了96年的下半年就只有了22颗在轨卫星,97年的时候更跌到了16颗的水平,后来越来越少,直到2002年的时候甚至跌破了两位数,只剩下在轨运行的8颗卫星,所以格洛纳斯在96年的上半年是属于昙花一现的最辉煌时刻,后来也就没有什么看点了。
但这昙花一现的时刻对共和国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