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代机注重瞬时机动,但并不是在空战中就不需要能量,只要能量速度降低了下来,在作战中就一定会吃大亏。因此现在的十号也就顺理成章地要以高度换取速度,从而再次获得能量优势。
下定了决心之后就是猛的推杆,机头紧随着指向地面,一个漂亮地中等角度俯冲就可以获得宝贵的速度,不过这需要用高度来换取,之前还在中空飞行的十号转眼间高度就不断往下掉。
这可就让高空中的歼82尴尬了,虽然这家伙装备的雷达具有下视能力,但雷达的下视也不是真的就没有范围,以飞机的中轴线为主,所谓雷达的下视也只是中轴线向下几十度范围之内有照射能力,一但目标的高度低到了一定的高度之后,实际上这也是能够摆脱高空中的歼82。
因此,十号从中空降到低空看似是为了以高度换取能量,实际上也是在以实际行动来摆脱高空中的歼82雷达锁定,所以也算是一举两得了。
那么随着十号的高度不断降低,眼看就要摆脱歼82雷达所能照射的范围,现在这个时候若是让十号摆脱了,那么之前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白费,唯一的办法就是紧随着一起降低高度,反正马上十号就要被最终锁定,就算自己到了中低空其实也无所谓。
心里面一旦是横了下来,那手上的动作绝对是马上就能到位,就在十号即将飞出歼82雷达下视范围的前几秒,同样改为向下小角度俯冲的歼82马上又把十号的雷达反射信号拉回了照射范围的中间。
驾驶十号的飞行员没有听到座舱中的警报声停止,心里面架不住就是一阵狂喜,尼玛!把你丫的骗下来还真是不容易,之前中高空很难拿你有办法,现在只要你给我降低到中低空,这下看你还不被我给玩死。
继续调整了心情之后,这时候就不用管歼82是不是跟下来的问题,反而是要想想下面该如何摆脱来自歼82的持续雷达照射,毕竟被持续照射的时间越长,就意味着自己被锁定的几率又会更大一些,这也是相当危险的一件事。
好在十号的作战能力足够优秀,中低空当中靠着差动鸭式布局摆脱歼82的雷达照射实在是太简单,只需要一两个高机动就够了,至于刚才在中空的那些动作之所以没有能够摆脱,盖都是因为它们仅仅只是用来做欺骗的假动作而已。
眼看着雷达上显示的目标突然来了几个大动作之后,那真的就是眼睁睁地看着目标飞走,而这时候由于歼82俯冲中的速度加成,就导致了现在速度就直接达到了11马赫的跨音速阶段,虽然也还能够做一些大的机动,但还是要受到一定的限制。
相反,十号是一早就开减速板实现减速之后,自然就能够从容地做出各种机动,因而还是比较顺利地摆脱了持续有一段时间的雷达照射,之后则是一路狂开加力燃烧室爬升到和歼82同样的中低空高度,而这时候的31发动机性能就可以发挥到极致,那几乎是在歼82反应过来并改平的同一时间,两者终于是在中低空近距离短兵相接。
能够把歼82拉到中低空近距离短兵相接,这种情况下的歼82就绝对不可能再有机会爬升到中高空去,至少它不可能傻到把大菊花留给十号的红外格斗弹。
不过中低空的作战中,歼82被调戏也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已,在几番狗斗之后,十号也就顺利地又一次将八爷枪挑马下,这意味着八爷已经是在这次的异型机对抗中华丽地跪下。
最后的第三局就没什么意思了,我们的八爷是彻底的留在中高空,当个缩头乌龟就是不下来了,没办法,这就只能靠着十号本身的低油耗一直和歼82各种陪玩,直到歼82的油箱越过警戒线之后,这时候的十号都还可以继续逗留一阵。
那么这种情况,按照规矩是看双方谁先撤出战斗,并让出战场制空权来判断谁胜谁负,因此这第三局的战斗中,还是由十号笑到最后,而这就靠的是飞机设计中的硬实力,歼82输的也是毫无反驳之理。
终于,十号这次是踩着八爷的尸体成功上位,算是真正的一鸣惊人。未完待续。
………………………………
第八百六十九章:直捣黄龙
十号的第一次异型机空战还是以十号的大胜为最终结果,以此宣告共合国的三代机时代彻底到来,而在此之前的歼八系列、歼七魔改系列都是不能够称之为完整的三代机,倒是苏27这款飞机虽然还不错,但这终究还是属于进口的飞机,共和国采购的订单也并没有太多,所以共和国要想大量换装三代机只能靠自主生产。
伴随着空中对抗的落幕,两架战斗机也是先后降落到试训基地之后,原本在空中一直持续进行数据采集和事态监控的空警100当然也要降落下来,其实这次也同样算是空警100的第一次“实战”情况下的运用。
虽然没有涉及到对作战飞机进行空战指挥,但是空警100对这次空战中的整场事态监控已经是做的非常不错,一整套预警系统也比较不错地达到了预定的设计指标,后续只要能够实现大机群的监控识别、作战指挥等,只要完成这些方面的测试之后,空警100同样也可以算完成定型。
早一步降落下来的两款战斗机飞行员则各自是不同的心情,飞十号的飞行员当然是鲜衣怒马,锦帽貂裘,下了飞机之后又是留恋地拍拍自己的搭档之后,这才转而随着前来迎接的地面裁判组离开,一路上那是各种溢美之词都不曾断绝。
那么这种感觉已经是这位中年试飞员多年都没能再有过的,这时候甚至还颇有一种之后就要随着十号一起到作战部队服役的想法,而且也只有在作战部队服役才能够长时间驾驶十号,到时候说不定自己也能够在作战部队中陪着东南沿海那边的敌对势力空军好好过上两招。
与之相对的则是飞八爷的飞行员心里面是各种憋屈,甚至在飞机降落的时候都有一些分神,要不是反应的够快,这飞机少不了就要冲出跑道。
这种情况下的飞行员就是到了瓶颈阶段,作为一位年轻的部队精英飞行员,这次受到的打击确实有点儿大,心理素质若是能够过关的话,相信是能够很快走出阴影,并且再次驾驶八爷上天。
而且这样也会在心境上能够有更大的突破,后续就算还是继续驾驶歼八,想必在面对二代机和准三代机的时候,也还是能打出相当不错的优势来,至少在整个东亚天空的中高空领域,还依旧是的八爷的绝对领域,就连本子装备的f…4e战斗机都不一定能够在空战中占到八爷的便宜。
试训基地所安排的异型机对抗可不仅仅是十号和八爷之间的战斗,作为一款标准的三代机,十号的部分指标甚至是奔着三代半去的,之前被安排同八爷这种标准的二代机进行空战,这打出来的数据虽然好看,但在军队高层一些见过世面的人看来,这种结果并不是什么值得惊讶的稀奇事。
于是乎,就在十号和八爷异型机对抗结束的第三天,紧锣密鼓地又一次展开了十号同侧板闪电之前的对抗,而且这次的地面裁判组为了给十号增加一些难度,又特意整出了“jf…17幻影2000…5”型战斗机来,倒是和后世的“59式m1a2sep”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次的裁判组倒是神通广大的搞来了海峡对面所装备的影幻2000…5战斗机性能数据,那么根据幻影2000…5的数据来人为的给jf…17的性能数据进行了一些强化就不成问题,虽然在空战中的jf…17没法反映出幻影2000的性能,但是在地面裁判组和空中的预警机合力监控之下,再加上空战中的jf…17战斗机数据能够实时反馈到裁判组。
那么裁判组自然就会人为地給脑补上各种数据,从而也就能够判定双方最后战斗的胜负,这也是杨辉按照上一位面朱日和模式搞出来的东东,虽然还没有给jf…17加上天顶星buff,但是绝对够十号喝上一壶。
其它的比如以jf…17模仿idf来同十号进行空中对抗就更不用说了,这种战斗是直接连提都没有提出来,毕竟之前装备闪电战斗的部队内部自己就这么干过,得出的结果是国内装备的侧板闪电和idf之间的战斗都是半斤八两。
所以只要这次的十号能够挑下强化之后的“jf…17幻影2000…5”型,那么对上idf肯定也是小菜一碟,现在等的就是看十号如何对抗同样中低空作战中机动性优良的闪电战斗机,也只有这样才算是同级别之间的战斗。
杨辉作为中航西南的总经理,这时候还是并不太愿意看到本公司旗下设计生产的两款主力战斗机之间同室操戈,为了避免各种尴尬局面,还是选择了避开,也就转而是离开试训基地往东北海边的某造船厂而去。
之所以离开,那是因为在杨辉看来就十号现在和闪电之间的战斗没什么意思,真正让人期待的还是要数等一段时间之后,十号可以完全在试训基地测试出最终作战能力之后,再转而同苏27之间的战斗才是最让人期待。
现在这时候的十号就算同样又一次三战三捷挑翻“jf…17幻影2000…5”,同样也会被一些不愿意承认的人说成是三代机和准三代机战斗机之间的代差,会造成这种对抗结果不具有普遍性,也就同样没有太大的参考意义。
那么杨辉也就直接转而前往共和国的东北,这显然是到了老对手中航东北的老巢,不过好在杨辉并不是去踢馆的,毕竟这次是受邀前往大涟造船厂参加共和国新一代的052b导弹驱逐舰开工仪式。
94年的十月,在东北地区其实并不能算是开工造船的好时机,这种秋冬交际的凉爽气温并能持续太久时间,一旦到了11月份的气温降下来之后,军舰的建造进度就会降下来,而后的严冬时期甚至是难以展开室外的建造工作。
不过好在这时候的052b建造已经用上了来自尼古拉耶夫造船厂的分段建造法,这在之前为巴西、泰国建造的补给舰上面已经成功实用化的技术,现在已经不存在技术上的问题,完全可以用在052b这种7000吨满载排水量的大型军舰建造中使用。
因此杨辉这次前往大涟造船厂参加船舶开工仪式,其实是在室内举行的,分段造船的各个总段都是可以在室内进行建造,而这也算是比较符合东北地区的天气情况。(未完待续。)
………………………………
第八百七十章:就这样聊聊天
造船厂明显也是在此之前为建造这次7000吨级导弹驱逐舰进行过小规模技术升级,而且看样子应该也是才腾挪出室内分段工厂没有多久的样子,这至少说明这大涟造船厂应该是一直都有订单练手。
“张司令,这次的建造是直接开建两艘,这边大涟造船厂的工业能力可还跟得上吧?倒是比较期待我们明年下半年军舰下水舾装的时候又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两条真正的大型导弹驱逐舰对我们来说才是真正具有了区域防空能力。”
眼这时候已经完成了第一块钢板的切割工作,这同样也就意味着后续的各种工作都会紧锣密鼓地展开,因而在这之后就已经算是完成了仪式性的开工建造,这时候的厂区除了工人和工程师之外,其他人都是属于多余的。
借着这时候,杨辉也正好有机会随着张司令一起到海边的船坞那边看看,当然更多的则是交流一些双方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