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熬鹰航空业-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624所说再用5年时间就能保证高空台建造成功,实际上这并不算是耗时长久,考虑到新的超大推力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研制进度,2000年左右形成工作测试能力是比较合适的。

    “效率倒是不低,若是算上之前公司研究超大流量核心机项目的时间,再考虑到之前还有很长一段时间是在等待相关设备工厂的重点项目研制,这次的项目开始时间至少要推到1990年,所以说这次的超大流量高空台项目总共将前后耗时10年之久!”

    作为世界最顶级的高空台,整个建造耗时十年之久,这甚至赶上了一款重点的航空发动机研制周期,而一款发动机的研制又要比飞机的研制提前大概五年左右,所以说航空工业真的是极为考验一个国家或者说公司的底蕴、积累,这一点可绝对不是说着玩儿的。

    相对于这次计划中未来的宽体货运飞机项目,需要在90年就开始高空台的建造,现在95年左右才能立项超大推力涡扇发动机,之后最快也要等到07、08年才有可能定型发动机,然后装上对应的双发宽体货机试飞,最终就算一切顺利也至少要到2010年左右。

    回头再看看,从1990开始准备相关的测试设备,到最后2010年才有可能推出最后的飞机定型型号,所以说航空工业真的要想大发展,没有二十年以上的积累是完全不可能,而且这还是基于中间项目千万不能出大问题,国家政策不能有反复,技术路上也走正确的道路,要不然稍不注意就是数十年时间的浪费,到头来就只能是差距越来越大。

    高空台的建造工作能够耗时十年之久,不过好在中航西南有整体的规划,这样就不会出现大的问题,而这一点也是杨辉这些年存在的意义,看着标志着世界最顶级航空制造业科研装备一点点地建造起来,中航西南成为世界最顶级航空制造业巨头的时候也是指日可待。

    “走吧,现在这工地还看不出什么东西,我们也就不打扰施工方的工作,你带我再去研究所的科研中心那边看看,现在所里应该是只有一个项目,同样这项目也是未来一段时间之内公司必须要争取到的重点,所以这次必须要慎重对待。”

    四代军用大推的相关预研/立项工作实际上并不比超大流量高空台研制进度晚,现在超大流量高空台已经加快了进度,算是步入了项目建设的快车道,那么四代军用大推的研制肯定也不能落后。

    杨辉原以为要到科研大楼那边去,却不想自己会被直接带着往旁边的sb…101高空走,一边还听人解释着:“四代大推的核心机在设计上已经解决了绝大部分的工程问题,现在核心机在高空台进行全面测试,所以我们这次可以直接到高空台那边。”(未完待续。)
………………………………

第一千章:科研中心

    高空台还是之前的那个高空台,还没有走到近处就能够听到透平类压缩机运转中所爆发出的连续性噪音,那么实话实说,sb…101高空台是共和国建造的第一种高空台,各方面总还是有一些不太成熟之处,当年为了发动机的测试所急需,高空台是只要能满足使用要求就好,至于其他的维护性、噪音水平什么的,几乎就压根都没考虑过,所以这些噪音在听到的时候简直让人崩溃。

    还好几人走的比较快,绕过了工作中的高空台,进入到一旁单独建造的一处高空台测试控制中心,那边相对而言在建造中因为使用了一些隔音降噪的措施,总体来说工作人员在里面工作还是能够接受的,至少这里面所听到的噪音还在可以控制范围之内。

    控制中心由一扇巨大的铁门把内外隔开,不过要进入里面的时候还是相对比较容易,至少624所这边有着优先供应的电力,相对于高空台的用电的鲸吞牛饮,电动机带动铁门所要用的那点电量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进入到控制中心内部的时候,杨辉这才发现内部的设备似乎又进行了一些升级,至少这边的数据处理能力是大幅度地增强了,而且在大厅里面也坐上了好几十号人,咋一看之下倒是和后世的航天控制中心有些相似之处,不同点仅仅在于这里还并不是成群的个人计算机终端,大部分其实都是一些特定的数据显示器、控制总成面板之类。

    杨辉的到来虽然引起了一小部分工作人员的惊讶,但这惊讶也仅此而已,之后的控制中心该干什么还是继续干什么,不过现场的四代大推核心机总工程师江和甫起身走了过来,他倒是没想到杨辉怎么这个时候就到了高空台控制中心。

    一边的小房间里面,江和甫作为当年从0112所调出来到624所工作的总工程师,对于这位带领着当年的011基地一路发展到现在的年轻人很看好,不过岁月催人老,当年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也转眼之间就变成了中年人。

    “杨总果然还是最先到了我们发动机测试现场,我想肯定也是对这次我们的四代大推核心机还有些不太放心,这一点我们整个设计开发团队是完全清楚的,不过现在的情况不一样了,我们的核心机研制已经再一次提速,这次我们测试的核心机已经改进了之前所暴露出的所有问题,最主要是那边新添置的第二个测试舱的投入使用,进度还能够再提高一倍。”

    航空发动机测试需要用到高空台,这个是绝对要有的,但是发动机的测试也要分不同的情况,比如这次四代大推的核心机就区区两位数的空气流量,这和整个sb…101高空台所能提供的空气流量数据来对比,那差距还有好几倍之多。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sb…101高空台所提供的空气流量可以供好几台四代大推的核心机同时进行测试工作所需,只不过因为之前sb…101的建造中限于资金的投入的不足,以及其它方面的一些影响,当时也就只建造了一个测试舱。

    实际上一整套的高空台从来都不是只配备一个发动机测试舱,正常情况下都会配备好好几个发动机舱,这样才能够充分利用起高空台所提供的性能,唯一的问题就在于这些实验舱的造价也并不低,虽然不至于要用掉整个高空台项目造价就的一半,但是四分之一的是要用掉的。

    就在杨辉有些惊讶这边624所居然神不知鬼不觉地搞出了如此大的技术性能升级时,旁边被安排来讲解的工作人员及时说清楚了这里面的原因。

    “所里不仅仅给101新增了个一实验舱,其实还有杨总现在所看到的控制中心也有升级,实际上这些都是今年上半年才完成,不过好在我们并没有花太多的资金,这次高空台性能升级主要是因为之前要给东北那边的涡轮联盟公司建造高空台,所以也顺便就把我们这边自己用的也一起升级。其中升级所需要的资金主要是来自这次我们承建东北那边的高空台所产生盈利来承担,所以就没有向公司报备。”

    边说着,杨辉发现这身边几位624所的工作人员也都是洋溢着自豪之情,其实也还难怪,能够从死对头的手里把钱抠出来,并用于自己这边试验设备的升级改造工作,确实是值得624所骄傲和自豪。

    “不错,看来你们也很有两把刷子啊,现在这所里也发展的还真是挺不错,都没有向公司申请经费,自己就不声不响地把设备升级搞定,看起来624所也并不是说的那种没有对外盈利来源,有的时候还是能够“小小地”发一笔,这个我看还不错,我代表总公司对你们这种精神表示肯定,另外”

    话只说了一半,杨辉又仔细在脑袋里面思考了一番之后,也还是觉得有这个必要:“另外就是你们之前申请的科研大楼新建工作,我想最近一段时间之内是能够批准下来的,至于科研大楼的建造标准,这个就要看你们这次四代大推项目的竞标结果,要是你们能够带回好消息,公司这边肯定也会给你们更好的消息,说不定科研大楼就变成了科研中心。”

    624所的科研大楼还是当年建所的时候修的,如今已经是二十多快接近三十年的使用年限,不仅大楼本身老旧了,里面的配套设备也有些不堪使用,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科研大楼的计算机终端之类的现代化辅助设计装备会越来越多,对应的很多设备等都需要升级。

    因此杨辉这也算是一个不小的承诺和激励,几位624所的工程师们都差一点跳起来直呼万岁了,他们知道所里计算过这次新的科研大楼造价,那绝对不是一个小数字。

    而这要是直接配置到科研中心的级别,那就更不一样了,要知道科研大楼说破天实际上也就只是一栋楼而已,但是做科研的研究所最贵的东西可不是大楼,而是楼里面的各种设备,也只有这些全套的设备一起安装到位之后的大楼才能够算是科研中心。(未完待续。)
………………………………

第一千零一章:用时间磨出好核心机

    “既然杨总到了我们控制中心,肯定最想要知道的就是关于四代大推的核心机研制情况,那我也就先介绍一下关于四代核心机这边的进度,首先我要说的一点问题是,在马上就要开始的重四发动机竞标项目中,我们确实没有办法拿出最终定型的核心机成品。”

    纵使江和甫总工程师已经不断地想办法来提高了核心机项目进度,但这进度再怎么提高也终究是不能违背客观规律,原本四代大推核心机项目确实是计划在96年完成定型,这次101高空台进行了升级改进之后确实也提高了项目测试效率,由此则能够提高核心机项目的研制进度,但是这些也都仅仅是核心机项目进度相对有所提高而已。

    好在杨辉原本也没有想过能够在这次竞标中把核心研制完成,然后还直接拉到帝都去参加项目竞标,所以也就并不存在听了这些话之后的失落,能听到核心测试进度加快,其实本就已经是相当了不起的好消息了。

    这话也把杨辉着实震惊了一把:“要把核心成品拿去参加竞标?这个你们倒是敢想啊,我这边反正是压根儿就没有想过能够把核心机赶在这次之前定型,不过现在看你们既然够提到这种说法,肯定是之前的所里内部有人提出过这个想法,进度有可能在年前搞定?”

    再想到之前说的大推核心机测试进度因为高空台的升级,后续是可以大大地提高一倍,因此要说年前把核心机定型,这边似乎也并非是在胡思乱想,现在这一切皆有可能啊。

    杨辉这边想的也挺好,倒是让江和甫心里一阵默默地苦笑,自己怎么就傻傻地说了这话,明显之前要是自己不说的话,后续核心机研制的时间进度肯定是按照早前指定的进度来。

    虽然现在看起来好像年前定型的进度是可以做到,不过设计到工程上的问题时,不到最后的定型的时候谁也不会知道下一刻会是什么样,甚至就算型号真的定型了之后,也并不一定就说是可以高枕无忧,一不小心还是有可能爆出各种毛病来,让些都是让人防不胜防。

    不过既然自己都已经把话说了出去,当然是不能再收回来,现在是硬着头皮也要答应:“我们预计新的时间进度表当中,只要这次核心机不再出大的问题,完全是可以在年前完成所有的测试工作,不过军队、国家那边的验收定型肯定要到明年开年之后才有可能展开,所以说真正定型核心机的时候至少也要到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