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熬鹰航空业-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优缺点数据,以此帮助军队选择出最适合自己的战机型号。

    而从lwf项目最后的结果来看,最后也确实是充分发挥了该研制方式的最大效果,项目成果也得到美**方最大限度的利用,可谓是高投资-高收益的典型。

    那么相对而言,原型机对比试飞虽然好处多多,但是项目所耗费的资金也绝对不少,在研制轻型战斗机这种不太复杂的战斗机时,好像还能够接受,毕竟当时正处于苏攻美守时期,美国也不敢节约这一点儿小钱。

    但是又有谁知道,在f-16之前的f-15战斗机又是如何研制的?需知当年的f15战斗机项目也是对整个美航空工业界展开了全面的方案招标,参与竞标的公司可一点也不比后来参与atf项目竞标的公司少。

    一个奇怪的问题就快来了,为什么就没有听到一款当年同f-15展开原型机对比试飞的飞机,要知道当时可没有所谓的yf-14也同样没有yf-16的编号吧?

    此时就必须要提到另外一种军用战斗机研制方法:“验证/确认“模式,所谓验证/确认模式,这就是指项目不需要制造出原型机进行对比试飞,该模式只需要竞争方案进行除了原型机试飞以外的所有测试工作。

    项目的航电设备在模拟器上面测试;气动设计的优劣通过风洞进行测试;雷达反射截面积通过规定的测试方式得到;厂家还制造全尺寸的模型进行必要的评估等等。

    整个设计模式就是通过各种办法来测试子系统的设计优劣,但不会制造原型机进行对比试飞,只有经过了验证/确认模式中获胜的厂家,最后才可以获准进入全尺寸发展阶段,从而制造出原型机进行试飞。

    f-15战斗机实际上就是采用验证/确认模式进行设计制造,事实则表明最后项目竞标的出的方案也确实性能优秀,以此也有力的表明了该模式的正确性。

    重型战斗机的整个系统极端复杂,设计起来也相当麻烦,当年的美国空军没有足够资金去装逼,当时的国会甚至还一度想要砍掉f15,然后把海军的盐水鸡又塞给空军使用,因此种种原因导致f-15项目没有采用原型机对比试飞。

    后来伴随着f-15成功之后,美**方才发现重型机也是可以这样研制,于是在atf项目的时候,实际上一开始美**方也打算让atf项目延续之前f-15模式,而最终可能就不会有yf-23这飞机。

    然而造化弄人,atf项目竞争最激烈的时候也是冷战黎明的前夜,1985年,当时的美**方是抱着宁愿多花点钱也要研制出最好的战斗机来保证隔代优势的想法,所以项目最后还是选择了lwf项目的原型机进行对比试飞模式,这样才有了yf22和yf23两款战斗机。

    再往后的jsf联合打击战斗机的时候,那就完全是因为当时的美国航空工业已经大量的兼并,留下有能力研制军用战斗机的公司也就那么三家,而三家当中的诺格公司方案还明显属于是不靠谱。

    因此最后参与竞标的就只剩下两家公司,这时候多花点钱让两家公司都试着造出原型机对比试飞,这样也能够让美国唯一剩下的几家军用战斗机公司都能掌握四代机的技术。

    美国研制五待机的时候走原型机对比试飞路线,但是共和国真的就要东施效颦?要知道四代重型战斗机的研制可真的是一点都不便宜,即便只是研制出原型机试飞,这同样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岂不知上一位面共和国的重四项目完成竞标之后,盟主为了给东北方面筹措资金完成31方案的研制,那可真的是砸锅卖铁,愣是把中航工业的所有汽车业务出售才勉强凑出资金用于原型机的研制,但最后31方案第一架原型机之后,不也还是面临着没钱用的尴尬境地吗?

    原型机对比试飞相对于验证/确认有哪些烧钱的地方?

    首先制造原型机你需要完成的飞机机体详细设计,需要对飞机的结构性能进行分析测试,设计/分析完成之后还需要各种零部件加工制造,而飞机的首次加工制造又需要在工艺上下大量的功夫和资源,并且飞机要首飞就需要有静力试验机进行静力测试,只有当这些全都完成之后,这才有可能进行对比试飞。

    而以上的各种都是极为耗费资金的,重四项目真要打算这样玩儿,杨辉保证政府那边管钱袋子的直接就要骂娘,若是强行这样干,到时候的三个项目方案可能都能拿到一些资金,但最后肯定是谁都不够用。

    与其如此,在杨辉看来还不如就直接走验证/确认模式,这样耗费的资金就相对比较少,唯一的缺点则是竞标失败方这一辈子都要无缘隐形战斗机研制了,甚至往后搞不好直接就直接被挤出军用战斗机行业。

    现在两种模式的利弊都显而易见,一个是威胁当下的重四项目研制进度,另一个则是直接威胁着整个共和国未来的军用战斗机研制能力,两种方案都是破坏力巨大。(未完待续。)
………………………………

第一千零四十二章:巨大的赌约

    既然清楚大领导玩儿重四原型机对比试飞的问题所在,杨辉就不能不把这里面的问题说出来,这即是作为中航西南总经理的责任,同样也是出于对杨辉本人对航空工业的思考。

    只不过这话肯定不能说的太直接,就连一旁政府的钱袋子都不敢在这个时候多嘴,更何况与杨辉这样的小喽啰,要是一个搞不好就是前途尽毁,所以说话的方式就很重要。

    不管怎么办,这个时候唯一的办法就只能是曲线救国:“原型机对比试飞?要知道现在可是三个设计所的设计方案pk,国家现在能给足够的资金用于三种方案的原型机制造?“

    质疑其它的方面都不行,杨辉就只能装作不知道的样子,也转而质疑国家在相关项目科研经费上的问题,要知道就算重四再怎么重要,同样也还是要有一个资金限制的,而就之前军方公布的消息来看,早期预计的研制资金中,也就只能勉强满足一个方案的原型机制造所需而已。

    所以说杨辉担心钱不够,这也还能够说的过去,至少就不会给大领导留下不太好的印象。然而啊,杨辉终究也还是太年轻了,它压根儿就不知道大领导的心有多黑,这时候更是丝毫不留情面,而对于刚才说到的资金问题,那就更是抠门的没边儿了。

    听了这些话,大领导的眼睛都快要笑眯起来了,毫不在意地挥斥方遒着:“这有何难,能够用钱解决的问题从来都不是问题,这可是你杨总经理当年亲自放出的豪言,怎么,现在就不算数了?“

    我去!真是万万没想到几年前杨辉的一句话,都现在这个时候了,还能够被大领导抓住辫子,那时候还是中航西南大规模投入航空发动机研制的时候,当时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苦于资金方面的不足,杨辉则是代表总公司表示对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的绝对支持,所以就说了这样的一句话,却没想

    没办法了,这话可不能让大领导抓住当做小辫子,要不然以后但凡是有什么耗资巨大的项目都得要分配到中航西南来了嘛,如此就算地主家再阔气,咱也经不住折腾。

    好在杨辉人还挺年轻,头脑相对算是比较灵活,开脱的借口信手捏来就是:“领导,这话可不能再拿来形容中航西南了,之前我说出这句话,是因为我知道当时需要投入的资金本来就不会太多,再加上当时中航西南的盈利除了正常的税务之外,压根儿就不需要再上交国家,所以当时我们有足够的资金用于科研工作,但是现在我们的盈利要大部分上交国家,这就……。“

    中航西南从83年开始算是,享受了十年的企业盈利不用上交国家的优惠政策时期,而那也是整个公司高速发展的黄金十年,到了92年的时候,十年之期就算是到期了,之后的中航西南虽然盈利能力井喷,但是大部分都上交了国家,真正能够留下来自己使的用资金并不多。

    现在拿这话来说事,杨辉完全是心安理得,反正自己陈述的只是一个事实而已,谁也不能反驳,没看到刚才杨辉说这话的时候,旁边政府的那位钱袋子脸色一下就好起来了吗?

    政府把中航西南的盈利大部分拿走了,不管是用作其他更需要资金支持的地方,还是说到了什么说不清楚的某某,反正每年账目在那里摆着,谁也不能抹杀中航西南的功绩。

    大领导没想到杨辉还能来这么一出,现在搞得好像是因为国家把钱拿走了才导致中航西南资金不足的,然而仔细想来,这也不是没有道理,不过大领导表示咱还有其他的说法。

    “按照这样说起来,原本我计划把重四项目的原型机制造资金调拨给你们一半,现在我突然觉得完全没有这个必要了,不如我们就打一个赌好了,要不听听看?“

    大领导来到中航西南,居然还要公然聚赌,这影响可能不太好吧

    不过,杨辉表示咱就喜欢这种刺激的活,摩拳擦掌着:“打赌?领导既然有这个兴趣,我们肯定要奉陪。“

    感兴趣的肯定是不止杨辉一个人,整个会议室的人都对这史无前例的一次对赌表示服气,大领导能够如此接地气,也还算是头一次。

    众目睽睽之下:“听你们之前不是说过有个阿联酋的订单竞标嘛,现在国家再次放开歼18的出口限制,就看你们能不能拿到这份订单。而现在我们就赌中航西南能不能拿到这次订单,只要你们保证不要国家的投资也能完成0111所和611所的两方案原型机制造,那么这次阿联酋订单所产生的盈利不管有多少,国家都不拿走任何一分钱。“

    有意思,这就很有意思了,中航西南保证完成旗下两大军用战斗机设计研究所的两型重四方案原型机设计制造,对应的是国家也不会拿走这次中航西南同阿联酋的订单盈利。

    首先来说,中航西南要自己完成0111所和611所的两方案原型机,这其实是没有太大问题的,虽然这会让整个中航西南都勒紧裤腰带过几年苦日子,但公司的能力肯定有。

    既然中航西南有能力自己做出两个方案的原型机,这就意味着公司有了赌本,然后再看这次大领导开出的赌注。

    不得不说,阿联酋订单的诱惑力太大,首先杨辉是知道现在阿联酋的订单有很大可能会成功,其次是还知道阿联酋订单的价格可以开到一个什么样的天价去,预计项目至少是可以盈利订单总额的百分之四十以上,也就是说至少能达到二十亿美元左右,甚至还能更多。

    你然后再说两款重四原型机设计制造需要多少钱,首先是对比一下当年lwf项目中两方案原型机制造所耗费的资金,当年的美国空军向通用动力和诺思罗普分别发出价值为3790万美元和3980万美元的合同,要求他们各试制两架原型机进行试飞对比,通用动力的方案编号yf…16,诺思罗普的方案编号yf…17。

    可能有的人要说七十年代初期的两款三代机原型机制造耗费的资金看起来不多,但是考虑到美元贬值、三代机与四代机之间的技术差距,实际上这数据并不具备太大的参考价值,倒是atf项目中的yf22和yf23原型机制造耗资更有参考价值。

    实际上,当年美**方在atf项目中,是分别给了洛马和波音两公司各自7亿美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