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提前出来了歼教九这款飞机,那么改为单座机就肯定是需要的,这就不只是国外销售了,同样国内肯定还还会大量采购,到时候肯定会在生产量上面再创新高。
………………………………
第一百二十章:人马到齐
越听越高兴,杨叔已经对新机开始报有很大的兴趣了。◇↓,现在光听现在杨叔的意思就不难猜出军队的喜好了,若是改回成新的战斗机,那么超级歼教七就更有前途了。
对新机抱有很大希望的人可不少,杨辉自信的说到:“是的,我们就是有这个打算,上次评审会我见到了总后的负责人,他也表示了对新机的期待,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总参方面对这新机也同样是会有很大的期待。”
杨辉之所以敢这么自信,在于这个新机的技战术要求、以及各种数据摆在那里,只要研制出来就一定是很不错的新战机,这才是杨辉如此自信的最大后盾。
说到总参,杨主任也想起什么了,笑着对杨辉说:“没错,你一说总参那边我就想起来了,总参已经在今天上午的时候来科委询问过你们的新机了,他们对新机很重视,特别还对你们的那些新技术表示除了极大的兴趣。我想以后你们基地的军代表恐怕都要增加了,这个也不知道该算不算好事。”
就这样有一搭,没一搭的三个人就在那里聊起来了工作上的事,对于来这里的初衷早就忘到一边去了,唯一在后面说到杨辉和杨月的事的时候,还都能和工作挂上了钩。
“行了,这你们工作上的问题我也都差不多了解了,我还是很看好你们两个。不过现在你们的精力都给我放到新机上面,一句话:新机一天不定型,你们就一天不能结婚。”
听了这话,杨辉是彻底的败下阵来,还有这样的父亲。同样的杨月听到这话,也是重新定义了这个父亲。他算是知道了自己当年为什么会被直接交到爷爷这里来养,明显在这个当父亲的心里,还是工作最重要。
杨主任本来想说两句,但是话都到了嘴边,还是没有说出来。这个杨月他爸的意思,也不是没有道理,现在新项目的确是没有时间,还是等他们把这个新项目做完再说,再说了好像两个小辈也是主张再等等。
既然都主张再等等,那就等等好了,以后的事慢慢来。
“那就依你们的吧,这事再缓缓。好像小月明天就要启程前往达索学习去了对吧?”
引进catia刻不容缓,按照计划,在杨辉他们把气动数据试验出来后,整个catia也要引进到位,在新机的设计中,就要用到这个来做造型,结构设计等等
于总师领着一大帮人向杨辉走过来,人数应该就是从基地赶过来的气动设计人员,果然是良莠不齐。有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也有五十多岁的‘老学者’,最主要的是一群三十岁的中年人,基地所面临的人才断层问题,在这做气动的小组中绝对是没有的。
不过几天前就听于总师介绍过这些中年人的学历:都是大学生。但是将他们的年龄和学历一对比,就知道这些人的技术怎么样的,这都是一群在特殊年代以特殊方式教育出来的大学生,所以这质量自然就是不好说了。
“来,杨辉给你介绍一下,这就是基地刚赶过来的气动组,他们和你一起,将配合着北航的教授和研究生一起,进行新机的气动试验。”
随着于总师的简单介绍,杨辉最终确定了这批人的身份。但是杨辉对这些人是不太看好的,这些人在基地也是有七八年的经验了,到现在都还没有可堪大用的人,那就说明这些人就真的不仅仅是知识、技术上面的问题了。
这么多年下来,就是只要有那么一点点基础物理知识的,在设计所的环境下,愿意自学的人也都是能勉强入门了,但是到现在还让杨辉来带着这帮人去做试验,这就是于总师明显对这帮人不看好。
“你们好,我叫杨辉,也是学气动的现在分到一个组和大家一起做这个气动项目,希望大家一起将这个气动试验赶快做出来。”
杨辉的自我介绍明显是不受到这些人的看好,这一个才从大学出来的小毛孩子,仔细算下来,恐怕还得叫自己一声师兄,论资排辈,怎么能当上气动组的带头人。
于是回应杨辉的自然也就是一些:“恩,”“好”“可以”
这明显的敷衍意味,是人都看得出来。于总师现在是对这个情况很是明白,看来这些当年靠各种战斗、歌颂四大天王起来的‘大学生’到现在还是没有改掉他们的脾气啊。
于总师只能以一个旁人的角度来介绍一下杨辉的成绩,希望能用实打实的成绩来将这些‘小将’们压住。
“你们别一副天下第一的样子,杨辉是现在新机的气动方案的提出者,包括我都服他提出的这个气动布局,你们跟着好好的把这个气动给我完善好了。不懂的你们就好好问问别人,这次会有北航的教授和研究生一起做新机的气动试验,这是你们的机会,要是这次回来你们的技术还得不到提高,那你们就等着滚蛋。”
没有其他人在场,于总师也是不用顾虑了,想到了就说,对于这些红小将出生的大学生,于总师早就对他们的技术不满意了,很早就打算把他们咔掉了,但是由于各方面原因没有最后办到,只能是默认他们们说的理由:技术不行是时代造就的,若是有机会好好学习,他们技术一定是另外的高度。
果然听了于总师的介绍这群人中一部分人开始重视杨辉了,虽然他们以前是做小将的,但是在研究所那么久,自然知道技术才是王道。加上于总师对他们说的一番话,那就不得不慎重对待这事了。
虽然只有一部分人,但是够了。
“你好,我是基地搞气动的研究员崔阿,以后还望你在技术上能多关照一下,毕竟我们那个年代出来的大学生,在知识是比不上你们现在这些正方式教育出的大学生,你当组长我崔阿是绝对服气的,有什么事就吩咐好了。”
看到这么快就有人屈服了,这就跪添了,当年的小将战斗力在哪里去了?呜呼,小将之威不存啊。
对于崔阿的表现有人心里很是恶心,但是表面上却是一副说的好的表情,还忙着对崔阿的行为表示非常赞同。
“对对,以后还要杨小哥多多关照啊,我们这些泥腿子技术不行啊。”
“杨小哥,以后若是有问题问你,你可不要嫌我啰嗦啊。”
仅凭一两句话就能看出这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这种本领杨辉还没学到。更何况这说话的还是久经考验的小将们,杨辉没有正面和这些小将们遇到过,自然是不知道小将们的战斗力有多猛。
但是多年的处事经验自然让杨辉知道了这个时候该怎么办,要想让敌人浮出来,就要是示敌以弱。
“一定,一定,我也还是二所借调过来的,还是要靠各位多关照。”
杨辉知道自己现在说是二所借调过来,那些家伙肯定会认为自己不是专业人员,刺头们会更加轻视自己,就会更早的浮出来做对,只要这些人一跳出来,杨辉就能马上把人踢出去。
………………………………
第一百二十一章:满足要求才是最好
于总师把这帮人叫来,自然是对这帮人的大概情况是明白的。,于总师早就想理一理这些人了,这次就是一个绝佳的机会,让杨辉当这个带队人,不仅仅是扶持杨辉,更重要的是让那些刺头冒出来。
要开始大项目,先整顿一番科研队伍,所里这十多个搞气动的人员,还是有一些愿意做事的,鉴别出真正的刺头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不能让这些个别的家伙在项目关键时刻坏了事。
为了能让这些刺头冒出来,于总师现在需要给他们一个信号。
“大家跟我来吧,先带大家去见一下北航那边的教授和他的学生。然后你们就要好好的做试验了,我还有其他的要做,后面就不能和你们一起了。”
前面说的都不是重点,后面的于总师要离开才是重点。也这有这样,这些没有老虎镇压的坏猴子才会冒出来。至于说于总师有没有离开这就是明显的事了,新机唯一需要对外合作的项目就是航电、雷达,这些项目的谈判是需要在帝都进行的。这个年代涉外谈判,那是必须要在天子脚下进行的,不然谁知道你是干什么的。
所以说于总师这个‘离开’就是在麻痹这些小将们,到时候于总师是绝对不会吝啬手中的几个辞退名额的。事业单位都是铁饭碗,一般进了就不用担心被辞退,但是每年还是会有那么几个辞退名额,为的就是这个时候用。
这个时候也终于来到了北航,一早就协调好的北航空气动力学教授来迎接了于总师。这可是得接待好了,现在就正愁着没有资金做项目,这就来了,不仅送来项目还给了资金,这必须要接待好。
老教授嘛,就是老学究一类的,戴着厚厚的眼镜是几乎是必不可少的,头发有些发白,一身衣服看起来不是什么多新的,但是很干净很整洁,这的确是老学究该有地样子。
“你好,于总师,我是朱江城,这次将和贵方人员一起完成这个新的气动试验。当然这还有我的一批学生将和我一起来做这个,大概学生有十来个吧,这些都是研究生了,技术上还是可以打打下手的。”
让研究生打下手,这也只有在研究生导师这里能看到,其他的地方有研究生还不赶快委以重任,那还有这种打下手的情况。杨辉已经可以想像到,这位朱教授看到基地带来的这一批技术人员的技术能力时的样子了。
听到这些话,于总师早就要抓狂了。研究生啊,这可是难得的研究生啊,整个共和国空气动力学一年毕业的大概也就那么点人吧,这都是
不能多想了,于总师开始问起正事来,做风洞试验肯定是不能少了风洞,这是必须的。
“那个朱教授,这个风洞方面怎么安排的,低速风洞这个都是您一句话的事啊。”
于总师这话说的不假,航空航天院校怎么会没有风洞。不过要用风洞不是熟人那还真的是麻烦,就算你有上面打招呼,一样没有关系用起来还是费力。风洞这个东西一般都是学校派专门的人员管理,经常和风洞打交道的空气动力学专业自然就是关系好了,朱教授就是这样的,都是教授级别了,这风洞是可以更优先进行的安排。
朱教授走到办工桌旁,拿出一些资料,看起来是试验安排之类的东西。
“我们学校这里有低速风动,可以完成低速试验,而高速风洞到时候我去协调一下,帝都这边也有,唯一的跨音速风动这个还不好找,只有到时候去西南那边的大风洞群试验,那边新落成了一座跨音速风洞,听说性能很不错,借这个机会我也要去看看这个新家伙。”
说到这里,朱教授一脸兴奋,这个都能理解,搞空气动力学的,对于风洞是有着特殊的情节。风洞不同于一般的试验设备,这东西太复杂,太昂贵了,一般国家承受不起,只有大国才有资格建造并使用它。
那么有了新的风洞落成那么肯定就是全行业的幸事,有机会一定是要去朝拜一下,这个是必须的。
说了这些,于总师才将杨辉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