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以。至少没有干出将炮弹打到自己人头上的笑话。
只是马其昌也只敢让这些人对已经划定好的射界,等于是半固定的目标进行覆盖式射击。至于什么超越射击、拦阻射击、追击射击等等是断断不敢的,更不敢来一个自由射击。那样弄,非将炮弹砸到自己人头上不可。这帮人,连火炮操作都不熟悉,要是真将这帮家伙当成手用,那倒霉的人可就是自己的部队了。
好在到现在看,这些新兵蛋子发挥还算正常。虽说自己累了一些,但终归还是没有让司令员、参谋长失望。虽说暂时还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但马其昌相信只要给上一段时日,等这些人最终成熟起来后,会发挥的越来越出色的。
既然马其昌手下的炮兵发挥还算正常,那么终归还是有人会倒霉的。面对着整整一个大队被炸成残废之后,三十七联队实际上已经被打成了残废,剩余的部队再也打不起精神来的局面。
看着哪怕是一个小队规模的进攻,也要联队长带着旅团作战参谋一个个的去将那些趴在地上死活不起来的士兵生拉硬拽,才能勉强站起来的三十七联队的官兵的小林浅三郎实在是忍无可忍。向师团长泽田茂中将提出抽调即将抵达的第四十四联队部分兵力接替三十七联队担任侧翼进攻。而将第三十七联队剩余的兵力加强到正面,配合第六十一联队担任正面攻击。
作为第四师团长,已经上任大半年的泽田茂对自己的部队什么德行,尤其是第八联队与第三十七联队,两个原装大阪联队的德行,还是一清二楚的。这两个联队,若是被包围了,出于对生命的热爱,为了求生或许会拼死一战。否则但凡有一丝生路,让他们去拼命那绝对是痴心妄想。
上任之初,也曾经下死力气想把这两个联队整顿过来。但大半年的时间过去了,非但未能见效,反倒是自己差点没有累了一个半死。对于这两个号称败不怕的联队,对于那些滚刀肉一样的大阪兵,泽田茂几乎用尽了办法,也未能取得一丝的成效。
对于这两个联队的日军官兵来说,其他日军部队的下克上简直都是弱毙了。别的部队,都是那些胆大妄为的基层军官,在作战之中不服从上级指挥,擅自下达作战决心。而在第四师团,这种例子是坚决不会有的。倒是经常有少佐伺候一个少尉。尉级军官伺候列兵的事情发生。
泽田茂曾亲眼看到过一个大尉军官给一个列兵端洗脚水,不过稍微慢了一些,便是一顿劈头盖脸的训斥。后来泽田茂仔细打听才知道,这种状况的发生是与大阪自古以来便高度发达商业环境有关。
第四师团很多军官的家人很可能在下属甚至士兵家族的企业之中工作。就算不为了自己,为了家人,这些高高在上的军官也只能对自己属下恭恭敬敬。没有办法,按照日军传统的地域征集制,这种情况就不可能避免。
那个列兵虽然只是一个大头兵,但人家家族可是有的是钱。那个大尉家人中有好几个在那个列兵的家族企业之中工作。为了家人的工作,只能忍受那个列兵的侮辱。这种例子在日军常备师团之中虽说罕见。但是在那种由与预备役官兵组成的特设师团之中却是普遍存在的。
让这种部队上前线去与对手拼命,这可能吗?刨除其他的因素不说,单单很多基层军官都怕一不小心将自己家的少爷的命给玩掉了这一条,哪还敢全力作战。
无奈之下,泽田茂只能祈求大本营那些人别昏了头的将第四师团,尤其是这两个联队抽调上战场。否则,大日本皇军的一世英名,估计就会断送在这两个联队手中。所以对于小林浅三郎少将虽然委婉,但坚决的要求用十一师团四十四联队替换掉这个三十七联队的建议,泽田茂倒是可以理解。
不过理解归理解,但对于泽田茂来说,一下子将三十七联队全部替换下来,毕竟有损自己的颜面。但若是让第三十七联队继续进攻下去,恐怕植田谦吉大将的愿望,只能落空了。
犹豫了良久,泽田茂最终取了一个折中的办法。除了催促已经带队抵达佳木斯的第十一师团二十二旅团长黑岩义胜少将加快行军速度,务必要在第二天天亮之前赶至制定参战地域之外,他将第十一师团增援过来的部队平均分成了两块。
以第四十四联队一个大队加上四十三联队两个步兵中队增援小林少将。其余部队由自己亲自指挥,作为正面攻击的预备队。必要的时候接替第六十一联队的正面进攻。至于原本按照计划留在佳木斯接替第四师团担任守备的一个大队,也被他调了出来。加强对北线的保护以及封锁。至于原来担任这一任务的第八联队,已经被他调至中线,作为总与预备队。
泽田茂此举原本是担心去年徐州会战之时第八联队眼睁睁的看着支那军突围部队从自己眼皮子底下溜走,而不闻不问的那一幕再次上演。避免这些反满武装,在形势不利的情况之形势下,向北突围。而特地用第四十四联队的部队将其替换下来。
却没有想到这样一来,北线的封锁是加强了。以第十一师团的战斗力,的确可以切断杨震所部向北突围的路线。但他的大后方的佳木斯便空虚了。而更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在自己大兵压境的情况之下,这支武装居然还敢分兵偷袭佳木斯。
第154章 鏖战汤原(四)
群策山一线打的是热闹滚滚。泽田茂为了突破对方的阻击,尽快的完成合围。动用了上至飞机、毒气,下至各种口径的山野炮不惜炮弹的全力掩护,几乎用尽了浑身解数,经过两天的苦战才终于抵达了群策山秘密仓库核心工事守备区的当天夜里,杨震指挥的二团以及三团一部,已经秘密迂回至他的大本营,佳木斯的外围。
为了保证突袭佳木斯的突然性,隐蔽自己的战术意图,避开日军几乎无处不在的特务,杨震行动极为谨慎。他的迂回路线并未选择南线,而是选择了先从群策山向西进入小兴安岭腹地之后,突然在那打河以北转向东,在将军石山一线越过鹤佳铁路之后,才转向东南。
越过佳木斯与汤原北部的无人的沼泽与荒原地带后,加快行军速度,以急行军的速度,直扑佳木斯。在从群策山出发的第二天午夜,杨震所部抵达了佳木斯的北部门户,莲江口一线。
为了保密,不仅所有行军都是在夜间进行,而且还尽量避开了所有有人居住的地方。实在避不开的,也在夜间绕过去。这个时候,佳木斯北部广大地区,也就是后世大家所熟悉的北大荒还没有开发。大部分都是无人的沼泽和荒原。人烟远远无法与后世相比。除了少数村屯之外,大部分还都是一片荒芜。杨震主要选择这些地方行军,一路之上倒也算是避开了日军无所不在的眼线。
只是这一路上,让他没有想到的是给他带来最多麻烦的不是人,而是东北民间普遍养的狗。在山区行军倒还好说,山区的百姓早就因为鬼子的归屯并户,被迁移了出来。但到了平原地区,就算杨震再加小心,也不可能完全避免经过村庄。
就算是夜间行军,但数千人的大部队,加上大批驮载辎重与重武器的马匹,一点动静也没有,那也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就算有一定的距离,但人虽不见得听得到,但狗这家伙却是耳聪目明。一有动静,便尽忠职守的一顿狂叫。
尽管杨震在后世的时候很喜欢狗,即便是在群策山还收留了那里日军守备部队的一条军犬。但眼下这个时候,杨震却是出奇的讨厌这些家伙。听着远处村庄不时传来的一声声狗叫声,杨震也只能苦笑。怪不得自己在后世听一些老八路说过,打游击夜间行军的时候就怕遇到有那个村庄养狗。
好在作为原来抗联三路军的主要根据地之一的汤原,是小鬼子归屯并户的重点地区。往日三江平原上的散落的本来就不算多村镇,早已经被小鬼归集到了几个大的集团部落中去了。
尤其是接近浅山区的平原地带,村屯的数量极少。原来大量已经开垦好的耕地,很多都已经荒芜。这一路上更多的需要避开的是所谓的开拓团驻地以及遍布鹤立地区大大小小的煤窑而已。
这些天庙岭子山、法司河一线几次作战下来,汤原北部地区的伪满军警几乎被抽调一空,并且大部分都是有去无回。在还未来得及补充的情况之下,少量留守集团部落的伪满军警,即便发现什么异常也不敢出来检查。
对于这些伪满军警来说,日本人找后账,那是以后的事情。现在出去,万一真的碰到那些所谓的红胡子,那倒霉的就是自己了。不仅伪满军警不敢出来,就连那些伪满军警中的日本人,也不敢出来。
作为预备役人员出身的他们,与那些狂热的青年士兵不同,都是拖家带口了。早已经没有了那个狂热性。他们也不傻不是吗?所以尽管村庄中的狗给杨震行军带来了一定的麻烦,但总归来说,还是不大的。
一路行军,杨震并没有骑董平送给自己的那匹洋马上,那匹洋马身上正驮着一挺九二式重机枪。为了保证此次突袭佳木斯行动,杨震几乎将群策山的驮马全部带了出来。
也就是说如果五天之后,战局没有变化,他没有能拿下佳木斯。郭炳勋在撤退的时候,只能将剩余的物资全部炸掉,毕竟卡车是没有办法走山路的。
实际上杨震给郭炳勋下达的命令也是若是五天之内战局未发生变化,需要撤退的时候,将所有无法携带的物资全部炸掉。反正大部分的弹药、物资已经运走。真正留下的数量并不多。大部分是为了作战而留下的弹药。杨震的意思很明确,绝对不能让物资拖累了部队的机动。
相对于物资最终能不能保留住,群策山那边能不能按照自己的要求坚守五天,杨震更担心的是佳木斯的敌情。抵达莲江口一线后,杨震并未急于发起攻击。此时正值松花江春汛期间,江水水量极大。在短时间无法解决渡船的情况之下,要想过江,只能先拿下莲江口铁路桥。
而莲江口敌军情况自己却还是两眼一抹黑。作为佳木斯的北大门,鹤佳铁路上的咽喉之地,小鬼子想来不会不在这里设置守备队。虽然不会太多,但总归还是一定的麻烦。自己若是强行发起攻击,依靠火力、兵力的优势虽说也能拿下莲江口,但自己之前不惜绕远路,大迂回的苦心就全部暴露了。
看着夜幕下漆黑一片,实际上什么都看不到的莲江口,杨震放下手中的望远镜,转过身来对着身边的刘长顺与董平道:“莲江口是佳木斯北面的门户,其铁路桥是我们渡过松花江必经之地。除非我们现在能在不惊动日伪军的情况之下,弄到大批的渡船。”
杨震抬起头看看董平道:“你带队亲自去摸一摸这里日伪军的情况。不行就抓一个舌头来。尽量不要开枪,这里与佳木斯可谓隔江相望,距离佳木斯不过三十余公里。枪一响,我们就是去了战术的突然性。”
犹豫了一下,杨震还是对董平道:“你带队下去之后,将莲江口日伪军部署的情况摸清楚。若是人数不多,就直接解决了。不过,你要记住动作要快,兵贵神速。还有别都做了,留下两个活口。”
听罢杨震的命令,董平看了一眼天色,不敢有丝毫的耽搁,转身带着他的侦察一连在夜色的掩护之下,直奔沉睡之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