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855美国大亨-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归根到底,一个朝代,或者一个政权能够屹立的一个基本点就在于它是这片土地上最强大的暴力组织。一个国家政权,如果他的暴力力量要被怀疑了,那他的统治就不可能稳定。哪怕他再“厚德深仁”。
    当然,被几个人就拿下一座城的事情,在我大清也不是没有过,许多年前,小刀会的刘丽川带着七个人就拿下了上海县城,但是那个时候的上海还是个很小的小城,完全没法和现在广州这样的省城相比。再加上那事情正发生在太平天国如日中天的时代,所以引起的关注,造成的影响也远远不能和这次的事情相比。
    第二点就是,这些乱党,居然在外国人的报纸上,用外国话发表了檄文。这固然给了清政府攻击他们里通外国的理由,但是清政府也真的非常害怕他们真的会得到外国的支持。况且这些乱党的宣传相对于当年的长毛来说,还是要高明不少的。当年长毛搞什么拜上帝教,把孔孟什么的都打成了邪魔,这使得他们和地方士绅对立了起来,后来满清能成功镇压太平天国,地方士绅们组织的团练起到了最为主要的作用。如果地方士绅没有积极的加入到满清这边来,满清实际上是无力镇压太平天国的。
    而在现在的这些乱党的文告中,不但从民族主义的角度,指责满清是外来的蛮夷,更是公然提出,革命后要废除八旗的各种特权,要给地方更大的权力,要实行“民主”什么的。显然,地方士绅们很容易就会将它们理解为增加他们的权利,并且把原本要划给八旗的好处划给他们来分享。如果地方士绅们真的受到了他们的蛊惑,那满清的前途就真的很暗淡了。因为现在一个很简单的事实就是,满清已经没有足以让天下臣服的武力了。现在他的统治很大程度上就是要依靠地方士绅。如今乱党们的行动也使得他们的虚弱更多的暴露在那些地方士绅们面前,即使那些家伙不倒向乱党,他们也绝对会要求对权力和利益进行重新的分配。因为利益分配的原则虽然有很多条,但是最基本的一条确是暴力。
    除了这些政治上的震动之外,另外的一些东西也让满清统治者很是吸了一口凉气。那就是从战死的起义者那里拿到的武器:手雷和麦克唐纳1890冲锋枪。
    满清的大臣们在他们的奏折里是这样提到这两种武器的:“乱党之人,皆用花旗连珠枪,此物短小,叠之则长不盈尺,然射弹极快,有如暴风骤雨,寻常枪械,十不及一。又有手雷者,内有炸药,外包钢珠。重不过半斤,强壮者可投出百步。落地则炸,一雷落下,数十步内,皆尽糜烂,其威不亚于大炮,唯不能及远而……乱党之人,以此利器,猝然发难,则护卫虽多,亦难万全……臣以为,当晓谕夷人,不得将此等利器售于乱党,并多购置此物,以为护卫之用……”
    “晓谕夷人”之类的鬼话,当然只是自己给自己脸上抹粉而已。洋人可不会把这个满清的“晓谕”放在眼里,完全只是当他放屁而已。不过麦克唐纳步兵武器公司最后还是看在我大清为皇家卫队订购了一批冲锋枪的好处上,同意不向任何非满清政府的代表的中国人出售武器。当然,这种保证其实是毫无意义的,因为叛党头子孙文先生是拥有美国国籍的美国人。
    
    第四百四十章 本位之争
    
    1896年1月,孙文先生离开日本,和一些反清志士乘船前往美国。依据他事先和陈光的约定,在那里那些志士将接受美国黑水保安公司的为期半年的培训,此后将依据情况再决定是否继续“深造”。而孙先生本人,则经过陈光的牵线,见到了麦克唐纳财团的一些高层,据后来的一些专家的考证,甚至于一直呆在鸭堡或者是大实验室里,几乎处于隐居状态的史高治也和孙先生见过面。不过这种说法并没有得到任何可靠的史料的佐证,无论是孙先生的书信,或者是史高治的回忆录里都没有相关的记录。不过此后,在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的确也可以找到麦克唐纳财团隐藏在后面的身影,同时,我们也可以观察到,随着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以及此后随之而来的割据局面的形成,麦克唐纳财团的生意也随之渐渐深入中国。
    不过,说实话,中国的买卖现在还摆不到麦克唐纳财团最优先的位置,如今,在麦克唐纳财团的日程表上,最重要的问题是这样的两个:货币本位问题和开辟新市场的问题。
    最近几年,经济状况一直不是特别的好。欧洲的大大小小的经济危机一场接着一场,美国的情况要稍微好一点。因为广袤的西部还是总能够为美国提供一些缓冲,就像后世的赤兔国,在国际经济不太景气的时候,就能拿着西部大开发来解决一部分的需求不足的问题一样,美国西部也起到了缓冲的作用。
    这些年来,广袤的西部总在不断的容纳更多的新移民,这大大的缓解了美国的危机,但是随着西部逐渐的被开发出来,西部对于经济危机的缓解能力却在逐步下降。1893年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刚刚重创了美国经济,让美国经济付出的损失甚至比英国还大。如今,美国,更准确的说是史高治和以他为代表的一大批的有钱人都迫切的需要更大的专属于美国的市场。
    对于美国来说,南美大陆,几乎天然的就是北美大陆的附属品。如果能够将欧洲的势力从南美驱逐出去,那么整个南美的广阔的市场就足以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缓解经济上的压力。而要做到这一点,拿下古巴就成了必须的了,因为古巴是如今欧洲国家在美洲,尤其是中美洲和南美洲这一带最重要的一个据点了。拔掉这个据点,欧洲的力量在中美南美没有好用的立足点了,在这个还盛行炮舰外交的时代,没有可靠的,距离够近的可以提供补给维护的海军基地,海军的战斗力就会大受影响。而没有强有力的海军,那还玩什么炮舰外交?
    诚然,除了古巴,欧洲人在南美还有其他的一些立足点,比如法属圭亚那,比如英国人控制的福克兰群岛。但是它们都无法和古巴相比。法属圭亚那的港口相当简陋,仅仅也就是能停靠一些普通货船而已,根本没有修船必须的各种船坞设备,也没有足以支持大规模作战舰队的大型煤库,弹药库什么的。至于福克兰,除了上面的这些问题之外,还存在太过靠南,距离中美洲地区太远的问题。所以,一旦拿下古巴,欧洲人在南美的大部分影响力就可以说要被排挤出去了。而欧洲在南美的市场,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它们在美洲投射力量的能力,如果没有军事力量的支持,失去美洲市场,几乎是可以立刻预见到的。
    所以,古巴不仅仅是西班牙这样的彻底的靠殖民地收税吸血,贩卖殖民地资源的吸血鬼极其重要,对于英国这样的欧洲工业国家来说也极其重要。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古巴对于英国的重要性比起它对于西班牙的重要性其实低不了多少。
    单论军事力量,美国海陆军的力量早就超过西班牙一大截了,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早就可以直接夺取古巴了。之所以一直都没有动手,主要原因也就在于顾忌英国人。毕竟,美国人虽然宣称自己在第二次美英战争中获得了伟大的胜利,但是如果有人问美国佬还想不想再这样伟大一次,美国人可绝对不会愿意。对于世界老大英国佬,美国人当时还是有点怕的。
    所以要想控制整个的美洲,就必须先控制古巴,要想控制古巴,就必须先击败西班牙,要想击败西班牙,就必须先……等等等等,决不能再这样往下推导了,因为真要这样推导,那就变成十足的日本式的战略推演了。最后的结果肯定是一个类似于“要解决中国事变,就必须获得东南亚的石油,要获得东南亚的石油,就必须击败美国……”这样的,用一个更大的危险来替代前面的一个更小一点的麻烦的战略思路。而美国可不能走上这样的路。所以到了这最关键的一步,美国人的策略变成了“必须先等着英国佬出问题”。
    英国仅仅凭借着本土的一个小岛,控制着世界上四分之一的陆地,领土面积高达三千三百六十七万平方公里,被统治的异族多达四亿。这么大的范围,不出问题才怪呢。如今,问题已经出现了,而且越来越严重了,那就是南非问题。趁着英国人被南非牵扯住的时候,对西班牙动手将是一个难得的好机会。
    不过在现在,就连这个问题都不是麦克唐纳财团要面对和处理的最大的问题。目前来说,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让美国货币从金银复合本位制度,改成直接的金本位。
    美国一直以来都实行金银复合本位制,也就是同时承认金银为法定货币。只要做的好处是铸币方便,比如说从1792年起,依照法律,十美元,五美元,一直到2。5美元的银币,都是金币,而一美元到五美分都是银币。一分和5厘都是铜币。(如果能继续这个规定,五美分比五毛可上档次多了。)如果使用单一的金本位,就会出现一美元到五美分的辅币太小而不便使用的问题。
    美国的法律允许自由铸币。也就是说,只要你手上有黄金或者白银,你就可以自己去铸币厂把它铸造成美元。如果黄金和白银的比价能够永远稳定,这种制度当然没问题。但是,白银和黄金的比价虽然相对稳定,但变动总是有的。这就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1792年铸币法》规定,黄金和白银的比价是1:15,但是到了19世纪初,俄国的金矿枯竭,而墨西哥却发现了大银矿,结果,国际市场上黄金升值,白银贬值,到1805年,黄金和白银的比价变成了1:15。75。结果,很快就出现了大批的投机者,他们先拿着美元金币,到市场上去依照1:15。75的价格购入白银,然后再将白银铸造成美元银币,然后再去银行兑换美元金币,这样的一个流程中,每一个货币单位,都能让他赚到0。75份额的白银。不仅仅是个人这么干,银行也这么干,结果就是国家黄金储备几乎一眨眼功夫就见了底,然后市面上就再也没有美元金币了。大额的商业结算就变得格外的不方便了。最后没办法,美国国会只好重新修法,将金银币的价格比值改成1:16。
    然而不过数十年之后,美国旧金山发现了大金矿,引发了淘金狂潮,结果,金价又大跌,于是上面的故事就又反了过来,银币变成了“良币”,金币变成了“劣币”。很快市场上流通的银币就越来越少,到了1850年的时候,市面上就很难看到银币了。带来的后果之一就是上街买菜什么的变得非常麻烦,因为大额的金币找不开,于是买菜的和卖菜的大妈都必须带上大量的一分一分的铜币。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到了1873年,国会终于痛下决心,通过了《铸币改革法》,宣布废除白银的法定货币地位,实行金本位。本来事情到这里就该结束了,但是,该死的,第二年,美国就发生了经济危机,然后,更该死的是,中西部又发现了大银矿。
    于是中西部的一些家伙们立刻又开始鼓捣起要恢复金银复合本位制,他们高呼着“天诛铸币改革法,还我银币铸造权”的就闹起来了。这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手上有了银矿,还因为如果开放银币铸造权,还将刺激市面上的价格上涨,对于欠了东部的金融财团一屁股债务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