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看信息,哪怕自己已经有小半年没有回复,他仍旧时不时发来信息。
并不一味执着于追问她的下落和安好,有时候也会轻描淡写的说两句日常发生的新鲜事,或者倾诉一下心情。
仿佛只是找到了一个精神伙伴,且展现出了对方温柔君子,愿意交心,但并不一定要得到她回应的强烈高尚道德感。
不得不说,周文康这个无心插柳,恰恰是她人生当中沟通技巧的最巅峰了。
这世界上,男人女人,没有人能对这种云淡风轻一般的网友产生厌恶吧?
吕丽都忍不住感到了震撼。
……
对方的最后几条信息,分别发布于最近两个月里。
【自习的时候,枝头有一只麻雀一直叽叽喳喳,分外可爱。】
【今天降温了,不知道你那里天气如何?】
【遇到一件不开心的事,不值得分享与你。】
最后一条是:
【马上又是一年将过,你还好吗?】
最后一句温馨的关怀,彻底戳破了吕丽的心防。
她不好。
很不好。
十二月中旬了,这半个月以来,自己在织梦文学网连载的那本小说,没能有哪一天再冲进榜单前十。
从榜一坠落的如此容易,以至于之前独占鳌头的日子仿佛都是一场梦。
若非后台信息里还有着自己奖金的数据,吕丽真的想不明白——为什么呢?
只是一个简单的情节罢了!
是,她后来去查了《时间简史》,也在图书馆里借来看了两页,确实跟她想象的类似于自传一样的故事有所不同。
但写文,谁还能不出bug呢?
这种小问题干嘛要斤斤计较?
就算这个情节写的不好,可她后续更新那么多,写的那么优秀,为什么大家还不肯多看一眼呢?
……
她不明白。
当她穷尽全力压榨自己,每天拼命写出想要的字数时,她的文章质量已然下降。
没有深厚的功底,没有聪慧的头脑,甚至也没有足够多的见识和经验。
写出来的东西,如果不细细推敲仔细整理,那就只是一盘散沙。
仿佛肯德基店里的一盘薯条。
吃过了,也就没了。
甚至都还不够健康。
她的小说前期冲突紧密,勉强算得上是逻辑圆满,环环相扣,再加上更新量不低,打脸的情节也还不错,在如今女频里也算是一种独特的风格了。
不少人工作繁忙或压力巨大的时候,就喜欢看看这种书,舒缓一下心情。
没什么高级低级可说,只是个人爱好和心情不同罢了。
这也是前期数据起来的这么快的原因。
……
但当她开始持续疯狂更新时,文章里堆砌的字数就越来越多,某些被安排的角色也显得更加刻意。
为了增加字数而故意安排的一些不断重复的情节,早就已经让读者不堪忍受了。
不同的角色,以同样的极品方式出场,再接受同样的打脸遭遇——
读者们看着这本书,简直就像是误入了时间怪圈,一天一天的循环,这个情结就是过不去。
这样能看得舒服吗?
倘若吕丽每天花些心思关注一下自己的评论区,就会发现,有那么多位读者都在建议她放慢脚步,重新把握一下节奏。
他们有的说的并不那么专业,只是简单说一句:
【感觉最近更新的没什么意思,翻来覆去都是那些套路,作者不如静下心来慢慢构思。】
当类似的评论和发言一天突破十几条时,吕丽就应该惊醒。
但是她没有。
……
榜一的位置,和每个月的三万块钱,冲破她的所有理智。
作为一名网络作者,她甚至高高在上了起来。
——那些读者懂什么?
有时候她写不出来,故意往里面填字数,她们都还乐滋滋地看,追着喊着不够不够……
读者们的好心吹捧,成了她的膨胀剂。
而导致数据崩塌的那个情节,不过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一本书,看到中途仿佛鸡肋,有些情节觉得膈应,心里难受。
这时候就有放弃的冲动了。
可都看了那么久了,这位作者每天更新两万字,能打发好长一段时间呢。反正闲着也是闲着,看看又怎样呢?
很多读者都是抱着这种心态,一天一天的坚持下去的。
这已经成了一种习惯。
但是,当崩塌的情节开始展现,瞬间仿佛当头一棒,让他们从这种习惯中醒过来。
那些一直无所谓坚持着的读者,仿佛一瞬间找到了弃文的契机。
数据崩塌,就是从那一刻开始的。
……
而吕丽直到现在,都还没有彻底弄清楚,问题究竟出在哪儿。
倘若要怪的话,也只能怪编辑说话太委婉了吧。
编辑才是能够准确看到问题核心的人。
不过,写小说本身就是讲述一个故事,每个讲故事的人都有不同的看法,所以一般情况下他们不会出言指导。
但是,这种情况不一样啊!
尤其作为榜一,吕丽受到的关注并不少,责任编辑和主编都对此进行了讨论。
【你有没有考虑过放缓更新节奏,重新捋一捋最近更新的剧情?】
这是最初给出的意见。
吕丽却不能接受。
如今数据都烂成这个样子,还让她放缓更新,那岂不是每天连这点钱都赚不到了?
不行。
靠着字数,她迟早能够翻盘的。
编辑的话没有得到认同,她也不在意。
其实每个写小说的作者,不管自己写的怎样,内心对自己的能力都是很骄傲的。
她们这些编辑,说白了,其实写文章不一定会比作者写得好。只不过有时候旁观者清,能够更明显地看到核心问题罢了。
可眼睁睁看着数据一泻千里,也不是个事儿啊。
【从十一月中旬开始,你的剧情转变就过于生硬了,人物安排也有些问题。】
【建议你放缓更新的脚步,空出时间来,仔细捋一捋大纲。有时候一本好的小说不仅仅靠着字数,还要靠质量的。】
这句直白的话让吕丽更加愤怒。
编辑懂什么?!
她这数据明显有问题!
倘若是像她说的,从十一月份开始剧情就过于生硬,那为什么读者都还坚持到十二月小白莲开新书的那一天呢?
这只是不想让自己多更新的借口罢了。
为什么呢?
她很快锁定了一个目标——
小白莲。
……
十一月中旬,小白莲宣布入驻。
十二月一日,小白莲发布新书。
那么,她这个榜一,肯定要给对方腾位置才行吧。
不然怎么光明正大将资源倾斜给对方呢?
这一切都是网站的阴谋。
吕丽瞬间仿佛醍醐灌顶——
她明白了。
这不过是网站后台的操控罢了!
数据根本没有变化,她写的也没有任何问题,评论区也一定被控评了——这都是网站故意给出的假象!
她打开文档,在最新发布的章节里,仔仔细细说清楚了前因后果。
第430章 网站黑幕
陈思雨如今工作学习之余,最大的乐趣就是逛一逛吕丽作品的评论区。
这里汇集了五湖四海的奇才,之前不显山不露水倒,还算得上平平无奇。
可自从诺贝尔文学奖颁布给《时间简史》之后,大家的才华仿佛一下子都被激起来了。
评论区里每天都有人妙言妙语,气氛不知道多欢乐。
陈思雨沉浸其中,仿佛上学期、上上学期在吕丽那里暗自咽下的气都得到了抒发。
浑身上下每一个毛孔,都散发着欢乐的气息。
一时间,她甚至都不愿意跟小杜哥多做沟通了。
男朋友有什么重要的?
反正都已经是自己男朋友了,当务之急,肯定还是看讨厌的人如何作死呀!
就冲吕丽写到现在都不肯改的铁头,再看看每况愈下的榜单排名……
啊哈哈哈哈哈。
……
论坛贴吧和评论区来回切换,跟热情的书友们交流着,顺便又刷新一下看看回复……
陈思雨惊讶地发现,吕丽的小说居然又更新一章!
咦?
她的更新时间很是固定啊,这个点儿明明不是日常更新的时候,难不成……在这种情况下还要加更?
有时候,字数多真的不一定能翻盘啊。
铁头不愧是铁头,想法都那么独特。
贴吧论坛里都比这热闹好吗!
本来现如今看正版支持的就不多,除非是特别喜欢或者对胃口,大家才会舍得花钱充值。
一味靠字数堆砌,没有能够吸引读者的地方,他们才不会花这个钱呢。
宁愿去看盗版去了。
在这种情况下,吕丽更新的越多,正版读者流失的就越多。
——这不是傻吗?
不过,企业家思雨表示:
大家都是同学,做事情不要太绝。
所以她特意充值,愿意为吕丽的小说花钱。
啊,这浓浓的社会主义同学情啊!
她果断点击进最新一章。
……
“薇薇,你看吕丽发布的最新章节没有?”
接到电话的丁薇:……
“我哪顾得上看她呀?赶论文呢。”
“这三千字你写完了吗?”
不提作业,大家都是好朋友。
陈思雨哼哼哧哧:“那什么,不是周五才是最后交稿日吗?还早呢。”
“早?”
丁薇有点无语,再看看身旁同样对着电脑哼哼哧哧查资料的白珊珊,她提醒道:
“咱俩这周还有三节经济学的课,而且周三下午又排了老王的课,你猜老王会不会给咱们留点作业?”
陈思雨:!!!
Σ(°△°………)︴
简直是晴天霹雳。
所谓“现语析,现语析,现语析完古语析……”
总之,虽然就业前景没有其他学院那么好,可作业却并不因为这点而少啊。
陈思雨呜咽一声。
……
被作业打了个岔,她也就忘记分享吕丽的开心事。
等到晚上九点钟吭吭哧哧赶完稿子,趁着网店后台数据还没统计出来,陈思雨又一次点开了织梦文学网。
页面刚刷新,无数条崭新的评论就立刻出现在自己的面前。
陈思雨:!!!
【作者大大说的是真的吗?】
【不至于吧……】
【是吗?我不信。】
【醒醒,有点自知之明,你什么咖位,敢跟我们小白莲大大碰瓷。】
【拜托,你跟小白莲大大写的都不在一个档位上好不好?】
【网站就算真的资源倾斜给小白莲大大,我也只会举双手赞成,你跟人家写的能比吗?】
【作者也太惨了吧……】
【小白莲写了什么?凭什么好好的成绩要把数据砍成这个样子?只为了给她留位置……】
【如果是真的,那我只能从此不看小白莲的书,默默给作者支持了……】
……
激动的心,颤抖的手。
吕丽是真敢想也是真敢说,陈思雨赶紧打电话给丁薇。
打一遍占线,第二遍还占线。
她这才深呼吸几下放松,过了几分钟再把电话打出去。
这次成功接通了。
“薇薇,那个最新章节你看了没呀?”
丁薇无奈的说道:
“没呢,正在打开网页,不过我知道这件事了。谢谢你啊,思雨。”
陈思雨也郁闷:“早知道中午别打那个岔,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