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使用,成为价格高昂的理疗产业。”
“当时我看了后,背脊冒出一层冷汗,中医是我们华国的文化瑰宝,智慧结晶,正因为我们的不重视,反倒在国外发扬光大,当时我就想到了失蜡法,我怕呀,我怕有一天我们的中医中药也被国外申请专利,以至于我们使用老祖宗的东西,还要交钱给别的国家。”
“还有宣纸,在我国将宣纸工艺提交到专利申请程序的时候,我们在宣城那边,抓获了两名樱花国的记者,大家伙知道么?我们抓到的时候,宣城宣纸厂的厂长,正将我们的原料配比的方子详细的介绍给对方。”
下面一片哗然。
“我相信那位厂长并没有坏心,只是他太不重视自己的产品了。”
苏锦绣扯了一堆无关紧要的话题,身边的人已经侧目,她这才话锋一转:“若是我们早些时候,能够重视传统工艺,人们知道这些工艺的重要,自然不会这般不设防。”
“我在樱花国领奖的时候,穿的是一件云锦的旗袍,批的是缂丝的披帛,而那件披帛的价格,大家伙都从报纸上看过,大家都只看到了披帛的价格,但是我要告诉你们的是,当初我们找到缂丝老手艺人的时候,她已经起不来身了,为了手艺不失传,忍痛织了这件披帛。”
“我们是文艺工作者,同时,我们也是文化传承人。”
“我们应该传播新兴的思想,也应该将那些快要消失的,传统文化给记录下来,传播出去。”
“我们是艺术的缔造者,文化的传播者,也是历史的记录者。”
“我们不仅要为百姓带去欢乐,同样,我们身上还有着沉重的重担,尤其是我们动画业,我们承包了孩子们的童年,我们的任务艰巨,我们不仅要给孩子们带来好看的节目,幸福的童年,我们还肩负教导的责任,做好早教,做好传播者,甚至,我们还要做孩子们闲暇时间的园丁,孩子们就像空白的画纸,而我们就是执笔的画手,这张纸上,我们该画上五颜六色的春天,画上尊老爱幼,文明礼貌的少年。”
“让孩子们茁壮成长,快乐成长,是我们的任务。”
“而我们动画工作者,便是任务的执行人。”
作者有话要说:绣儿:可紧张!
第177章 圆满
“啪啪啪啪——”
掌声雷动。
下面的参会人员使劲儿的鼓掌。
苏锦绣说的太好了;她站在一个普通的动画工作者的角度,用崭新的意义诠释了自己的工作。
历史的记录者,文化的传播者。
这样的名号;不仅仅可以用来形容动画工作者;它可以用在到场的每一个参会人员的身上。
原本电视电影;在百姓的生活中是属于娱乐项目,可到了苏锦绣嘴里;它却成了一个神圣的职业;一个肩负着社会责任和教育责任的项目。
这样一来;下面坐着的那群人;瞬间感觉自己身上的担子重了。
想必在未来的项目题材选择上会更加的慎重。
苏锦绣发完言后对着大家鞠了个躬;然后重新坐下来,等待着下一个人的发言。
紧接着,戏曲界的人发言。
他们发言就比较具有特殊性和专业性了。
苏锦绣认真听了一会儿,只觉得听得云里雾里的,为了不让下面的人看出端倪,只好强打精神;该微笑的时候微笑;该点头的时候点头,该鼓掌的时候鼓掌。
老先生也是走过艰苦岁月的人;说到动情之时,热泪盈眶。
如今电视电影节发展起来了;动画业更是在两个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带领下蒸蒸日上;曲艺界在各大晚会的舞台上;也是占据着一席之地,唯独戏曲,哪怕每年也在晚会上露面;可在平日里,依旧也是默默无闻。
这是祖上传下来的一门手艺,也是苏锦绣口中所说的传统文化。
他们也希望这门艺术能够发扬光大,能够被更多人喜欢。
老先生声音哽咽:“我年纪大了,已经不能登台表演了,只是我那些学生们,却还是能唱能打的,我别无所求,只希望这门艺术不要被埋没,无论是老戏,还是新戏,只要能让咱们继续唱下去,咱们都愿意去尝试。”
言辞恳切极了。
苏锦绣听得只觉得揪心不已。
老先生发言完了,苏锦绣忍不住的歪过身子小声劝着老先生:“咱们少儿台已经举办了少儿梨园春节目,海城那边也举办了戏曲大赛,您啊,别太担心了,这门艺术啊,他断不了。”
老先生掏出手帕擦眼睛,连连点头。
“也是要谢谢你,我听老云说了,梨园春有你的一份功劳。”
“不敢居功。”
“要的要的。”老先生吸了吸鼻子,情绪已然恢复了镇定。
接下来发言的文学创作界的,他们讨论的题材就比较严肃的,关于抄袭的定论以及抄袭后的处理方式,这是一个严肃的论题,虽说现在还没发展到需要把抄袭问题给单独拎出来说的程度,但是业内对这一点,都是很忌讳的。
如今拿到这个场合来说,肯定是出了什么事儿了。
苏锦绣立刻精神一凝,眉心都无意识的凝起。
只是,从发言开始到发言结束,他们也没说到底是因为什么事,搞得苏锦绣下半场一直猫爪子挠心似的,眼神时不时的往文学创作界的几位大佬身上瞥。
这场会,从早上一直开到下午四点半,期间给了一个小时的午餐时间。
苏锦绣打听了一下关于创作界的事儿,才知道,原来是一位导师发现了自己的学生,发布在报纸上的文章,几乎照搬了一位曾经下乡的知青的作品,而这位导师恰好当初下放时与那位知青有所交集。
就是这般凑巧,连证据都不用,直接把那位抄袭的学生给劝退了。
导师是个刚正不阿的人。
他觉得随着改革开放,人们的脚步在加快,人性得到了很大的考验,许许多多以前不曾出现过的牛鬼蛇神也开始冒头,他既生气那位学生抄袭别人的作品,又生气他不认真对待自己的人生。
苏锦绣听后很是唏嘘。
她希望这位导师的提议能够引起重视,这不仅是对创作者的尊重,更是对文学作品的尊重。
下午四点半。
散了会,苏锦绣没忙着走,而是跟着其他人一起,送那些参会人员出去,远远的还能看见国家台的记着正拦着两个人在那边做采访,苏锦绣从包里翻出梳子重新梳了一下头发。
等会儿会场整理完了,她还有个专访要做。
其他厂子的员工都各自随着自家领导回了招待所,京美的员工留下帮忙搬桌子搬板凳,力气小的女同志则是拿着扫把将会场内打扫干净。
苏锦绣则是去早就准备好的访谈室做专访。
做采访摄影师的是一位老熟人。
是当年随着苏锦绣一块儿去滇省请金花大婶的摄影师。
他看见苏锦绣时连忙打招呼:“您现在可真是大忙人了。”
“可不能这么说,咱们两家可是兄弟单位,我们忙不就代表着你们也忙么?忙点儿好啊,忙点儿咱们心里头舒坦。”
摄影师顿时笑笑。
采访的内容很简单,大半是为了这次的会议,只有小部分是关于苏锦绣的议题的。
记者的问话也不像前世那些记者问的那么刁钻,话题也很新颖,再加上苏锦绣容貌秀美,身上又自有一番气度,在镜头面前很是自信,侃侃而谈。
总之,整个采访过程很是轻松愉悦。
等采访结束,苏锦绣道一声辛苦了,又将他们送离了会场,才肩膀一塌,脸上流露出疲惫来。
宋清华就是这时候进来的,他快步走到苏锦绣身边,伸手替她捏了捏肩膀:“累了?”
“嗯,好累。”
周围没有人,苏锦绣也不再挺直腰板,而是歪在宋清华的怀里,脸颊蹭了蹭他的胸膛。
“都收拾好了?”宋清华单手搂着她,回头环顾了一下周围:“有没有什么我能做的?”
苏锦绣又摇摇头:“没有,都收拾好了,我们直接回去就行了。”
“那咱们就回去吧,家里都准备好了,回去洗个澡,好好的睡一会儿缓一缓。”宋清华心疼的抱了抱她,然后弯腰脱掉她脚上的高跟鞋,从包里掏出一双布鞋给她换上,然后才扶着她走出了会场。
“我也没那么累。”
苏锦绣被他半掺扶着,有点哭笑不得。
“今天你辛苦了,应该的。”
宋清华将她送上车,然后才绕过车头跑到驾驶座开车,一路上,苏锦绣靠在椅背上不想说话,宋清华也目不斜视,专注的开车,等到了家门口,看到门口站岗的小士兵,诧异的看向宋清华:“怎么回事?”
宋清华摸摸鼻子:“爷爷来了。”
哎哟喂!
这是知道奶奶回来了?
苏锦绣抿了抿唇,又坐了一会儿,才跟着宋清华后头下了车。
进了屋。
宋征军坐在客厅里抽烟,宋玉轩站在旁边陪着,不见沈燕和孩子们的踪影,她与宋清华对视了一眼,然后宋清华轻咳一声:“怎么就你们俩在啊,奶奶呢?”
“妈说身体不打舒服,回屋躺着去了。”
宋征军顿时不高兴的抿嘴:“这是不想看见我啊。”
“爸您这说的什么话,妈怎么可能不想看见你呢。”
宋玉轩干笑一声。
“既然这样,你收拾东西,跟我回红叶山去。”
宋征军眼珠子一瞪,可惜没啥威慑力,宋玉轩憨笑一声,是动也不动。
苏锦绣心道不好,连忙想逃:“奶奶病了?我去看看去。”说完,头也不回的朝着沈燕院儿里去了。
宋清华也是缩了缩脖子:“我去看看孩子们闹没闹。”
夫妻俩只留下宋玉轩一个人面对宋征军。
沈燕在房里织毛衣,看颜色应该是给八两织的,粉红色的,荷叶袖口边还镶了白色木耳边,看样子在羊城的时候就开始织了。
苏锦绣进去,也不说话,喊了声奶奶就瘫在沙发上,放空脑袋看着沈燕织毛衣。
看着看着,迷迷糊糊就睡过去了。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天黑了,宋征军也回了红叶山,晚饭也做好了,宋清华将她喊醒了。
苏锦绣迷迷糊糊的,看看宋清华,又歪了歪身子看向外头,哑着嗓子问:“那边怎么说的?”
“爷爷回去了,奶奶看完八两的比赛再走。”
这是没有劝回红叶山。
苏锦绣叹了口气:“老爷子看着也可怜。”
宋清华拍拍她的肩膀:“早知如此,何必当初,这事儿啊,还得他们老夫妻俩自己敞开心扉才行,咱们说什么都是假的。”
这倒也是。
苏锦绣觉得有道理,起身和宋清华手拉手去吃晚饭。
巅峰论坛一共三天。
苏锦绣就这样忙忙碌碌了三天,后面的两天完全就是将第一天苏锦绣他们提出的问题集中讨论而已,也正因为此,苏锦绣错过了八两的半决赛。
等论坛结束,苏锦绣才知道,八两以半决赛季军的身份冲入决赛圈。
原本八两还觉得自己是很厉害的,可经历过半决赛的厮杀后,她已经不敢这么说了,她很害怕到了决赛自己是第一个被淘汰的,所以她比任何时候都刻苦。
平时喜欢挖苦她的九两看了都觉得心疼。
反倒是最疼爱他们的太奶奶沈燕对八两很是严厉,她觉得,人生在世,在有机会拼一把的时候一定要拼一把,不然的话以后一定会后悔的。
于是八两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