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要宫里多了孩子,那以后会如何,这就不是晋宣帝一个人可以控制得了的。
裴氏有信心,只要她能诞下皇子,那宫外的朝堂上的格局,就会不一样。
她身为一宫主位,自然是能够自己自己抚养自己的孩子的。只要她的孩子足够出色,那未来,一切都会有改变的可能。
这就是她想要的。
晋宣帝想要把后宫与朝堂切割开,可历来后宫与朝堂就不可能切割得开。哪怕他做得再好,也不可能的。
而正因为朝堂和后宫息息相关,他才会想到选妃进宫,以此作为突破口来改变现今的朝堂格局。
可是这种事情,本来就是一场博弈,君主与朝臣之间的博弈。
只看他们到底谁的手段更高明罢了。
裴氏对这些都是心中有数的,她想的就是利用这一点,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不管如何,只要她父亲好好的,她就总有转圜的余地。
裴夫人听着女儿的这番话,心里是又骄傲,又难过,骄傲自己的女儿果然是不同凡俗,难过的也是这么好的女儿,以后要一直困在宫中。
尤其是想到家中丈夫时常的感叹:要是馨儿是男孩该多好啊!
裴夫人每每听到这句话,心里就难受得不得了。
她的几个孩子,聪慧也是聪慧的,可对于世情敏锐,还是这个女儿更胜一筹。要是她是男儿身,一切都会不一样吧。
母女两人如何说的就不再细述了,只说刘芳这里,姚氏跑过来,对着她道,“小仪,你知道今儿是宣见家人的日子吧?”
刘芳微微点头,靠着软枕,慢悠悠地打谱,晋宣帝送来这么多棋谱,她再怎么也是要学一学的,反正也是闲着,就打发时间呗。
姚氏低声道,“那你觉得,裴昭仪与她母亲会说什么?”
刘芳挑眉,看着她,好一会才淡淡一笑道,“说什么重要吗?”
姚氏一愣。
是啊,说什么重要吗?不重要。因为能不能做到才是最重要的。
不管裴氏她们想的再多,谋划的再好,也得事情顺着她们所想的那样发展才行啊。不然,啥都白搭。
姚氏看着刘芳,眼神复杂难言。
怪不得人家能够这么淡定悠然地过日子,就这心胸,这格局,人家当然能稳得住。
她自嘲一笑,道,“我还真是班门弄斧了。”
刘芳笑笑,根本不在意她的话。
裴氏,常氏她们的想法太好猜了。无非就是觉得自己的身份出身不比皇后差,所以就想着以后如何如何。
可刘芳却觉得,晋宣帝既然当初选择了选妃进宫,他就一定会想得到这个举动的弊端。人家是少年,可也是正经的君主,没两把刷子就真的敢这么干?
反正,就她接触的晋宣帝而言,人家可不是傻子啊!哪里就这么好糊弄。
再者了,皇后也不是蠢人,后宫管理的那是滴水不漏,这样的一个人,你还觉得能够拉她下马?
天真了点吧?
刘芳是觉得,裴氏,常氏她们只可能是失败,不可能成功的。
说实话,晋宣帝的举动已经明摆着了,她们这群人,以后再进宫的新人,无论多少女人,无论是什么身份,对于他而言,都是一个棋子,工具罢了。
说的难听,可现实就是如此。
安安生生的,兴许以后还能安安稳稳的,要是现在就开始折腾,不,应该说是觉得能够折腾的时候折腾,那结果,绝对会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任何时代都不会缺少真正的天才明主,晋宣帝现在就是这样的人。
也许他老了,会糊涂,可现在,他正是年轻,富有精力之时,跟这样的君主斗,说真心话,还真是需要一定的能力的。
皇后能够与之相配,能力不说相当吧,那也差不离。
这样的两个人,就凭后宫的这些女人想要折腾
?
啧,刘芳抬手放下一颗白棋,看着棋盘,淡淡微笑着。
只怕,这些人最后,都不会有什么好下场啊!
刘芳抬眸看着姚氏道,“给你一句忠告:安分守己就好。”
其他的,真不用多想。
总归,晋宣帝不是那种,管你去死的人,好歹人家会管你一口热乎饭,让你继续过着安稳富贵的日子。
贪心不足,最后只怕会落个一场空不说,还会身死魂消,牵累亲族的下场。
姚氏看着刘芳,郑重地道,“真的没有别的办法可想了?”
刘芳摇头。
晋宣帝现在才多大,皇后又才多大,这一对帝后,不说什么,只说对彼此的信任而言,十年间都不会减弱半分。而只要皇后足够聪明,这种特殊的信任,还会一直持续下去。
有这样一位挡在前头,再有她已经生下嫡出的皇子,其他人就算再如何牛批好了,也不见得能熬过人家。
想要对孩子下手?呵,刘芳连空间都找不到多少机会用的,可想而知后宫的严谨程度。这绝对是比登天还难的事情。
既然连孩子都除不去,那除了看着他长大,私底下诅咒他赶紧死,也没有别的办法了。
可皇后这样的人物,她能让她的孩子出事?不可能的。
至少按照晋朝现在的医术而言,真的不大可能。
所以啊,皇后搞不动,皇子也搞不动,那还有什么搞头的?
不安安分分地过日子,难道还真的打算去作死吗?
反正刘芳是不会的。她只要有现在这样不愁吃穿,悠然自在的日子过着就行。别的,她都不怎么在乎。
姚氏整个人都颓丧了许多,看着窗外的白雪,缓缓道,“是啊,安安分分的,也许未来还能安安稳稳的。”
就这样吧,能安稳度过一生,已经很难得了。
第487章 庶妃记30
初五过后; 很快就到了元宵,这段时间,晋宣帝大多数都是陪着皇后过的。
元宵这一日,宫里举行花灯会; 为了让百姓能够进宫赏灯; 宫城之中; 外围让全部禁军守卫,在第三重宫门处开始,则由御林军守卫。
每个想要进宫赏灯的百姓,无论什么身份,都要到衙门登记; 按照各自身份不同,安排他们在不同的区域赏灯。
这也算是晋朝独特的一道风景了。
前朝把宫城修建得格外庞大; 光是外围部分就足够百姓们游玩赏灯了。平日里; 这些地方也都会开放给百姓游玩。尤其是西边的部分; 那是一年四季; 都是开放的。
南边的宫门是进出朝廷机构的地方,也是日常朝臣们进出的地方; 因此; 这里是不会开放的。
东边的宫门离着东宫近; 不过现在东宫是没有人居住的,也就无所谓了,外围部分开放了给百姓游玩也还行。
西边,北边的宫门都打开了两边的门; 一边进,一边出,任由百姓进入宫门赏灯。
这一天,不仅仅是宫城里热闹着,整个京都都热闹着,而且今夜是没有宵禁的,百姓可以彻夜游玩。
刘芳她们居住的地方,就离百姓们游玩的地方,隔了两个宫道,就在贤安宫的阙楼上,便能看到外面的热闹场景。
今儿,宫里只在傍晚的时候举行了宴会,不多久就散了,晋宣帝还是打算让各人回去过节的。
刘芳她们今儿在贤安宫吃完了宴席,就上了外面的阙楼来看一看外头的热闹。
那悬挂在宫中各处的宫灯,在夜色之中璀璨夺目,宛若银河,期间游玩的百姓们在宫中禁军的引导,护卫下,井然有序地缓缓前行,看着眼前亮如白昼的宫景。
刘芳和姚氏站在一起,低声说着话。
“这样的场景还真是热闹啊!”
她们都不是京都中人,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热闹,所以难免感叹。
刘芳点点头,“确实是很难得。”
历朝历代,不管宫城有多大,皇帝都不会愿意打开让人家看的。晋朝的皇帝,还真是想法新奇。
不过,也确实是这座宫城太大了。刘芳看着都觉得浪费——宫里的正经主子才这么几个
,却拥有这么多的殿宇楼阁,一天换一个地方,都够他们住一年的了。更别说宫中养着的那些宫仆,还真不是小数目。
养着这样一座庞大的宫城,需要花的钱肯定不少。开放外围部分,作为游玩景点,让百姓进来玩儿,既可以创收,减少修缮宫城的开支,又可以满足百姓对于皇家的好奇。的确是挺好的事情。
姚氏笑笑,道,“我是想清楚了,这人啊,得让自己过得自在了,日子才舒坦。”
刘芳转头看着她,姚氏扭头跟刘芳对视一眼道,“看到皇上这一天天的都是去凤栖宫,我也明白了,咱们啊,是永远都比不上皇后的。”
那是当然,皇后再怎么说,她也是正经帮着晋宣帝打理后宫,处理后宫事务的人,让他没有后顾之忧,可以专心朝堂政事。
这样的贤内助,跟她们自然是不同的。
“所以你就想通了?”
刘芳怎么这么不相信姚氏说的话呢。
姚氏点头,“是啊,不想通也不行啊。”
“嗯。”希望你说的都是真的。
到了子时,宫中焰火陆续升空,让整个京都的人们都非常激动,看着那灿烂的烟花在夜空中绽放,犹如他们的生活,也是这般灿烂安然。
元宵就在这样热闹的氛围下过去了,宫里的日子渐渐恢复平静。
…………
谁也不知道,在进宫赏灯的人群中,有这么两家人,看着远处的阙楼眼神复杂。
“大哥,放心吧,芳儿不会有事的。”
刘节点点头,对刘荣道,“你真的想好了?”
刘荣笑了笑道,“想好了,家里的事情,总要有一个人管着。大伯他们总归还是已经跟咱们家分家了的。你也知道,父亲喜好悠闲,他哪里耐烦处理这些事呢?”
刘节皱眉,“其实,也不用你特意回去。”
刘荣摇摇头,道,“大哥啊,咱们家,还是要低调为先。虽然芳儿进宫了,可咱们不能拖累她不是?”
先生存下来了,才能说其他的啊。
刘节微微颔首,“嗯。”
他拍了拍刘荣的肩膀道,“只是可惜你了。”
什么是可惜呢?一个人一个人的活法不同罢了。
两人护着妻儿一起跟着前面的百姓缓缓前行,看着这宽大雄伟
,精致优美的宫城,心里期盼着刘芳能够在宫中过得好。
像他们所看到的景致一样,花团锦簇。
就这样在禁军护卫下逛了一圈,出了宫门,缓缓往外走着,出了皇城的城门后,恰好是宫中放焰火之时。
看着那天上灿烂的烟花,刘节对刘荣道,“放心二弟,为了你,为了芳儿,我一定会科举成功!”
不考中不行啊,没脸见家人了。
而且,现在他们家正处于风口浪尖之时,京中是没人知道他们是谁,可在老家,他们实在是太出风头了,得有一个更扎实的依仗才行。
这一切,刘芳是不知道的。
…………
元宵闹腾了一天,刘芳回去就直接睡了半天,中午才起来,洗漱用了午膳,就穿着常服坐在暖阁里练字。
她现在练字也是抄的佛经。
佛经这东西,在宫里,还是必须要抄的,先帝祭奠啊,给太后寿辰送礼什么的,都用的上。
事实上,刘芳都打算以后给晋宣帝送礼都送佛经算了。
这个东西送出去,最安全。
不会让任何人误会她有争宠的念头,这就行了。
悠悠然地抄了一遍《心经》,那边姚氏也带着人过来,见她在抄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