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知足常乐 快穿-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芳真没想到皇后竟然还记得,有些脸红,道,“娘娘不怪罪臣妾就好。”
  皇后感慨地叹了一声道,“其实,我挺羡慕你的,至少,可以轰轰烈烈地做那么一件为国为民的大事。”
  刘芳默然,许久才道,“娘娘,以后您可以做的更多。”
  为这个国家,再培养一个明君,这才是功在千秋的大事。
  皇后一怔,看着刘芳道,“你真的是与众不同啊,卓识非凡。”
  刘芳笑笑,“大皇子很好。”
  只是四岁多的孩子,就已经懂得照顾弟弟,很有长兄风范,只要他以后能够一直这么成长下去,想必未来一定会成为一个不错的继位者。
  皇后笑着颔首,“嗯,你说的对,大皇子的确很好。”
  刘芳又问了问七皇子,皇后笑容更深了一些道,“他也好多了,变得康健,现在手脚都有力许多。”
  这就好,这样安安生生的,平和安宁的日子,才是最好不过的。


第538章 庶妃记81
  也许是过去的晋宣五年过得太过波澜起伏了; 晋宣六年过得非常平和。
  晋宣帝拒绝了朝堂之上大臣们所说的选秀提议,只说,宫中已然有了十一位皇子,皇家子嗣足够兴旺了; 日后也不必再提选秀之事。
  刘芳得知后; 倒是觉得; 晋宣帝这个人,还是有分寸的,也很理智,同时,心智格外的坚韧。
  他很清楚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想要做到什么样的事,为了他心中的目标; 他可以为此付出很多很多; 牺牲很多很多。
  当然; 他也是一个看重责任的人; 不然,宫里的后妃们不会都能孕育下皇嗣的。甚至以后; 还会继续有机会; 有可能孕育皇嗣。
  这样的人; 心智之强大,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纵然他有缺点,可他的那些缺点,也只是以后世眼光去看; 按照现在的眼光看,他简直堪称完美。
  对外,治理朝堂很有本事,对内,对各个嫔妃雨露均沾,对皇后这个妻子也是相当看重,信任。
  至于对待孩子,他现在更是一视同仁,哪怕大皇子受他看重几分,他也不会因此而冷待了其他的孩子。
  作为一个皇帝而言,他这样的品行,已经是很难得了。
  到了三月中,春狩开始,刘芳并没有去,只是让两个孩子去了。
  梁氏,姚氏回来后,就过来跟刘芳说,五皇子,六皇子也都要去上书房启蒙了。
  跟她们聊着的时候,刘芳想的却是,皇子开始渐渐长成了,以后,不知是不是会有更多的变化。
  也许,新的争斗也渐渐开始了。
  等到五月,过了端午之后,鲜隗,金国的事情才彻底完结。
  刘芳当初俘虏了鲜隗,金国的军队之后,镇西关将领便联合了后面五座城池的将领,领了晋宣帝的密旨,直接带领着军队就直接过去鲜隗,趁其防守薄弱,彻底将鲜隗占领了下来,只围着鲜隗都城。等到鲜隗大汗写下投降的国书,并且自尽,将大汗之位传给了莹珠公主的弟弟后,这支军队才彻底进入鲜隗都城,将整个鲜隗收入囊中。
  而金国,由于被晋宣帝抓住了把柄,又被相邻的鲜隗当中的晋朝军队给威慑着,只能是捏着鼻子写下
  了国书,愿意舍弃金国现在与晋朝相邻的五座城池,以换取金国的安平。
  只不过晋宣帝并没有要这五座城池,只要了足够多的赎金,差点没把整个金国的国库给榨空了,这才将此事给揭过去。
  送走了金国使团后,晋宣帝满面春风地来到鸾福宫,找刘芳下棋,两人一边下棋,晋宣帝就一边告诉刘芳他所签订的金国和书。
  刘芳微微挑眉,看着晋宣帝道,“陛下圣明,想必经过此事之后,金国皇帝,是不敢再轻易动兵了。”
  打仗花的钱就不说了,这赔偿的钱就足够金国皇帝心疼的了。再有,他原本打算让出五座城池,没想到晋宣帝却完全不接。
  这一来一去,倒是显出晋宣帝的仁厚大度,他还得捏着鼻子承晋宣帝的这个情,对于他后面提出的赔偿金,根本无法再反驳什么。
  不然,天下人的唾沫星子就能淹死他。
  另外,晋宣帝不接那金国让出的五座城池是对的。
  看起来这个是一个好事,开疆扩土,可以将晋朝的版图再次扩大,尤其是在已经占领了鲜隗部落的国土之后,这简直就是将晋宣帝捧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这样的巨大诱惑,说实话,任何一个皇帝都难以拒绝,可晋宣帝拒绝了。
  因为他明白,这个时候的晋朝,其实是没有能力吞下鲜隗国土之后再吞下金国的五座城池。
  这两个地方,都是异族,需要治理的时间会很长,在短时间里,这样的地方只会是个晋朝带来负担。
  鲜隗部落地方不大,又是第一个公然挑衅晋朝的小国,为了立威,晋宣帝不得不彻底将其灭国,收归晋朝。可他也清楚的知道,想要把鲜隗彻底变成晋朝的一部分,并没有那么容易。
  有可能需要花费数十年,甚至是上百年的时间,在他的有生之年,都未必能够可以彻底完成这件事。
  这样的情况之下,他是疯了才会接受金国让出的那五座城池。而且,他也并不认为金国皇帝会真的甘心如此轻易地将这么一大片国土割让给他。
  最有可能的是,这五座城池里,埋着很多的金国暗探,就伺机等着他接收了这五座城池之后,煽动金国百姓闹出动乱来。
  那到时候,晋宣帝也只
  能是焦头烂额的应付着,什么事儿也干不成。
  其实现在鲜隗那里也会有这样的隐患,只不过鲜隗毕竟是灭国了,那处理起来倒是没那么麻烦。
  晋宣帝还是有信心处理的,而刘芳也正是明白他的这些想法,这才颇为诚恳的赞赏。
  晋宣帝也是特别得意,“金国成帝其实还算一位睿智之君,可惜,他习惯了金国皇家蝇营狗苟的那一套,做事大多阴诡,倒是失了一份明君之气,让人可叹。”
  意思就是,金国的皇帝是一个习惯玩弄权术,玩弄政治的政客,并不是一个真正为国为民的明德之君。
  刘芳点点头,下了一颗棋子,道,“为君者,以明为德,以民为本,方是正道。”
  晋宣帝看着她,感叹道,“你着实是可惜了。”
  刘芳笑笑,并没有搭话。
  晋宣帝放下一颗棋子道,“如若朕让你做上书房的老师,刘氏,你可会拒绝?”
  刘芳一愣,她看着晋宣帝,晋宣帝含笑回视着她,道,“朕明白,你喜欢安然和乐的日子,可朕却不想晋朝的皇家,最终变成金国的皇室。”
  这是说,金国的皇室夺嫡之争的惨烈。
  现在宫中皇子渐渐长大,这位拥有远见卓识的皇帝,也看到了未来的隐患。
  谁都会有竞争的意识,这并不是说避免就能够避免的。而且,本身,作为皇帝这样的人,处在这个位置,就注定一生都在争斗的中心之中,无法避免。
  而需要成为这个位置的继承者的那个人,也注定是要学会怎么竞争,怎么争斗。
  这是现实存在的生存问题。
  国家与国家之间,人与人之间,都是如此。
  刘芳沉默了许久,晋宣帝也没有继续说什么,只静静的看着她,等待着。
  刘芳最后转头看着窗外道,“皇上,您可知道,未来的晋朝,注定有一天会成为金国那般,或者说,也会成为鲜隗那样?”
  晋宣帝没有生气,他很平静地点点头,“朕明白。”
  刘芳回头看着他,“那您也一定明白,先帝以及先太祖等人,是为了什么而延续了您之前的传承之法。”
  说什么一往情深,六宫无妃,这不过是哄哄外面的那些单纯百姓,事实上,这其实是前面几任晋朝皇
  帝,都在避免皇室夺嫡这个事情。
  只有一个继承者,那就没得争,也不需要争了。
  但到了晋宣帝这里,为何又要打破这个相对平稳的继承法呢?
  肯定是他发现了这个传承方法是有问题的。
  比方说,继承者中途夭折了怎么办?比方说,继承者还没来得及留下血脉就死了怎么办?
  再比方说,朝堂上的朝臣们因为利益的分配太过均衡,而彻底联合起来,架空了皇帝怎么办?
  说白了,皇帝也只是一个人,一个很普通的人,就算脑子聪明到逆天好了,可若是被底下人彻底架空了,没人可用,那再聪明也白搭。
  所以,晋宣帝继位后,才没有立马考虑自己,而是为了分化朝堂势力,进行了选秀。
  真的是他无能吗?未见得。只是他选择了一种相对温和,不会影响到整个晋朝的方式来进行改革罢了。
  这种政治角逐,权利角斗,本来就是充满着微妙的,也充满着难以言说的危机。
  其实晋宣帝可以不改革,可等他的下一代接任时,那个时候的晋朝,再想要改革,那就太难太难了。
  只看晋宣帝登基五年的时间,就已经发生了多少事儿?
  这些,都不是简简单单,说能够改就能够改的。
  那有人就说了,难道整个晋朝这么大,就没几个真心拥护晋宣帝的人?有。
  肯定是有。可要是他不选秀就进行改革,那就是皇权与朝臣之间的彻底宣战,这是要动兵的!
  京都一旦动乱,那整个晋朝就会彻底的开始乱。
  晋朝仅仅建朝五十年时间,还是一个相对脆弱的新朝,并没有足够的深厚底蕴来支撑这样的大变动。
  所以,晋宣帝才选择了选秀,这个方法。
  而现在,他之所以选择让刘芳去教导皇子,为的也是以后皇权可以顺利延续下去。
  因此,当晋宣帝听到刘芳说起先帝他们的做法时,晋宣帝也颔首道,“朕明白。正因为明白,所以,朕才更清楚,这两者之间一定要找到平衡之法,否则,都会公然崩塌。”
  皇家血脉太过稀薄不行,太过兴旺也不行。没有争斗不行,争斗太过也不行。
  这期间的平衡,真是太难掌控把握了。
  刘芳叹气道,“皇上,您这是给臣妾出难题啊!”
  这样的事情,谁能拍着胸口说,她一定能做到?
  反正刘芳是没这个本事。


第539章 庶妃记82
  晋宣帝也知道这是一个难题; 可他实在是找不到适合的人选。
  从朝臣中选择,有可能做到他所想的公正,但大概率的可能是,对方会过早的给这些孩子定性——大皇子注定是继承者; 那他就一定是最优秀的; 其他人都不能越过他。
  这样的观念; 其实是非常危险的。
  晋宣帝从来不觉得,他这个皇帝就一定是最好的,做任何事都是最完美的,最优秀的。
  哪怕他从小都没有兄弟姐妹,可他看到过成国公府的兄弟之间是如何相处的。
  卓明睿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他至今都无法在朝中担任任何明面上的职务; 要不是晋宣帝用人不拘一格,对他也确实是信任有加; 恐怕; 他最终也只会是京中的富贵闲人; 或者是纨绔子弟罢了。
  晋宣帝是一个很聪明的人; 由成国公府的兄弟相处,他就能看到他的孩子的未来; 最终会变成什么样。
  可他并不希望他们变成那样。
  他希望自己的孩子都能成为足够优秀的人; 同时; 他们也会是真正的兄弟,不会因为生母不同而有所区别,不会因为有竞争就对彼此有任何生死相争的念头,更不会使用狠毒的手段来对付自己的兄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