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芳抬了抬下巴,示意安荷看跪在中间的那一位,一边脸肿得青紫,嘴角还有点血渍。
“姐姐,这人自称是成亲王府的人。”
安荷顿时冷了脸:“成亲王府?”
不必刘芳多说,她已经明白过来,她对香婷说:“吩咐刘峰带上他们,送去王府交给二表哥,就说他们自称是成亲王府的人,问问二表哥知道不知道。”
成亲王是嫡母的亲哥,人倒是挺好,对她们这些庶出女也都如同侄女,就是后院乱七八糟的,尤其是王妃去世之后,简直乱成一锅粥。
要不是府中仅有先王妃所出的世子爷,二爷,三爷三位小王爷①,并没有庶子,仅有庶女,那就更加乱套了。
现在王府是外院由二爷管着,内院由世子夫人当家,成亲王其实并不管家中事务。所以安荷才会说把人交给二
爷。
安荷本来就因刘芳走失的事情着急了一夜,现在正是一肚子气的时候,看到成亲王府的人竟然敢冲撞了自家妹妹,自然不会轻易放过他们。
把人交给二表哥,他自然而然会查出事情的原委,也不会轻易绕过他们,不必她操心。
“喏!”
香婷恭敬应下,退出雅座,到不远处与守卫着的护卫队长刘峰说了。
刘峰看了看雅座,微微颔首,挥挥手,让手下提着三人就走了。自己与剩下的十人则继续守在茶馆中护卫。
过了没多会,刘国公世子等人也带着人过来了,见刘芳安然无恙,刘国公世子严肃的脸上总算是缓和下来。
他狠狠地瞪了安荷一眼,转头温和地对刘芳说道:“好了,天色已晚,咱们就先回家吧。”
安荷耷拉着脑袋,知道自己今夜回府肯定还有后续,一脸生无可恋。刘芳只能拉着她的手,以作安慰。
她也知道,今夜的事情,嫡母肯定是已经知道了,回府后还不知会怎么样呢。
总归十七姐是逃不过一场责罚的,她也只能现在安慰安慰她了。
在大哥面前,不管是她,还是安荷,都不敢放肆。
其他的几位兄长相互看看,打着眼色,跟着大哥身后,护着两个妹妹,带上护卫婆子丫鬟,一众人浩浩荡荡地就走了。
…………
茶馆众人看了一场好戏,等她们离开后,才低声议论纷纷。
“这到底是谁家的姑娘?竟然有如此排场?”
“在这京都之中,不惧成亲王府的没有几家了。不是亲王府上的,就是几家开国元勋国公府邸上的。要说国公府之中,也就刘国公府与成亲王府有亲。”
“适才听她们说成亲王府的二爷是她们的表哥,如此看来,她们定然是刘国公府的姑娘了。”
“刘国公府啊……啧啧,惹不得啊,惹不得!”
“如何说?”
“这刘国公府现任国公爷倒是没什么了不起的。
可是他能生啊,会生啊,嫡庶子女加起来有四十,二十二个儿子,十八个女儿。
他的嫡长子,刘国公世子是大理寺卿,嫡出四子外放是知府,八子是威德将军……光是这几个都已经够出息的了,更别说在翰林院的,工部的,户部
的,经商的,教书的……满门上下个个出息。
再加上已经出嫁的嫡长女是镇国公府世子夫人,嫡出五女是八皇子妃,现今的安亲王妃……
啧啧,更别说刘国公夫人她本来就出身成亲王府,是现今成亲王的嫡亲妹妹,钦封的郡主娘娘!
这样的人家,如何惹得起哦。”
众人恍然!
杨安愣了愣,垂下眼睑,果然,她出身高门,非他这等寒门子弟所能高攀得上的。
“哥哥。”杨慧扯了扯杨安的衣袖,“你不高兴么?”
杨安笑着摇摇头,“没有。好了,天色不早了,咱们回家吧。”
“好呀。”
结了账,杨安带着妹妹提着兔子灯便回家。
对于今夜的偶遇,就如同路上所见的烟火一般,虽灿烂却遥不可及。
纵使是感叹美丽,却太过短暂,看过即忘。
第10章 第9章
刘芳跟着安荷回府后,刘国公夫人已经知道安荷差点把妹妹弄丢的事情,所以即使刘芳给安荷求情了,刘国公夫人还是罚安荷跪祠堂反省。
安荷倒是心甘情愿地去受罚了,还暗地里松了口气:嫡母还是看在她快要出嫁的份儿上才这般轻轻责罚她,不然啊,她是免不了要被打一顿的了。
其他的哥哥们也没多好过,包括世子在内,都被刘国公夫人亲自打了板子,理由是:没有照看好妹妹。
至于几位儿媳妇,刘国公夫人也都训诫了一番,今儿陪同一起去的仆人全都挨了板子,不多,但也是一个警醒。
对于刘国公夫人的大动干戈,所有人都没有不服。
今日这件事,他们的确各有各的责任,谁也推脱不掉。刘国公夫人的处置也很合理,所有人都心甘情愿地接受了各自的惩罚。
只有刘芳,因为是最无辜的受累者,被所有人道歉不说,还得了不少的礼物作为补偿。
刘芳知道嫡母教导严厉,但也没想到今儿会闹出这么大的动静。
毕竟现在大家都长大了,也都变得稳重了很多,嫡母已经很多年没有像今日这般严厉地惩罚过他们。
在刘芳看来,今天晚上这件事其实是一时的意外,而且也没有真的造成什么不好的后果,嫡母其实是可以轻轻放过的。没想到,她今日会这么恼怒。
事后世子大哥却是对刘芳说:“你是最小的妹妹。今日几位哥哥们带着嫂子领你们出门,最后却发生了让你差点走失这样的事情,实在不该。
正是因为咱们都长大了,你也快要出嫁了,若有个万一,那就是毁了你的一辈子。
母亲自然恼怒。
况,咱们这么多人都没照看好你,也实在是失责。
母亲罚的对。”
刘芳恍然,心里越发感动:嫡母这样的女人,在古代也是凤毛麟角的吧!对一个庶女都能发自内心地疼爱。
其实,刘国公夫人也不是一开始就把庶出子女都视如己出。
年轻时,她嫁过来就知道,自己的丈夫未来会纳妾,还有可能不会少。嗯,这倒是刘国公的磊落之处了。
当年,刘国公府与成
亲王府议亲,彼此双方的长辈都是很满意的。而当时年轻的刘国公却因为父亲只有他一子,时常感叹家中人丁单薄,心中一直耿耿于怀。
于是,在议亲之初,他与刘国公夫人见了一面。告知她,日后两人成婚后,他是要纳妾的,若是她无法接受,那他就去与父母说明,两家的议亲到此为止,绝不会牵累她名声。
两家一直是世交,刘国公夫人当时就觉得,刘国公此人还是有可取之处,而且议亲之初就告知日后定然要纳妾这件事,也显得他磊落。
况,当时,两家都权势滔天,处于同样烈火烹油的位置,而且成亲王府还是大晋朝开国唯一的异姓王府。
种种现实之下,她这样的一个异姓王府的郡主,看似尊贵,可比公主,但实际上却是没有哪个府邸敢娶的烫手山芋。
而刘国公府就不一样了。
刘国公的父亲虽然在军中威望极盛,但他儿子不行,唯一的爱好不过是经商,赚钱。
而商贾之流在皇家眼中,勋贵圈中实在是上不得台面。也因此,刘国公一直被认为是“不务正业的纨绔”。
她一个堪比皇家公主的异姓王府郡主嫁给他,表面上看是吃亏了,实际上却是能够保全她的最好办法。
而且当时的刘国公府只有刘国公一个子嗣,并无亲族可依靠。刘国公的父亲又深得皇帝信任,门风也正,偌大一个国公府也只有他们父子二人,她一嫁过去就是世子妃,上无婆母。
可以说,她一嫁过去就能直接当家做主了。
而且,她又与刘国公自幼相识,彼此虽无爱情,却也彼此了解各自的性情,有深厚的信任基础。
对比之下,刘国公成婚后要纳妾这件事,实在是微不足道。
毕竟,大晋朝内哪个高门大户之家的男子不纳妾呢?
其实,要是可以,刘国公夫人也想自己出来闯一番天地。
然而可惜的是,她是幼女。上面还有三位哥哥,而且个个出息,青出于蓝。
要是她这么个女儿还比几位兄长,甚至她的父亲还要出息,那真是要他们一家子的命了。
皇权之下,即使无奈,她也必须做出牺牲,不管是为了亲人,还是为了自己,她都不可能真的不管不顾。
因此,刘国公夫人就嫁过来了。
婚后,刘国公虽说是要纳妾的,但从来都是优先看重她这个妻子。
他没有染指过她的陪嫁丫鬟,也从来不在府中奴仆中选妾室,而是在她诞下嫡长子之后才与她商量在外挑选品性单纯,身份普通的良家女作为妾室。
待妾室进府之后,他也是十分信任地交给她管教,无论对方是否貌美。
也从来没有特别宠爱哪一位妾室来给她添堵。
总之,刘国公虽然不是一个多么好的丈夫,却绝对是负责任的。对妻妾都负责,嫡庶分明,分寸拿捏得很好,从不逾越。
正因他的嫡庶分明,对刘国公夫人一直保持本心,性格磊落。刘国公夫人才会这么多年下来真心实意地为他打理国公府,为他教养庶出子女。
几位妾室呢,无论当初是为何进府的,也无论她们当初有没有过野心,但时间一长,总归是看清刘国公是什么样子的人,也明白该如何做,才能在这府中活的更好。
妾室们都不折腾了,那庶出的子女再多,其实也这样,折腾不了什么。
而且都是从小儿养着长大的,刘国公夫人养着养着也就有了真心,也付出了感情。
好在,他们都没有辜负她的付出。
虽然幼年期调皮捣蛋,让人生气。可每个人长大了以后都真心敬重她这个嫡母,明白她对他们的苦心,接受她的教导,懂事听话。
这自然而然地,彼此也就相处出了真心实意了,感情也就深厚得如同亲生。
若是当初有哪一个庶出的子女不受她的教导,刘国公夫人绝对是一眼都不看,随意打发得远远了事。
再如何,她也是有自己的傲骨的,即使是迫于情势而嫁了人,她也不会真的就委屈自己,慷慨他人。
可以说,刘国公夫人现如今的这般,对庶出子女视如己出,不是单靠她一个人多年付出就行,而是所有人都明白她的付出,也看到了她的付出,感恩她的付出才有这样的局面。
倘若,刘国公对她的付出视而不见,当作理所当然,进而得寸进尺地一味索取,没有节制,或者是到了宠妾灭妻的地步,刘国公夫人恐怕早就先灭了他,自己当寡妇了。
倘若,妾室们自作
聪明地不断折腾,与她争斗,恐怕她也早就将妾室通通灭掉,让刘国公府只有嫡出,而无庶出了。
再倘若,她真心教导庶出子女,但他们却从不领情,反而还仇视她这个嫡母,那刘国公夫人恐怕是早就让他们回炉重造,各自投胎去了。
任何的感情都不是一方付出就可以长久的,彼此要体谅理解,相互付出,懂得感恩,这才能让彼此的感情维持长久。
刘芳认为刘国公府的和睦是刘国公夫人一人打造的,事实其实也并非这般简单。
应该说,刘国公夫人付出良多,但却是一家人共同用心经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才能打造出这样一个独特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