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奋斗在初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341章 史上最金贵的父子谈话
  李承乾一入暖春阁中,见着父皇李世民正伏在龙案之上,批阅着奏折。
  此时李世民已下了朝,卸掉了天子专属的翼善冠,换上了平日里所穿戴的,较为轻便的通天冠,不过那身明黄龙袍还依旧没有换下,平添几分威仪,令李承乾的敬畏之心再次升腾几许。
  金线织成的五爪金龙绕满龙袍之上,龙头所在的位置就在龙袍的胸口之处。
  李世民听着李承乾的脚步声,将手中的朱砂笔搁置在笔洗之上,稍稍抬起了身子。恰恰正好,龙头之上的那对龙眼怒目圆睁,与李承乾对个正着。
  眼神睥睨,气势凌厉,令李承乾望而生畏。
  旋即,止住了脚步,冲李世民拱手鞠躬,喊道:“儿,儿臣见过父皇!”
  李二陛下哪里会知道自己这个儿子,竟然会让自己龙袍上那双龙眼给瞪得心虚,不然非得气死。
  这哪里是老子英雄儿好汉啊?简直就是老子英雄儿混蛋嘛!
  如今贞观四年,李世民登基的第四个年头,坐了四年江山的他不仅富有天下,万邦拜服,而且正值壮年,此时也不过三十一二岁许。
  三十二岁的李世民,与十三岁的李承乾倒是应了子生父相这句老话。
  爷俩的模样就跟一个模子里刻出来一般,不过相比于李承乾的英俊,李世民的脸上多了几分刚毅,多了几分威严,多了几分成熟与稳重。
  而且下颚留着几缕墨黑虬须,配合着他那张近乎中年帅哥的脸蛋,更添了几分杀伐与果断。
  李世民放下手中笔之后,唔了一声算是回应了李承乾,然后居高临下,问着龙案之下的李承乾道:“承乾,此时黄昏已过,天色近黑,你匆匆入宫见朕,可是有何要事?”
  李承乾道:“就是好久未见父皇,想念父皇了。”
  这话一出,果真戳中了李二陛下的心坎坎,脸上顿时浮现出笑意,颇为满意地冲李承乾点了一头,轻声念了一个好字。
  正如世人所知,经历过玄武门的手足相残,又经历过入宫逼宫父亲李渊退位的他,如今对待孝道,对待亲情,身为看重。
  李世民的脸上现在尽是舔犊之情,满意李承乾这番得体的应答之余,也不忘提醒道:“你不能光看父皇啊,你母后时常在父皇耳边念叨着你,你有时间也要多抽空陪陪她才是。”
  李承乾又是低头躬身回道:“儿臣谨记父皇训示,以后一定会多多进宫陪伴母后。”
  “甚好,大善!”
  李世民听罢,再次不吝赞赏地夸奖了一句李承乾,果真如内常侍平四所提醒的一样,皇帝今天的心情不错。
  正当李承乾心中美滋滋之余,突然李世民话锋一转,语气颇为耐人寻味地说道:“说说吧,你今天进宫见朕,除了想念朕看望朕之外,还有何事?”
  “啊?”
  李承乾陡然脸色大变,仿佛有种被人窥透心中一切的仓惶。
  不过他此时正低着头,李世民看不到他此时脸上的神色。
  李承乾深吸一口气,心道,镇定镇定,不怕不怕。
  徐徐恢复神色之后,缓缓抬头看着李世民,轻声问道:“父皇,听说您正准备封赏擒拿颉利可汗的首功之臣,西川小都护郭业?”
  唔?
  李世民显然对李承乾突然提起这个话题,感到很是意外。
  不过很快他便若有所思地点头呢喃道:“你怎会关注一个小小的六品武勋骁骑尉?哦,朕想起来了,朕听你母后提起过,你曾央求她派出宫中太医前往蜀中陇西为郭业之父诊病。怎得?你与他认识,乃是挚友不成?”
  “不不不——”
  李承乾听着李世民的话,差点没把魂给吓丢了,谁跟那混账东西是挚友,那小子过些日子就是坨大便了,谁沾上他准要迎风臭几里。
  连说三个不字之后,李承乾赶忙解释道:“父皇与母后误会了,儿臣与他不认识,更谈不上乃是挚友。儿臣之所以央求太后派遣太医入蜀中,那是因为听闻郭业之父病危,想替父皇体恤体恤臣工,这才求了母后。”
  李世民闻言,哦了一声,低吟了一句令李承乾晦涩难懂之话,道:“你倒是想得周全!”
  李承乾无暇去琢磨父皇的这句话,急急按着太子詹事李纲所教的话说道:“不过儿臣派人护送宫中太医入蜀中之后,却又听闻了郭业的一些事。又恰巧听说父皇要封赏郭业,因此,儿臣觉得很有必要,且必须第一时间将郭业在陇西的所作所为据实禀报父皇。好让父皇做出一个明智地判断。”
  “郭业在陇西的所作所为?”
  李世民反问了一句,饶有兴趣地说道:“说与朕听听。”
  “喏!”
  李承乾应了一声之后,便缓缓按着太子舍人范植从陇西发来的急件内容说了起来。
  从郭老憨病逝,到郭业丁忧守孝,到郭业罔顾礼法不顾孝义,要在丁忧守孝期间纳妾之事,逐一说了出来。
  一边说着,他一边小心观察着自己皇帝老子的脸色,果然,阴沉又阴郁,如暴雨濒临之初,乌云盖顶黑压压。
  讲完最后一个字之后,李承乾心中顿时松垮了下来,说出这番话,将郭业的丑事道了个干干净净,总算是在父皇面前撇清了自己与之的关系,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他的立场便是,如此罔顾孝道之人,就是个人渣,不值得父皇的青睐,不值得朝廷的封赏。
  至少,父皇不会认为自己与郭业这个大不孝之人有瓜葛了吧?
  “讲完了?”
  李世民脸上阴沉若斯,却没有发怒,仅仅反问了一句。
  李承乾心中尽管诧异父皇为何没有痛斥郭业的行径,但还是本分地应了一声:“禀报父皇,儿臣讲完了。”
  李世民点点头,说道:“嗯,知道了。没别的事,你先退下吧!”
  “啊?父皇……”
  李承乾惊呼一声,怎么也想不到自己费尽唇舌说了这么多话,父皇竟然下了逐客令。
  李世民没有理会李承乾的诧异,又交代了一声:“对了,过几天便是你祖父的寿宴,朕希望你与卫王,蜀王等孙辈在你祖父面前好好表现一番,不要让朕失望。”
  “啊?”
  李承乾又是一声惊呼,他真心无法理解父皇的思维跳跃,竟然如此厉害,愣是打得他莫名其妙,找不到东西南北。
  可偏偏就是故意绕开了郭业这个茬儿,难道父皇不信我说的话?
  李承乾心中忐忑了一下,想想又不对,如果父皇不信的话,怎么又会一脸的阴郁呢?刚才好几次,还看见若隐若现的怒容浮现在父皇的脸上。
  到底是怎么回事?
  就在李承乾呆呆傻傻,发怔站在原地之时,李世民突然有些意兴阑珊地挥挥手,再次下了逐客令道:“下去吧,顺便去你母后的宫中,看望一下她吧!”
  “嗯,是,儿臣知道了!”
  李承乾见着父皇下了第二次逐客令,哪里还敢停留,尽管一脑袋的浆糊,满心的疑惑与不解。
  不过还是拱手躬身,道:“儿臣告退,儿臣这就去看望母后!”
  言罢,步步后退,徐徐退出了暖春阁。
  吱呀……砰!
  门口两名内侍小黄门再次将暖春阁的房门关了起来。
  李世民双手负背,站于暖春阁的龙案边上,微微扬起头颅,自言自语道:“朕这儿子啊,聪慧是聪慧,就好耍点小聪明!”
  叹罢,突然——
  面向暖春阁中摆在右手边不远处的一座木雕屏风,问道:“听,你也听完了,看,你也看完了,说说吧,朕这儿子将来是否能承担得起大唐的江山与社稷?”
  木雕屏风处,丁点动静也没有。
  李世民继续道:“还有,郭业此子朕屡次听你提及过,承乾这番话看来不假,你也来评价评价郭业此番行径吧。”
  木雕屏风处,还是丁点动静都没有。
  李世民突然气急发笑,咒骂道:“虞卿,你个老狐狸,别跟朕耍滑头,一把年纪还玩装聋作哑的臭把戏?”
  “扑哧,嘿嘿……”
  木雕屏风的后面,陡然传来一声苍老的干笑之声,笑中颇有些无奈与不情愿。
  “速速,给朕滚出来,虞世南!!!”
  这下,
  李二陛下可真格儿发飙了!


第342章 郭小哥纳妾
  谁也未曾料想,包括李承乾都始料未及,自己为了急于在李世民面前表明立场而对郭业一番进言与抹黑,竟然误打误撞,事情远远偏离了原先预定的轨迹。
  不仅让李世民再次将郭业的名字记于心中,更是在虞世南的谈话后,下了一道连虞世南都错愕的旨意,破天荒让郭业渔翁得了利,成全了其波澜壮阔的一生。
  ……
  ……
  天色,黯淡。
  虞世南与李世民谈完话之后,趁着夜色匆匆离开了掖庭宫,出了玄武门,走出了皇城。
  来到朱雀大街之后,虞世南并没有勒令车夫驾车回府,反而是转道长安小雁塔附近的崇义坊。
  他去往崇义坊乃是带着李二陛下的旨意,前去拜访时任中书省的中书令大人房玄龄。
  因为中书省掌管着草拟圣旨及敕令等职能,李世民的这道旨意他必须知会中书令房玄龄,由中书省的中书令签字画押,方能变成一道黄帛圣旨,发往远在蜀中的陇西。
  至于接圣旨之人,自然是李承乾想坑没坑成的郭业无疑。
  ……
  ……
  九天后,陇西。
  郭业的妹夫兼一号打手程二牛亲自带队,由其麾下的八百白袍共同组建的郭家迎亲队伍,成功将康芷茹从益州府康家接出,登江船过岷江,在漕帮三万帮众,千艘江船的护送下,声势浩大地顺利抵达陇西。
  登上岸后,八百白袍在前,近千上岸的漕帮帮众殿后,大红花轿在中间,径直开往福顺巷郭府。
  此时的福顺巷中,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好不热闹。
  陡然传来一声:“新娘子来了,让道让道,诸位乡亲父老请让道……”
  话音落罢,福顺巷中熙熙攘攘,拥堵不堪的人群才勉强让出一条道路出来,让康芷茹乘坐的大红花轿堪堪得以通过。
  此次康芷茹乘坐的大红花轿乃是一前一后,仅由两名轿夫抬着。
  因为郭业是纳妾康芷茹,所以依照规矩,甭管康家再怎么有势力,康芷茹也不得乘坐八抬大轿。
  妾侍进门,除了不得乘坐明媒正娶的八抬大轿之外,还不得从正门而入。
  因此,当大红花轿到了郭府大门,管家贞娘也只得吩咐下人开了偏门,迎新娘子入府。
  充当此次证婚人的顺公公站在郭府台阶上,满脸红光甚是喜庆地捏着嗓子尖叫道:“新娘子到了,新郎官出来踢轿门哟……”
  噌噌噌……
  再次穿上大红喜服的郭业从偏门走出,正了正头上的礼帽,紧了紧系在胸前的花球,在一帮子下人的簇拥中下了台阶,走到轿子前。
  伸出右腿,砰的一声,将花轿踢了开来。
  哗啦~~
  巷中围观人群又是爆出声声喝彩,讨个口彩。
  顺公公再次尖着嗓门儿喊道:“轿门一开,百子千孙,新郎官背新娘子进府行礼了哟……”
  郭业闻言,背过身去缓缓蹲了下来,旁边有随行而来的媒婆凑近轿中,对披着红盖头的康芷茹低声几句。
  然后康芷茹嘤咛一声,在媒婆的搀扶下趴在了郭业的背上,任由他背进府中。
  嗨哟!
  郭业背着康芷茹,感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