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奋斗在初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郭业与蜀王李恪的第一次见面,趁着说话间,两人彼此匆匆打量了对方一眼。
  李恪见罢,心道,原来郭业如此之年轻啊,能得民间百姓人人称道,能得父皇多次庇护,能得朝中多数臣工的推崇,此人当真不简单啊。没想到竟然如此年轻,可谓是年轻有为啊。
  难怪,李恪心中暗暗感慨,难怪母妃再三让我要与他交好,多多笼络于他呢。算起来,本王能够从吐蕃生还逃出松赞干布的软禁,能够安然返回长安,听说还是他委托一位江湖朋友营救的。
  想到此处,李恪的思绪顿然飞到了逃离吐蕃的那些日子,脑中浮现了当日营救自己的米吉和那群本事超强的汉子,如果能够将这伙神秘强悍的人收为羽翼囊为麾下,真真是一件美事啊。
  李恪怔怔遐思间,郭业也将李恪打量了个遍,原来这位就是李二陛下所有子嗣中最苦逼最无奈的皇子啊。
  因为历史上相比于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两人,蜀王李恪是最被人推崇,最像他爹李世民的理想继承人选。
  可偏偏造化弄人,李恪的身体里不仅流着大唐皇室的血脉,同时因为他娘杨妃乃隋朝公主的缘故,身体中也流着前隋皇室的血脉。
  这就注定了李恪与大唐天子的宝座自此绝缘。
  因此,说蜀王李恪是最苦逼最无奈的皇子,一点也不为过。
  郭业看着李恪的岁数跟李承乾、李泰相差无几,但却是五官端正,眼神清澈见底无杂质,眉宇间有着李承乾与李泰所没有的勃勃英气。
  都说面由心生,郭业暗暗揣度,也许正是因为李恪浑身充满了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缘故吧?
  “郭长史,郭长史?”
  李恪为了跟郭业近一步拉近距离,见面就以郭业的新身份来称呼,蜀州大都督府的长史。
  郭业闻言惊醒,为自己的失神而尴尬一笑,歉意道:“刚才想这事儿,有些走神了,殿下见谅。”
  李恪摇头说道:“不怪不怪,眼瞅着就要离开长安了,本王与郭长史都是一个心思,心有不舍啊。”
  郭业听得出来,李恪毕竟年幼,还有几分依依不舍的恋家情怀。
  这也难怪,十二三岁的孩子,即便心智再怎么早熟,突然要离开父母,要远离自小长大的长安,被安置到数千里之外的偏远蜀中,心有不舍这是正常的。
  他反过来劝慰着李恪道:“殿下莫要悲伤,雏鹰长大了自然要振翅高飞。不然,雏鹰又怎能长成翱翔千里的雄鹰呢?”
  “翱翔千里的雄鹰?”
  李恪的眼睛猛然一亮,好像明悟到了什么,连连点头称道:“是极是极,郭长史说得在理。有郭长史随本王一道就藩,本王肯定不会孤单寂寞,也不会彷徨无助的。哦对了,差点忘了一件重要的事儿……”
  李恪说着说着,惊呼一声,赶紧从怀中掏出一份丝织云凤锦所制的卷轴,双手奉上递给了郭业,说道:“这是我母妃让我交给郭长史的。”
  郭业好奇地接过卷轴,打开粗粗一看,居然是一份诰封?
  诰封,即诰命封赏。
  所谓的诰命封赏不是针对朝廷官员本人给予封赏,而是皇帝念其功劳,针对官员的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及妻子给予封赏。
  封赏对象如果还活着,就称之为诰封,如果封赏对象早已不在人世,那就叫做诰赠,又称诰命追赠。
  郭业看着这份诰命封赏上写着,居然是李二陛下要封赏自己的母亲为四品诰命夫人。
  诰命夫人的品衔当然是一种虚衔,并无实质性的权利,只不过有了诰命夫人的头衔,在乡里俨然是一种荣耀门楣的存在。
  诰命夫人的等级可谓是泾渭分明,封赏所赐的诰命服饰亦是各有不同。
  诰命夫人的品衔基本上都与在朝为官的丈夫或儿子相挂钩,如今郭业这个蜀州都督府长史虽然只有一年任期,但始终是从四品的品衔,因此诰封上他的老娘受封了一个四品诰命夫人的荣耀。
  郭业乍见这诰封,心中颇为激动,这不是衣锦还乡归故里,惠及家人的最好礼物吗?
  他小心翼翼地将这诰封收好,贴身放进袖中,冲李恪拱手致谢道:“郭业谢过殿下,也请殿下有机会替我转达一番我对杨妃娘娘的谢意,这当真是一份沉甸甸的礼物啊!”
  见着郭业喜欢,满嘴感谢溢美之词,李恪心中窃喜道,还是母妃笼络人的手段厉害啊,一个看似毫无多大用处的诰封,居然能让郭业欣喜若斯。
  无形中,郭业与李恪的关系又加深了一层。
  郭业又何尝不知道杨妃打得什么主意,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她无非就是想卖个大人情给自己,好让自己在蜀中多多帮衬李恪,尽心尽力为她的儿子办事。
  尽管他心里多少有些膈应,但说句掏心窝子的话,杨妃的这件礼物,诱惑太大不忍拒绝啊。
  因为,给母亲一个诰命夫人的荣耀,不仅可以让他衣锦还乡归故里,还能告慰他的已故三年有余的父亲,郭老憨的在天之灵。
  老头子当初的心愿不就是让自己青云直上,光耀郭家门楣吗?
  就冲这一点,杨妃的这份人情,他也得受着。
  只听李恪一脸和善地说道:“郭长史无需如此客套,今后你我便是一家人了,无需如此生分。到了蜀中,本王还要多多仰仗你才是呢。”
  会说话,会办事,态度还出奇的平易近人。
  这是郭业对年仅十二三岁的蜀王李恪,第一直观印象,而且还是超级好的印象。
  比起太子承乾和魏王李泰,强的不是一星半点啊!
  这时,南门里头突然涌出一群衣着光鲜的少年郎,个个骑在马上飞驰出了南门,转瞬间来到了郭业的跟前。
  一近跟前,众位少年郎纷纷翻身下马,口中齐齐嚷道:“二哥,我们来了,我们前来给二哥送行呢~”
  来者正是魏叔玉、房遗爱、秦怀玉、程怀义、杜荷等国子监的同窗好兄弟。
  郭业笑着望着诸人,说道:“蜀王殿下当前,怎能忘了行礼乱了规矩?”
  众人一见之下,纷纷又是拱手抱拳,山呼蜀王千岁。
  蜀王李恪见着来得这些人都是当朝重臣家的孩子,早已乐得合不拢嘴,心道,郭业此人在长安的号召力还是不错啊,嗯,本王这次真是捡到宝了。
  继而很是风度翩翩的说道:“郭业,你们老友相聚,又是离别在即,本王就不搀和了。你们先聊,本王率人先行一步,在前头等着你。”
  郭业嗯了一声,目送着蜀王钻进马车,浩浩荡荡的千人大队开拔而去。
  随后,郭业在魏叔玉等人堆中寻觅了下,并未发现长孙羽默的身影,心道,他们都来了,羽默不可能不来啊。
  这时,秦怀玉突然苦笑道:“二哥,你别找了,羽默好像又被他爹给禁足了。听说这次父子俩闹得很挺凶。”
  又被禁足了?
  郭业暗暗着恼,上次在自己家中,因为萧慎自杀一事竟然忘记了问羽默,他到底因为什么事情和他爹闹起来的。
  罢了,以后有机会再说吧!
  随后,他与众人攀谈一番,挨个儿勉励了一番之后,才翻身上马,下意识地冲南门里头望了一眼。
  他不是在寻望长孙羽默,而是在寻望天策府一系的臣僚。他很纳闷,真是见鬼了,自己要随蜀王就藩这件事情早已不是秘而不宣之事,怎么就不见天策府一系的臣僚前来送行呢?
  长孙无忌没来,房玄龄没来,高士廉没来,愣是天策府系的人马,一个也没有前来送行。
  奶奶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他心里琢磨着,莫非是因为他们觉得陛下派我随蜀王就藩,而天策府素来就是不待见杨妃母子,因此这些人直接将我开除出天策府一系了?
  我靠,郭业忿忿地皱了下眉头,心里郁闷道,如果真是这样,那这次真让李二陛下乱点“鸳鸯谱”给坑苦了。
  郁闷至极之时,早已在前头等候多时的蜀王又派人来询问,郭业只得收起郁闷沮丧和疑惑的心情,准备出发。
  继而,他对秦怀玉、房遗爱等人抱拳说道:“诸位兄弟,多谢你们前来送行,时间差不多了,我该出发了。”
  众人纷纷面露不舍,一步一步地迎送,将郭业送到了贞娘所在的马车前。
  郭业登上马车后,钻进马车之前,又冲诸人露出一个自信的笑容,喊道:“我就离开长安一年,你们几个在长安要学会精诚团结,学会自己解决困难。我希望一年后再回长安,你们一个个都是意气风发,春风得意。最好是一个个都能加官进爵,兄弟们共享富贵。”
  殷殷嘱咐完之后,最后才冲他们正儿八经地拱起手,朗声喊道:“走了,咱们后会有期!”
  说罢,整个人钻进了马车之中,马夫一甩响遍,马车缓缓驱动朝着前面蜀王的队伍追赶去。
  众人见着郭业钻入车中,马车驶动,还是没有离去返回城中的意思。
  相反,一个个的,还在后头小跑追着,不断挥舞着手臂口中各有叫嚷。
  “二哥,你要早点回来啊,没了你,咱们弟兄在长安城中玩不转啊!”
  “二哥,长安城的风花雪月之地,咱们哥几个还没开始玩呢!”
  “二哥,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咱们一年后再见啊!”
  “山不转水转,二哥,山水终有相逢时哩……”
  ……
  ……
  “噗哧~”
  坐于马车中的郭业听着这些混球的叫嚷,忍俊不禁笑出声儿来,不由叹道:“人家离别以诗相赠,你们尽说些乱七八糟的屁话,什么叫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土匪啊?什么叫山不转水转,山水终有相逢时?生死仇家啊?没文化,真可怕,一群不知所谓的混球!”
  “你们都要好好的,兔崽子们,咱们一年后再见!”
  郭业靠在车壁上,一人独自在那儿自言自语宛如睡梦呓语一般。
  这时,坐在他对面的贞娘惊讶叫道:“大官人,你哭了?”
  “呃……哭个屁,风大沙子吹进了眼,难受的紧。”
  “风大?沙子?可咱们在车里头啊?大官人。”
  “贞娘,啰嗦什么呀,长路漫漫无聊透顶,唱支小曲儿给哥听吧,唱欢快一点的,别尽唱那些苦大仇深的小调啊。”
  “哦……大官人,你刚才真没哭?”
  “哭个蛋,别废话了,唱吧,起高了唱哈……”


第640章 下马威
  行路难,行蜀道更是难上加难。
  长安距蜀中数千里路,真可谓是山迢迢水远远,甚是艰辛。
  加上此次蜀王李恪一行浩浩荡荡上千人,停停歇歇耽搁了不少日子。足足过了二十来天,郭业才与李恪等人顺利进入剑南道,又辗转反侧穿州过府七八天,才正式抵达蜀王的就藩之地——剑南道蜀州。
  到了蜀州郡城正门口已是天黑时,城门早已关闭执行宵禁。
  蜀王李恪被阻挡在城外,不过并未如郭业想象中那般颐指气使的发飙发怒,而是不急不慢地下了命令让这近千人暂时原地休憩,而后又让统率数百亲兵的一名致果校尉策马前去与城门守兵交涉,叫门。
  很快,致果校尉一手持着蜀王李恪的蜀州大都督府金印,一手执着皇帝下给剑南道各州各府关于蜀王就藩的圣旨,毫无阻滞地敲开了蜀州郡城的大门。
  吱呀吱呀,古老陈旧的两扇巨木大门被徐徐推开,蜀王这才下令队伍开进城中,并殷殷嘱咐交代城中已经宵禁,不要闹出动静以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