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嘶,原来是出内鬼了!”周景自语道。
孟烦了跟他去过一次重庆,那次谈论这件事情的沙龙聚会他也在。
好吧,该扔一个王炸,展示一下实力了。
孙子兵法地利篇有言:………有利地形先到先得。
日军先抵达战场,作为防守的一方,自然选择防守有利的地势。
野人山那里多山地,守军居高临下,只需用少量配置,便可控制远近。
周景得意洋洋的说:“天门山你也守过,知道山头有多难攻,你有什么好办法吗?如果没有办法,那就认输好了,我告诉你答案。”
这个情报孟烦了应该不知道,因为关于这个情报的汇报,是之前的很早的一次集团军军事会议透露的。
周景也从未跟其他人讲过。
孟烦了注视着低头沉思的龙文章,其实他也想不明白,怎样才能避免这一劣势呢?
这里不是战场,没有战场的环境,对于许多细节就没有把握,光靠空想是很难想得出来的。
如果周景不说最后那句嘲讽的话,龙文章兴许还会认输。可是周景都那样说了,龙文章代表着中国军队来推演,他是绝对不会轻言放弃的,更不会认输的。
三个人一直在房间里呆着,周景那杯茶都添了5次水了,他正要拿起来喝,龙文章一拍大腿,“我知道了!”
周景差点没一口水喷出去,咽了茶水好奇的问:“大惊小怪的,你知道什么了?”
“我知道是怎么解决的了。”龙文章身上冒着一种劲头,是兴奋的劲头。
他说:“野人山的丛林里,白天虽然视线不佳,但还有些视野,对于进攻的一方是大大的不利。
可是在夜间,谁还能看不着谁呀?小日本恐怕也只能用听觉守卫,视觉无能为力了。
所以我们只需要采取白天警卫,夜里攻击之战术。小日本儿的地形优势也基本等于没有了。”
龙文章的推断让周景心生佩服,因为他当时是直接得到答案,所以他无从估计自己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想出来。
但他知道,一个优秀的指挥官必须因地制宜,选择适合的进攻战术。
在这一点上龙文章是合格的,要比那些死板平庸的指挥官强出不止一筹。
周景放下茶碗,走到龙文章身前,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你答对了,你赢了,这也是孙立人将军的应对策略。”
其后,远征军其实还有一个难题,野人山区毒蛇猛兽成群,那也是很令人头痛的。
先头部队一面与日军周旋,一面还得应付各种野兽的袭击。
周景听人说过一些,最初进入野人山时,一只大象深夜闻入营地,被哨兵用枪打死。
一天深夜,有个二等兵在站岗时,忽听附近芦草丛林中有声音,以为是敌人,开枪后才发现是一只老虎。
虽然也给远征军造成了不少麻烦,但是对于勤劳刻苦的中国人来说,那都能克服。
兵棋推演告一段落,而现实中的战斗自然没有推演那么简单。战争总是充满残酷和意外的。
当时,在野人山担任防务的是帕恩塞上校,率领的英军约1000余人,驻扎在唐卡家。
日军因屡袭驻印军未得遥,便改变目标出击唐卡家的英军。
殖民地的英军还是一如既往的拖后腿,没怎么打就又被围困了,急向孙立人将军求援。
114团团长李鸿上校,奉命率部增援,战士们英勇进攻,一连夺回几个山头。
而敌人连病带伤,死了一半多,承受不住退却了,此后便改为小股骚扰。
第114团掩护英军撤退到百察海,接替了英军在百察海和唐卡家的防务。
与此同时,日军还对野人山入印的门户塔家铺,发动过一次猛烈的攻击。
驻印军由于运输困难,以少量弹药与日军连战数昼夜,终于击退敌人。
经过这次沉重打击后,日军再也不敢进窥印度东部的阿萨姆邦了。
3月下旬,中国军队进入野人山。
敌人常是3人为一组,在大树顶上布置机枪阵地,将弹药给养悬挂在树枝上,并利用树枝条搭成吊铺,可连续几日不着地。
树与树之间架设系有警铃的拉绳,使战斗小组连成一片,互递情报。
如遇第114团摸索部队摸进火网时,双方战斗打响,敌人则沿着事先架好的绳索桥转移到另一棵树上,以扰乱对方的射击目标。
有时敌人利用合抱之树干中间的空洞,身披伪装,隐于树后,枪口朝路口或河流渡头,寻机向第114团尖兵队射击。
有时利用自然草丛,埋伏若干小组。虽然主力撤退,仍按兵不动,伺机向前进部队射击。
往往先头部队已前进几十里,后面的部队仍须严密搜索日军残存的战斗小组。
真是人一入山林处处为战场。
从1943年的3月,到10月份,第114团官兵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经过8个月黑暗和泥沼中的生活,抵抗着疟蚊,蚂蟥和敌人的袭击,
终于赶走了山中的日军,开辟出一条路基,完成了掩护工兵和开山机注入的艰巨任务。
当时,孙立人带着114团出发时,有一位英国少校曾打赌:“你们部队想从野人山打出去,还要掩护中国和美国工兵修筑一条中印公路?
我想,不要说这条公路没法子修成,恐怕连你们部队也没法子爬过这一做野人山啊!”
打赌的这位英国少校做梦也没有想到,仅8个月不到的时间,第114团官兵竟然凭着一支枪,一条毛毯和两条腿。
跨过人烟绝迹,毒蛇、猛兽横行的荒区,胜利的越过野人山。
一条坦荡的公路也奇迹般的穿过了丛林,爬过了山头,向东延伸,一直通到胡康河谷的瓦拉渣,创造了军事史和公路修筑史上的奇迹。
一个团规模的争夺战,只是整个战役的开头,胡康河谷才是这场战役的争夺点。
胡康河谷也是也野人山的一部分,它是一个东西宽20~70公里,南北长约200公里的山间盆地。
河谷中河流纵横,其中坐落着于邦家,太白家,孟关和瓦鲁班等几个村镇。
这里是日军主要据点,和修建中的中印公路的必经地点。
整个盆地一到雨季便成为一片汪洋,到了旱季又瘴疠流行。
胡康河谷的缅甸语名字,意为魔鬼居住的地方。
孙立人将军的38师,和廖建楚的新22师分左右两路,向着胡康河谷的行政中心孟关挺进。
然而这里又出现了一个差错,差点让一个团的兵力万劫不复。
抱抱君:“我猜,又要乳英了是不是?”
“没错,猜的真准。”
周景都想替他鼓掌了。
驻印军的总指挥部,根据英方提供的错误情报,认为胡康河谷一带只有少数的日军。
38师112团没有多加确认,就采用了英方的情报。在向胡康河谷的日军发动进攻后,112团才发现敌人的火力很猛,恐怕情报有误。
于是不得不请求总指挥部调兵增援,但是总指挥部参谋长波德诺将军,认为英国的情报没有问题,是112团夸大其词,日军的兵力不多,不同意调兵增援。
抱抱君:“那么敌人到底有多少兵力呢?是真的如英方情报所说兵力很少吗?”
“扯淡,实际上112团一个团,是在跟日军第18师团的主力,第55、56两个联队交战。
这是主力联队,在抗战之初,一个联队打垮中央军几个师,撵着几万人跑。
虽说112团是美械装备团,与开战之初的中央军不可同日而语。
可让他们1对2,进攻配备了山炮重炮,还有坚固的工事可以作为凭借的,两个主力联队。
开无双也打不赢啊!”
如果周景是孙立人,他都想往提供情报的英国人脸上吐唾沫了,拔枪决斗都不为过。
抱抱君捧哏做的不错,继续问:“那后来呢?”
PS:6000字。
完成了(81)补更。
第103章 夸张的军令状
后来怎么样?当然是守住了。
经过丛林战训练的官兵们,明白不能和日军硬拼,所以就上了树。
在丛林里跟日军玩起了捉迷藏,找准机会就打上一个冷枪,让敌人防不胜防。
日本人找不到中国军队了,可是中国人又似乎无处不在。
躲在树上的中国士兵,把树下乱窜的日本兵看得清清楚楚,计算好机会,冷枪响起就有日军倒下。
日本人吃了亏,知道了厉害,也在想应对之策——他们集中大批兵力,把树团团围起来,然后集中武器对着大树射击。
这要是放在一般的林子里,说不定就会起效果了。可是这里的树木生长多年,既高大又茂盛,日本人的盲目扫射没有起到多大的效果。
后来,日本人又想了一个办法——围困。既然找不到你们,那就把你们包围起来,将你们饿死。
虽然远征军的将士们学习了野外生存技能,也知道能抓蛇、虫子充饥,可是日军的包围圈越来越小,在小范围里哪有那么多蛇虫鼠蚁可吃?
饥饿折磨着士兵,可这是你死我活的战争,他们仍然得支撑着。
好在盟军已经掌握了制空权,飞机搜索到了他们的位置,投下了降落伞,他们得救了。
步兵的支援则慢了许多,因为道路难行直到20多天后才抵达。
112团的战士们,就在树上当了20多天的野人,跟日本人纠缠做斗争。
后续激战了6天6夜,于邦家被攻克,新38师击毙了日军第56队联队长藤井小五郎,及其以下官兵200人。
虽然歼灭的敌人不多,但给日军造成了很大的杀伤,沉重的打击了日军第18师团。
远征军强悍的战斗力,旺盛的作战意志,让日军为之侧目。
经过此战后,第18师团师团长田中新一感叹说:“中国军队的战斗力,已达到不可与昔日相比的精强程度。”
驻印度的远征军反攻缅甸,如果有亲历者讲述,足够写一本书的。
孙立人的新38师,廖建楚的新22师,都取得了极佳的战果。
而攻守易势,日军也体验到了战争之初国军失败的滋味儿。
号称丛林之王的王牌部队,第18师团伤亡了1。2万多人,已被重创。
如果他们在不思悔改,早点投降,被成建制的歼灭也只是时间问题。
……
又是一年春天,鸟儿在树上叽叽喳喳的叫着,向世人宣告春天的到来。
保山,距离怒江不到150公里,然而这里就是远征军的总部,新上任的总司令卫将军,这个月在此处召开的第三次军事会议。
其实,卫将军成为远征军总司令,有点摘桃子的意思。
因为之前的陈将军,已经完成了筹建远征军司令部的任务,只不过由于胃病复发,不得已回到重庆休养。
不过,要说更愿意在谁的麾下听令,恐怕有不少人愿意让卫将军指挥他们。
陈将军虽然属于黄埔系的2号人物,又是委员长的干女婿,深得委员长信任。
但他本人带兵打仗的能力着实一般,最擅长的是治军。让这样一个人来指挥打仗,是嫌自己命长吗?
当然。那样说可能有些过分,可没人愿意打败仗,这总没问题吧!
卫将军是委员长麾下的5虎上将之一,颇有战功。虽然因为他并非黄埔军校出身,委员长对他的信任度也有限,但并不能否认他能征善战的事实。
卫将军早年追随孙逸仙,有常胜将军之称。这个称呼并不是人们随意的奉承,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