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有一座超级海岛-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卢凤梅收起了笑脸,一板正经地说道:“我想在河边建一座大型熔炉。”
  方程略微惊讶,“建在这儿?”
  “对,就是在这儿。”
  接下来卢凤梅向方程说起了这其中的缘由。
  之前在南海岸就地建了熔炉,更多考虑的是方便,直接将铜矿采来就能分拣熔炼。
  但在综合考虑之下,其实将熔炉建在河边才是最好的选择。
  首先这里有充足的水资源,就地取水,十分的方便;其次这些河水日夜流动,只要在河面上做出一个水车,就能让河水日夜推动鼓风机转动,这样熔炉里的火就可以日夜不熄,炼铜的效率无疑将得到极大提升。
  放眼全局来说,将熔炉建在河边还有一个好处,像现在还得专门派人手去南海岸将石头搬运回营地,从营地步行到南海岸起码需要一个小时以上,这样其实是很浪费人力的。
  如果将熔炉建在河边,采集矿石的船只直接沿着海岸划到河口,再将矿石卸下,然后在河口的海滩上将矿石进行分拣。
  这样一来那些废矿渣离营地距离就近了非常多,要将它们搬运回营地也极大地节省了人力。
  毕竟像石头这样的重物走水路要比走陆路轻松很多。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这样就不用所有人都离开营地去到南海岸,相较之下营地的安全程度会得到提升。
  “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方程一拍脑门,被卢凤梅的提议所打动。
  卢凤梅说道:“我也是刚才闲来无事,来到营地外走动,看到因为下雨而涨起来的河水才有了这个想法。”
  “好啊,你这想法好,我们现在就把水车先搞出来。”方程激动地说道。
  “简单,给我一天的时间,保证明天这里就多一架水车。”卢凤梅胸有成竹地说道。
  “要几个人?”
  “给我三个,聪明点的。”
  方程笑道:“没问题,我这就去给你挑三个机灵的。”
  没多久,方程就领着三个土著来到了卢凤梅的跟前,这三个人里有一个是方程颇为看好的小翔。
  这个小翔之前主动投靠方程,然后又鼓动族人反了光头领主,把方程交给他的任务办得非常出色,所以方程这次让他领着另外两个族人来听候卢凤梅的差遣。
  “这几个人怎么样?”方程让三人笔直站好。
  卢凤梅满意地点着头,说道:“很好,就他们了。”
  方程一脸严肃地向小翔命令道:“接下来你们的任务就是协助老卢在明天之前做好水车,谁要敢在这个时候给我掉链子,我绝对不会手下留情,听清楚了没有?”
  “是,主人!”
  “我不光要你清楚,另外那两个你也要让他们清楚,明白吗?”
  小翔点头道:“我们一定不会让主人失望。”


第612章 倒模
  卢凤梅这边,方程给他安排了三个帮手。
  那三个土著由小翔带领,全权听从卢凤梅的指挥,中间要是出任何问题方程都要拿他们问责,是以这三人也不敢马虎。
  在卢凤梅的要求下,三人从海岛中间的竹林里砍来了许多竹子,接着又搬来了一堆废弃的矿渣。
  这些竹子和矿渣就是制作水车的主要材料。
  至于制作方法其实也不难,卢凤梅要做的是那种简易的水车。
  先是用竹子制作成一个圆形的水车,然后用那些石头在河岸边垒起来一个固定水车的高台。
  最后把水车放置在高台之上,保证其能够正常的运转,一切就完成了。
  说起来过于简单,但其实制作的过程中还是麻烦不断的。
  首先就是水车的固定,因为天气还在下雨,河水很湍急,要把水车放下去很困难,期间失败了很多次,有一次水车直接被河水冲跑了,几个人追着跑了一段,在河口处才把水车找回来。
  等到第二天的时候,按照卢凤梅给方程立下的军令状,一座简易的水车果然出现在了河道旁。
  在水流的推动下,水车不停地旋转着,一切都如同一开始所预想的那样。
  而且还有好消息,那就是雨已经停了。
  雨停了之后就能开始在河边修建新的熔炉。
  至于南海岸那边,之前堆积的铜矿还有很多,也需要去处理。
  方程带着人去了南海岸继续分拣矿石,敲下来的绿铜直接丢进熔炉熔炼,剩下的石头则搬运回营地。
  时间一晃,又是两天过去。
  卢凤梅的新熔炉建了起来,这次新熔炉比起南海岸的那个熔炉来要大了一倍不止,一次性可以熔炼更多的铜矿。
  而且利用水车来带动鼓风机,这样一来不需要人力操作,一样可以得到非常好的熔炼效果。
  南海岸的矿石这两天里也已经处理得差不多,接下来新的矿石都是直接由船只运送到河口,这样一来炼铜的效率又一次得到了提升。
  同时魏琳那边也没有闲着,那些被运送回来的矿渣成了修筑城墙的绝佳材料,它们被堆砌在原来的壕沟里面,然后倒上石灰砂浆进行粘合。
  石头混着石灰一层层地铺垫上来,给城墙打下了牢固的地基。
  营地周围,森林在不断被砍伐,树根被挨个刨出,土地从里到外翻了一遍,开垦出来更多的耕地。
  砖窑里的火也没有停下,不断烧制着新的砖头;石灰炉也在每天冒着浓烟,为海岛烧制着最重要的石灰。
  一切都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一眨眼就是十天过去。
  在魏琳的统筹指挥之下,在原来东面的壕沟之上,建起了海岛上第一道真正意义上的城墙。
  城墙通身由石头组成,中间由石灰砂浆粘合,地基深三米,高度达到六米,从下至上是一个收口的梯形,两侧陡峭光滑,单靠双手决计不可能攀爬上来。
  除此之外,城墙顶部有两米的宽度,还有用来当做掩体的墙墩,这样一来可以直接站在城墙上对下面的敌人进行攻击。
  这还只是修建起来的第一道城墙,按照建城计划,接下来还有三道城墙要建。
  东西两面的城墙是没有开口的,南北两面的城墙到时候会留下两道大门,以供人员进出。
  卢凤梅这边炼铜更是炼得不亦乐乎,海岛上几乎每天都要从南面的海岛运送来五十船以上的矿石。
  矿石一旦运到河口,就会被卸到指定的区域,那里有成群的土著等着,他们的任务就是对矿石进行分拣,将矿石上的绿铜敲下来,然后收集起来运送到熔炉这里。
  熔炉里的大火日夜不熄,为营地熔炼出了成吨的铜块。
  那些铜块全都堆积在专门的储藏仓库里,现在已经堆满了整整一个木屋。
  这天卢凤梅前来仓库查看这些铜块,刚好被方程叫到了身边。
  方程拉着卢凤梅问道:“老卢,我们手里已经有这么多的铜了,是不是该用它们铸造点什么?”
  卢凤梅点着头,说道:“我也正有此意,铜已经积攒得差不多了,接下来咱们可以一边炼铜,一边铸造。”
  “造点什么呢,你有什么想法吗?”
  “锄头,还是斧头?”
  其实卢凤梅的意思是工具还是武器。
  方程当然明白卢凤梅这话的含义,眼下是海岛的黄金发展时期,所有的一切都在高速运转。
  至于战事,方程的预判短时间内是不会再有大规模的战事发生的,所以应该更多的资源投入到发展之中,至于武器则不是当务之急。
  “先农具,再武器。”
  “行,按你的意思来。”
  卢凤梅欣然答应了方程的提议。
  炼了这么久的铜,终于到了用武之地的一天。
  要用铜来铸造工具可比直接用铜矿来熔炼铜更加困难,因为这里面涉及到一个模具的问题。
  如果没有模具,就不可能让烧化的铜水凝固定型,也不可能进行批量地制作。
  方程看着卢凤梅,摊开双手,说:“该怎么铸造我不太懂,你有办法吗?”
  卢凤梅点头道:“办法倒是有,就是比较麻烦。”
  “麻烦无所谓,都到这一步了还怕麻烦吗,只要能把东西给弄出来就行。”方程说道。
  “那好,我要一把锄头、镰刀、耙子、还有犁壁,记得是木雕的。”卢凤梅向方程说出了自己的诉求。
  “木雕的?”
  方程有些没太弄明白,这些东西做是没问题,他手里有匕首,用木头能雕出来。
  “对,一定要木雕的。”
  “木雕的做模具?”方程不懂这里面怎么操作。
  卢凤梅解释道:“有了木雕的这些东西,我才能用粘土做出模具来。”
  “是哦!”
  方程一拍脑门,一下子想明白了这其中的关键,亏得自己平时自诩见多识广聪明过人,却连这么简单的办法都没有想到。
  先用粘土做一个土坯,然后再将木雕的模具按压进去,这样一来就在粘土里面形成了一个镂空的形状。
  然后将粘土在砖窑里烧硬,等到冷却之后再倒入烧化的铜水,这样一来等到铜水凝固,再将粘土模具砸开,需要的铜器就制作完成。


第613章 杳无音信的小亮
  用木头雕刻模具的事情很快就解决了。
  也就是一天后,方程带着这些用木头雕刻好的模具找到了卢凤梅。
  卢凤梅这边也早就已经准备好了土坯,剩下的就是按照先前的计划,将木头模具按进土坯里面。
  一溜按下去,上百个同样的锄头模具就算是完成了。
  接下来就是将模具放进砖窑里烧制,烧至坚硬成形便可。
  于此同时,卢凤梅还在熔炉的旁边再开了一个火炉,火炉的上面是一口坩埚。
  那些铜块被投进坩埚里,随着炉内火焰燃烧,温度慢慢升高,铜块在高温下化成了铜水。
  到这一步,就到了最激动人心的时刻,那就是将铜水浇灌到已经成形的模具里面,然后静待铜水冷却凝固。
  铜水冷却得很快,温度降下来就会凝固,很快就从液态变成了固态。
  卢凤梅迫不及待地砸碎了模具,从碎掉的模具里面露出了成形的锄头。
  “成了,成了!”
  看到那成形的锄头,卢凤梅和方程两人陷入了狂喜之中。
  方程激动地抱住卢凤梅,心头感慨万千,“老卢,咱们终于炼出铜器来了!”
  卢凤梅也开心地大笑着,点头应道:“是啊,不止是锄头,以后我们还能做出更多的东西。”
  短暂地狂喜之后,两人开始将剩余的模具挨个砸碎,得到了整好一百个锄头。
  这次是第一次倒模制作锄头,在制作之前卢凤梅和方程精心准备了一百个模具,这也是为了物尽其用最大的提升效率的办法,一旦制作那就得成批量的做,几个、十几个那样的做法实在太浪费时间。
  一百个锄头里面并非全部都是合格的,由于倒模并非精细无缺,再加上制作上的手艺问题,或多或少都会出现残次品。
  两人仔细数了一下,能够合格的数量在八十个,也就是说合格率在八成。
  在这样简陋的条件下能达到这样的合格率,方程和卢凤梅都已经很满足了。
  至于那些剩下的残次品其实也没什么,先丢弃在一旁等待下次熔炼的时候再倒入坩埚中一起熔化就行了。
  那些合格的锄头也并非马上就能使用,在真正投入使用之前还需要进行打磨处理。
  还是因为模具和工艺的问题,不可避免会造成一些毛边、毛刺的情况,所以在使用之前需要处理掉这些毛边、毛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