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数完了木薯树,接着就是挖木薯了,这次两人挑了一棵新的树,挖开土层没多深就挖出了一截又粗又大的木薯。
方程一脸丰收的喜悦,笑得合不拢嘴,说道:“有了这颗大家伙,今天晚上够我们三人吃了。”
宋智熙说道:“那边还有芋头,你要去看看吗?”
“先等等。”
方程不着急去看芋头,而是用石锄在地上重新刨了个坑,将埋在土里剩下的那一截木薯根移植了进去。
宋智熙很是惊讶,问道:“你这是想要种植木薯吗?”
“对啊,不管能不能成功,反正都得先试试。”方程笑道,“如果木薯能进行人工种植,那以后就根本不用担心岛上的木薯会有吃完的一天。”
方程的话让宋智熙很是认同,她逐渐意识到方程是一个合格的领秀,因为无论在什么时候,他所想的都是怎么让团队在岛上更好的生存下去。
也许正是因为这份团队的责任感,让方程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会往更远了考虑。
“那现在呢,去看芋头吧?”
“嗯。”
宋智熙带着方程来到了发现芋头的那块山坡下面。
因为是背阴的山坡,这里基本晒不到阳光,地表有些潮湿,土坡上长满了绿色的苔藓,在山坡下面生长着一片绿油油的芋头叶。
看到这样的画面,方程更是喜不自禁,像极了看着自己农作物长势喜人的农场主。
“怎么样,不错吧?”
“不错,不错,相当不错。”
方程一个劲的点头,哪里会想到在这座海岛上居然还会有一片野生的芋头。
“要挖一些回去吗?”
“挖,当然挖,来都来了,不挖一颗回去说不过去。”
其实那截木薯已经够三人的晚餐了,不过方程忽然回想起那天烧烤芋头的香味,忍不住吞起口水,还想要再弄一颗回去尝尝。
方程也不含糊,说挖就挖,石锄挥下去,刨坑外面的土层,很快就挖出来一颗又大又黑的芋头。
取下芋头,方程还不忘把那株芋头叶又种了回去,能不能活不知道,反正先种着瞧瞧,万一能活呢,那不就美滋滋了吗。
木薯也挖了,芋头也挖了,现在收获颇丰的两人正要返回山洞。
忽然,方程似乎想起了什么,看到山坡上这些棕色的土壤,心说要是用来烧制陶器不知道会是什么效果。
三人最近一直在烧陶,岛上其他地方的土全都试过了,粘性太差,没法烧制大件的陶器,兴许这里的土可以呢?
第126章 要来就来个大的(5更)
意外的发现让方程变得兴奋不已,这座岛上到处的泥土都已经试过了,要么是土质太松难以粘住,要么是颗粒太粗容易膨胀,总之就是各种小问题不断。
那些土用来制作陶碗陶杯还行,但凡要做大点的容器,最后都会功亏一篑。
按照方程的想法,现在他们三人最需要的是一个能装水的大缸,不一定非要装得下多少升,但最起码可以装下三人一天的用水量。
宋智熙现在对方程是越来越了解,见他站在原地不动,大致已经猜到是个什么情况,问道:“你该不会是想用这里的土来烧制陶器吧?”
“你猜对了,就是用这里的土。”方程眉飞色舞地说道,“岛上其他地方的土都已经用过了,结果不是很理想,眼下只有这块地方的土还没有试过,所以我想要弄些回去试试。”
“行,那我帮你吧。”
按照宋智熙的想法,方程要做的肯定是些瓶瓶罐罐,用不了多少土,她们两个一人带些回去也就够了。
没想到方程却摆手说道:“不用了,这一次我要做的东西是一口缸。”
“你要做缸?”
宋智熙以为自己听错了,目前大家连稍微大一点的陶器都没能成功的烧制出来,而方程竟然一开口就要做缸,实在有些出人意料。
“没错,就是缸。”
方程早已经在心里拿定了主意,之前太多次的尝试浪费了太多的时间。
这一次与其又是从小件一步一步做起,还不如直接来个最大的,要做就做一口水缸。
“可现在天快要黑了,我们得赶回山洞。”
宋智熙的脸上无不透露着担心,她知道方程不是一个爱乱来的人,不过今天他却一反常态地提出了要做一口缸的想法,这等于是一下子将难度提升到了最高。
方程自信地笑道:“怎么,不相信我会成功?”
宋智熙摇头道:“并非如此,我只是在想要怎么样才能把这里的土运回去。”
“其实并不一定要运回去。”方程说道。
“你说什么?”
宋智熙这下更是惊讶,她觉得今天的方程好奇怪,不管是做的决定还是说的话都和平时不太一样。
“不把土运回去,难不成你想要在这里制作吗?”
“说得没错,要把土运回山洞里肯定够呛,与其花费那么多的体力,还不如直接就在这里制作。”
“可是……”
宋智熙的心里还有很多顾虑,比如这里没有水,要怎么样才能把这儿的泥土和成泥浆;还有就是这里到处都是树木,光线不是很好,这样会影响陶器的晾晒;另外还是树木的问题,这里到处都是树木和杂草,在这里生火烧陶,很有可能会引燃树林。
然而宋智熙所担心的这些问题,在方程的脑袋里早就已经给出了答案。
水的问题不难解决,大不了就是辛苦一点,需要水的时候就从水源地运送过来,因为如果这里的土适合烧陶,以后肯定会有很大的开采量,相较起来直接在开采地制作陶器要方便很多。
光线的问题也好解决,周围的树木太多,砍掉就是了,那些被砍的树木还能成为烧制陶器的材料。
至于失火的问题,那就更好解决了,既然要在这里烧陶,那肯定得做好相应的防火措施。
“我觉得没有那么多的可是,在这座岛上不管你有什么大胆的想法,去做就对了。”
“好吧,是你的决定,我都会支持的。”
宋智熙眼眸含笑地看着方程,她发现这个男人身上有一种特制,那就是一旦决定的事情就要全力以赴地做到,而且他说话的时候很有感染力,可能是因为他那张自信的面孔吧,不管他说些什么,总是会让人情不自禁地去相信,相信只要是他,那就一定能够做到。
……
过了一个星期,那是一个清晨。
方程带着李青曼和宋智熙来到了芋头地后面的这片山坡。
在那天晚上,回到山洞之后,大家一起吃着晚餐的期间,方程就把自己的这个想法告诉了李青曼,说是要在海岛的东边建一个烧陶的基地。
其实李青曼听到这个之后第一反应是反对,她只当是方程因为一次次的失败而失去了理智,所以才有了这样一个看起来相当冒进的想法。
不过在方程的逐一解释之下,李青曼听取了他的想法,并理解了在海岛东面建一个烧陶基地的计划。
要说起来,和方程一样,这些天李青曼的心情也有些糟糕,不是因为别的,就是被这个小小的陶器给折腾的。
几乎试遍了岛上所有的泥土,就是找不到能制作大型陶器的,眼下山洞里已经积了一堆的锅碗瓢盆,唯独差的就是大型陶器,所以李青曼能不着急吗。
但是在答应这个方案之前,李青曼还是态度坚决地提出了一个自己的要求,那就是正式决定在海岛东面建一个烧陶基地之前,必须先做一次烧制测试,烧制的陶器不用很大,就是之前每一次都会失败的器型大小即可,只要确定这里的土能够烧制成功,她才同意方程的计划。
因为这件事情,方程还和李青曼有了争执,就和以前在公司时如出一辙,双方都站在自己的立场来考虑着整件事情。
顾全大局,这符合李青曼做事一向的风格,她是盛安基金的总裁,掌管着一家公司的生死,绝对不会轻易重兵冒进,正如眼下一样,她不会随便就同意方程这样冒险的想法。
方程不同,他只是一个经理,需要负责的也只是自己的团队和业绩,除此之外不用更多的考虑公司的决策方向,不用承担整个公司都压在肩上的压力。
方程的说法就是没有必要,他急切地想要取得成果,认为最坏不过就是失败,而对于现在的他们来说已经没有什么可失败的。
但李青曼认为这样会极度影响三人的生存状态,如果花费巨大的力气得到的只是一场失败,这无疑是不能接受的。
正是因为彼此站的角度不同,一开始争执很激烈,甚至宋智熙都赶紧前来相劝,害怕两人关系闹僵。
好在对于李青曼和方程来说,这样的争执早已习以为常,并不会影响到彼此的关系。
方程原以为到了岛上,自己终于可以硬气一回,结果李青曼双手抱在胸前,甩出一句“我觉得你应该听女朋友的”,瞬间就把方程挑落马下,老老实实在李青曼面前低头认错,并且表示以后再也不犯类似的错误。
第127章 惊不惊喜(1更)
来到海岛东面的密林里。
李青曼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惊,离她上次来找木薯才过去半个月,这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三人站在那个小土坡上,原来这儿树木丛生,高大的树枝遮蔽了阳光,以至于这里的光线并不是很好,可是当李青曼来了之后,却发现小土坡周围的树木全都被清理了干净。
“这些都是你干的?”
李青曼以一种难以置信的表情看着方程,要清除周围这一片的灌木和大树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嘿嘿……这一次是我先斩后奏了,你可别生气。”
方程傻呵呵地笑着,不停向李青曼求饶。
此前李青曼对于在海岛东面建烧陶基地的事情还保留着意见,她和方程约好,要看试验品烧制的情况,如果烧制成功再做决定。
试验结果出来,三人运气很好,证明了海岛东面的泥土能够烧制大型的陶器,李青曼也因此点头同意了方程的计划。
只是没有想到,当李青曼跟着方程来到海岛东面的时候,却发现原来他早就已经在准备了。
“你是料定了我不会把你怎么样是吧?”李青曼气鼓鼓地瞪着方程。
“绝对不是。”方程赶紧摇头。
李青曼斜目道:“那你没经过我同意就把这儿弄成这样。”
方程嘿嘿笑道:“以后不敢了。”
“你每次都这样,算了……说了也白说。”李青曼恨恨地剜了方程一眼,然后这件事情就此作罢,懒得再去计较。
除了周围的树木、灌木丛全都被清理干净,方程还在一旁搭盖了一个简易的雨棚。
可以说在这里建造一个烧陶基地的事情方程是非常重视的,因为他明白能够烧制出大型陶器对三人有多么的重要,现在岛上的生活水和食物已经不再是困扰三人的难题,更多的是如何保存水和食物,所以大型陶器成为了急需的物品。
为了尽快地将大型陶器烧制出来,方程不得不在平时偷偷地加班加点,瞒着李青曼把基地周围清理了出来。
现在遮挡阳光的树木被清除,这里可以就地晒制陶坯,方程考虑得更是周到,还特地搭建了一个雨棚,这样就算突然下雨什么的,也能及时把陶坯收进雨棚里。
“你们跟我过来,再看看这边。”
方程得意地带着李青曼和宋智熙来到了山坡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