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晨曦与晚灯》上映一星期,票房已经破五亿,这对一个成本不足三千万的低成本电影而言,已经可以称作是现象级的成功。而且网上的口碑发酵一直在持续,各大影院都在调整排片率,《晨曦与晚灯》的排片依然可喜。
沈戈果然永远都不会让他失望。
其实凌笳乐还没看过这部片子。他不能去电影院,网上也没有资源,所以到目前为止实,他只是看过预告片而已。
他在别人的影评里知道沈戈演得特别好,人们夸他演的陈曦是所有校园背景的影视剧里最像学生的,真实、自然,只不过又比一般的校草更帅更有魅力一些,《晨曦与晚灯》里的校园和教室,也最像他们记忆中的校园与教室,那故事也最像他们记忆中的故事。
人们称:你在高中时所渴望的,在高考后所留恋的,在进入社会后所怀念的,都在这部电影里了。
还有很多人夸他剧本写得好,看似简单的题材,背后立意很深,不仅写学生,也在写老师;在温情与热血的背后,同时探讨教育体系内师生间不可避免的权力差。所以这部片子虽说是青春主题,但受众很广,所有经历过青春的人都可以通过这部片子有所怀念与反思。
也有人发现这部小成本电影的不寻常之处:老柏竟然参与编剧了?难怪有些对白那么老练;王序参与了后期制作?难怪影片的整体节奏看起来那么舒服;甚至闵淮安都来客串了一把,演了一个私底下自称“社畜”,一站上讲台就精神饱满的化学老师……
人们不禁猜测,这个沈戈到底是什么来头,怎么这么多台前幕后的大咖都来给他捧场?
因为此前他的家庭背景已经被人扒出来了,关于富二代和星二代的猜测自然站不住脚,就有人怀疑他是什么大总裁大老板的私生子。
当然这种毫无缘由的恶意中伤,就像之前有人说他是频繁翘课的伪学霸、在大学脚踏几条船一样,在一片认真讨论电影的氛围里显得格格不入。
凌笳乐无不自豪地想,沈戈太优秀了,优秀到连污蔑都污不到他头上。
刷了会儿影评,凌笳乐看看时间还早,就又把《无色天》翻了出来。
他是看的DVD,托小李给他买的,已经看了很多遍了,里面的台词听到上句就能接出下句。
相比起《晨曦与晚灯》,凌笳乐认为自己会更喜欢《无色天》,因为《无色天》里的阿峰总是一个人,不会用温柔的眼神望着一个年轻漂亮的女生——虽然他知道这都是演戏,是假的,但是那些画面总会提醒他一些事,会让他不开心。
他喜欢阿峰的孤独、忧郁,阿峰自己一个人的时候,手里总是夹着一支烟,有很大的烟瘾。网上也说阿峰抽烟的样子颓丧又狠戾,很迷人。
迷人……凌笳乐把脸在膝上埋了片刻,按下暂停,去客厅拿了一支烟。
他不敢真的抽,虽然他在《汗透衣衫》里学会抽烟了,但那之后绵延不绝的咳嗽令他十分苦恼,他更怕让沈戈知道自己不爱惜嗓子会生气,所以他从不将烟点燃,只是夹在指间过过手瘾。
他将香烟放在唇间含着,看着屏幕里的沈戈也衔着烟,眼睛锋利地盯着他,唇舌一动,都不用手,就咬着烟尾吐出一股淡灰色的雾,滚动着上升。
凌笳乐等着,将香烟重新夹在指间,眼珠一错不错地望着屏幕里翻滚着扩散开来的烟雾,和那烟雾后越发清晰的脸。他本是抱膝而坐的姿势,此时将两只膝盖搁到床上,跪坐起来,却又压低身子,头也低了下去,电脑就放在身前的床上,他这样压低了身子,脸与屏幕挨得很近。
屏幕里依旧是沈戈的面部大特写,冷冷地看着这边,他呼完这一口烟雾便将烟从嘴里拿出来了,薄而性感的嘴唇放松着,凌笳乐抓住这一秒的时间,脖子往前一探,撅着嘴唇在沈戈的唇上吻了一下。
当他亲完这一下,如果他愿意再上一下网,就会看到沈戈用自己的账号发了条微博:拍《无色天》之前,导演问我:“你觉得阿峰是个怎样的人?”我当时十分吃惊,因为当时的我以为演员对角色没有解释权。后来导演对我说:“编剧对角色是骨与肉的塑造,而演员是为他添上血与皮。你自己塑出来的人物你最信他,信了才能演好。”王序导演也对我说过类似的话,说演员最重要的是要对自己的角色信服。对一个演员而言,信他的角色很重要,同样的,一个角色值得演员信赖也很重要。如果一个角色本身就经不住推敲、处处存在违和感,是无法让演员产生信赖感的,那无论是谁都无法演好。
第111章 初心
“我是不是也该学学别人,把你的微博账号管起来?”郑经纪瞪着眼睛,想做出生气的模样。他的手都朝着沈戈的光脑壳扇过去了,可这颗光亮亮的脑袋瓜实在是太聪明,让他无论如何都下不去手。
“你就庆幸自己的观众缘非比寻常地好吧!敢掺和这种事!”他最后只是在沈戈的脑门上用力点了两下,一副爱又恨的模样。
被点了脑门的人一脸抑制不住的笑意。自打郑经纪第一次见他,就觉得他老成得过分,多高兴的事都难得见他一笑,拿奖了、杀青了、大卖了,别人都快高兴疯了,也只能见他为了媒体的镜头和同剧组人的感受而拨冗展个笑脸。
如今这小子倒是露出一副与他年龄相称的明朗笑容,甚至还有几分促狭:“他们竟然都看出来了!”
人们看出他是在为凌笳乐说话。
他吃了一次“过度解读”的亏,马上就活学活用。他犹为欣慰的是凌笳乐自己发的那条反驳的视频,逻辑清晰,有理有据。要是没有那条视频,他再如何想替他说话都没办法。
“废话!”刚要坐下的经纪人闻言又气得跳起来,“你赶得那么及时,别人能不往他身上联想吗!”尤其他的上一条微博还是澄清“不看电视”那条,也是和凌笳乐有关的。
沈戈的微博光秃秃的,没有自拍没有闲聊没有代言没有广告,甚至连他高考和被电影学院录取之类的私人事件,都是由公司公布出来的,他自己一声没吭,搞得一些粉丝吐槽说,因为喜欢沈戈而不得不关注了中城娱乐的官微。
他如此低调,微博几乎全是在为电影做宣传,只除了两条,澄清“不看电视剧”的那条,和昨晚刚发的那条,全都能和凌笳乐扯上联系。
尽管凌笳乐百般不情愿,他们两人在公众眼里还是隐隐约约地被绑在一起了。
“他们也只是联想而已嘛,我又没有点名道姓。”沈戈一脸无辜。他也想点名道姓,但是他不敢。
郑经纪没好气地瞪眼:“谢谢你没有直接@他!”
郑经纪像是庆幸,又像是安慰自己:“还好说得够含蓄……圈里似是而非的东西多了,你这个其实算不了什么,起码你的粉丝们都没信……”
沈戈的粉丝以及《无色天》和《晨曦与晚灯》的影迷们都拒绝过度解读,拒绝让沈戈这样一个优秀的年轻演员和黑料满天飞的流量明星扯上关系。
假的都被以为是真的,真的反而没人相信。沈戈微微低下头,隐住脸上淡淡的嘲讽。
“……还得谢谢王序导演和田老师他们及时发声,帮你转移了视线。”
比起沈戈的似是而非,王序和田老师夫妇俩的声援则明确多了。
沉寂许久的王序直接转发了“七宗罪”导演的微博,语气横得很:“有意思,笳乐是我遇到的最好的演员,怎么到你手里就百般不是了?你觉得是你看错了还是我看错了?”
闵淮安立刻转发王序这条,“王序导演挑选演员向来极具慧眼。有幸在柏林电影节看过《汗透衣衫》的首映,被深深地打动。无论是凌笳乐还是沈戈,都贡献出极为感人的表演,两位都是非常优秀的演员。”
田老师和冯老师则说了凌笳乐在剧组有多吃苦耐劳,“每天早晨都早早起来做发声训练,每天都不耽误;戏里有问题要问我,态度特别谦逊;为了拍挨饿的戏就真的几天没吃饭,几天瘦了十来斤;八月份的中午穿着长袖拍露天戏,脱下外套里面都是湿透的,从来不叫苦。”
饰演江路父亲的冯老师则说:“有件事我一直觉得很对不起小凌。江路在家挨打那场戏,我好几次没控制好位置和力度,那么粗的棍子直接打到身上了,胳膊和后背一下子就肿起一条红棱子,他就请化妆师帮他把露在外面的遮一遮,接着拍,还反过来安慰我说不疼。我一开始担心他忍着疼,表情会受影响,结果这孩子的感情全在戏里面,把自己身上疼都忘了。我赞同王序导演的话,小凌是我演了这么多年戏,见过的最好的年轻演员。”
由沈戈带起的“为凌笳乐发声”的热度,被王序、闵淮安和冯、田两位老戏骨的佐证推向高峰。
这四位都是在表演行业有发言权的,他们很少在公众面前发声,更不掺和这种八卦,此时在一件事上步调如此一致,极令人信服。
人们终于再度想起凌笳乐在柏林电影节上获过奖的事,管他是金熊还是泰迪还是别的什么动物,那是世界四大电影节之一啊,难道还会错吗?柏林电影节的评委都说凌笳乐演技好了,一个从来没听过名字的电视剧导演说凌笳乐演得不好就真不好了?
“七宗罪”的导演和编剧转眼就被人扒得底裤都挂不住了,原来某某烂片、某某烂片以及某某烂片都是出自这两人之手啊!
网友们纷纷调侃:“根据负负得正的原理,被烂片导演说差,那就是好的意思咯!”
有作品就是腰板硬,即使是一部还没有公映的作品。
连圈里人都在一夜之间想起凌笳乐的好了,截止到第二天晚上,已经有十多个曾与凌笳乐有过来往的艺人为他发声,说他以前为了准备舞台表演有多么多么用功,录制综艺时多么多么敬业,甚至连陈嫣都再度主动@凌笳乐,说:“终于理解你以前说过的一些话,谢谢你曾经的诚心以待。”
娱乐圈再度因为凌笳乐而热闹起来了,沈戈的那条似是而非变得不再显眼。
“观众缘好”的一个近义词也许是“非八卦体质”,比他在微博更有话题的人很多,比如与凌笳乐纠缠最多的杜文,比如前阵子热心为凌笳乐发声的苏昕。人们纷纷@这两人,问他们对凌笳乐被烂片导演泼脏水这件事有什么看法。
苏昕装哑,杜文@凌笳乐:“拍完戏找你吃火锅。”
所有@凌笳乐的微博,除了陈嫣那条,都被亲亲热热地回复了,只是是否由凌笳乐本人的操作,外人就不得而知了。
这些对沈戈而言都不再重要,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为凌笳乐说话,有人听。
他恍然想起曾经在一张长桌旁,凌笳乐被梁制片的咄咄逼人压得抬不起头来,而他苦苦哀求梁制片放凌笳乐一马,被不屑地训斥:“沈戈,这里没你说话的份儿。”
原来他最初萌生想出名的念头,竟也是和凌笳乐有关的。
“你到底怎么想的?是单纯看不过去?行侠仗义?还是什么意思?那天录节目我还以为你对他有意见。”郑经纪给沈戈留了面子,没用“因爱生恨”“又爱又恨”之类的话来挖苦他,但是他的眼睛重新睿智起来了,不打算再给沈戈蒙混过关的机会。
沈戈也没想诳他,坦然地承认了:“我一直爱着他。”
爱着他?
年逾四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