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彼岸繁花[综红楼]-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圣人英明。是像了太上您啊。”贾代善接太上的这种话快的很。“圣人是您教导出来的,就像您当年一样,宁可多跑一些路,把鞑靼压到他们的地界去打仗,不能让他们到咱们大景来祸祸。”
  太上点头,开战当然要去别人的地界打了,在自己的大景打,碰坏了花花草草的,也让自己心疼啊。
  “明允这地方选的好,在这里一卡,就不担心有什么佛朗吉、英吉利的船过去了。”
  “还是太上您那年舍得投银子造船、造炮,不然那些船只,怎么会听话把火炮卸下来。”
  驻守海峡的是大景最好的船、最好的火炮。
  太上接到圣人的第三封敦促他回銮信件,才恋恋不舍地返程。他知道自己以后不会再来这里——大景海域的最南端,是最牢固的大门,看过了、哪怕只是看过一次,也觉得此生圆满了。
  太上回程很拖沓,一路走走停停。来时觉得好的地方,回程他又去了一趟。等他抵达大元岛,已经又是新的一年了。
  圣人得知太上的行程,推算太上将要在大元岛过新年,然后应该还要往琉虬、扶桑去。
  他叹口气对太子说:“长泰,二月你从天津出海,往扶桑去接太上回銮吧。不然你皇祖父很可能在你大婚的前一日到京。”
  太子点点头,皇祖父就和父亲说的一样,出门就忘记家了。自己去接皇祖父回来,还能去扶桑看看,他很兴奋的。
  “父皇,儿臣想带贾瑚一起去。”
  “好,你喜欢带谁就带谁。把你妹妹带好了就行。”
  “带金猪儿?”太子吃惊地瞪大眼睛。
  “带着吧,小姑娘要多出去走走。没必要关在宫里,只见得到这四方天地。”
  太子立即苦着脸,所有的兴奋,都在得知要带金猪儿的时候消散了。他在心里哀嚎:父皇,妹妹不听话啊。
  “父皇,儿臣担心妹妹在船上跑来跑去的,那个,很危险的。”太子很谨慎换了一个说法,母后说的对,妹妹就是父皇宠溺出来的。
  “她要不听话,你就派艘船,把她送回来。”
  太子得了圣人这话,方才放心准备去迎太上皇。
  皇后听说要带金猪儿出海,非常担心,怕太子管不了金猪儿。
  “卿卿,朕和你终将老去的,金猪儿以后还要依靠长泰撑腰。如今让她和长泰一起走走,兄妹的感情也会增加一些。”
  “你倒为金猪儿虑的长远。可她那性子,随心恣意,你也给她板板才好。”
  “她是皇家的嫡公主,大景最尊贵身份的人。随她了。且她只是年纪小,略微顽皮、喜好热闹一点儿,像唐时公主那样,才是随心恣意呢。”


第448章 铁血帝王44
  太子带着金猪儿妹妹; 被折磨了一路,终于在所有的耐心要告罄之前,见到了太上皇。
  太子那一瞬间的激动; 感动了太上皇。
  斯见毕了,太上矜持地笑着说:“才离开多久; 你父皇就让你们来接。”
  金猪儿抢着回答; “是太子哥哥急着娶太子妃呢。”
  太上皇调侃自己的孙子,“长泰着急啦?”
  太子腼腆,摇头不肯认。他被妹妹折磨了一路后; 他终于理解了母后对着妹妹的纠结。从知道这一天将见到皇祖父、就变得斯文乖巧起来的金猪儿,才是让太子感动得要哭出来的原因。
  太子看太上皇不信; 老国公也是调笑地看着自己; 就指着贾瑚说:“皇祖父; 孙儿着急也没用的。得贾瑚先娶亲呢。”
  太上这才意识到贾瑚不娶妻; 依礼孙子没法娶贾瑚的妹妹。他急忙忙对贾代善说:“哎呀,老贾,咱们得赶紧回去了; 耽误抱重孙子了。”
  京城里; 贾赦已经往张家送过了聘礼; 钦天监也帮他看好了日子。万事俱备只欠贾瑚这个新郎回来迎娶了。
  贾代善带着孙子回到荣国府,先是娶孙媳妇; 然后是孙女嫁入皇家做太子妃。半年的时间; 荣国府成为京城的大热话题。
  刑部尚书的嫡长女嫁给荣国府世子; 这婚事是亲上加亲。小张氏十里红妆嫁进荣府; 回门礼后,张氏就把一些家务事,交给自己的亲侄女、也是长子媳妇去管。自己把注意力放在打理贾瑛出嫁上。
  张氏把自己的嫁妆,分了一半给女儿;把皇家的聘礼,八层都添进嫁妆里;荣国府嫡长女该有的嫁妆银子,加上史氏的二成私房金银,贾代善和贾赦又添加了一些,亲朋好久也都给了不少的添妆礼。贾瑛的嫁妆比皇后石氏还厚了三分。
  张氏捏着亲友添妆之后的嫁妆单子,来找贾代善、贾赦商议。
  “父亲,夫君,瑛儿这嫁妆,似乎比皇后娘娘嫁进东宫多啊。”
  贾代善就说:“荣国府比石家底蕴厚了不知多少,瑛儿有这样的嫁妆,才是正常。”
  “就怕皇后娘娘会多心。”张氏有点担忧。
  “不会的。瑛儿的嫁妆多,以后也是分给她孙子,对她也不是坏事。皇后大度着呢。”
  贾赦满不在乎。
  张氏看公公和丈夫都这样的态度,遂把这头搁开。她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和女儿说。
  “瑛儿,”张氏揽着女儿非常舍不得,从小小的一团养成如今的这番模样,得知公公和丈夫要筹谋那太子妃之位,她不知道暗地里哭了多少场。
  最后还是二哥点醒了自己。
  “荣国府执掌军权多年,现在已如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一般,再不思谋抽身退出,可就要逼着皇家出手了。但要是把军权赤/裸裸地往上一交,那无疑等着别人踩到自己脑顶上。瑛儿做了太子妃,只要得了嫡皇子,依皇家的做法,会很快会立太孙。那任何人看着太孙,也不敢欺辱荣国府。也就是交了军权,到太孙立住这段时间艰难罢了。有张家在,荣国府也好、太孙也好,都不会太为难的。你切记听恩侯的,莫要让他为难。”
  “瑛儿,皇家与别个不同。你看母亲这院子里,来来去去的一直有那么几个通房,但都没允她们生育。可在你之前进宫的那两位良媛,已经都有了身孕。你不可妒忌,凡事只和皇后娘娘学,跟进了皇后娘娘。”
  贾瑛点头,哥哥早和她说过了,她也知道太子喜欢她什么。
  “母亲放心。女儿不会妒忌的。她们就是官家出身,有良媛的册封,也仍旧是妾。女儿凡事只和皇后娘娘学。”
  张氏得了女儿的保证,虽是放心不下,也只能在太子亲迎的时候,含泪送女儿上了轿撵。
  太子亲迎,是给了荣国府和太子妃莫大的脸面。而让张氏最终能放下心的,却是正月里太子妃就传出了喜讯。
  荣国府一娶一嫁,纷纷扰扰忙到了冬月,才算是消停了。
  贾赦贾赦看着老父亲花白的头发,人明显衰老了。咬咬牙还是把贾代善不在京城的这一年多的事情,事无巨细做了汇报。
  “这第一件事儿,儿子必须得和您说,王氏生的那孩子,玑哥儿落草的时候,嘴里衔了一块玉。”
  贾代善立即就坐直了。“什么玉?”
  贾赦细细描述那玉的外观形状,然后又把自己夫妻的处置法子说了。
  贾代善点头,认可贾赦对那玉的处理。
  “恩侯,以后那玉就当没这回事儿。就是皇家,衔玉而生也未必是好事儿。幸好他是二房的嫡次子。”
  “父亲,最离奇的是,这孩子抓周的时候,居然一手抓笔,一手抓了脂粉盒子。事后,居然查不出那脂粉盒子是怎么上了抓周案子的。幸好也没请什么人大办。”
  贾代善不以为意,“抓周就是个意思,难道抓了印信就当官了?!这事儿不用理会了。”
  说完小孩子的事儿,贾赦开始汇报关于贾政那部分的。
  “父亲,二弟在兵部与人格格不入,儿子实在为难。”贾赦挑挑捡捡把贾政在兵部出的一些个匪夷所思的事情说了。
  最后所有的郁闷,都化作一声长叹。
  “父亲,老二在家都能被丫鬟算计了,事后还舍不得打发了丫鬟。您看怎么好?”
  “他是个心里没数的,你就得给他拿主意。”贾代善推给贾赦。
  “父亲,他不是我儿子,是我弟弟。”贾赦不肯接手,贾政只比自己小两岁好不好。
  “为父一天老过一天了,长兄如父,以后这家里,人人都归你管。你是老大,得帮着为父承担了。”
  贾代善是真的觉得累了,陪太上皇走了一年多,人累,心更累。
  贾赦看看父亲苍老的疲态,只好不甘不愿地接过来。
  “父亲说归儿子管,儿子勉为其难吧。王氏知道二弟在兵部不顺利,找了张氏过话,要和二弟回去吕宋。”
  贾代善有点舍不得,“吕宋也太远了一点儿。何况二房那俩孩子也快到婚嫁年龄了。”
  “弟妹说把珠哥儿、瑗姐儿留京。珠哥儿今年秋闱失利,三年后得再考,继续过去外祖家读书就好了。珠哥儿、瑗姐儿的婚事,她要托给张氏的帮忙相看。”
  贾代善犹豫了一会儿,“算啦,那就让他回去吕宋去吧。你在兵部也不容易。”
  贾赦起复后仍是兵部侍郎,但他手里没有军权,总不如以前的实权将军来的自在。且女儿成了太子妃,他时时得注意自己的言行,再不能像以前那般毫无顾忌地行事了。
  “父亲,还有一事,圣人说考虑明年将妹夫调回京,应该是去户部做侍郎。”
  “好。”贾代善来了精神。
  “如此大善。你妹婿回京,也可解解你在兵部的尴尬。圣人这是要西征了。”
  贾赦很佩服父亲的敏锐。
  “圣人是有西征的意向。”
  贾代善叹道:“为父这次陪圣人巡视南洋疆域,海疆目前还是安稳的。能不能守得住,就看咱们大景的船和炮,是不是能够一直占上风了。西边的鞑靼,始终贼心不死,若圣人要西征,目的应该就是鞑靼的王室。”
  贾赦点头。
  “为父老矣,在西北与鞑靼打了几十年,可惜最后不能看到他们的王室被圣人踏平了。恩侯,你一定要跟着圣人去西征,带着瑚儿一块去建功立业。”
  太子顺利接回了太上皇,耐心也练得更上了一层楼。大婚后夫妻琴瑟和鸣,让太上皇、圣人都放下了心。更欣慰的是太子在取得了听政的资格后,开始沿着圣人早年学理朝政之路,飞速地向前奔跑。
  慈宁宫里,太上看着帝王之威日盛的儿子,再看看那大胆的西征计划,感到整个计划充斥了狂妄之气。
  “明允,你这是要打到鞑靼的王室吗?”
  圣人点头。
  “父皇,长泰已经能处理朝政了。京师里还有您坐镇,儿子正不惑之年,目前是最好的亲征时候。”
  “可你从来没带过兵啊。”
  圣人笑,“所以儿子做了这样的计划。父皇,现在大景国力强盛,儿子用火炮开路,一点点向西推进。占一块,就建一座城,就移一城百姓居住,把西北的防线也就向外移一层。这一条线,以后就是大景的陆地的边线了。不然十年八年的,就得和鞑靼打一场。还不如就利用这次,把他们再往西赶赶,赶去那边海里。”
  “你要像在扶桑那样做?”
  “是。”
  太上看着儿子坚定的目光,想想儿子说的确实也有道理。
  “十年啊,太久了一些啊。不知道父皇能不能……”圣人舍不得儿子走这么久。
  “要是顺利的话,应该不会这么久的。父皇,儿子想过,要打下这些地方应该不算太难,但是打下来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