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到家里能有粮食养猪,又有女人闲着,邹氏马上就又去买了四头小猪崽,大的那头村里好些人家都问了,就等着他家杀猪,都看出他家的猪够肥。既然这样,邹氏也就找来了冯屠户,将猪给杀了,猪肉比平时便宜一文钱,也算是回馈相邻了,给冯屠户虽然没有分猪肉,但给了杀猪的钱。
村里的规矩,杀猪要请吃饭的,如今他们家酿酒,已经让许多人眼红了。都在打听他们家挣了多少钱。不过,分钱的时候陈氏没在,只崔大河在,所以陈氏也不知道挣了多少钱,回家崔二河就给了他30两银子,自己留下20两,剩下的则都给儿子崔毅了。这边崔毅转头就把钱给了恒娘。恒娘很开心,这才崔毅挣了不少抄书的钱,都买了纸笔,书籍借回去抄,也挣了8两银子,也都给了恒娘。自己反倒是没有什么。
恒娘倒是不在意钱多少,关键是崔毅的态度,钱都给了她,这才说明,他认可了自己是他媳妇。
杀猪的这天,恒娘也跟着忙活,别的不需要她,洗猪大肠,切肉什么的都有秋氏带着女人们做,但是做杀猪菜,做血肠,可得恒娘来。另外就是招待大家的主食,自然不好全都用大米白面,所以恒娘用了玉米面和粗面,发了面,做蒸糕,又加上一个醋溜白菜,这个菜可是家里人最爱吃的,另外,恒念做的溜肥肠和熘肝尖也是非常受欢迎的。恒娘又让家里人买了豆芽和干豆腐,琥珀花生。再加上家里原本存下来的香肠,也凑够了一个很好的席面了。
剩下的就是熟了,余下的猪头肉和猪下水、猪蹄都放在大锅里煮,恒娘的卤水调的好,崔家的男人都喜欢,连燕燕都喜欢吃。
今天来家里帮忙的有余长庚一家,他是崔大河的表弟,很是正直,可惜没有儿子,他的妻子赵氏领着三个女儿来帮忙,实际上能干活的只有大女儿余大姐,今年14,余二姐10岁,小女儿余三姐今年才7岁,跟燕燕是友。也是经常到家里来的,只是后来燕燕开始学习了,她才来的少了。
另外一家是崔大河的好哥们,刘二壮一家,他家有一个儿子刘柱,在县里的衙门当捕快。定了秋氏的侄女也就是秋海棠,上次跟着秋氏回娘家,恒娘也没见,听说在外婆家。那时候过节了,她还不回家,显然也是个不着调的。本来还有一个儿子的,和她的未婚夫崔勋一样,跟邻村抢水的时候,被打死了。这次是刘二壮的媳妇钱氏来了,给恒娘的印象很好,是个敞亮人。不过恒娘向来不在村子里走动,所以并不怎么熟悉,就是村里人来家里串门,恒娘忙着织布绣花,也是不常见的。
只是,看钱氏这个样子,倒是有点担心,等秋氏的侄女嫁过来会如何,怕是到时候自己的婆婆会对不住人家。
当然,正经亲戚也来了,除了秋氏的娘家人都到了,还有陈氏一家,陈锦儿更是里外忙活的欢。
陈家除了陈氏的父母陈大和陈刘氏,还有陈氏的大哥陈德良和陈李氏一家,陈东是陈锦儿的大哥,今年也要成亲了,为人如何,却是不知道,恒娘也没见过。
等恒娘回到自己的屋里,没等进门,就发现门开了一道缝,回头听着堂屋里的动静,显然是崔毅在堂屋里,回头看到燕燕,和余三姐,就对她们说道,
“燕燕、三姐,跟嫂子进屋,嫂子给你们拿好吃的。”
两个女娃娃开心的应了一声,笑呵呵的跟着恒娘进屋。
正文 二十九 出事
恒娘带着两个小进了屋,屋里的场景让她愣住了,秋海棠这次来了,也就是刘柱的未婚妻,此时她正穿着恒娘的缎子面褙子,穿不下,显得有些不堪,这秋海棠长得不错,脸比村里的姑娘白净,但明显不如恒娘身体窈窕,也不如恒娘容色逼人,能压得住这样艳丽的色彩,这是大红遍地金的料子。
陈锦儿则在翻找恒娘炕柜里的钱财首饰,炕柜已经被撬开了,而余大姐,刚才还在厨房呢!此时正拿着恒娘放在梳妆台上首饰盒里的金簪往头上插,她的头上不仅带着恒娘的小金凤,更是插了一根银簪,一朵珠花,燕燕和三姐虽然小,可也是明白的,恒娘一手捂着兄弟,一手指着他们,“你们……”
“嫂子,你咋了,来人啊!”燕燕喊了起来,
三姐的动作更快,直接去正房里喊人,进门就冲着屋里人喊道,“不好了,大嫂子气的犯病了,我大姑、陈锦儿和那个秋海棠抢了大嫂子的屋子,箱子锁都撬开了,还偷大嫂东西,我都看见了。”
也听这话,崔毅头一个冲出去,一进门就看到媳妇蹲在地上,捂着肚子,屋里的三个女人慌乱的脱人家的衣服,摘首饰,陈锦儿更是拿着小锤子将撬开的锁头订回去呢!
崔毅此时也不说别的了,赶紧抱着恒娘去正房邹氏那里,又急着去找大夫,秋氏也冲进去了,看媳妇捂着肚子,就知道事情不好,也不管屋里急着拜托小偷嫌疑的几个丫头,直接去开恒娘的樟木箱子,找出那个红色的盒子,匆匆的跟上崔毅。
而此时想掩盖,显然是晚了。邹氏带着崔家的人,还有余长庚、秋氏的大哥和二哥,陈大带着儿子陈德良和陈东,还有刘二壮带着儿子刘柱,都堵在了恒娘的屋子里,看到三个丫头的样子。邹氏气的发昏,其他几个人也都跟肇事者有关系。
但是此时恒娘才是关键,崔毅要去找大夫,秋氏直接打发崔三河去,而秋氏也给恒娘吃了两粒保胎丸。恒娘当然没动胎气,但动气却是真的。此时看到崔毅,眼睛一闭,也不去看他。崔毅心里也不好受,这件事情,肯定是要让恒娘吃亏了,正是因为这窝囊气受定了,这才闭眼不理他。
一个是他的未婚妻,一个是余长庚的闺女,也算是他表妹,另外一个是秋氏的侄女,也是刘柱的未婚妻。恒娘能如何?
秋氏看儿媳妇一句话不说,却气的不轻,自己这个侄女可是给她丢了大脸了。直接冲了出去,到恒娘的屋里,一群人正审问呢!
几个丫头三言五语的一说,大家也都知道怎么回事了,陈锦儿说恒娘的嫁妆丰厚,很是有钱,尤其是那些丝绸锦缎,还有金银首饰,都是见都没见过的好东西。秋海棠和余大姐被说动了,就提出来看。等进了恒娘的屋里,一切就都明了了。不过最引人瞩目的还是陈锦儿的举动,她把恒娘的炕橱都给撬了。
秋氏听完,上去就给了秋海棠一个巴掌,大声的吼道,“你个不要脸的,脑子进水了,别人撺掇几句,你就跟着人后边当贼,你咋那么有脸呢?”
秋海棠在未婚夫家面前丢了脸,此时也据理力争,大声的吼道,“有什么了不起的,她怎么说也是我表嫂,我就是看看怎么了?就是她给,她也得给。”
秋氏气的又要动手,被钱氏拉住了,秋氏气不过,说道,“你咋那么大的脸呢?给你?凭啥给你?”
秋海棠此时也被自己的亲爹拎起来打了两巴掌,嚎啕大哭,而余大姐,年纪不大,虽然爱慕虚荣,可胆子小,只能哭着说道,“我就是看看,没有想偷。”
陈锦儿此时也跪在地上,陈家的人不好说什么,陈氏则则先开口道,“都是小孩子,但不得真,就是太淘气了。”
秋氏冷哼了一声,说道,“是啊!年纪小,那就在家好好教育两年吧!不然的话,嫁到崔家,也是不省心的货,陈叔,你觉得呢?”
陈大对于这个孙女自然是气的很,13岁也的确小,再说别人就是拿着偷偷穿戴一下,他孙女可是撬了锁的,性质更恶劣。传出去,陈家可真是没有脸了。说道,
“是,锦儿太糊涂了,回去我肯定好好教,再说嫁人的事,也不急,她才13,等十六七也使得,总归得管教好了。唉!”说完,也没脸待了,回家去了。
而其他的两个闺女,处理还在后头,此时在崔家,不好处置。
等大夫又来了,看到又是恒娘动胎气,忍不住吹胡子瞪眼睛的道,“你们家是怎么回事,不想让这媳妇生,早点说,趁着孩子还小,一碗药下去,也不至于损了身子。大了可不好办了。这么三天两头的折腾,这是想要她的命?不满意的话,和离也好,休了也罢,总归能活命,小媳妇啊!想开点,有命在,有好身体,姻缘这东西也得随缘。你的缘分还没到。”
崔毅听了,又羞又气,可又没办法,说道,“可还好吗?孩子大人都好吗?”
“还行,这次留不了,要开打胎药吗?”曹大夫清澈的眼神盯着崔毅,
崔毅气的不行。只说道,“您别气我了。我会护着她的。这孩子我看的重,媳妇更是看的重,家里不省心,我想办法就是了,不行回我岳父家。”
曹大夫这才放过他,开了药方说道,“这是气到了,你家可真是不省心。你家的事情我也知道,你不妨告诉另外一个媳妇,人家怀孕她下绊子,等她怀孕看看如何?能不能经得住。”
生气是自然的,没有办法处置他们,也是必然的,能争取到最大的利益,已经不错了。一场宴席,就这么别别扭扭的吃过了。
临近年关,天气也越发寒冷,恒娘也不用给丈夫做衣服,因娘家可是给做了不少。这边恒娘却是得给公婆和叔叔们做一些年礼。给邹氏做一身妆花缎子的羊毛褙子,加上面群,一双羊毛绣花鞋。给公婆用的是绸子面的,也容易。叔叔家的则是给了杭绸的羊皮衣服,这些衣服只要裁剪好了,空间里的缝纫机一缝,很快就完事,之后拿了古代的熨斗,在崔毅的面前熨烫过了一边之后,就大包送人了。
崔珣也得了长衫和一件皮毛大氅,那是崔毅穿小了的,他又长个子了,所以有些衣服不能放大,就只能送人了。此时恒娘忙着给丈夫做连身绣花的衣服,都用细布做,但必须工整,合身,宽边绣纹饰,加上腰带,另外准备的一套则是鸦青色黑貂皮袍子,衣服下摆绣竹子,这是准备让崔毅参加正月十五的文会的。穿的太寒酸了可不好。
最近崔毅看着恒娘比过去更甚,甚至连陈氏都给隔离了,至于陈锦儿,恒娘听燕燕传过来的谣言,似乎是崔毅想要退婚。但显然陈氏是不允许的。邹氏虽然不满意,但毕竟已经定亲了这么久了,若是退婚,那陈锦儿可惨了。邹氏也不忍心,只能一再的提点陈氏和陈家,让他们好好教育一下陈锦儿,不然的话,就真的退亲了。恒娘倒是觉得,陈锦儿的段数不高,对付也容易,若是换了人,也许是个不能作的,反倒对她不利,因此也不提退婚的事情。
正文 三十 收徒
恒娘又窝着养胎了,过年的时候,叶文达夫妇两个来看女儿,崔家人都非常的热情,就连陈氏都难得的很是热情周到,不仅是因为恒娘差点流产,让他们觉得对不起叶家,也因为崔毅和父母说过,在县学里,叶家的人经常去看他,还给他搜罗了不少的书籍,很是照顾他,对他的帮助非常大。
恒娘也没说,因为她觉得不重要。开始崔毅以为恒娘不在意这些事情,不过转眼,恒娘就把金簪子给了婆婆,银簪给了陈氏,珠花给了三婶,就连衣服都给了余大姐,说是既然喜欢,就送她了。这固然是给余长庚面子,但崔毅也明白,媳妇这是有洁癖,别人碰过的东西是绝对不会再喜欢了,想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