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凤槃微垂眼帘,低声道:“我觉得你们不像是这里的人。”
小娥、小锦吓得变了脸色。
小锦深吸口气说道:“哥哥,我们觉得你才不是这里的人。”
凤槃抬起眼,问道:“恩?你们为什么会这么觉得?”
“你的长相,身材,口音都不像。”小锦说道。
“我说过我记不起自己是谁了,但是你能从我的长相、身材、口音推断出我可能不是这里的人,你不简单哦!”凤槃道。
“这有什么难的啊,是个人就能听出来。”小锦扁扁嘴。
“那依水怎么没这个怀疑呢?”凤槃拿出了对比的人。依水和小锦同岁。但从做事、待人等各方面看。两人却相差太多。
“哥。依水她是捧在手心里长大的千金小姐,我和小锦是流浪在外讨生活的孤儿,你知道小锦受了多少苦吗?她自然和关在屋子里长大的丫头不一样。”小娥替小锦掩饰道。
凤槃想了想,小娥说得也是。生活环境的不同,感知就会不同,也许小娥、小锦在外头受了不少苦,才会和同龄的孩子看上去不同。
“哥,你是怀疑我们吗?”小娥故意挑明。
凤槃脸上闪过一丝尴尬,说道:“我只是担心你们。”
“担心什么?担心我们是花妖吗?”小娥笑着说道。
“恩,我担心你们被什么不干净的东西附体了。”反正话已说到这个份上了,凤槃干脆直截了当。
“啥?附体?”小锦哆嗦了一下,他还真说对了。她潘睿婕不就附身在了顾小锦身上吗?
“吓到你了?我只是随便这么一想。我上次听村里的人提及说耕读村有人中邪,做得事,说得话都和他原来不一样了。”凤槃道。
“那哥觉得我们和原来有啥不一样吗?”小娥问。
凤槃摇摇头,“我不知道你们原来是什么样,我想着你们原来的家境肯定不错。而且读过书、习过字,还懂各种生意经。特别是你,小娥,你会做花,会染色,现在还说会养河蚌生珠,你若说这些都是你亲爹教你的,那你亲爹绝对不会只是个染匠。”
小娥眨眨眼,看来凤槃确实是怀疑她们了。只是他毕竟只有十四岁,对她们的反常也只能想到中邪或身世的不简单。其实,即便是成年人,又有谁能想到或是相信重生和穿越这样的奇事呢?不把她们当做妖怪烧死就万幸了。
所以,她们可不能说自己是重生或穿越的。
“哥,你真得不记得自己的身世了吗?”小娥发难。
凤槃紧紧地盯着她,片刻后说道:“真不记得了。”
“恩,我们爹就是个染匠,但他好学,啥东西都想学,就想着多学些本事让我们都过上好日子,可惜当好日子快降临时,爹娘却没了。”小娥伤感说道。她这话半真半假,但流露出来的悲伤是真得。她真得对爹娘的早逝感到痛心。
凤槃意识到小娥这是暗示他,谁没个秘密,谁没个不想说的事?想想,便尊重小娥,没有继续逼问。
这次谈话后,凤槃知道小娥、小锦也是有秘密的人,和她们之间似乎达成了某种默契,想出的反而更加自然、融洽,也许这就是惺惺相惜吧。
“小娥、小锦,槃儿,这是爹娘的心意,你们收好了。”吃饭前,根叔给小娥、小锦、凤槃每人一个大红包。
凤槃想不收的,但见小娥、小锦乐呵呵地接过,想着风俗就是如此,便也伸手接过谢了。
吃过饭,根叔和凤槃到院子里晒太阳聊天。今个大年初一的天气非常好,让人觉得心里也暖洋洋的。
霞婶在屋子里准备明个拜年的礼物,小娥、小锦帮着参谋。
“今年天气不错,去年过年我记得那雪下得可大了,直到大年初五才放晴呢。”霞婶便穿起一串腊肠子,边说道。
正在帮着穿线的小娥忽然发起了呆,说起过年下雪,她想起了自己临死前的那场大雪。自己没能熬过那年年三十的大雪,就孤零零死在了翁园。
霞婶没注意到小娥的异样,自顾自说道:“去年过年我们家穷,啥都没有,房子还漏风,下雪的天,连个火炉都没,我和你爹只好躲在被窝里啃糙米饼,饼那个硬呀,现在想起来牙都疼。”
小锦将串好的一串腊肠子给霞婶,笑着说道:“娘,以后我们不会再过那样的日子了,以后我们每天都能吃白米饭,吃鱼吃肉。”
霞婶感动地搂过小锦,说道:“是啊,老天爷待我不薄,虽然没能让我生个一儿半女,却给了我三个宝。”说着,眼眶就红了。
“娘,大年初一,不可以哭啊。”小锦掏出帕子给霞婶擦了擦眼睛。
霞婶破涕而笑,“对,对,高兴,我们都应该高兴。”
“小娥,你咋了?在想啥呢?”霞婶这才发现小娥一直在发呆。
“没什么呢,只是想开了春,到哪里去买蚌苗。”小娥随口说了个事。
“说起来真是羞死人呀,爹娘还没你俩孩子有本事,家里的生计还得指望着你们累心。”霞婶愧疚而又怜爱地拉过小娥,一边一个将她们拉进怀里。
小娥没想到自己随口一说,又惹得霞婶感概,赶紧说道:“娘,大过年的,可不说‘死啊死的’。”
霞婶一听,伸手轻轻打了下自己的嘴巴,呸了一声,“瞧娘,还没我家小娥懂事呢。呸呸呸,呸走不吉利。”
小娥、小锦看着霞婶滑稽的样子,呵呵呵呵地笑了。
根叔、凤槃听见里面的笑声,回头看看,虽然看不见屋里的三人,但却能感受到里面的开心氛围。
“娘,这块布,你也要拿去给舅舅?”小锦忽然看见礼品中有她们年前给霞婶扯得一块锦缎。这块锦缎是渭泾塘的布庄新进的苏州货,价格不菲,小娥、小锦是想着等天气暖和了能给霞婶做身罩衫和长裙,咬咬牙买来孝敬霞婶的。
霞婶将手放在围裙上擦了擦,小心翼翼地接过折好的布料,叹气道:“我也不舍得呢,这可是你们买给我的好料子,搁以前,我想都不敢想自己能用上这样的好东西。可是明天去你们舅舅家,要是没有拿得出手的东西,你们舅母怕是要甩脸子给我们看呢。”
小娥知道霞婶的顾虑,这么些年了,霞婶的哥哥和嫂子从都没有顾过他们,想必和断了关系没啥两样。既然今年要去修补这层关系,少不了要出点血。
“娘,年前我们没想到要去舅舅家,就没个准备拜年礼,这布料您要觉得合适,就送吧,改明儿店铺开了,我们再裁一块就是了。”小娥宽慰道。
小锦却是谁对她好,她加倍奉还,谁若对她不善,她绝不会巴巴地贴上去的性子,所以她从一开始就不认同去认这门亲,现在就愈发觉得没必要花那么些个精力和财力巴巴地贴上去。
“娘,你真认为这种亲戚认回来好吗?若是因为我们日子好过了,他们就认我们了,那他们哪里是认我们,根本就是认钱嘛。”小锦提出了不同意见。
霞婶拉过小锦的手,叹道:“小锦说得对,我也知道,只是不管怎样,那都是我哥哥,除了你们,他是我在这世上唯一的亲人了。若是我们兄妹能和好,那我爹在九泉之下也瞑目了。”
小锦知道霞婶爹在她心目中的分量,咬了咬唇,没有再坚持己见。
第113章 童年旧友
ps:
今日第一更。
大年初二一早,根叔从别处借来车,带着霞婶、小娥、小锦、凤槃一家人浩浩荡荡地就去了霞婶的娘家周家村。
多少年了,霞婶都没回去过。
刚进村时,正碰上一户人家拖儿带女的往村外走,霞婶定睛看了看,惊喜叫道:“花雀,是你吗?”
那户人家里的女主人停下脚步,仔细一瞧,失口大叫:“是云霞,你是云霞?”
霞婶激动地跳下车,跑上前去,拉着那妇人的手上上下下地打量了她一番。
“花雀,好多年了,我们有好多年没见了吧?”霞婶兴奋地说道。
“是呢是呢,这一转眼,孩子都十二岁。”花雀指了指身边的一个姑娘说道。
霞婶羡慕地瞅了瞅那个姑娘,笑着说道:“这是喜儿?记得那年才刚满月呢,现在都这么大了。”霞婶这辈子没能有个孩子,那时候花雀生孩子坐月子,她来看过,羡慕得很呢。
“是呀,喜儿,叫姨。”花雀推了喜儿一把。
“姨。”喜儿小声地叫道。
“哎,哎。”霞婶应声,然后从怀里掏出一个小红包,塞进了喜儿手里。
“谢谢姨。”喜儿也不客气,收了放进怀里。
“这孩子,咋能收你姨的红包。”花雀大概听闻过霞婶的家境,想让喜儿拿出来。
“哎,收着收着,大过年的,应该的。”霞婶说道。
“娘,我也要压岁钱。”忽然,离花雀、喜儿一米开外的一个男娃大声叫道。
慌得他爹忙捂住他的嘴。
“哎呀,这孩子,口没个遮拦。”花雀不好意思极了,这刚刚在喊叫的是她的小儿子。
“这是你家儿子?”霞婶看着男娃,大概*岁的模样。和小锦一般大。
“是,是我家儿子祖儿。”花雀道。
霞婶赶紧掏了个压岁包给孩子,心里暗自庆幸幸好出来前小娥提醒多备了几个,就怕到了村里碰上熟人的孩子,没给红包不好意思。这么多年没回过娘家村里,见着了老乡,也该意思意思。
“哎呀,云霞,你家也不好过,别破费了。小孩子家家的。胡说的。”花雀见霞婶又掏了个红包。赶紧阻止。却被霞婶推开。
“给,祖儿要快快长大。”霞婶高兴说道。
祖儿一把抢过红包,也不道谢,直接拆了一看。里面是两个铜板。
“娘,买糖吃。”祖儿大声叫着。
“好,好,等杂货铺开了,娘给你买糖吃。”花雀无力应付祖儿,赶紧答应了。
“云霞,这些年你还好吧,今年你咋想到回家看看哩?”花雀好奇问道。
“唉,一言难尽。”霞婶知道这一言道不清。不再纠缠于这个问题上,指了指后面的根叔和孩子,说道:“我带孩子们回来看看。”
“啥,你生了这几个孩子呀?”花雀记得云霞似乎得了什么病,很多年都没要成孩子。难道这一晃子功夫,云霞生了三个娃?
花雀显然不信。
“这两个是我收养来的。这小子不是,只是暂时住在我家罢了。”霞婶解释道。
“原来这样。”花雀冲她男人使了个眼色,似乎是让他包两个红包过来,但花雀男人却当做没看见,扭过头去。
“这……”花雀身上没带钱,更没红包,看见自己男人不配合,心里窝了火,却又发作不得。
“花雀,别破费了,你们这是要出村拜年去吗?快去吧。”霞婶知道花雀是不好意思她给了喜儿、祖儿红包,她不给,但她男人似乎并不愿意,花雀家并不富裕,霞婶自然要拦了。
花雀尴尬地笑笑,说道:“正是呢,本来你难得回村,应该到家里头坐坐,吃上顿饭的,可是今个要带孩子出门去他们大伯家,所以就怠慢了。”
“没事没事,说啥怠慢,花雀,你快去吧。”霞婶赶紧让花雀一家子走了。
根叔和小娥、小锦他们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