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小公主这幅誓要寻出大公主死亡真相的坚定模样,却也令杜芷萱那颗穿越后,连续获得了来自将军府和太后等人疼爱,而慢慢变得柔软起来的心化为了一滩水。
穿越前的杜芷萱,虽待在一个看待能力多过其它的上市集团,但,自从做了手握一部份权利的主管后,就见多了勾心斗角,阴谋诡计,翻脸不认人的情况,一颗心早已被残酷的生活磨砺得坚硬起来。
如今,遇见小公主这样的姑娘,杜芷萱却突然生出这样的感叹来:原来,其实,女孩子也可以这样仗义执言,可以为亲人而谋算。
“这件事,你别掺合。”小公主由着杜芷萱为自己拭眼泪,不安地说道:“我一时激愤,倒与你说了这么多。”
“大驸马是护国将军府长房嫡长子,虽护国将军已闲赋在家,但家中子弟均十分优秀,或投奔军中,或入书院念书,目前处于武将转文臣的阶段,但,军中势力却不可忽视。”这样的人,并不是钱将军一家人能招惹得起的。
哪怕,安平郡主是太后颇为疼宠的孙女儿,也不例外。
毕竟,很多时候,在面对这样的勋贵世家之时,皇权也不是百分百都能有用的,更不是随时都能拿出来用的。
更何况,充其量,杜芷萱仅仅是安平郡主的外孙女儿,小公主一点都不愿意那种“救自家外孙女,还是保自己家”这样的抉择,出现在杜芷萱身上。
至于勇诚候府?
从最初,小公主就不将其放在心上。只因,频繁出手算计坑害杜芷萱的候府,在面临这种事情时,也往往只会做出令人心寒的“弃卒保帅”的举动。
“若非憋得狠了,我也不想同你说起此事。”小公主靠着杜芷萱的肩膀,轻声道:“我已求了表哥,请他帮忙我私下里调查,绝不会放过任何人!”
“这件事,你就看我的吧!”再如何,她也在宫中横行霸道了十多年,又如何不能以最简便的方式处理好此事?
“好,听你的,我不出头。”明白小公主担忧的杜芷萱,只觉得心里暖暖的,这种被人放在心尖上关心疼爱的感觉,真得容易令人上痒,从而不愿意再舍弃,更不能再任其从手心里溜走。
“不过,若你知晓了什么,就与我说说,兴许,我也能与你分析一二,从而找出那个隐藏于幕后的真正罪魁祸首。”杜芷萱叹道:“虽我未曾见过大公主,但,若大公主之死真得另有蹊跷,那么,我也不愿意看着那些恶人自在逍遥。”
“这做了坏事,自当伏首认诛,才对啊!”
“正是!”小公主冷笑一声,由着杜芷萱取来冰块,放在毛巾里,覆于自己眼上,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
……
这头,待在皇宫里和小公主闲聊,心生感叹的杜芷萱,却不知道获悉赐婚旨意的钱将军,只觉得晴天霹雳。
待到宫里宣旨的内侍离开后,钱将军就顺从自己的心意,操着家伙,呐喊一声,以一种“猛虎下山”的气势冲正捧着圣旨,逐字抠读,眼含喜色的秦王扑去。
生来就只有自己揍人,从没被人揍过,尤其是被钱将军这样的武将毫不留情地揍着,偏还不能还手不说,更得巴巴地将自己一张俊美的容颜送上前来,任由钱将军下狠手收拾,只是紧紧地捂着藏在胸口的圣旨的秦王,那幅“痛并快乐着”的模样,不仅未能换来钱将军的手下留情,反而还激起了钱将军心里更多的怒火。
于是,自这日起,秦王就一日三次,按饭点地被钱将军狠揍。
而,很快,任职大理寺卿的钱睿渊,特意于休沐日,带着以钱锦宏为首的一众钱家三房留守在盛京的钱家子弟们,骑马赶到京郊大营,操着家伙齐上,逮着鼻青脸肿不能见人的秦王,又是一顿胖揍。
直到这次过后,钱将军才暂时罢手。而,逃过一劫的秦王,则一边眦牙咧嘴地由着大夫为自己上药,一边则默默地思考着,待会写给杜芷萱的信上,应该如何地遣词用句,才能换来杜芷萱更多的怜惜。
……(未完待续。)
第519章 一纸赐婚惹众议(1)
梨香院
自从杜莜成为安王世子庶妃后,李姨娘就一改之前杜莜被送入安王府,却一直未能得到任何讯息的低调,在老夫人明里暗里的支持下,不知同钱氏唱了多少次对台戏。
只是,今日,李姨娘却是一脸的憔悴,哪怕脸上扑着厚厚的粉,却依然遮掩不了那两个硕大的黑眼圈,嘴角更是因为满腹的担忧而起了两个大泡:“姑姑,这可该怎么办啊!”
“慌什么?”老夫人偏头看向正紧紧地拽着自己袖口,连手上的青筋都暴露无遗的李姨娘,眉头微蹙,再一次觉得自己年轻时的眼神不太好,不然,又岂会弃小李姨娘,而选择偏帮李姨娘成为杜尚书的贵妾呢?
李姨娘嘴唇动了动,身子也微微颤抖着,想说些什么,却又不知该如何说起。
只要一想到飞上枝头变凤凰的杜芷萱,仗着身份的不同而逐一地找岔挑衅,将这些年受到过的欺侮一一地加诸于自己等人身上,就令她不寒而悚,眼前仿若浮现了一幕幕杜芷萱仇恨冷冽的目光。
“这是件好事。”老夫人捻动着手里的佛珠,轻扯嘴角:“候府自此以后,将更上一层。”
“可……”李姨娘只觉得满腹苦涩,真当她不知道杜芷萱成为秦王妃,会给勇诚候府带来多大的荣耀吗?
“只是,姑姑,四小姐伶牙俐齿,睚眦必报……”
“就这?”老夫人淡淡地瞥了眼李姨娘,“如今,她的身份不同了,平日里,你让着避着她一些,不就行了?你不主动找她的岔,她又岂会盯着不放?”
真当皇家媳妇是那么好做的呢?
在杜芷萱接了赐婚的圣旨后,就得开始为期三年的王妃礼仪规矩等课程的学习,哪有闲情逸致跟李姨娘这么个小妾计较,这不是失了身份嘛!
“姑姑,你知道,我说的不是这个……”李姨娘焦急得脸都涨红了,“我是怕,那四小姐会就之前我们算计她一事而追根究底!”
“你想多了。”老夫人一脸的不以为然,“再说,就算她知道了,那又如何?”
倒底是疼爱了多年的娘家侄女儿,再加上李姨娘平日里极乖巧懂事,可谓是极好用的一枚棋子,因此,老夫人心思转了几转,用一种“恨铁不成钢”的语气说道:“更何况,这件事的主谋是你妹妹,可,她如今早已亡故,就算四丫头想要翻旧账,该担忧的人也不是你我。”
“姑姑,你是说?”李姨娘眼前一亮,立刻就明白了老夫人的话外之意,看向钱氏居住的飞羽院方向的眼眸里,快速地掠过一抹窃喜和得意。
“想要得到什么,就得自己努力去争取。”老夫人嘴角微勾,对钱氏这个胆敢仗着将军府的权势和杜尚书的偏宠,一连再地跟自己对着干的大儿媳妇将会遭遇到的悲惨结局,没有丝毫的同情和怜悯。
“种什么因,得什么果。”
待到李姨娘告退后,周嬷嬷才重新为老夫人沏上茶水,隐讳地提醒道:“老夫人,难不成,四小姐真是能化解一切煞气的‘福星’?否则,以太后对四小姐那‘爱屋及乌’的偏宠,又岂会眼睁睁看着四小姐送死,而将四小姐赐婚与秦王?”
“福星?”老夫人冷笑一声,眼角眉梢间满是对一手炮制了这个话题的安平郡主的鄙夷和不屑,“那女人,也就只能使出这等下三滥的手段了,却也不想想,这世间,又有几人能挡得住煞气的侵袭,而,‘福星’的身份,又岂是能随意编排的?!”
当然,老夫人并未说出来的却是这些年来,相比起候府里那些或精明,或低调,或谦卑,或透明,却纷纷自有谋算的姑娘来说,杜芷萱这个钱氏拼了老命也要保下来的五姑娘,虽延续到了安平郡主的血脉,却与其那早死的生母一般,并未遗传到安平郡主算无巨遗的手段和擅窥人心的本事!
而,这般性情天真到近乎痴傻的姑娘,又岂会是话本里那处处遇难呈祥,并令人生出不敢算计心思,以免报应到自己等人身上来的“福星”呢?
“话虽如此,但,老奴这颗心,依然不太安稳。”周嬷嬷眉头微蹙,再次说道,“秦王的‘煞神’之命,早已传遍了大梁,连邻国都有所耳闻,那向来疼爱四小姐的将军府一众人,又岂会眼睁睁看着四小姐被太后赐与秦王,然后,面临那种随时都可能收到四小姐噩耗的凄惨局面?!”
“老奴以为,即便四小姐那能克制秦王一身煞气的‘福星’之名有水份,但,四小姐与秦王的八字定无比相合!”
“这是自然。”老夫人捻动着手里的佛珠,并不觉得有何意外之处。
毕竟,即便秦王再如何地令人闻风丧胆,又如何地能止小儿夜啼,但,说到底,秦王依然是太后最疼爱的小儿子,当今陛下一母同胞的幼弟,若结亲,又岂不会求高僧一合两人的八字?!
“若我未记错,秦王今年已25岁了吧?”
“正是。”周嬷嬷点点头,脑子里猛地窜过一阵亮光,嘴唇就激动得有些颤抖,“老奴记起来了,这些年,太后曾数次欲为秦王赐婚,更私下里寻摸了许多八字贵重的姑娘,并每年都会请高僧批命,却在每每生出赐婚念头不久,那位姑娘就会枉送性命!”
“不错。”老夫人微微颌首,脸上的神情在忽明忽暗的光线里略有些诡异,“就算四丫头福大命大,逃过了赐婚圣旨带来的噩运,更好生地活了三五个月,那又如何?只要四丫头一日未嫁入秦王府,就随时可能出现看不见,摸不着的生命危机。”
面对这种随时可能会死的人,又何需刻意隐瞒自己的算计和坑害手段?又何需因着同情和怜悯等缘由,而令人待她好一些?又何需因她那板上钉钉的秦王妃的尊贵身份,就令候府一众人都放下往日里的恩怨逢迎讨好于她呢?
倒不如,利用此事,在杜芷萱备嫁的三年时间里,为候府其它的姑娘谋得一桩良缘!(未完待续。)
第520章 一纸赐婚惹众议(2)
作为老夫人依重的左臂右膀之一,周嬷嬷只是略微思索了片刻,就明白了老夫人的话外之意。
只是,想到自从杜芷萱被赐封荣华县主之后,寥寥无几的见面里,由杜芷萱身上传出来的那越来越浓重的威严气势,周嬷嬷沉吟了会,又道:“那么,往后,府里该如何待四小姐呢?”
老夫人想也不想地说道:“当然与往常一样。”
“这……”周嬷嬷迟疑了会,道:“怕是不妥。”
“哦?”若换了其它人,这般置疑,只怕早就激怒老夫人,被拖下去打板子了。不过,就如周嬷嬷了解老夫人那般,老夫人也颇为熟悉周嬷嬷的性情,遂难掩惊诧地问道:“可有什么说法?”
“无论如何,四小姐已是板上钉钉的秦王妃。”周嬷嬷暗叹了口气,若可以的话,她也不愿意与老夫人分说此事。偏偏,做为老夫人最为依重的陪嫁嬷嬷,她与老夫人是真正“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哪!
“以往,皇室会在赐婚之后,安排几位教养或管事嬷嬷出宫指点一应事物,而,四小姐身旁早有太后和长公主赐下的四位教养嬷嬷,只怕,太后会将这个任务交由这四位嬷嬷。如此一来,只怕这四位会隔三茬五就入宫,向太后汇报四小姐的学习生活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