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非重生以来,一路顺风顺水的生活,已经将钱诗雅重生前在后宅中艰辛奋斗的谋定而后动的行事风格抹掉,那么,眼下,她就不会继续思索该如何力挽狂澜,而是毫不犹豫地跪下,请求安平郡主和杜芷萱两人的原谅,并将所有的责任都推卸到武候王世子身上,而她自己只是拒绝不了武候王世子这样一个容貌俊美,才华横溢,文武双全的权贵那热情的追求行为,才会沉浸在这样难得的爱情中,犯下每个年轻姑娘都难免会犯的错。
——一切,都不过是情不自禁。(未完待续。)
第118章 世子真正心仪人(1)
感谢弑玲珑童鞋投的4张月票~
感谢jly69童鞋打赏的两个香囊,嗷,好欢喜~么么哒~~
******
“不过,外婆,说来,我还得感激表姐。”
“若不是表姐借给我的那些话本,我还不知道,原来,武候王世子对我的那种冷若寒冰的表现,代表着他早就有了心上人。而我,则是占了他心上人世子妃位子的‘绊脚石’,早晚有一天会被他除掉。”
“若我真的一无所知地嫁入王府,要么,就会被武候王府供起来,虽拥有正室的名份,却享受不了正室带来的任何荣耀,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武候王世子用侧妃之礼,迎娶他真正心仪的女子,给予她虽无正室之名份,却有正室之宠爱和非同一般的待遇。”
“要么,就是武候王世子为了那心仪的女子,虽迫于无奈迎娶我入府,却在过府后没多久,就让我悄无声息的病逝,然后将世子妃的位置腾出来,给到他的心上人。”
安平郡主眼眸里掠过一抹冷光,怎么也未料到那故意送话本给杜芷萱,以诱惑杜芷萱沉浸于****中的幕后主使者,竟不是她最初认为的钱氏,而是钱诗雅这个她悉心教养了十年的亲孙女!
“钱诗雅,这件事,你如何解释?”
被这一声冷喝唤回了理智的钱诗雅总算注意到了不对劲,遂猛地跪在地上。用一种惊诧和不可思议的目光看着杜芷萱和安平郡主,满脸自己被人冤枉的委屈和无辜:“祖母,我是你看着长大的。很小的时候,你就告诉过我,萱儿是我的表妹,但,因为勇诚候府的那些事情,所以我应该像亲妹妹一样照顾呵护她宠她……”
“急她之所急,想她之所想。这样的我,又怎会做出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来?还请祖母明察秋毫,不要被一些有心人的挑拨。离间了我们的情谊啊!”
这话,就只差没有直接挑明杜芷萱是一只养不熟的“白眼狼”,才会在安平郡主面前这样地搬弄是非!
安平郡主眼睛眯了眯,定定地看着钱诗雅。脸上的神情变幻莫测:“雅儿。你确定,你确实将萱儿当成自己的亲妹妹来照顾?”
“是的,我确定,祖母。”钱诗雅斩钉截铁地说道:“这件事情,绝不是我做的,那些所谓的话本,也不是我送给萱表妹看的。甚至,每次见到萱表妹翻看这些话本的时候。我还屡次劝说萱表妹不要再看了,以免移了性情。偏偏。萱表妹总是不信,将我的话当耳边风。”
“祖母若不相信,可以询问萱表妹身旁伺候的人,或者询问我身旁伺候的人,定会明白孰是孰非。”
说到底,曾在后宅里经历了诸多磨难的钱诗雅,重生后,哪怕对杜芷萱再如何地羡慕嫉妒恨,却也不会真枪实刀地跟杜芷萱对上。
毕竟,勇诚候府那帮心里眼里只有荣华富贵的人,只需适当地挑拨蛊惑,就会主动变成她手里一杆又一杆对付杜芷萱的枪。
而,这所谓的话本,虽有她在后面推波助澜,但,所有的事情,可全都是钱氏所为。
就算安平郡主亲自出手探查,也绝对找不到她的身上来!
……
并不知道短短时间里钱诗雅心里就转过了许多念头,安平郡主抬起头,淡淡地看了眼钱诗雅,再次问道:“这是你的真心话?”
钱诗雅心里升出一股不太好的预感,但在这一刻,她依然选择坚定自己的信念和目标,再次郑重的回答道:“是的,祖母。”心里却暗自发狠,回头,她一定收敛起所有的怜惜和愧疚,不再犹豫地置杜芷萱于死地,以泄今日这遭的愤懑!
安平郡主长叹了口气,整个人像瞬间就老了十岁似的,满脸的疲惫和憔悴:“雅儿,你先起来吧。”
钱诗雅应了声,低垂着头,心里庆幸她终于逃过一劫,却不知道她放弃了安平郡主再次给她的一个改过机会。
毕竟是安平郡主亲自教养的亲孙女,又怎会是说放弃,就能放弃的呢?哪怕她做出了撬杜芷萱墙角,并频繁出手算计杜芷萱的事,也不例外。
若是前世,那并不是被安平郡主教养着长大的钱诗雅做出这样的事情,早就被安平郡主送入家庙并除名,又哪会像现在这样高高举起,轻轻落下。
可惜,钱诗雅并没有体会到安平郡主的爱护和怜惜,甚至,还因为安平郡主这些年来对杜芷萱的疼宠而满腹的羡慕嫉妒恨,算计起杜芷萱来那叫一个面不改色,心狠手辣,毫不留情。
纵使钱诗雅的手段再如何地高超,却因为前世未曾接受过真正的世家贵女教育,重生后,又隐隐有着一种知晓未来几十年大事的沾沾自喜感,和连续办妥几件事的骄傲自豪感,以及伙同候府众人一同捧杀了杜芷萱,顺便撬了杜芷萱墙角的满足和欢喜感,从而却忘记了最重要的一句话——纸包不住火。
这世间,除非没有做某件事,那么,哪怕再缜密的布局,却也经不起旁人悉心的推敲和探查。
安平郡主微阖的眼眸里满是失望和叹息,摆摆手,疲惫地说道:“你先退下吧。”
钱诗雅抿抿唇,想说些什么来表白自己的心情,却又不知该如何说起,在安平郡主那仿佛看破了她内心想法的锐利目光里,默默地垂下头,心里生出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神情黯然的离开。
在钱诗雅下跪时,就迅速从安平郡主的怀抱里离开,避开了钱诗雅又一次算计的杜芷萱默默的看着,直到钱诗雅离开时,才轻声安慰道:“外婆,别担心,表姐也是一时想岔了而已,用不了多久,她就会明白你的良苦用心。”
这样的话说放在平时,安平郡主并不会当回事儿,偏偏,今天,有杜芷萱说的那些话,又有钱诗雅那种“咬定了就不松口”的作法,两相一对比,在这一刻,面对杜芷萱那过分清澈透底的目光,安平郡主心里浮现出一丝疑惑来。
这不想也就罢了,越想,却越发觉得很有可能的情况,令安平郡主也不由得变了脸:“萱儿,你知道了?”(未完待续。)
第119章 世子真正心仪人(2)
感谢小小的书房里童鞋投的月票~
感谢杨丶呵呵童鞋的打赏,么么大家~
******
“是的,外婆,我全部知道了。”杜芷萱回答得一脸诚恳,但,由漫不经心的姿态中,却能瞧出她并没将这件事情放在心上。
“你真的全部知道了?”安平郡主这句话,带上了一丝试探,看着杜芷萱的目光里也带上了一丝连她自己都没有注意到的复杂,“那……”
从手背上传来的轻微痛感,提醒着杜芷萱,安平郡主此刻心里的忐忑不安和复杂情绪。
杜芷萱回握住安平郡主的手,用一种特别诚恳的目光看着安平郡主,再次回答到:“外婆,我知道武候王世子真正心仪的人,正是表姐,而,那次迎客来酒楼之事,也不是一场意外。”
即使有鬼鬼们的帮忙,但,也是这段时日里同钱诗雅的接触,对钱诗雅一连再地试探,杜芷萱才终于肯定了上次迎客来酒楼听壁角一事,却是在钱诗雅的预料中。
一切,不过是钱诗雅的布局,只为了激怒杜芷萱,令痴恋武候王世子的杜芷萱方寸大乱,从而在失去理智的情况下,遵循着内心那暴戾的脾气而做出些不好收拾的事情来。
如此一来,不明真相的世人只会认定了杜芷萱自作自受,并不值得旁人同情和怜悯。而,这些年来,武候王世子又是如何地忍辱负重,钱诗雅这位杜芷萱的嫡亲表姐又遭受了多少委屈和磨难……
安平郡主嘴唇动了动。想说些什么,却又不知该从何说起,只是定定地看着杜芷萱。怎么也不敢相信,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的杜芷萱竟还能这样的坦然自若,仿若那个为了心中的爱情而痴狂的姑娘,只是众人心里的幻想似的,并不存在于现实生活中,更不是眼前这个冷静理智的姑娘。
最终,安平郡主忍不住湿了眼眶。一把搂住杜芷萱,大颗大颗的泪珠滑落到杜芷萱的脖颈处,声音哽咽的说道。“萱儿,外婆对不起你。早知道,当年……”
“外婆,这不怨你。这原本就是我自己选择的。甚至。这些年,外婆你不止一次的劝说过我,只不过我一叶障目,被心中所谓的爱情迷了眼,一径地相信只要用心的付出,那么,就一定能得到武候王世子的另外相待。”
“为此,我像一只哈巴狗一样。被武候王世子‘呼之即来,挥之即去’。将自己身为世家贵女的尊严全部踩到了脚下,令将军府和勇诚候府蒙羞。”
“不知有多少人在背后笑话我,竟然相信爱情这种原本不该存在于世间的东西。这也就罢了,偏还不带眼识人,看上了一个另有倾慕之人的男子,为他付出一切,荒度岁月,浪费青春,更将自己的人生搞成了一团乱……”
以前,安平郡主隔三差五就要出府赴宴,但,自从杜芷萱爱上了武候王世子,并为此求了太后的赐婚之后,安平郡主就婉拒了那些邀请的贴子,更从未在将军府举办过任何宴会。这一切,只因安平郡主不愿意杜芷萱去面对那些流言蜚语。
任何世家贵妇,离开了既定的社交圈子后,有些事情就不是那么容易做到了。甚至,不仅仅是安平郡主,就连杜芷萱的三舅妈宋氏也很少出府赴宴,偶尔几次也只是跟自己的手帕交往来,并不会带上府里任何人,哪怕钱诗雅一连再地乞求,也不例外。
不过是因为若带了钱诗雅,那么,就必定不能落下杜芷萱,而,如此一来,就难免出现杜芷萱被人嘲讽讥笑的场面。
在这种情况下,就算安平郡主和宋氏等人有心解围,却也没法应对整个混乱起来的场景。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圈子,安平郡主和宋氏的圈子,与钱诗雅和杜芷萱两人的圈子有所不同。而像杜芷萱这样的贵女,可都是娇生惯养的,什么话说不出口?就算真有什么意外情况,最多也就是赔礼道歉一二,但,为此造成的伤害却是谁也无法忽略掉的。
不然,又岂会有“童言稚语最伤人”之类的话语?
不错,安平郡主宁愿让将军府等人慢慢地淡出世交贵族圈,也不愿意让杜芷萱去面对众人的嘲讽和讥笑。
当然,这一点,也和安平郡主一直坚信杜芷萱早晚有一天会醒悟过来,认知到自己错误,从而以崭新的姿态,再次杀入贵女圈,结交到真正对自己有帮助的手帕交有关。
而,现在,杜芷萱的决定和选择,就告诉了安平郡主,她当年的想法是正确的,她那为杜芷萱的未来而摒弃万难而做出来的决定也是正确的。
不知是被安平郡主身上流露出来的悲伤中混合着淡淡期望等情绪给影响到了,又或是想到了这些年安平郡主和宋氏等人付出的,再或是想到了这些年自己的辛苦,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