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行,绝对不行!”
周无罪将圣旨看了一遍,立刻变了脸色,断然拒绝。
“我还道李亨这小子找你有什么好事,不曾想就是为了夺你的军权。你也不想想,若是他心中坦荡,为何叫你尽领骑兵却在距离灵武一百里外驻扎,只准携带五百骑入城?”
周无罪冷哼了一声接道:“你当初敷衍走朱贵时我就说过,这小子不会善罢甘休,没想到来的这么快。”
李括苦笑道:“当时陛下还没有登位,朱贵也不是他派来的,他怎么会因此置气。”
周无罪却攥紧了拳头道:“刻薄寡恩,好大喜功,他们李唐家全是一个性子,哪里有什么分别。再者说了,你和他又不是没有过节,他要借机夺你兵权也算正常。”
李括摊了摊手道:“那你说怎么办,难不成我还真的来个抗旨不尊?”
注1:令狐潮:唐玄宗时初任雍丘县令(今河南杞县)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安禄山率领的燕军占领洛阳的时候,令狐潮在雍丘投降安禄山。
第二章 武陵(二)
周无罪听后却是眉毛一挑道:“抗旨不遵便抗旨不遵,他李亨难道还真以为自己是受天之命的大唐天子?如今安禄山之所以可以夺得两京,横扫中原,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他和奸相杨国忠争权弄宠!”
在周无罪看来,大唐太子根本没有把黎民苍生放在眼里,他的心中永远只会算计异己敌人,算计自己的得失,至于朝政利弊他压根都不打算正眼瞧上一眼。
这样的人,竟然逼宫政变称了帝,便是李隆基再昏庸那也是李亨的生父,这厮竟然无视伦理纲常逼父夺位,这般狠辣无耻之徒也配做大唐天子,也配给括儿哥发号施令?
“话也不能这么说,虽然他做的是有些不对,但毕竟是大唐天子啊。”
李括轻叹了一声,眼神中满是无奈。虽然李亨有逼宫的嫌疑,但毕竟得到了李隆基的首肯,加之他大唐储君的身份,在群臣拥立下登位似乎也无可厚非。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虽然他李括不是那种愚忠之辈,但若是真的抗旨不遵,恐怕会引起天下人的唾弃啊。
“你担心这些干嘛,他是大唐天子便让他尽大唐天子的职责去,反正啊,这趟浑水我们是不去趟!”
周无罪耸了耸肩道:“你可不要忘了高仙芝、封常青两位将军是怎么死的,李亨那厮是老皇帝的儿子,心胸却比他阿爷更狭隘。你和他之间又曾有过解不开的过节,你若是真的领旨去了灵武,被夺兵权还算轻的,怕只怕……”
周无罪话没有说完,只叹了一声:“好在现在你我亲眷都不在那厮手中,也没什么好顾忌的。如斯乱世,便是我们抗旨不尊他又能耐我何?再者说了,我们不可以换个法子敷衍过去吗?”
“怎么讲?”
李括摊开双手苦苦一笑,示意自己洗耳恭听。
“这般!”
周无罪走到李括近前,侧身近耳低语道:“如此,便是他是天子,也找不出半点问罪的由头来!”……
事情进展到如今的地步,早已超出了李括的控制。
若领旨前往灵武恐是凶多吉少,但若公然抗旨怕会成为天下仁人志士的靶子。
如今之计,便只有找一仗打了!
便是皇帝陛下,也不能阻止叛军围城掠地吧?面对如斯情境,便是一心想去朔方复命,也得把叛军驱赶离去不是?
“七郎,有时我在想,我们这样做究竟值不值得?”
周无罪单手挽着缰绳望着不远处的暗灰色城郭,沉沉一叹。
他们从唐州一路疾驰而来,路上并未遇到丝毫的阻拦。也许叛军的重兵都集中在了雍丘一线,南面倒也算是薄弱一些。
沿途有不少小县城见到浩浩汤汤的朝廷大军,只以为是朝廷前来平叛,哪里还敢叫嚣只龟缩在城中祈祷朝廷大军不要拿自己开刀。
因故,他们这沿途行的倒也算是畅通无阻。
不过,这又如何呢?行过了千山万水,他们究竟是在替谁卖命?或者说,他们为之奋斗为之搏命换来的东西,最后究竟落入谁的手中?
万里大好河山,真是叫人艳羡啊!
朝廷、江山、叛军、百姓。这四者似乎是个死循环,一环卡住一环,一环克着一环,而自己却似是那被扼死的牺牲品,逼仄的直要窒息。
有时,他只觉自己就像是一把刀,一把被人利用的尖刀。再锋利的刀也要不停的饮血杀人才能保存一丝戾气,若是这世上再没有敌人叛军供其击杀,怕也到了宝刀收鞘的时候了吧?
而宝刀一旦失去了利用价值,等待他们的究竟是什么?
“也不能这么说,毕竟如今的大唐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守护,我们守护的不是一家一姓之江山!”
李括抽出横刀,指着数里外的城郭道:“便拿那座城池说,现在它在叛军手中,可城中那成千上万的百姓呢?他们可不知朝廷是姓李还是姓安,他们想要的只是有一口饱饭吃,有一件蔽体的衣物穿。当然,叛军的残暴把他们逼上了一条绝境,在没有选择的时候人往往会爆发出最惊人的力量。”
叛军之所以在攻克两京后不能更进一步打开江淮的门户,就是因为军纪过于散漫,士兵过于残暴。大唐百姓在见证了叛军的烧杀抢掠后,再也对其不抱任何幻想。大唐朝廷即便再黑暗那也能让大伙儿吃一口饱饭,可叛军呢,他们便是一群恶魔,要摧毁眼之所见的一切美好的事物。
“你说的倒也对,若是安禄山那厮手中领的不是胡兵,怕情况就不会是这样了。”
周无罪耸了耸肩,点头赞同道。百姓们之所以能够众志成城自发拿起锄头菜刀抵抗叛军,就是因为对方的胡人身份。如若让叛军真的夺得了大唐江山,难免会重演南北朝五胡乱华的惨剧。
南北朝距离国朝也不过两百余年,早先的伤口还没愈合,每逢兵起祸乱之时就会隐隐作痛,叫这些百姓心中如何放的下来?
“所以说,我们从即刻起,不必再管什么李唐朝廷,什么大唐江山,我们守护的是华夏文明!”
李括攥紧了拳头,一字一顿。
“华夏文明?”
周无罪喃喃念着这句话,一时竟是痴了。……
出唐州,经豫州、陈州一路北上,五千唐军终于在三日后抵达了太康城外。
这一代的守军较之前稍多了一些,也精干了不少。至少他们在看到大唐骑兵绕城而过时,敢于攒射一番,搓搓唐军的锐气,至于这射穿的箭会偏到何方,显然便不是他们需要考虑的问题了。
李括抽出一份挂图,用炭笔在宁陵城上圈了一圈,心中怅然叹道,小张郎君、南大哥你们莫要怪我,先前是潼关势危,我一时糊涂没有出兵增援,这才导致雍丘被叛军攻陷。但同样的错误我绝不会犯第二次,这宁陵城,我们定是寸土必争!……
第三章 武陵(三)
太康距离宁陵城的距离并不算太远,也就是七八十里上下。
但这段路途却并不好走,叛将令狐潮在攻破了雍丘之后,命手下大将林嘉佑、崔述各领三千骑兵,封锁了宁陵城的西、南两侧。如今宁陵城北之地尽在叛军掌控之中,唯一控制在朝廷手中的便是宁陵东首的重镇睢阳。
这座重镇恰恰卡在淮南与河南道交界处,如同一块鱼骨般让叛军抑郁难耐。
李括并没有选择强攻太康,一者太康城地处平原根本无险可守,平白的消耗牵扯驻防兵力。二来太康与唐州也距离太远,即便攻下了也是孤城一座,没有什么实际效益。
李括选择连夜北山,直逼宁陵。
之所以选择在这个时机兵援宁陵,其中固然有李亨威逼利诱的因素,但更多的是因为他考虑到宁陵的重要地位。实际上,当初李括之所以拒绝驰援雍丘,是因为当时雍丘城坚粮足,而攻城叛军人数也并不算多。相较之下,潼关的形式更为危急,李括理所当然的选择驻守唐州静观其变。但现在形式却发生了根本的易变,令狐潮显然不满足夺得雍丘一城,他的目的是立下赫赫战功……夺得宁陵进而打开江淮的门户睢阳。
一旦睢阳告破,叛军便可以纵骑直下,将江北大地尽数踏在铁蹄之下,肆意蹂躏。而一旦江淮告破,大唐朝廷便彻底失去了翻盘的可能。
所以,李括必须在这个时候驰援宁陵,解小张探花的燃眉之急。
“都督,斥候弟兄回报说,前面宁陵城西南三十里的平原处有一座临时搭起的军寨,看样子有着千把人,里面多是蒲包两袋,许是敌军的粮仓!”
鲜于瑜成冲李括抱了抱拳,毅然禀报。
“现今宁陵城的情况如何了?”
李括皱了皱眉,沉声问道。如今前方形势不明,若自己贸然率军前往,很可能吃了大亏。令狐潮这厮诡计多端,多半已经收到了沿线的奏报,自己这支骑兵的行踪多半已经落入敌军之手。
“宁陵城那边激战正酣,弟兄们不能靠的太近,但看情况是被叛军团团围住,只有招架之力。”
鲜于瑜成略略思忖了片刻,拱手回禀道。
“如若我们烧了那处军寨,你说叛军有多大的可能回撤?”
李括蹙了蹙眉,布算着一切的可能,照常理说,令狐潮不应该把粮草尽数囤积在一处地方,如是做万一有一支奇兵绕后烧了粮草,那他们不就只能退兵了吗?
莫非他已经到了有恃无恐的地步,认为大唐不会有人领兵前来?
“都督,依末将之见,我们不必管这许多,一路杀将过去。若是叛军回撤自是最好,若是他们不回大不了我们杀到宁陵城下,届时小张探花必定率领城中守军出城迎敌,两想夹击之下,定能叫那令狐潮有来无回。”
鲜于瑜成却不想这许多,在他看来自己这五千骑兵皆是江淮京中的精锐,不说能够和曳落河一较高下,收拾几个杂牌叛兵还是不在话下的。
李括凝思了许久,铿然道:“传我将令,全军驰向宁陵城西南方向,务必在午夜前赶到!”
“末将得令!”
鲜于瑜成毅然的抱了抱拳,领命而去。……
月挂苍穹,繁星璀璨。
旷野四顾,直是寂静无声。
距离宁陵城不远的驹马寨中,却是灯火通明,人声鼎沸。
作为围攻宁陵大军的后续补给部队,这支千余人的后勤军日子要多滋润有多滋润。只需在这平原上随意搭建个寨子,在按时向宁陵城外输送粮草,便是完成了任务。
剩下的时间不论你是想从邻村邻县中抓一两个小娘皮舒爽一番,还是斗酒赌博快意一次,都不会有人干预。不用上阵杀敌拼刀子,不用举盾攀城吃羽箭,还有酒有肉有女人,这样的日子便是换个神仙当也不干!
而作为这支军队的统帅,郑翰林自然可以理所当然的享受到最香甜的美酒,最筋道的烤肉,皮肉最紧俏的女子。
郑翰林当然不是胡人,甚至都算不得跟随安禄山范阳起兵的老人儿。事实上,他是叛军攻占荥阳后经人引荐,投靠其中的。他本是荥阳郑氏当今家主郑钧的庶出子,由于不得家族器重怀恨在心,便索性投靠了叛军。
不过郑家这百年清名便生生毁在了这郑翰林手中,气的郑家家主郑钧直接吐血而毙。
郑翰林得了个这么斯文的名姓,可笑的是却不具备一丝一毫的斯文气质。因为他荥阳郑氏出身的缘故,虽只是个庶出却被叛将尹子琦看重,委任为行军司马,划归令狐潮麾下。
生平第一次做官,虽只是个行军司马,郑翰林却是喜不自胜。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种人对权位无比的贪恋,但苦于自己的实力一直无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