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远说道:“你们可以让你们的侦察兵开着车一直往南走,也许到黄河之前都不用担心遇见清廷的部队。”
欧震海问道:“从北京到黄河可有几百公里呢,清廷难道要把这些地方都放弃?”
林远笑道:“你们这里有河北的地图吗?”
肖英武随即拿出来一张,林远指着河北的地图说道:“你们来看,河北的西部是太行山、北部是燕山和蒙古高原,除去这两部分山地,中部和南部是一片空旷的华北平原,一直到黄河都无寸险可守!这样的大平原,最适合我们的装甲部队发挥威力,清廷知道我们装甲部队的威力,所以我断定,他们一定不敢在华北平原上和我们对抗。”
欧震海看看地图,在上面用铅笔圈出了几个地方,说道:“我看未必,华北平原上有几处军事重镇,比如保定、石家庄、邯郸,这些地方西靠太行山,形势坚固,我看清廷说不定会依托它们与我们抗衡。”
林远摇头笑道:“清廷知道我们在蒙古有部队,而且在太原和呼和浩特都有基地,所以他们明白:太行山已经在我们的掌握之中,保定、邯郸、石家庄三地虽然是军事重镇,兵家必争之地,可惜的是我们居高临下,清廷必不敢守!”
肖英武问道:“那按你的分析,清廷会守哪些地方?”
林远说道:“清廷往南逃了,那就要和我们南北对峙,自古南北对峙无外乎守三条线,只图自保者守最南端的长江,三国时期东吴便是如此;欲图北进者守南北之间的淮河,南宋便是如此;得中原而北拒者守最北端的黄河,南朝宋武帝刘裕便是如此。”
“现在清廷虽然南逃,不过他们肯定是揣着进攻的心态,绝对不可能守淮河,更不可能守长江,他们一定会守黄河,以图卷土重来,如果是守黄河的话,必然守洛阳、郑州、开封、济南一线,而济南更是背靠泰山、蒙山和沂山,必然是清廷的防御重点!”
肖英武说道:“如果我们现在就进攻黄河防线的话,战线未免有些太长了,后勤供应恐怕周转不开。”
林远笑道:“地利不如人和,你们看看从北京到黄河之间都是什么地方?华北平原啊,这里历来是中国的粮仓,所以你们要做的,是配合土地改革工作队,在华北平原全力进行改革,把土地分发给农民,现在快到秋收了,把土豪地主们一除,农民们不用交租子了,能不帮助我们吗?”
肖英武和欧震海连连点头,林远又笑道:“现在不要着急用兵,我们还不知道清廷到底要逃到哪里去?如果是南京的话就省事多了,我们以海军陆战队为先导,以陆军为主力,直接从长江口登陆,直接拿下南京!”
两人纷纷点头,林远接着说道:“土改工作队很快就到了,他们会帮助你们的,记住,最重要的是:放手发动群众,老百姓的力量比我们要大得多,凭我们这些人,跑断腿磨破嘴才能做多少事情?不多说了,你们赶紧去忙吧,我还有事情,先回去了。”
林远正在往外面走,正在这时,突然有人来报告:“驻北京的英国、法国、德国、美国、日本、俄国等国公使一起来到营外,希望面见林帅。”
林远惊讶地问道:“他们怎么知道我在这里?”
那个战士答道:“他们也不知道您在这里,他们问的是您在不在,如果您在的话他们就要见你,林帅您要见他们吗?”
林远心想:“清帝出逃这么大的事情,洋人们肯定坐不住了,他们在满世界地找我,那我就见见他们,看看他们是什么态度,要是他们敢干涉我们的内政,我就给他们好看!”
第1212章列强干涉
林远于是说道:“让各国公使去兵部衙门的礼堂吧,我在那里见他们。”手下于是便去准备,很快就回来告诉林远:“各国公使已经在礼堂等候您了。”
林远来到礼堂见到诸位公使,林远原来在京城的时候和各国公使都打过不少交道,本来以为这次能够见到不少熟面孔,却没有想到,那些公使他没有一个认识,一问才知道,原来各国公使在自己去甘肃这段时间纷纷调职回国,所以现在来的都是新公使。
有人给林远一一介绍,林远心想:“这么多名字我哪里记得住?”于是让侍从把这些名字都记了下来,等到介绍完毕各自落座,林远问道:“各位公使百忙之中来找我,不知道有什么事情啊?”
英国公使首先用汉语说道:“从清廷宣布您有意谋反到现在您的部队进入京城,皇帝下落不明,我们大英帝国一直都在关注北京的局势,所以我们想要知道,现在您的行动,目的到底是什么?是谋朝篡位,还是仅仅是对清帝施行兵谏?我们在贵军的宣传资料上发现了‘清君侧’的字样,所以想到了施行兵谏的可能?”
林远笑道:“我听您在用汉语和我说话,您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很让我钦佩,不过您所说的谋朝篡位我不能接受,谋朝篡位的意思是用一个皇帝代替另一个皇帝,我们推翻清廷的统治,不是为了换一个皇帝,而是彻底消除皇帝,让老百姓成为国家的主人。”
英国公使问道:“那贵国是要彻底取消帝制,走向共和制了?”
林远微笑着点点头,然后就见众人都是一脸错愕,林远知道在场国家之中,只有法国和美国是共和制,其他的国家都是帝制,所以见到他们惊讶也不奇怪。
这时英国公使笑道:“贵国怎样选择我们不想过多干涉,我们更想了解一些事关我们切身利益的事情,我们最关心的是:我们之前和清帝签订过一系列经济贸易协议,这些协议不知道您的新政府将会怎样对待?”
林远笑道:“新政府肯定会秉承更加开放的心态参与到世界贸易之中,所以与诸国的经济贸易协议,我们将会对它们进行区别对待,有利于双方百姓的,我们将会保留,不利的,我们肯定要对它进行修改。”
英国公使微微一笑,说道:“那好,我没有什么事情了,请林远先生回答其他公使的问题吧?”
德国公使这时站起身来说道:“林远先生,有一些个人意见我想要告知您。”
林远用手指指椅子,笑道:“公使先生,请坐下讲。”
德国公使笑道:“百姓愚钝不堪,国家命运岂能交到他们手上,所以共和制并非良策,希望林远先生三思。”
林远听见这话心中便有几分不悦,倒不是因为德国公使说“百姓愚钝不堪”,而是因为德国公使在说这话的时候完全是居高临下的傲然态度,林远自然不高兴,不过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林远也没有给这位德国公使难堪,而是礼貌地一笑,说道:“多谢您的建议,我会考虑的。”
德国公使随即说道:“林远先生,我希望能与您单独会谈!”
林远心想:“这个德国公使态度甚是傲慢,看来和德国在世界上地位有关系,现在的德国,正在一心赶超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而且德国的经济,在一系列新技术的带动下,正在磅礴起飞。”
想到这些林远暗中发笑,想道:“你们能在基础学科做出突破的科学家们已经被我弄来了,你们的科学技术也前进不了多少了,你们就慢慢地高傲吧。”于是林远说道:“好,我可以和您单独会谈,其他国家的公使呢?是不是也要单独会谈?”
众人纷纷点头,林远于是笑道:“你们商量一下吧,谁先和我谈,我去会客的地方等待你们。”林远来到一间小一些的会客厅,时候不大英国公使便走了进来,两人寒暄一阵之后英国公使便板起脸来,说道:“林远先生,我知道清帝已经往南边逃了,我猜他一定会卷土重来的,贵国的内战一触即发。”
林远听到这话心中暗想:“他肯定是来敲我竹杠的!我听听他到底想要怎么敲。”于是林远问道:“这些我们也知道,不知道大英帝国会抱着什么态度?”
英国公使笑道:“如果林远先生愿意和我们大英帝国成为朋友,我们自然欢迎,我们大英帝国愿意尽最大的诚意帮助朋友。”
林远心想:“成为朋友?你们的朋友肯定不是那么好当的!你们一定会提出一大堆条件来让我答应,这些条件不是损害中国的利益就是让我卖国!也罢,我就看看你们英国鬼子能提出什么花花条件来!”
于是林远笑道:“难道我们和大英帝国还不是朋友吗?”
英国公使笑道:“我们和林远先生是朋友,不过林远先生原来是清廷的臣子,现在是清廷的对手,这件事情可就有些麻烦了。”
林远笑道:“公使先生,我们就不用兜圈子了,你想要提什么条件直接说吧!”
英国公使笑道:“是这样的,我们想要继续加强和贵国的贸易,比如说,我们希望购买更多的中国商品,不过贵国的商品售价太高,我们希望能在关税方面进行斟酌,让我们国内更多的老百姓用得起贵国的产品。”
林远心中冷笑,想道:“想要少花钱买我们的东西还说得那么冠冕堂皇,洋人敢不敢要点脸!”林远压着心头的怒火,说道:“如果我们削减商品的售价,我们的生产者就没有利润了。”
英国公使笑道:“如果您答应了我们的条件,我们英国愿意为您提供五万支步枪,足够你武装五万人的军队,这个条件怎么样?”
林远问道:“枪?什么枪?”
英国公使笑道:“当然是我们英国军队的制式步枪了,马蒂尼—亨利步枪,我们还愿意提供大量弹药!”
林远心想:“英国人这是要干什么啊?马蒂尼—亨利步枪是单发大口径枪弹步枪,在我的时代,两年之后这种枪就被采用中等口径枪弹的恩菲尔德步枪取代了,不过早期型号的恩菲尔德步枪也是单发的,和我们现在装备的BQ…95式自动步枪没法比,而且英国人现在的枪弹还在使用黑火药做发射药,我们的枪弹早就用硝化纤维了,英国人用一堆老古董就想换我们的好东西吗?”
第1213章太不要脸了
不过林远却没有把怒火发泄出来,而是说道:“谢谢您的好意,我们的工厂可以自己生产武器。”
英国公使说道:“可是清廷的部队很快就会进攻的,你们能在那么短的时间里造出那么多步枪吗?”
林远笑道:“我就是军事指挥官出身的,我对军事很了解,贵国的步枪和我们自己的步枪差别太大,我们只说一点,口径都不相同,如果我们采用你们的步枪,弹药供应都要弄两套,实在是太麻烦了,所以您的好意我们心领了。”
英国公使摊开双手说道:“如果您不要我们的步枪,那我们就只好送给清廷了。”
林远心中暗想:“这是在威胁我!你送就送吧,我才不怕呢!”于是林远笑了笑,说道:“请便吧。”
英国公使笑了一下,起身告辞,然后德国公使又进来,就这样,会谈一直持续了几个小时,等到最后一个公使离开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八点多了,这时欧震海派人问道:“今天晚上要不要在军营里安排住宿?”
林远看看外面天已经黑了,于是答应下来,可就在这时,通讯器突然响了,林远拿起来一看,竟然是沈晚晴发来的,他急忙说道:“晚晴,有事情吗?”
沈晚晴问道:“你今天晚上回家吗?”
林远急忙说道:“回去,我这就回去。”出了门便上车往回赶,很快就回到张华的府邸,一进屋子就笑道:“今天各个国家的公使都来找我了。”
沈晚晴“哦”了一声,问道:“都谈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