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后没想到,沙洲的工事以及布署在其中的防空部队却成为东南方面军增援斯大林格勒的主力……即便是在白天,苏军也可以在沙洲防空火力的掩护下强行渡河。当然,这还是要冒一定的风险的。
波波卡列夫对自己在沙洲上的防御工事很放心,因为沙洲外围每隔两百米就是一个碉堡,中间构筑起一道地下通道作为联系,同时还与它们之间的战壕相连,背后布署了一个炮兵营及一个高炮营,而且弹药充足。
波波卡列夫有理由相信,任何德国军队想要进攻沙洲,都会被这些工事的机枪及沙洲上的火炮轰成碎片或是沉入伏尔加河里喂鱼。
因此,波波卡列夫才可以在斯大林格勒已经打得险像环生的时候依旧保持着自己的作息习惯……早睡早起,甚至有时他还会在河边晨跑,即便周围时不时的会打来一、两发炮弹。
刷完牙,波波卡列夫就在身边的一棵白桦树上架起了镜子碎片,然后对着镜子剃胡子。
才递了一会儿,他就在镜子里隐隐看到后方的烟雾中冒出了几个小点。
波波卡列夫起初并不在意,他的第一反应就是它们是德国人对伏尔加河实施封锁的飞机。
这些飞机的目标绝大多数都是河上的运输船,至于沙洲上的防空火力……
一方面是这些火力隐藏得很好有的甚至还大多是在钢筋水泥工事中,想要炸毁并不容易。
另一方面,是德军知道炸毁这些防空装备没有多大意义……沙洲距离东岸很近,炸毁一门马上又会运一门来补充。
所以沙洲很安全,安全到波波卡列夫常常都可以无视空中飞过的战机。
但是,很快波波卡列夫大尉就发现有些不对劲了,因为这些黑点的速度要比他平时见到的德军战机慢得多。
波波卡列夫大尉疑惑的回头一看,然后匆匆忙忙的抓起了望远镜朝空中望去,就看到了空中正有十架怪异的飞机朝沙洲飞来。
虽然波波卡列夫大尉不知道它们是什么飞机,但直觉告诉他事情有些不妙,于是他赶忙冲着正帮他打洗脸水的勤务兵大叫:“快,把所有人都叫起来,做好战斗准备!”
但这时下令已经太迟了,几架德军战机如旋风一般的俯冲下来“哒哒哒”的在周围打起了一串子弹,波波卡列夫大尉迎着弹雨的方向一扑,堪堪躲过了战机的扫射……波波卡列夫是个老兵,他知道在这时候应该朝什么方向躲避有更高的生存机率。
勤务兵就没那么幸运了,几发子弹将他打成了一个血人,倒在地上痛苦的抽搐着,嘴里大口大口的喷吐着鲜血。
波波卡列夫从地上爬了起来,他想钻进碉堡里警告其它人,但头顶上突然传来了“斯图卡”轰炸机令人作呕的呼啸声。
接着“轰”的一声,一枚炸弹就在碉堡附近炸开,气浪将波波卡列夫狠狠的推到一边然后摔倒在地上。
波波卡列夫没有受伤,他只不过被炸倒的白桦树卡住了脚,于是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那几架怪异的飞机飞到自己头顶上,然后惊讶的看到飞机上滑下一个个手里端着枪的士兵……
这些士兵就是秦川带领的突击队。
秦川将十架直升机每两架分为一组一共五组,四个方向各一组,接着中间再分配一组。
考虑到沙洲的防御是四周坚固中间薄弱……沙洲外围一圈都是朝向河面的碉堡工事,尤其是面向西岸也就是斯大林格勒方向更为密集,而中间则四散地分布着防空部队和炮兵部队。
所以,十架直升机选择在防御圈内部索降,由内往外攻。
这当然是正确的,因为如果在防御圈外部机降的话,就必须得面对苏军碉堡工事的防御正面,那就起不到突袭的效果还是得一板一眼的从正面进攻。如果从内部,那面对的就是碉堡工事的后部,这显然更容易突破。
事实上,这不只是更容易突破的问题……直升机负责四个方向的四组其任务就是迅速占领这些碉堡工事,否则如果让他们反应过来有所准备那就麻烦了。
于是,这些直升机甚至直接就悬停在碉堡工事的正上方,士兵们从绳索上往下滑,脚一着地就落到碉堡入口不由分说的朝里头就是一梭子弹接着又是几枚手榴弹,里头的苏军甚至都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就已经一命呜呼了。。。
秦川与库恩带领的两个小组是负责中央部份的占领。
中央部份的特点是敌人兵力多但火力不足……布置在中间位置的是一个高炮营和一个榴弹炮营,总兵力大约有七百多人。
当然,这只是秦川等人根据侦察机拍到的火炮及工事推测出来的……沙洲的兵力布署即便是身处斯大林格勒的苏军士兵都不知道,所以很难搞到这里详细情报。
但实际上,位于中央部份的苏军有一千一百余人,远高于秦川等人的推测。
不过这并没有很大的区别,因为这部份士兵甚至连步枪都没有配足……他们的步枪大多都用于紧急增援斯大林格勒了。且绝大多数都是炮兵没打过步战。
而德军却个个都是手拿P43武装到牙齿的专业步兵。
第七百零五章 登陆
整个索降在两分钟内完成,直升机放下突击队后马上就加速继续沿着伏尔加河往前飞,德军战机会掩护它们从另一个方面的德控区也就是霍特的第4装甲集团军的防线飞回基地。
苏军防空部队直到这时才反应过来,赶忙组织起高射机枪和高射炮朝空中射击……
随着一阵“叮叮铛铛”的脆响,两架直升机就中弹冒起了黑烟,其中一架或许是飞行员被击毙,直升机失去平衡一头就栽倒至地面,另一架一边发动机被击中,在空中来来回回的转了几个圈然后掉落到伏尔加河上。
从这方面来说,之前康拉德的担心还是正确的,在防空火力下直升机还是太脆弱了。
但直升机这玩意玩的就是以快打慢,比如此时所有突击成员都已经成功登陆,同时十架直升机还有八架能成功逃离并回到基地,它们甚至在离开前还用机身上的机枪冲着沿途能发现的苏军士兵一阵疯狂的扫射。
所以,这已经可以算是一次很成功的登陆。
接着有麻烦的就是苏军了……登陆到沙洲的两百名德军精锐将会是苏军的噩梦,尤其这里还是沙洲,其它苏军也就是在伏尔加河东岸的东南方面军即便是接到了险情一时半会也无法增援。
根本不需要秦川指挥,战斗几乎就在秦川等人双脚着地的那一刻就进入了白热化,因为他们直接空降进了苏军的高炮阵地。
苏军士兵此时甚至都没意识到敌人已经在地面甚至就在自己身边,高炮部队的苏军还是习惯性的进入炮位然后紧张兮兮的瞄向空中……这不能怪他们,他们受的训练就是这个,同时他们也清楚这是沙洲,敌人不可能一开打就进入这腹地,所以对地面根本就没有防备,尤其是他们才刚睡醒且天色还没大亮。
这让德军士兵都有些匪夷所思。
但想是一回事,手里的动作却一点都不慢,扳机一扣就一个接着一个的解决掉视线中所有可以看到的目标。
这战斗将其视为是一场屠杀也不为过,这些苏军炮兵几乎可以说是手无寸铁……确切的说他们不能说是手无寸铁,他们手里操作的是高射机枪是高射炮,而且这些高射机枪严格来说还是可以调低射界与德军士兵对抗的。
(注:二战苏军的高炮大多是M199式7MM高炮,其高低射界为…5度至85度)
但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根本就没时间调整,德军士兵就像是闯入羊群的狼似的在其中见人就杀,一时间高炮阵地中到处都是枪声、手榴弹的爆炸声和惨叫声。
秦川扣动扳机将两名躲在高炮后正要将手榴弹甩出的苏军士兵击毙……苏军7MM高炮一个炮班有八人,这个高炮班的八人算是配合密切的,他们在第一时间就让两名队员不断的往外抛手榴弹激起烟尘或者也可以说是暂时阻止德军进攻,而其它人就乘着这时间调整着高射炮转向德军。
如果他们成功的话会发生什么就不用想了。
秦川相信,即便是德军与苏军混战在一起,这些苏军依旧会不分敌我的开火……一般情况下苏军是不会有“投鼠忌器”这种说法。
事实上,这也是突击队先攻击苏军的高炮部队而不是榴炮部队的原因之一,在这种近身作战的情况下,对德军威胁更大的是可以平射而且射速很快的高射机枪和小口径高射炮,而不是大口径榴弹炮。
秦川当然不会让他们成功。
然后,在秦川狙击枪的掩护下,维尔纳和凯勒踩着“Z”字形脚步十分灵活的一左一右包抄上去,几声枪响就将他们全部解决掉了。
稍远处,有几门高射机枪已经被架平了冲着这个方向一阵猛扫,但这同样也无济于事……一发反步兵火箭弹带着尖啸声射出,枪声很快就停了下来,取而代之是苏军一片惨叫。
几发炮弹在德军附近炸开,那是苏军榴弹炮部队干的好事,这又一次证明了苏军在敌我混杂的情况下会毫不犹豫的选择无差别攻击。
事实上,苏军的这种做法还是正确的,尤其是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苏军不是这么做而是拿起武器比如步枪、手枪抵抗的话,最终他们毫无疑问的都会死在德军手里,尽管他们的兵力要比德军多得多。
但他们如果能组织起更多火炮朝敌人方向一阵乱轰……那结果就会不一样了。
然而,这依旧无法改变什么。
因为德军除了空投下来的突击队外还有制空权。
盘旋在空中的德战机很快就发现了这些威胁,当即就有几架“斯图卡”轰炸机俯冲下来将炸弹投进了苏军的炮兵阵地,接着又有六架BF战机冲着下方一阵疯狂的扫射,打得苏军炮兵一片狼籍抱着头四处乱躲,根本就无法组织起有效的防御。
接着,德军突击队已解决完了高炮部队冲进了榴炮部队,毫无疑问的又是另一场屠杀。
战斗在半小时内就全面结束。
之所以需要这么久的时间,更多的是因为沙洲的面积较大需要清理的区域较多而不是苏军的抵抗。
事实上,苏军的抵抗几乎在十分钟后就已经全面崩溃了。
虽然苏军数倍于德军,确切的说是七倍有余……苏军总兵力约有1500人,而德军只有200人。
但德军打了苏军一个措手不及不说,展开的还是空地一体再加上MP4这种类似现代化特种作战的进攻,脆弱苏军炮兵当然无法抵挡。
德军士兵们没来及统计战果,因为他们必须在第一时间内就做好沙洲的防御工作。
事后估计,这场战斗中至少有八百名苏军伤亡,一百多名俘虏……俘虏这么少的原因是德军不愿意抓俘虏,因为这些俘虏很有可能还会成为他们的麻烦。
另外还有五百余名苏军则是会游泳的,他们跳进了伏尔加河逃到了东岸。
各个方向报告“安全”之后,秦川就通过步话机向指挥部报告:“成功夺取沙洲!”
指挥部霎时就发出一片欢呼。
第七百零六章 开始
克雷洛夫得到沙洲失守的情报时就马上向崔可夫报告。
“崔可夫同志!”克雷洛夫说:“沙洲失守!”
正看着地图的崔可夫只是嗯了一声然后随意点了点头,他的防区也就是斯大林格勒根本就没有沙洲,所以他想当然的以为是第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