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人在旁边就起哄了:“如果没有制空权就要撤退,那我们岂不是要一直撤退?”
“中校说的不是撤退,而是投降!”
军官们不由发出了一点笑声,只有特莱斯科夫和格里斯多夫没有笑,因为他们知道事实似乎的确像秦川说的那样。
“马奇诺防线!”秦川指着地图上的一条线,说道:“这条防线是法国人构筑起来抵挡德国的,我们为什么不能用它来防御美国人?”
书房里霎时就像死一般的寂静。
“是的!”格里斯多夫不由兴奋得跳了起来:“我们只需要对马奇诺防线进行一些必要的改造,比如改变它的出口朝向以及炮口等等,不需要多长时间就可以将其改造成一道防线!”
“可是,上校!”书房里发出一片质疑声:
“这与大西洋壁垒有什么区别?”
“是的,我们同样也要打一场没有制空权的战斗!”
“大西洋壁垒面对的敌人还是在海面上的,敌人没有立足之地更容易被我们消灭!”
……
“不,先生们!”秦川回答:“马奇诺防线与大西洋壁垒的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大西洋壁垒只能防不能攻,原因是敌人是在海上的,所以我们只能看着他们在射程外对我们实施轰炸,而我们则拿他们一点办法都没有,我们总不可能跳到海里朝敌人发起冲锋!”
“是的!”格里斯多夫赞同道:“马奇诺防线就不一样了,敌人也是在陆地上,这样我们就可攻可守!”
“最重要的还是法国东南部大多还是还是复杂的山地!”秦川说:“你们知道的,我们可以以马奇诺防线为基础,构筑一条像非洲加贝斯防线一样的防线!”
秦川这么说,军官们就都没话说了,因为很明显,加贝斯防线在非洲成功的挡住了美国人和英国人的进攻。
“上帝!”特莱斯科夫少将说道:“到现在我才发现我们有多愚蠢,钥匙一直都在我们手里,就在我们眼皮底下,可是我们却对它视而不见!”
“由此也可以看出元首的防御战略存在着多大的错误!”格里斯多夫说道:“如果我们将建造大西洋壁垒的人力物力投入到马奇诺防线上而不是沿岸,那么我们现在几乎就不需要担心什么了!”
“可是……”特莱斯科夫接着说道:“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元首不会放弃大西洋壁垒!”
“我们不需要说服他放弃!”秦川说:“我们只需要在马奇诺做准备,可以做到吗?”
特莱斯科夫和格里斯多夫对望了一眼,然后点了点头:“当然!”
“另外……”秦川说:“你们要说服元首的是……不要把装甲部队用于保卫大西洋壁垒,那与自杀没有区别!”
第七百七十八章 防线
“这的确是个大问题!”格里斯多夫说道:“因为这正是元首的B计划!”
秦川知道这B计划是什么意思……那就是万一美、英联军突破大西洋壁垒的话,那么装甲部队就会对美、英联军发起反攻,希特勒以为这样能够把美、英联军赶下海去达到乘美、英联军立足未稳将其围歼的效果。
但实际上这只是“军事天才”希特勒的一种想像……在西西里岛战役中希特勒就曾经这么干过,他让一个精锐的装甲师对登陆的美军发起反攻,但德军的坦克很快就被美军的战机、军舰轰炸成零件状态。
希特勒的固执决定了他不会改变这种想法,所以在巴黎附近集结了几个装甲师做好反攻准备。
理论上说,这种防御还是有些道理的。
因为它就像是之前隆美尔在非洲用的机动防御战术……将装甲部队放在二线做为预备队,敌人在什么地方突破装甲部队就以其机动性对敌人发起反攻,于是就达到了以更少的兵力防御更长的防线的目的。
问题就在于在法国北部德国面对的是主力是美军而不是英军,同时地形也是平原而不是沙漠。
前者的结果是德军在非洲拥有制空权或是部份制空权,在这个前提下装甲部队才有意义。
后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德军装甲部队在沙漠里行踪不可预测,因为装甲部队不一定要沿着公路前进,而且沙漠的风沙以及坦克的隐藏和机动还使其具体位置很难被侦察。但在平原地区却并非如此,装甲部队只能沿着有限的几条公路、铁路前进,美、英联军只需要派出几架侦察机就可以轻松的侦察到德装甲师的具体位置,紧接着就是派出大批的战斗机实施轰炸。
这使希特勒的反攻战术基本无效……绝大多数的装甲部队都在从巴黎开往战区的路上被轰炸得溃不成军,即便有些装甲部队能借着黑夜的掩护一路修路、修桥赶到前线,等待他们的也是更猛烈的舰炮加战机的轰炸。
“另一方面,我们似乎还要说服元首撤退!”特莱斯科夫说道:“而这个计划要放弃的几乎是整个法国,这是它绝不允许的!”
特莱斯科夫这话中的“几乎”,是因为秦川这个计划没有放弃法国东南部的阿尔卑斯山……这是阻隔联军通往意大利的绝好屏障,同时它也会像高加索山脉对苏军的顿河防线一样起到威胁盟军侧翼的作用。
“等等,先生们!”这是一个穿着平民服装蓄着胡须的老头站了起来,说道:“你们讨论这些的意思,就是认同中校这个计划了是吗?也就是说……你们认为这个计划可以从深渊中拯救出来?”
格里斯多夫想了想,就点头回答道:“是的,将军。但任何事都不会确定的,我认为这值得一试!”
特莱斯科夫少将向秦川介绍道:“这位是贝克将军!”
秦川不由“哦”了一声,然后向贝克将军挺身敬了个礼,暗道面前这位就是反叛组织选定的接替希特勒的人选了。
“中校!”贝克与秦川握了握手,说道:“我很敬佩你在战场上为德国做出的贡献,但是你知道的,这关系到德国的命运,所以我们不得不谨慎从事!”
“我明白,将军!”秦川回答:“所以我才在这里!”
“我有几个问题,中校!”贝克将军说:“首先,如果放弃法国的话,那么非洲怎么办?意大利怎么办?”
“将军!”秦川指着地图说道:“我们并不是放弃法国所有地区,阿尔卑斯山从法国东南部延伸意大利再进入德国,我们会以此为屏障与美国人和英国人对峙并将与马奇诺防线连在一起。您知道的,敌人或许会有很多军舰、坦克、飞机,以及火炮和几乎用不完的炮弹,但这些在阿尔卑斯山上都起不了什么作用!”
军官们不由纷纷点头表示同意,这一点已经在非洲加贝斯防线和西西里岛的战役中得到证明……美、英联军总是对复杂的山地地形无可奈何,这就有些像占有装备优势的德军在东线也不太愿意与苏联人打山地仗一样。
格里斯多夫又补充了一句:“何况我们还有直升机,它在高加索山脉的战役中已经被证明是山地战的利器!”
军官也纷纷点头表示同意,高加索战役才刚刚打完,他们当然记忆犹新。
可以想像,在阿尔卑斯山脉一带,美、英军如果敢跟德军打一场山地战的话,他们甚至连补给的优势都不复存在,甚至拥有补给优势的还是装备有直升机的德军。
“除此之外!”秦川补充道:“马奇诺防线一带大多地区都是山地,其中法国和比利时之间是这条防线的缺口,但这里是地形崎岖多山的阿登高地,直升机同样也可以在这一带发挥作用!”
“上帝!”格里斯多夫说道:“我们需要很多的直升机!”
“当然!”特莱斯科夫赞同道:“我认为它在其它防线同样能起到重要作用,因为它可以用最快的速度给前线带去援兵和补给!”
“先生们!”贝克将军打断了几个人的讨论,然后又对秦川说道:“中校,你似乎忘了,直升机之所以在高加索山脉能发挥作用,很大一部份是因为我们拥有制空权。更何况,不知道你是否想过,如果我们放弃了法国,那么美国人的轰炸机就可以从法国起飞越过阿尔卑斯山轰炸德国了!”
书房里一时没了声音,因为“轰炸德国”这本身就是个很沉重的议题。
“将军!”秦川回答:“首先,B17的航程3000公里,而英国距离柏林只有1000公里,要轰炸德国……他们就算没有占领法国也可以做到。”
顿了下,秦川又说道:“至于制空权……我想你们应该也得到了消息了,我们正在非洲研发ME163,它将会成为敌人空军的噩梦!”
第七百七十九章 火箭炮
“哈,中校!”贝克将军秉承了他一贯喜欢泼冷水的风格:“你的意思是说,我们这所有的一切都要建立在你那个不知道结果会怎么样的E3上吗?”
“为什么不呢?”秦川问:“这一切对你们似乎没有损失!”
书房里的军官们听着这话就没声音了,包括贝克在内。
秦川说得很明白,反叛组织要推翻希特勒的统治也不是一时半会就会成功的甚至会发动的。
事实上,历史上的他们直到944年7月20日才发动刺杀希特勒的炸弹袭击,距离现在还有一年零八个月的时间。
那么,在此之前,他们为什么又不能尝试走另一条路呢?
如果这条路走不通,也就是E3研发失败,并且德军无法在马奇诺防线上挡住盟军,那时再尝试推翻希特勒也不迟。
如果能挡住,也就是德军还有胜利的希望,那又何乐而不为呢?即便是想要与盟军谈判,这也是德国与盟军谈判的资本,否则……如果德军毫无还手之力,盟军就只会要求德国投降而不是坐回谈判桌。
又讨论了一会儿,贝克将军才点头说道:“你说服我们了,中校!现在,我们该讨论下该怎么潜移默化的影响元首让他朝我们制定的这个战略方向发展!”
“要说服元首改造马奇诺防线不是难事!”特莱斯科夫少将说:“元首总是会有一种不安全感,我们可以告诉他……德国需要将马奇诺防线利用起来,以防大西洋壁垒被敌人突破后无险可守!”
“是的!”格里斯多夫赞同道:“这样美国人即便登陆成功,也不至于在空旷的平原地区直取德国,元首很可能会同意这个计划,毕竟它是改造而不是建设,需要消耗的人力、物力与大西洋壁垒相比简直不值一提!”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在马奇诺防线储备补给!”秦川说:“它包括粮食、弹药、燃油,当然还有武器装备!
“我们可以做到!”特莱斯科夫回答:“如果元首同意了改造马奇诺防线的计划,我们也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在马奇诺防线储备物资。我们甚至还可以在马奇诺防线附近比如阿尔卑斯山某处建设一个地下兵工厂,这可以大幅减轻防线对后勤的依赖!”
“我们还要构筑坦克堡!”秦川说:“到时可能会有很多坦克、装甲车以及汽车等需要隐藏!”
“这不是问题!”特莱斯科夫点头道:“这条防线有大面积的山地,我们只要在山地的反斜面构筑坑道工事,就能有效的隐藏装甲部队!”。。
“这些装备部队随时都能成为我们的反攻的主力!”格里斯多夫上校带着钦佩的眼神望向秦川。
“是的!”秦川点了点头,接着说道:“除了批量生产直升机外,我们还需要一款装备……”
“什么?E3?”特莱斯科夫